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凤行 > 凤行 第34节

凤行 第34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凤行!

……

“母后,他这话什么意思?”

皇后目光落在宗钺远去的背影上,没有说话。

“母后。”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什么也别说,什么也别做,好生的待在东宫。魏王说的没错,我们这趟请他来坤宁宫,是太急躁了,如今万众瞩目,恐会落人耳目,甚至你父皇那里可能也会知晓。”

“两者可有关系?”

皇后有点恨铁不成钢地看了太子一眼,平时太子没有这么没分寸的,恐怕也是近日事多逼得乱了章程。

“你以为周广瑞是无缘无故就坐上两淮盐运使的位置,他死的那么急,还是那种罪名,你父皇心中会没有想法?会隐忍不发,是面上做圆了,是不想节外生枝,也是两淮乱不得。这次会派魏王去扬州办差,就是警告我们,警告所有人。”

“那儿臣这便命人下去看看,可有什么尾巴没扫,以做遮掩。”说着,太子急急就想走,被皇后喝住。

“都让你什么不说,什么不做,你当本宫的话是耳旁风?!”

太子没料到皇后会突发脾气,愣愣地看着她。

皇后沉沉地叹了口气,揉了揉额角:“你父皇隐忍不发,就是两淮乱不得,只要两淮不乱,他不会重翻旧账。你即日起就回东宫闭门思过,没有本宫的允许,不准出东宫。”

“可母后扬州那边?”

“两淮那边插手的不止我们,还有其他人,但派了魏王去扬州,就是你父皇还顾念着你太子的面子,顾念着和本宫的情义。你忘了魏王从小是养在坤宁宫?你忘了丽妃是谁的人?”

是啊,认真来说,丽妃是皇后母家陈家送进宫侍候皇后的,丽妃会蒙得圣宠,也是当年陈皇后身怀有孕,主动送给建平帝用来固宠。

丽妃做的比想象中更好,怀上了三皇子,可陈皇后的二子却夭折了。皇后伤心至极,建平帝心疼妻子,就把三皇子钺放在坤宁宫里养。那时候丽妃还不是丽妃,不过是个小贵人,她能晋到妃位,如今儿子封了王,全仰仗了中宫一脉。

所以建平帝的意思很清楚,这是哪怕对太子有所失望,依旧偏着中宫。

“可是母后,你就不怕老三他有异心,近几年他和中宫可不太亲近。”

皇后瞥了儿子一眼:“只要有丽妃在,你怕什么?不是母后说你,少把心思都用在猜忌上头,如果魏王依旧像当年那样和中宫亲近,今儿这差事也轮不上他。”

帝王心术也远比平常人想得要深,皇后和建平帝几十年的夫妻,不过只能堪透点皮毛,而太子连那点皮毛都勘不破。

与之相比,反倒魏王更来得通透,这让皇后心中也对太子十分失望。

可失望也没办法,就这么一个儿子,自己也生不出第二个,只能硬着头皮,事事多维护。

不提这边,另一头宗钺出了坤宁宫,就去了一趟咸福宫。

这也是四妃之一,丽妃的住处。

见宗钺从外面迈进来,大宫女倩如匆匆迎出。

“见过殿下。”

“母妃呢?”

倩如目光闪烁,不敢直视宗钺:“娘娘在佛堂礼佛,殿下稍座,奴婢这便去请了娘娘。”

宗钺眉心轻蹙,去了椅子上坐下。

不多时,一个宫装丽人从珠帘后步了出来,但见她纤态盈盈,翩若惊鸿,再去看其面相,倒是分不出多少岁,说是十几岁有人信,说是二十多也有人信。茕茕弱质,清丽如莲,眉眼可见怯弱之态。

她微微有些气喘,显然是匆忙而至。在主位上坐下后,宫女就端上了茶,喝了茶,匀了气息,她才轻声道:“皇儿今日怎么有空来咸福宫?”

“父皇给了差事,儿臣要出京,归期不定,特来拜别母妃。”

“陛下给了你差事?”丽妃眉眼可见欢喜之态,道:“不枉我求了陛下那么久,陛下既然给了你差事,你当好好替陛下办差,不要挂念母妃,母妃在宫里很好。”

宗钺复杂地看了丽妃一眼,见她双颊晕红未退,说话气息不匀,明摆着倩如之前礼佛之言,是骗他的。

恐怕礼佛是假,练功才是真。

打从宗钺幼年时,就总会碰见丽妃莫名消失一会儿的状况。后来渐渐才知,丽妃为了博圣宠,经年累月不忘练功,而她的练功与她出身有关系。

丽妃在没入宫之前,是个扬州瘦马。

是陈家遍寻扬州之地,才寻来的上等瘦马。后来被陈家换了层壳子,以侍候皇后之名送入宫,其实就是为了替皇后固宠。

而扬州瘦马之所以会闻名天下,自有其独到之处。除了色艺双绝之外,也有些不为外人的秘术,这也是她们能博得男人欢心的重要手段。

这功,丽妃一练就是几十年,哪怕生下魏王,位列四妃,也没落下。

事实上她这么做,也不是没用,她入宫的年头也不短了,二十多载以来,若论宫里最圣宠不衰的妃嫔,还属丽妃。哪怕建平帝有了其他年轻貌美的妃嫔,每月也不忘来几回咸福宫。

“母妃岁数也不小了,太医说您胃疾越来越严重,您无须再节食饿自己。”

丽妃浑不在意道:“皇儿不用担心,母妃已经习惯了少食,再说我的胃疾和少食无关。”

“既然母妃不听,那只当这话儿臣没说。儿臣还有事,就先出宫了。”

……

等宗钺走后,倩如小心翼翼道:“娘娘,您又何必惹了殿下生气,殿下说的没错,您现在上了年纪,身体也不好,如今殿下封了王,哪怕娘娘没了圣宠,这也不妨碍您在宫里的地位。”

“你懂什么!”向来说话细声细气的丽妃,突然拔高了音调,“你懂什么!”

