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国公夫人荣宠记 > 国公夫人荣宠记 第18节

国公夫人荣宠记 第18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国公夫人荣宠记!

王氏一进屋子,就看到坐在桌子边的姑娘。一身青灰的下人服,原是极灰败的颜色,被她玉色天成的脸一衬,连灰色带像是镀了一层银光。

这般模样,怪不得自家相公起了心思。

二爷和三爷都是庶出,在府里根本就说不上话。老夫人是个苛刻的嫡母,除了该有的庶出用度,是多一个子都不漏给他们。连带着他们两房,日子都过得苦哈哈的。

两位爷都没个正经差事,自小被荒废着,长大了就靠着府上的那点份例过日子。她自己亦是没落小官家出来的姑娘,能有几个陪嫁?

二爷说得对,汪大人出手大方。若是他们这次牵线成功,那好处自是不少的。虽然不知汪府的管事为何会来寻他们二房,但有好处的事情,谁不做谁就是傻子。

她想着这碧姜姑娘不过是一个贱籍女子,秦夫人不会舍不得送出去。到时候大房出了力,落好的却是他们二房。想想都忍不住笑出声,脸上自然就带着笑意。

“哟,这是哪家的姑娘,怎么住在临水园?”她眼睛看着碧姜,话却是朝赵婶问的。

“回二夫人的话,这是新入府的碧姜姑娘,秦夫人安排住在此处的。”

“哦?原来是碧姜姑娘,长得可真是好看。我今日闲来无事,走着走着,想来临水园里散个心,不想里面竟还住了人?”王氏用帕子捂着嘴,笑得开心。

碧姜眉眼微垂,冰凉一片。

“这姑娘我一见就觉得心疼,正好今日遇见,不如咱们说会话。”

王氏一副自来熟的模样,坐在碧姜的对面。碧姜眸未抬,似盯着桌下。王氏笑得欢喜,看起来是个没见过世面的,这般女子,最是好哄。

“我听说与碧姜姑娘一同进府的青云和绿衣姑娘都被侯爷收了房,单就留下碧姜姑娘一人,着实有些可惜。按理说,姑娘这容貌身段,应比那两人更惹人稀罕。”

她嘴里一直反复说着可惜,观察着碧姜的眼神。可碧姜一直低着头,像是不敢说话一般。她眼里慢慢就带出轻视,一个低贱出身的姑娘,还要费心思去哄。要不是为了银子,她还真不愿意。

那抹轻视明晃晃地挂在她的脸上,冷不妨低着头的姑娘抬头,冰冷的眼神撞进她的眼里。

她倒吸一口气,眼前的姑娘哪里是个小可怜!

“二夫人的话,何不去侯爷面前说。若是能说动侯爷纳了碧姜,碧姜自会承二夫人的情。”冰冷的话,语气与字面上的意思相之甚远。

“你……好不知天高地厚。”王氏猛地站起来。

“二夫人若没那个本事,何必说那些话来搅乱碧姜的心。”她说着,施施然地起身,回了内室。

王氏有些回不过神来,这么一看,方才自己是看岔了眼。到底是落花巷里出来的,一天到晚就想着巴上男人的心,上不了台面。

赵婶忙安抚王氏,“二夫人,碧姜姑娘正伤心着,若不您……”

“哼,一个贱婢,还拿乔。”

王氏甩着帕子,扭着腰气呼呼地出了临水园。

她没有先回西院,而是去了主院。她就不信了,一个低贱的女子,小嫂子还能舍不得?

一进茗香院,才知秦氏在思玉轩。她眼珠子一转,想着侯爷在场也好,说不定还能在侯爷面前卖个好,让侯爷高看二爷一眼。

索性去了思玉轩,屋子里可不光有周梁和秦氏,还有青云绿衣二女,分别立在两人的身边。

王氏先行了礼,瞧见秦氏端着的脸,再看那两个杵着的姑娘,不由得心里好笑。看秦氏的模样,怕是恨不得把两个没眼色的东西赶出去,碍于侯爷,还得生生地忍着。

到底是烟花柳巷出来的,眼皮子里只容得下争宠,半点世故都不懂。

“二夫人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正有事来请示侯爷和小嫂子。”王氏恭敬地立着,秦氏不让她坐,她不敢坐。

秦氏心里有数,装作淡淡地问道:“什么事,你说吧。”

王氏的眼睛先是瞄一眼侯爷,见侯爷沉着脸,只顾喝茶,心里有些打鼓。那一想到好处,只得打起精神头。

“侯爷,小嫂子,是这样的。今日汪大人府上的管事来寻我家二爷,我们还纳闷着。咱们侯府一向和汪府没什么往来,汪府的管事会上门?”

