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孤独的九零后 > 第十五章 闲来无事苦思赚钱,心血来潮沙漠…

第十五章 闲来无事苦思赚钱,心血来潮沙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孤独的九零后!

精疲力竭的李彦霖昨天晚上做完那套卷子以后,已经是十一点半了。虽然是周末,但他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放松。

毕竟期末考试近在眼前。每一次考试,便意味着离高考又近了一步。此时的大家都在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不敢稍有懈怠。因为他们心知肚明,放纵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学校高压的学习状态也改变了孩子们日常的作息,一旦闲下来,突然他们觉得浑身都不舒服,需要找点事干。忙碌起来才是硬道理,只有忙着才不会觉得空虚。

李彦霖昏昏沉沉,又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天刚亮的时候,李林亮夫妇已经起床干活,李彦霖还打着呼噜在睡梦中。

他们自然也不忍心打搅,只是静悄悄的忙着手中的活。李彦霖一觉睡醒的时候,已经是早上九点多。

冬日的一缕阳光透过院墙,照到屋子里边的玻璃上来。这束阳光终究穿过玻璃倾泻在地面上。

李彦霖揉着朦胧的睡眼,看了看挂在墙上的时钟,这么迟了呀?自己睡得跟个猪一样,甚至他有一种与世辞长辞的感觉。

真像别人所说,夜晚来贼偷走了,自己都不知道。李彦霖正可谓是达到了这种境界。

但长期熬夜,偶尔这样睡一觉还是特别舒服的。疲惫的身心得到了充足的修养,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获得更好的精神状态继续下一步的学习。

李彦霖捂着被子,,迟迟不愿起床的时候,李林亮夫夫妻二人已经在地下絮絮叨叨的,晨忙已经结束了。一切皆已安排妥当。

农村的冬天很安静,并没有过多的农活需要去做。只是喂养了牛羊鸡鸭的人家,需要早起将院里的活儿,整顿妥当。

在吃早饭的时候,李林亮突然提到,他要去北边的沙漠里看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在年前可以搞一点回家,弄点过年钱。

天气越来越冷了,况且年关将至。每次到了这个时候都是幸福而又惆怅的。新年将至,大家都怀揣着幸福之感,穿新衣、办年货、贴对联,处处都将洋溢着喜庆。

然而,穿新衣,办年货的经济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又是一个让人焦虑的问题。

寒冬天冷的时候,外出务工的人也都回来了,宅在家里,没有了经济来源。虽然对他们来说,吃喝不愁都有着自己的储备,这些不用额外花钱。但要想获得更多的消费品,满足更高的精神需要,还需要破费一点。去街道上搞一些平日里吃不到、用不到的稀有物品。

过新年的时候能欢乐一点,这也是一家人年关的愿望。辛辛苦苦一年,只为在回家的时候,兜里面揣的鼓鼓的票子。多为家里置办几件年货,为孩子添上几件新衣,改善一下家庭环境,让这个家更加阳光,充满希望。

他一边说着,一边扒拉着手中的菜,一大口一大口的咬着雪白的馒头,狼吞虎咽的。事实上,并没有人跟他争抢。

而此时的李彦霖却慢吞吞的。夹一口菜,咬一口馒头,眼睛却目不转睛地在电视机的屏幕上盯着,一刻也不闲着。

旁边的王兴梅,看着李彦霖心不在焉的吃饭。至于筷子有没有伸到碗里,自己都不知道,还在往嘴里边送。真是又气又好笑。

“你就不怕把饭喂到鼻子里吗?碗端着,也不看,就往电视上面瞅”,王兴梅催促着李彦霖赶紧吃饭。

照着速度一顿饭下来,不得吃一个小时。待会她还要洗锅呢。他可不想早饭吃到中午。

他还想在吃完饭之后溜达一会,干点其他的事情。不想把所有的时间都耗在吃饭洗锅上面。这也是他最反感林彦林彦林的地方。

虽然她也知道孩子平时学习辛苦,但对于吃饭的事,却是三番五次的提到,只希望他能吃快一点。

李彦霖听着妈妈的训斥,急忙回头,呵呵的笑着。寻思着快速扒拉完手中的那点饭菜,然而慢慢的,眼睛又瞄到电视机上面去了。

谁让现在电视机里面的内容那么精彩呢?他已经完全把持不了自己。心思早已飘到电视上。

既如此,王兴梅也不在说什么。任由他去吧!他只是和李林亮在商量着,看看他什么时候去北边的沙漠里。

现在天还早,太阳刚出来,还有点冷,等太阳照一会便可以出门了。李明亮想着,等热点再说吧!现在出去,不冻的瑟瑟发抖才怪。

西北的冬天可不是说着玩的,尤其在这荒无人烟的开阔地带,风吹来的时候只打在脸上,就像刀子刮一样。难怪人家都说西北这边人的皮肤不好,如此的摧残之下。又如何能保养的一脸好皮肤。当然也有例外,这里砸避重就轻。

