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除了我,所有人都重生了 > 除了我,所有人都重生了 第47节

除了我,所有人都重生了 第47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除了我,所有人都重生了!

江云兰心中稍定,却也没有立刻应下,只附和着尚书夫人说了一番恭维的话,只说那尚书公子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哄得尚书夫人喜笑颜开。

宁府之中,面对着宁暖毫不客气地态度,宁晴气得脸色青白,险些绷不住自己的表情。

她倒是还想要再对宁暖说一番好话,只是对上宁暖的视线,再想起她说得不留半分情面的话,什么笑脸也维持不住了。

宁暖笑了一下,道:“果真是被我说中了。我与你在同一个屋檐底下做了这么久的堂姐妹,你什么性情,我再了解不过,你素来爱针对我,什么时候给了我好脸色,也是别有目的,若不是听闻我以后能嫁个好人家,你如今又何苦说这些违心话。你向来与宁昕关系好,如今倒好,为了以后的利益,竟连宁昕也推出来了。”

宁晴沉着脸看她。

“从前宁昕与你站在一块儿,你便好妹妹的叫她,如今转头就将她出卖。你让我又如何相信你?”宁暖垂眸看向杯盏中漂浮的茶叶:“若是我相信了你今天这番话,回头又有其他人能给你带来好处,恐怕你就又将我给卖了。”

宁晴咬牙:“既然你一开始就知道,那先前就是在看我笑话?”

她转头朝香桃瞪去,想起这个丫鬟之前这般奚落自己,心中更是愤恨。

她就说,一个小小的丫鬟,怎么敢对她那样放肆,原来也是受了宁暖的指示!

“我可不知道,你忽然就来了,也没有和我通过气,我又如何能得知你心里是在想些什么?”宁暖嗤笑:“只按你平时的习惯,又提起你那周公子,想来也不过是为了我的亲事。”

宁晴又问:“你当真没听说?”

宁暖反问她:“听说什么?”

宁晴犹豫了半晌,才吞吞吐吐地说:“我是听周夫人提起,说是……说是尚书夫人……”

“尚书夫人?哪个尚书?”

“工部尚书柳大人。”

宁暖恍然:“周夫人想要与工部尚书交好,因此你也特地赔着笑脸来见我,与我说好话?”

宁晴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

“不提我们有没有分家,即使是没分家,也不会如你的愿。”宁暖说:“不提我名声当初究竟是谁败坏的,你我素来不和,只为了那还有没有确定的工部尚书,你就这般讨好,若是改日我与其他人定了亲,你当如何?”

宁晴大惊:“你还要拒绝尚书夫人不成?”

“此事我娘还未与我提过。”

“你疯了?”宁晴不敢置信地道:“虽然有慧真大师帮了你,你的名声是洗清了,可那也是工部尚书,要是你拒绝了柳夫人,难道还能找到更好的不成?你……”宁晴顿了顿,想着话不能说的太过,又转而道:“我未来会嫁给周公子,你可想好了,即使你看我再不喜欢,可柳家与周家交好,你我定然会有交集的。”

宁暖仍然不应。

宁晴愤愤地站了起来:“我好言劝你,你还真以为名声变好以后,便能嫁给那些什么皇子王爷啦?你要是想拒绝柳夫人,那也可别拉我下水,我也是好心和你说,真拒绝了,你肯定是要后悔的,那些王爷皇子,哪能看得上你!”

宁晴只当她是一朝翻身,心便飘到了天上去。

宁暖可不愿意与她多说,不耐烦地道:“香桃,送堂小姐出去。”

香桃脆生生地应了一声,笑眯眯地挡在了宁暖的面前,看着宁晴,道:“堂小姐,跟奴婢往这边走吧。”

宁晴又愤恨地瞪了宁暖一眼,只是宁暖已经低下了头,没有注意到她的视线。宁晴的目光一错,又被她头顶摇晃的珠坠吸引了过去。要是她记得没错,这是首饰铺出的新首饰,价值不菲,她看了好几回,可实在掏不出银子,没想到竟然在宁暖的头上看到了。

再看宁暖身上衣服的料子,也都是好料子,她身上的可不能比。

宁晴目光一黯,心中生出无数不满。

宁暖的命怎么就这么好?生得锦衣玉食,她大伯又争气,分家以后,两个宁家的处境更是一个天一个地,而宁暖你?名声毁了能洗清,如今还被尚书夫人看中,即使未来没有和柳公子定亲,以后也还会有其他好人家。

倒是她,在周夫人面前说了一番自己与宁暖关系多好多好的话,往后还不知道该人如何面对周夫人。

宁晴心中一酸,愤愤瞪了宁暖一眼,在香桃再三催促之下,扭头出了宁府。

等送完了人,香桃便立刻急急忙忙地跑了回来,凑到宁暖耳边,惊诧地问道:“小姐,你当真要拒绝柳夫人呐?”