“娘娘!”倩如吓得跪了下来。

丽妃调匀了气息,轻声道:“四妃之中,我出身最低,也许别人尊我一声娘娘,我没忘记自己是个什么出身。我就这么一副皮囊,就钺儿这么一个儿子,众皇子中,就他母家无势,只有我这么个娘,他能不能理解不要紧,我只要做到我该做的。”

“不是还有皇后娘娘,她素来看重殿下,不会不看护殿下的。再说,殿下一向和太子殿下好,日后也不会被薄待。”

“她?”丽妃声音飘忽,听不出什么意味,“指望皇后娘娘,现在我还是丽贵人,我儿还在太子身边鞍前马后……”

轻柔的声音渐渐消了声,丽妃站了起来:“走吧,回静室。”

第33章

一桌两椅, 二人下棋。

范晋川持黑, 方凤笙持白。

外面寒风呼呼,屋内温暖如春。凤笙手里还抱了个小竹篓, 里面放着知春新炒的五香味瓜子。

咔吱、咔吱……

范晋川犹豫放下一子, 凤笙见他放定, 拿起一颗白子放下。

“范兄,你输了。”

范晋川恍然,失笑:“贤弟棋艺日渐见长,为兄佩服。”

凤笙往椅子里靠了靠, 笑着说:“不是我棋艺见长, 而是大人乱了。”

方凤笙会以两种称呼去称呼范晋川,时而范兄, 时而大人。叫大人的时候通常是她生气, 抑或是谈起公务。

“是因清丈不顺的事, 还是了无音讯的奏章?如果大人实在迫切想知, 可以问问你那位友人, 实在不用如困兽般。”

范晋川犹豫了下, 道:“他回了我的信, 东西已呈上, 但……”

“没有回应。”

范晋川半弯下腰,双手覆在额头上, 虽没有太大的姿体动作, 但能看出他十分痛苦。他前日便收到信, 一直无法启齿, 是观念被颠覆,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

咔吱、咔吱、咔吱。

这动静实在让人厌烦无比。

范晋川抬头,就见凤笙笑吟吟地嗑着瓜子,和方凤笙认识的越久,就越觉得她有很多面孔。时而冷漠如冰,时而淡漠如尘,时而又顽皮得像个孩子。

“贤弟似乎并不惊讶?”

“我为何要惊讶,忘了我那日的话?”

范晋川思及那日凤笙说,建平帝可能对两淮乱象心中有数的话。

“好了,凡事不可能尽如人意,你与其发愁,不如做好当下的事。”凤笙放下小篓,拍拍袍子,站了起来。

“此事无解?”

凤笙眨了眨眼:“也不是无解。”

“何解?”

“此解与大人为人处世不符,大人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还望贤弟为我解惑。”

“冒天下之大不韪,你敢吗?”

范晋川愣住了,凤笙笑道:“只有两淮乱了,乱到圣上无法忍受,才能破而后立。但此事不适宜大人去做,我去就好,只需大人给我助力。”

“什么助力?”

“视若无睹。”

范晋川并未忘记自己所说的话,所以最近他一直在忙清丈田地之事。

就此事,他与泰州分司及各处盐场商议过。

县里土地杂乱,田荡界限不明,致使赋税难收。对此,盐务衙门那边没有异议,他们只管与盐务有关的,诸如本县土地和人丁,本质上还是地方县衙所管。

所以县衙要清丈土地,他们管不了,也不能插言,范晋川与他们提前打招呼,不过是面子上好看。

实际上,也是都知道清丈一事难之又难,都把范晋川当耍猴看。

事实清丈确实很难,不光那些大户们不给予配合,下面一些农户也不愿配合。大户煽动愚钝百姓,县衙唯恐激起民变,只能驻足不前。

县衙第一个清丈的地方就是姜堰镇,这里离泰州城是最近的,当地最富的大户姓陈。

之前县里下来人,陈家人一直没出面,只是怂恿煽动下面人闹,今日也是出了奇,县衙来人前脚从陈家出去,后脚清丈就开始了。

而陈家人竟紧闭家门,默不作声。

知道县里打算清丈土地,都盯着这第一处呢,陈家的反应自然落在很多有心人的眼中。不过还不等他们纠结清楚,姜堰的清丈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毕了,然后是往下一处蔓延。

蚕食鲸吞,一地接着一地。

这次出面的不是县尊大人,而是他身边那个总是笑吟吟的方师爷。谁也不知道她到底用了什么法子,竟就让那些平时十分难缠的大户,老老实实的听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