王兴梅也在应和着,是啊,现在早上有点冷。况且骑着摩托,腿上寒风刺骨,不冻坏才怪。幸好今天有太阳,太阳照一会儿,地面上的寒意散去的时候,便可以去看看。

李明亮说着,“要是可以的话,今年的过年钱就有着落了。”也不至于产生额外的花销。让这个贫寒的家庭雪上加霜。

王兴梅说着,“话不必太圆,探明情况再说,不必太着急。”

至于是好是坏,等他去了一看便知。没必要在这做过多的猜测。万一今年年景不好,那又是空欢喜一场。她不想再看见希望的时候又遭遇失望

“我先去看看,看看什么情况。好了再说。我想着完了到他姑妈家去一趟,顺路。”李明亮说着。

他突然想到那边离他二姑妈家挺近的,他可以顺便去转一转。说实在的,在家里憋了这么久,他也想去出去透透气。正好借着此次机会,权当是出去溜达一圈。

“你去她姑妈家干什么?你不是要去沙漠看?”王兴梅听着有点不自在了。

这不明摆着找理由出去转么。还说要赚钱,怕是个幌子吧,语气里面带着几分斥责,脸上的笑容也逐渐消失了。她在等着李林亮的回答。

“我看的肯定要去看。你看你这,我才说一说,眼睛瞪那么大干啥?”李林亮心里边也在埋怨的,这不是没事找事吗?他只是说说而已。没成想,她竟然有如此此大的反响。真的不希望看到的,还在解释着。

“我这不想着,让他姑父看看能不能给咱弄用一个种玉米的。去年我看他在那种玉米的枪,挺好使的。那一下一个,又不用弯腰,得省多少事。”

他想到在年前,帮李彦霖他二姑家在春种时,用到的那杆铁枪。这是一种自制的种玉米神器。

一根三公分粗的钢管,一米长左右,截开两头。上边用铁皮做一个小的漏斗,在离漏斗约20公分的地方,做一个把手。方便提拉。在枪的另一头,做成像鸭子嘴一样的,可以开合,用一根细钢筋提起来。

在把手下边做一个旋转轴,只要用手捏动下边的拉杆,便带动底部枪嘴张开。因为在抢嘴的旁边挂上了弹簧,但凡松开上边的把手,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枪嘴自动复原。如此往复,一拉一松,便可将种子种到地里面。

那真的是省时又省力,不用猫着腰子,人还不费劲。一只手提着,另一只手从上边的漏斗往里扔着玉米种子。省事,又不浪费种子。

他想着给自己家也置办上一套。来年种玉米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哦,你说的是这样。那你刚才不说了,我还说你是闲着没事干,浪去了。”王兴梅听了他的话,继续吃着手中的馒头。

“既然是这样,那你就去呗。就先给说一声嘛,等到明年春天的时候让他给咱也做一个。”她说着。

现在想到种钟的时候,拿着小铲子在地里,一个眼一个眼的将玉米种下去。蹲在地里半天,疼到腰都直不起来,而且效率又低,又伤身体。有了这个东西就方便多了。

“哦。彦霖,你想不想去你姑妈家?”李林亮突然想到。要不就带着儿子也一起去转转,毕竟在学校一直压力很大。趁着今天这个机会,要把他带去姑妈家。

“作业还没做完呢。”李彦霖听着他爸爸说的,心里边犹豫着。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一大堆。要是今天再去,岂不是浪费一天的时间?何谈做题。

看看儿子心中的顾虑,李林亮说着,“今天去转转,晚上咱就回来了,回来你明天还有一天呢。可以好好做一下。你也时间长了,没去过你姑妈家了。今天咱去聊聊就回来了。”

“那行吧,那就晚上就回来吧。”说真的,李彦良也是有几分想出去的,但迫于作业的压力,她一点心思都没有。有闲的时间,他只想在家中好好休息一下。

既然有机会,那还是去转转吧!作业什么的先扔在一边,等回来玩爽了再说。李彦霖改变了心中的想法。

“待会我们先去,往沙漠里面看一下,然后就再到你姑妈家。找一件厚一点的衣服穿上。”李林亮说着。要顺便去一下沙漠看一下情况,然后再去姑妈家。嘱咐儿子要穿的厚一点。

“行吧,那就走吧。”李彦霖满口答应着。

“让你也出去体验一下生活,不然你这一天教室里边坐着,不知道生活的艰辛。”李彦霖开着玩笑,和儿子说道。

这话听在耳朵里,虽然是个玩笑,心里却不怎么舒服了。自己虽然没有在冰天雪地里艰苦劳动,但学业的压力一样让他难以喘得过气来。但他知道我爸爸是在开玩笑的,便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尽快吃完饭。

李彦霖吃完之后将手中的碗随手放进了锅里,剩下的便是她妈妈的事了。他们爷俩在看着正在播放着的电视剧,嘻嘻哈哈的笑着。

王兴梅吃完了,也坐在地下的凳子上,一边刷着手中的碗,一边瞄着电视剧。

此时,电视里正播放的《鹿鼎记》。《鹿鼎记》是金庸老先生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惩恶扬善,行侠仗义,快意恩仇的江湖人物形象,能够让人们大饱眼福。同时也是一部与众不同的武侠小说。