周梁眼皮抬了一下,先是看一眼秦氏,再看着王氏,示意她说下去。

王氏受了鼓舞,忙接着道:“不想汪府管事说明原由,却原是上次去落花巷里挑人,挑了几个汪大人都不满意。一打听,才知有个绝色的被我们侯府得了。那管事不知从何处听说,那姑娘没有被侯爷收房,这才厚着脸上门,找我家二爷探话。”

上次汪府先让侯府挑人,算是卖了一个人情。眼下汪府派人上门,是来讨还人情。

周梁心中恼怒,汪奇山是个什么东西,竟然拿那一点人情上门讨要。秦氏这事做得极为不妥,汪府是什么人家,怎么能接受他们的示好?

他冰冷的眼看着秦氏,秦氏被他看得心一突。

“侯爷,上次是妾思虑不周。既然欠下汪府的一个人情,不如顺势还了吧。那姑娘侯爷也没看上,汪大人巴巴地派人上门,何不让他领走?”

“领走?汪奇山是个什么东西,夫人不会不知道吧。你说那姑娘送到他府上,能活几日?”

周梁的话一出口,首先白脸的是绿衣。听侯爷的意思,进了汪府的人,还会送命?那可不行,碧姜姐姐不能去汪府。

她想都没多想,“扑咚”一下就跪在地上。

“侯爷,夫人,求求你们,莫要送碧姜姐姐走。”

秦氏原就气侯爷真对那贱婢上心,在别人面前不给自己脸,瞧着绿衣这般举动更加火大,“我竟不知,主子们说话,奴才还能插嘴的。来人哪,将这个不知尊卑的东西拉下去,重打十大板子。”

青云吓了一跳,不敢替绿衣说话。

绿衣心头大急,只想着不能让他们送走碧姜姐姐。

无奈嘴里被人塞进一块布,她呜咽着,半个字都说不出来。

第23章

秦氏铁青着脸,看侯爷并未阻止,心里好受一些。看来侯爷对这些个贱籍女子,还是有分寸的。不过是些玩意儿,哪里真伤了他们的夫妻情份。

周梁不发一言,原本温和清俊的脸沉着,剑眉微锁,紧抿着唇,冰冷的目光看着婆子们挥动着木杖。

绿衣翠色的衣裙松散着,趴在矮凳上,头发被汗水浸湿,黏在脸上,脸色白如纸。不到五板时,人早已昏死过去。

周侯爷垂眸看着晕死的女子,摆了一下手,婆子们停下来。

“带下去吧。”

声音冷淡,不带一丝感情。

碧姜赶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生死不知的绿衣,被人像拖一条狗一样的拖着。而周梁,则衣冠楚楚地站着,连眼神都没给一个。

内宅的下人们逢高踩低,绿衣若还留在主院,被他们拖下去后,说不定不会派人医治。她们本就是瘦弱的身子,这一顿板子弄不好,就要了命。

“且慢!”

她出声阻止,所有人都看着她。

在场的人倒吸一口气,一个低贱的女子,竟然敢在侯爷和夫人的面前发号施令,出声喝止。怕是活得有些不耐烦,嫌命太长了。

碧姜在来时的路上,已听赵婶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她不管别人的脸色,先是一探绿衣的鼻息,见人还活着,松口气。示意赵婶把人扶好,自己则走到周梁秦氏的面前。

“敢问绿衣犯了什么事,要用如此重刑?”

“不知尊卑,以下犯上。”

秦氏说出这句,是指绿衣,亦是指责碧姜。

碧姜直视着她的眼神,“我听说今日你们想把我送到汪府,不知可有此事?”