宁暖乜了她一眼,无奈道:“我问你,我娘与我说过这件事情没?”

“夫人还没有和小姐说呢。”

“连我娘都不清楚,那我就更不清楚了。她宁晴说得话能算数吗?”

“那……那要是真的算数了呢?”香桃问:“堂小姐都来了,想来尚书夫人是真的提过。”

“你对柳公子有什么了解吗?”

香桃摇头。

“那对柳尚书呢?”

香桃仍然摇头。

“小姐,你可别打趣奴婢了,奴婢是宁家的丫鬟,怎么会知道尚书府的事情。”

“既然什么都不了解,又怎么能这样轻易的应下。”宁暖使唤她给自己拿了一本书过来,才道:“我若是嫁人,也得将那人打听清楚了,嫁得明明白白,若是什么都不知道,嫁给谁有什么区别?”

香甜挠了挠头,似懂非懂地应了下来。

那边楚斐入宫以后,进了太后的寝宫请安,便看见太后和皇后坐在一块儿,拿着几幅画像在看。

他垂眸敛去眼底的复杂情绪,抬眼时已经露出了一个笑容,和平日里没有多大的分别。

“母后,皇嫂嫂,你们在这儿是看什么呢?”他态度亲昵地凑了过去,道:“我看你们手中拿着那么多女子的画像,莫不是又在给我哪个侄子选媳妇了?”

“可不是嘛。”皇后抿唇笑道:“五皇子到了年纪,也是时候该挑选一个合适的皇子妃了。”

太后拿起一副画像,道:“我看这个就不错。”

楚斐抬眸看去,看清画像的内容,顿时浑身一僵。

“母后,这……”

“这怎么样?你是不是也觉得合适的很?”太后笑道:“如今京城里,都在说着这个宁姑娘,说是慧真大师亲口提起,说她性情纯善,是个好人家,既然慧真大师都亲口那样说了,想来也是个好的。我看她出身也不差,若是许配给五皇子,那也正好合适。”

那画像上的人,可不就是宁暖?

楚斐心中慌乱,怎么也想不到,为何宁暖的画像会到太后的手中去。

还说什么?要让阿暖嫁给五皇子?!

五皇子是他的侄子,若是阿暖当真嫁给了五皇子,做了皇子妃,岂不是还比她低了一辈分?!

再说了,皇宫是什么地方,阿暖已经入了一回,怎么能再入一回?!

楚斐顿时后悔,当初给宁暖洗清名声时,怎么不多说几句,至少别让太后看上。

现在好了,连太后都看上阿暖了!要让阿暖做他的侄媳妇呢!

第51章

进皇宫之前,楚斐心情复杂的很。任谁重活乐一遭,再看到前世将自己害死的人,心情都好不到哪里去。在进宫之前,他原先还忐忑的很,担心自己一时忍不住,会不小心暴露什么,因此进宫之前也是做了好一番的心理准备。谁知道进了皇宫,还不等他将心头的怨恨压下,就听到了这个消息。

楚斐一时顾不上什么恨不恨的,眼看着太后和皇后说话间便要将这件事情定下,他连忙出声阻止了他们。

“母后,皇嫂嫂,此事万万不可。”

他的话一出,顿时太后和皇后都朝着他看了过来。

皇后愣了一下,继而又露出笑脸,目光疑惑地问道:“安王难道是觉得这宁姑娘不合适?”

“我看这宁姑娘知书达理,又有慧真大师先前夸赞过,配五皇子正好合适。”太后说:“这宁姑娘虽然是出身低了一些,可也算合适,你看哪里不合适?”

楚斐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心中回忆了一番,他这个五侄子一向不起眼,亲生母亲是后宫之中一个不起眼的嫔妃,一直没什么存在感,成年以后,便出宫分府单过,在他的印象里,即使是上辈子,也没有与五皇子有多少交集。在他的印象之中,五皇子本人也无心权势,反倒是对书画之类的上心的很。

这样说起来,阿暖若是嫁给了五皇子,反倒是能和五皇子有共同语言。

只是一想到那副场景,楚斐便觉得心中酸涩,怎么也舍不下心。

虽然他前不久才下定决心,以后不会再接近阿暖,这辈子也还会护着阿暖,给阿暖找一个合适的如意郎君,保她这辈子顺遂无忧。可一想到阿暖会与其他男人亲昵,他又觉得心口绞痛,实在狠不下心肠。

楚斐犹豫半晌,话在嘴边转了一圈,反倒是自己先纠结上了。

太后与皇后对视一眼,不由得也放下手中画卷,关切地问道:“若非你对这宁姑娘不满意?那宁姑娘要是当真不是个合适的人选,你直说便是了,有什么不能与母后说的?”

