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甲岸骗局 > 第4章:开篇

第4章:开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甲岸骗局!

面对百口莫辩的绝境,彭有才表现得泰然自若、从容不迫,完全没有丝毫的惊慌。

王朝阳看得很仔细,在以后的人生当中,每当遇到急迫的事情的时候,都会想到彭有才,脑海里会浮现出自己见到彭有才处理事情为数不多的形态举止。

这也是在很多年后,再一次见到彭有才时,王朝阳对彭有才复仇时,大量采用了彭有才的精心设计的骗局理论。

算是另外一种形式上的徒弟挑战师父的戏码。

村书记王昌财立刻站了出来,制止了那些跃跃欲试的乡亲,大声说:“这事大家都误会有才了,他是我们甲岸村土生土长的人,他是我的子侄,是你们的兄弟,是下一代的叔伯,他家的根,也在甲岸村。他怎么可能会像寿志想的那样歹毒?再者说了,大云山有没有龙脉还是两说呢!如果真有龙脉,那我们甲岸村不就是龙子龙孙了?这天下有我们这样苦哈哈的龙子龙孙吗?有才这一回的确是为了我们甲岸村发财致富的事情出钱出力,劳心劳力。之所以没有跟大家说,这是我这个书记和几个队长以及有才一起商定的。”

王昌财做了甲岸村超过十年的村书记了,在甲岸村威望极高,而且为人公平公正,品德高尚,为人和善,做事有魄力,深受乡亲爱戴。

而且四婶儿也是个明事理贤惠的老妇人,平时小恩小惠也没少往村里给,尤其喜欢小孩儿,所以也是倍受村民尊敬。

所以王昌财站出来一说话,便没有人再闹腾什么。

但是王昌财并不以权势压人,既然有意见,就必须彻底解决,这样对事情后续的开展极为有利。

村书记继续说:“本来这事是想有个结果后才通知全村的当家人开会,免得提前告诉了大家,万一真如有才说的那样只是一个可能,那样会让大家失落难受。所以在没有出结果之前,就没有跟任何人提起。既然现在有了怀疑,那就没有再隐瞒下去的必要了。因为事情如果是真的,接下来的事情是需要全体乡亲的信任才能完成的。”

说着,村书记对彭有才说:“把报纸拿出来吧,让大家都看一看。”

彭有才进屋拿了一份翻阅很多遍,有些皱巴巴的报纸出来,递给了村书记。

村书记递给了王寿志,王寿志翻开报纸一看,说:“我大字不识几个,能看得懂报纸?”

村书记又把报纸拿过来,说:“这是去年十月的地方矿报,报纸上报道了在东市那边发现了一处铁矿,根据地质专家的考察和推测,东市那边新发现的铁矿是在大雁山内。而根据什么运动……”

彭有才立刻在一旁说:“地壳运动。”

村书记说:“对,经过地壳运动,大雁山被挤压斩成两段,根据考究,我们大云山极有可能是大雁山被斩断的那一截。”

“这么说我们大云山地底下也可能有铁矿?”一个村民说。

村书记笑道:“有才也是这么认为,所以立刻找到了地质专家,了解探查地质的办法。然后又找到了地理专家,确定了大云山的确极有可能是大雁山那边挤压过来的。前后有才一共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自家的厂子都顾不上打理,乡亲们,年底有才厂子是最忙碌的时候,他这几月至少少挣了两万块。而且为了确定大云山与大雁山原来是一脉相承这这事,前前后后花了五万块。这七位城里人,可是省里请的专业勘察的技术员,每人每天的工资就是80块,那个设备,国外进口的,十二万出头,每日租金300块呢!这些钱,目前都是有才自个垫着,村里想给,有才说等事情确定了再给,如果大云山没有铁矿,这钱就算了。当然,我当时说的也是客气话,这么些钱,要村里拿,还真拿不出来。”

村民哄然大笑,彭有才也笑了。

村书记一说话,比起一百个彭有才同时解释更加有效。

遇事而言,村里的乡亲就是一群羊,村书记就是领头羊。只要头羊往前跑,羊群便自然跟上。哪怕就是跳崖,头羊跳了,身后的羊群也不会犹豫,一只只排列有序地往下跳。

因为彭有才是村里长大的人,所以他熟悉村里的人。因为他读过书,知道很多村民不知道的知识。

虽然这些知识对于种地而言,毫无用处。但是大家都知道,读书有用,读书的人可以当官,读书人知道很多大道理,读书人都了不起,读书人都是好人。

在物质贫瘠,知识更加贫瘠的深山村子里,读书人就是村民们所崇拜和尊敬的强者。

彭有才想要展开他的骗局,就需要强有力的话语权,需要所有村民愿意聆听他所说的任何一句话,并且还需要所有人相信他的骗人的鬼话。

所以彭有才需要借助村书记的嘴,主动把他的计划说出来,这样才能够让所有村民都相信这件事的确是存在的。

这是关键,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非常符合彭有才的预期。

在内心,彭有才感谢了村书记的助攻,把事情说得很明白,也顺带渲染了一下乡里情,这个时候是应该站出来说几句话:“刚才书记说的那些钱的事情,有夸大的嫌疑啊!花不了那么多钱,再者说,我彭有才是甲岸村土生土长的孩子,是甲岸村的水把我养育大的。我还记得三婆家米糊糊加了蒜末的味道,还记得六婶家萝卜酱菜的酸咸味,还记得三哥家香椿煎蛋的香味……我吃过乡亲们家的饭,我家受过乡亲们的恩惠。我家穷,但是乡亲们家也穷,但是你们还是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我彭有才从未忘记过乡亲们,每一次看到县城里的辉煌灯火,我就会想起乡亲们家的盏盏昏暗的豆灯,我就感觉心好痛,为什么我的乡亲们如此勤劳,但依旧贫穷?我们甲岸村的人,从不怕吃苦,从不怕受累,为什么富不了?就是因为我们缺一个发财致富的机会。既然我彭有才是第一个从甲岸村走出去的孩子,我就有义务为村里寻找通往发财致富的路。只要有一丝能够让乡亲们摆脱贫穷,奔向富裕的机会,我彭有才都愿意去抓住,哪怕花再多的钱,哪怕把我这些年挣到的钱全部投进去,我彭有才依然心甘情愿。因为,我与乡亲们血脉相连,你们是我的亲人啊!我挣的那些钱,不就是为了花在你们这些亲人的身上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