这部电视剧便是由此改编而来。故事的主人公韦小宝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严格的来说,他并不是个名副其实的侠客。

虽然电视机的画质不是特别清晰,但打打杀杀的声音依然能够激起观看的兴趣。

日过午时,李林亮父子两准备出发了。

虽然冬日的太阳不够热烈炽热,但也为被冰冻着的颐和小镇,带来丝丝暖意。此时,空气里的寒意消耗殆尽。

李林亮父子两穿上了大棉衣,套上了大棉裤,还拿了一只装化肥的袋子,绑在摩托的货架上。

王兴梅为李彦霖拿来了大棉帽子,让他戴在头上。父子二人,捂的严严实实的,这便准备出发了。

李林亮骑着摩托,沿着一条石子路一路向北。快要走进沙漠边缘的地方,石子路逐渐的消失了,一条常年风吹形成的沙路,接在路的尽头,偶尔有车辆经过时遗留的痕迹。

这些沙子的下边是冻着的,摩托车尚且能够在上边行驶,还不至于陷进去。

虽然如此,但沙子对摩托形成的阻力却足以让摩托滑倒。李明亮使劲浑身解数,把摩托把稳了。坐在后面的李彦霖,也紧紧地抓着摩托的扶手。二人在沙沟里,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晃动着。

此时,他们要找的是一种叫黄毛柴的沙生植物。春秋要是雨水旺的时候,他们在北边的这片沙漠里有大片的分布。

这种植物有着粗大的根系,株高一米左右,灰褐色的茎部从下至上逐渐变细。叶子多呈绿色,卵形的花苞。

它的耐旱、耐寒、耐瘠薄性能极强。在这片沙漠里,伴随它的还有花棒、沙拐枣、沙米等植物。当然,也有些许黄毛柴生长在半流动的沙丘上。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大多的叶子都已经凋零,只剩下粗粗的茎秆,张牙舞爪的在沙漠里中,似乎是在诉说着生命的顽强。枝干的末端也已干枯,暂时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即便如此,在第二年春天来到的时候,它们还会从根部抽出新的枝丫,长出新的嫩叶,在新长出的茎上开花结果。

父子二人摇摇晃晃的一路向前,摩托车不断扬起路上的沙子,往后抛去。所到之处,车轮撵过的一片沟槽赫然在列。也许沙漠骑行的乐趣便在此。

终于,前边是更大的沙丘包围着的一片坑地,这里没有太多的沙包。

由于周围沙丘的阻挡,风吹来的沙子,在这里堆积,此时的这个沙坑已经越来越平。似乎要将这片空地湮没。

走到这里,李林亮那三脚猫的骑车水平,便难以将他们带到更深的腹地去了。他只得将摩托停到这里,取下摩托车货架上的化肥袋。和儿子一起,翻过一个个的沙丘,找寻的存在黄毛柴的地方。

所幸今天天气还好,没有起风,空气里面也很干净。父子二人四处搜寻着。

突然,李林亮眼前一亮,远处的沙丘上,有一株高大的黄毛柴,足足有一米五左右。而且枝干很发达,向四面八方伸出了触手。远远看去,枝头上似乎满满当当的挂满了种子。

李彦霖叫着儿子一起过去,还要仔细观察一下。

待他俩走到这株植物的跟前,李林亮有点吃惊。这株黄毛柴根系紧紧抓住周围的沙丘,长出了无数的茎秆,枝上的叶子还没完全脱落。灰褐色的枝丫上毛毛糙糙地长满了细小的果实。

李林亮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捋了一把黄毛柴的枝干末端,将草叶和黄毛柴子一起拽下来。放在左右手手心里,来来回回吹着,将草叶子吹干净了。

他看着这饱满的褐色的黄毛柴子,心里边乐呵着。看样子今年果子接的还不错。

像这样的树,如果运气好的时候,一天弄个七八十斤,是完全有可能的。价格如果适中,一斤卖个五六块钱。干的好一点,可以卖到四五百。这是一笔不错的买生意。要是弄上个十来天,那也得挣个上千块钱。

李林亮一边给儿子说着,一边继续往前面走着。眼下,这又是一株。虽然比起刚才那株树的形状小了一点,但黄毛柴果实的密度还是挺大的。

如此看来,是很值得干上一票,弄个过年钱,然后回家过年。李林亮看着,心里早早已乐开了花。这满眼都是钱啊!

他让儿子把袋子直接拿了过来,然后将这几株上的黄毛柴子一个个地都用手捋了下来,管它叶子不叶子的无所谓,先装回去再处理。在周边这一圈的,他都一株一株弄完了,足足有五六株。

父子二人将收集起来的黄毛柴子绑在后座的货架上。李林亮骑着摩托车,带着儿子沿着弯弯曲曲的穿山沙路,晃晃荡荡地向他二姑家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