秦氏眼一沉,这贱婢好生邪气,一个低贱的女子,竟自称我。还敢质问他们,难不成是得了失心疯?更令她心惊的是,对方的气势,竟莫名有些熟悉。

“大胆,在侯爷面前,胆敢如此无礼。来人哪,把这个贱婢给我拉下去,重打十大板。”

“我看你们谁敢。”碧姜高喝一声,震住他们。

她身量娇小,容颜绝美,暗含凛然之气。一身青灰的衣裙也遮不住她初现的风姿,迎风立着,一身的贵气。

赵婶扶着绿衣的手都在抖,那一种兴奋到极致的颤抖。因为她隐约有预感,这位碧姜姑娘的倚仗,只怕是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有底气。

周梁眯着眼,这一刻,他又仿佛有些眼花。

碧姜环视着他们,在王氏的脸上停留一下,最后落在秦氏的脸上,“你们想将我送人,可有问过大长公主的意思?”

什么?王氏和秦氏一齐变脸。

这女子扯出大长公主,莫不是大长公主的人?

碧姜见唬住他们,示意赵婶先把绿衣扶回临水园。赵婶一听大长公主几个字,就知道姑娘的背后是大长公主,心里已是石头落地。无论是侯爷还是秦夫人,谁也不敢得罪大长公主。

有大长公主作靠山,碧姜姑娘在侯府里将无一人敢轻视,也无人敢欺。

周梁脸色复杂难辩,怪不得眼前的女子能说出那样的话,原来是公主的人。公主派她在侯府,是何用意?

秦氏眼角的余光瞄到侯爷在看碧姜,心下一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大长公主的名讳也是你一个贱婢可以随意说的。”

碧姜露出一抹讥笑,“秦夫人何必急着堵我的嘴,派人一问便知。实不相瞒,我不仅是大长公主的人,而且深得公主的看重。若不是今日情急,只怕我还不会暴露身份。”

她说得确凿,秦氏有些拿不准主意,望向周梁。周梁已经信了,若不是公主的人,身上怎么会有一丝公主的气韵。

但到底要小心谨慎,于是秦氏派孙嬷嬷去一趟公主府。

碧姜不急,她一听绿衣受罚是因为自己,就想到不可能再偷偷地在临水园过日子。既然暗的不行,那就光明正大。

秦氏见她半点不惧的样子,一颗心忽忽地往下沉。莫非这贱婢真是公主派来的,要真是那样,事情就棘手了。

看侯爷的样子,分明是对她上了心。要真是养着养着,日久生情。这贱婢又仗着公主的势,说不定以后自己在侯府的地位不保。

不行,她不能让那样的事情发生。

她一直倾慕侯爷,原本想着侯爷成了驸马,自己能常常见到就心满意足。谁知公主开恩,将自己许给侯爷为侧夫人,那一刻,她欣喜若狂。

三年来,她处处向着侯爷,事事以侯爷为重。侯爷就是她的一切,她不允许别人来代替自己,谁都不行。

他们这边正僵持着,孙嬷嬷回来,说大长公主府里来了人。秦氏心惊地看着来人,竟然不是点香姐姐,而是久未露面的挽缨。

“挽缨姐姐,你怎么来了?”

秦氏笑脸上前,挽缨却并不热络。论亲近,挽缨与侍剑是一起的。而扶茶与点香则是另一派的。

挽缨极少现于人前,许多人都不认识她。但周梁和秦氏是知道的,大长公主更信任换缨。挽缨出现,说明公主对手此事极为看重。

碧姜看着一跛一跛的挽缨,眼眸暗沉。当时飞向她的箭有两支,一支被扑过来的挽缨挡了,许是射在腿上,所以挽缨的腿才会跛。

“奴婢奉大长公主的旨意,特来告之周侯爷及秦夫人。这位碧姜姑娘,确实是公主的亲信。公主有令,侯府众人,不得怠慢碧姜姑娘。碧姜姑娘是去是留,都由己愿。”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静止着,不可置信地望着当中那瘦小的姑娘。

碧姜任由他们打量着,经此一事,以后她在临水园里做什么,都不会有人没眼色地来找她的不自在。

挽缨临走前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她亦没有回避。

王氏已在一旁傻了眼,这碧姜姑娘如此得公主的看重,说不定交来真能取代秦氏。她后悔不迭,生怕会被公主记恨,悄悄地开溜,去告诉二爷。

碧姜注意到她的身影,暂时不急,二房的夫妻俩,以后慢慢收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