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此乃天赐 > 第052章 发现

第052章 发现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此乃天赐!

快走到墙角了,周若瑜这才发现那个始终坐在电脑前的人也是在观看医疗影像,但他真的就只是一张张在“看”而已,并没有其他动作。而且他看得非常慢,一张图像会足足看一分钟,好像准备把那一根根森森的骨头看出花来。

这人自打周若瑜进屋以来,就一动不动地坐在这里,那伟岸的背影就像一堵墙似的厚实稳定,那耐心真不是一般人所能具有的。她还以为他是被什么游戏或者网文给魔怔了,没想到人家却是在认真研究业务。

周若瑜好奇地走上前去。

那个人听到声音转过头来,对她侧目而视,原来对方是个起码250多斤的结实大胖子,大嘴巴,大眼睛。大嘴几乎要咧到了耳垂下,而他的眼珠子更奇特,像牛眼一样凸起,好像都要突出眼眶了。

当他看着周若瑜时,整张脸仿佛面部神经都麻痹似的毫无表情,呆头呆脑的,让她想起了在宠物医院看到的敦实的法国斗牛犬,那么丑,那么愣,又傻憨得有点可爱。

这个人看了周若瑜一眼,又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似的,继续转头去看自己的电脑。

周若瑜呆了,竟然还有比她还木讷的人哪。

要不是看他偶尔会动一动,调节疑似患者病灶的大小,以便对局部看得更清楚一些,周若瑜看着他一张张机械地翻看着影像,都要觉得他是在拍木偶片了。

“嘿,你已经认识了柳乐乐了,乐乐他是去年刚分配过来的医生,目前还在学习阶段。”崔明浩正好抱着一堆刚看完的片子,放到隔壁空的桌子上,顺便过来为她介绍了一下。

“嘿,乐乐,这位是若瑜,有时间你帮忙照顾一下。”

“……”

柳乐乐没有任何反应,似乎没有听到崔明浩的说话。

崔明浩对周若瑜耸了耸肩,一副柳乐乐就是这样不爱搭理人的德性的无奈表情。

周若瑜倒觉的安适了,柳乐乐不搭理人,她也不擅长和人相处,于是索性坐在旁边和他一起看影像。柳乐乐所谓的学习就是在观摩往年的医疗影像,对照着检验报告进行验证。

周若瑜发现他现在看的是胸片,因为都是完成了诊断的检验报告,所以结论清晰明了,再加上柳乐乐看得慢,周若瑜倒是学习得非常快。那医书上一个个病理的名称在实际图像中得到了验证。

系统姐姐说周若瑜原本的长处就是空间想象能力强,再加上系统的加持,眼下她的图像理解力和记忆力可不就飞速提升了,学习效率基本上是常人的十倍,二十倍,甚至是百倍了。

“诶?等等。”周若瑜脱口而出叫道,她发现了一个异常,于是出手制止柳乐乐继续往下翻。“你有没有觉得这肺部的灰度有点问题?”诊断报告上说它是磨玻璃结节肺结节,结论为良性。

柳乐乐缓缓地回过头来,还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只是他眼眶中的眼珠好像更凸出了,就在周若瑜以为他会继续毫无反应地转头继续看他的电脑时,他突然说了一句话:“什么问题?”

他声音好低沉,带着嗡嗡的回声。呃,好像这也不奇怪,他的嘴巴那么大,人又宽又胖,胸腔发出的共鸣也应该很厚重吧。

“我感觉这里的灰度不正常。我觉得应该是部分实性磨玻璃结节,疑似早期肺癌。”周若瑜话一出口,立刻对自己笃定的口气感觉好吃惊。随即就释然了。她相信自己的判断,系统也验证了她的判断。

大部分磨玻璃结节肺结节是良性,可不做处理。但部分实性磨玻璃结节的恶性病变却占到了63%。所以,不能掉以轻心。

可要怎样验证呢?这都是过往的老片子了,不可能把病人再叫过来拍片。

周若瑜环顾四周,发现旁边有两台不一样的显示器。

“诶,你们这里不是有医用显示器吗?为什么不用呢?”

柳乐乐更茫然了,似乎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崔明浩走了过来,他说:“我们主任不喜欢用这个,他说用这个显示器看不准。他还是习惯使用观片灯来看胶片,他说那个看得更准。所以我们也少用了,就闲置下来了。”

周若瑜知道崔明浩说他们主任习惯看的胶片是指传统黑白彩色胶片,自从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以来,人类医学已经进入成像时代,在此之前,如何在不干预人正常生理过程中尽可能地获得患者的身体信息,是医疗的一大难题。

是x射线第一次能够让医生在不用通过手术方式打开人的身体就能获得活人身体内部的信息。

x射线的工作原理是利用x射线对不同密度和厚度的组织的不同穿透力,把这些信息投射到一张可以显影的胶片上,医生利用阴影的密度来判断病变。

后来在x射线的基础上,人们利用计算机技术逐层扫描,又发展出ct,它的全称是计算机断层扫描(puted  tomography)。

后来有人又发明了超声检查,它是利用超声波遇到人体组织后对反射信号的接受、处理,从而获得身体内部器官的图像。

后来又有了核磁共振,它是利用人体组织的氢质子在磁场下的变化来形成图像。

x射线是以能量的形式进入人体,这种能量物质就会和人体组织发生互相作用,如果照射剂量过大,x射线的能量就会引起基因突变,让细胞变异、死亡,甚至引发癌症。

当然,今天的放射设备已经非常安全了,因为它已经有了完整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及有效控制了放射剂量的操作方法。

而医用胶片也从传统过度到了现在的电子胶片。

可很多老放射科医生,出于长期的习惯,还是喜欢通过阅片灯观看胶片的方式来诊断影像,而患者对传统胶片也有需求。他们喜欢打印胶片,有的是因为可以作为资料保持;有的是需要给其他医院的医生做诊断时的参考。

虽然一直提倡医疗信息化,但各个医院之间毕竟存在竞争关系,要想达到信息共享可能还要相当长的时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