皇后想的更多,不知怎么的,忽地想起来他曾经来找自己,说是有了心上人的话。皇后心念一动,试探地问道:“莫非这宁姑娘,就是安王的心悦之人?”

太后眉头一跳,朝皇后看了过去。

楚斐用力将心中纠结压下,再抬眼时,面上已经露出了平日里一番笑嘻嘻地模样。

“母后,皇嫂嫂,你们说的这是哪里的话。”他笑道:“宁姑娘要是我的心上人,我定是早早过来母后这儿讨了懿旨,求母后给我赐婚了。宁姑娘的兄长是我朋友,若我真对宁姑娘上心,哪能等到现在?”

太后与皇后对视了一眼,又问:“那你方才说不可?不是因着你自己,还因为谁?”

“可不是被母后说中了。我还有一位朋友,对宁姑娘上心的很。”楚斐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道:“那人脸皮薄,此事就我一人知道,我就不与母后和皇嫂嫂说那人是谁了。他为了讨宁姑娘的欢心,如今是每日在家用功念书,只等着以后考中了功名好去娶宁姑娘回家。就念他这般努力的份上,就把宁姑娘从这名单上划去,就算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我替他求求母后了。适合我五侄子的人选那么多,也不差宁姑娘一个。”

楚斐顿了顿,又说:“我与宁姑娘的兄长是朋友,若是宁姑娘成了我的侄媳妇,这辈分该怎么算呢?”

太后不禁问道:“你何时与宁家公子做了朋友?”

楚斐毫不在意地道:“在街上遇到的,他从书院里逃学,后来又见了几回,他时常寻我出去玩,倒比那些整日要口中说着要考功名、办差事的人合我心意。”

听着也是个纨绔,太后这才放下了心。

听楚斐这样为他的朋友求情了,那宁姑娘也不是非要不可,太后与皇后心下也没有在意,便直接将宁暖从名单中划掉。

皇后又问起:“安王许多日没有过来,今日特地来寻太后娘娘,又是为了何事?”

“皇嫂嫂你不问,倒是让我将这件事情给忘了。”楚斐道:“前几日,皇兄给我派了件小差事,因我临时去了一趟云山寺,一时耽搁了,这会儿才想起来,如今过来,就是想让母后替我求求情,省得皇兄又冲我发脾气。”

他说这番话的模样好生无赖,没有半点自责。

太后心知他的性子,听到他这样说,也不免埋怨:“皇帝难得给你派个差事,你竟连这点也忘了。”

皇后在一旁搭腔:“安王可别忘了,外面人是如何说你的。”

楚斐面上更不在意:“且让他们羡慕去吧。”

他哪里会不知道?

世人皆知,当今圣上的弟弟安王是个出了名的废材王爷,皇帝对他宠爱的很,奈何本人不争气,哪怕是领了差事,也总是出错。

上辈子,楚斐过得逍遥,对这些虚名也不在意,可他也心知肚明,那名声里掺了多少的水分。他与几个侄子一块儿被皇后抚养长大,虽然是叔侄,感情却胜似兄弟,等大家成年出宫各自分府,几个侄子也在朝中替皇帝办事。同样是办事,他却是擦屁股,但凡谁办事时出了差错,便来找他帮忙。

皇帝对自己的几个儿子都宠爱的很,可若是有了差错,必定需要一个顶锅的人,作为侄子们的亲叔叔,他就义不容辞的上了。

事后,他的侄子会来找他赔礼道歉,事后知道内情的皇帝也会内疚的补偿他,更是还会给他几个肥差补偿,可他办得得力的差事,往往没有什么姓名,而错处却被人抓着,时不时就要被人提起。因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到最后,如今人人称道皇上生了好几个出色的皇子,办起差事来更不会出半点差错,而他的名声却是越来越废材,朝中官员们一听到他的名字,便会唉声叹气地摇头。

只是这几次顶锅之中,有几次是被逼无奈,有几次是刻意设计,那就不得而知了。

楚斐这次特地进宫来,便是因为他手上这件差事看似不大,却是个大麻烦,忙不迭地进宫来甩锅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