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之应谋天下 > 第三百章 袁氏之谋

第三百章 袁氏之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之应谋天下!

第300章 袁氏之谋

昭宁元年(公元189年)八月二十九。

洛阳。太傅府。

华丽古朴、处处透着黄老思想的太傅府议事大厅,忻忻得意的袁隗端坐正位,一边轻捋颌下花白的长须,一边转动着虚浮的目光,从两个儿子袁胤、袁叙及侄子袁基、袁绍、袁术等人身上来回巡视。

“唉,可惜天不假年,二哥早走一步!”

看了半晌,年过花甲的袁隗倏然叹息一声,神情变得又有些意兴阑珊与寂寥。

过去无论是家族会议,还是针对朝堂的决策,都是袁逢主持,袁隗从中辅助。

如今灵帝死了,宦官灭了,外戚亡了,朝中就剩下以袁氏为首的大姓士族一家独大的局面,袁逢却“毫不留恋”地追赶灵帝去了极乐世界去,让无志可斗的袁隗内心有种“孤零零”的感觉。

“叔父绝不能有事!”

袁隗神态陡然显露出一股看破红尘遗世独立的沧桑感,袁绍心中一紧,担心袁隗赴父亲袁逢的后尘,那样袁氏的损失就大了。

袁绍忙将目光投向大哥袁基,希望他能出声安慰袁隗。

“呃……”

此时的袁基,也是一脸的抑郁,显然是被袁隗的情绪影响,莫说安慰人,连他自己都需要人来安慰。

“叔父,董仲颖请孩儿去显阳苑议事,不知是何意?”

袁基指不上,袁术显然与自己不对付,袁胤、袁叙似乎有些迟钝木讷,袁绍干脆自己转移话题。

“况且,才拜为司空不足半日,是不是太过迫切了些?”

袁绍将话题转移到董卓身上,袁隗的精神开始渐渐提振,似乎感觉人间又值得了。

“董仲颖曾是叔父掾吏,此番进京又得我袁氏授意与支持,他请本初去,总归是好事!”

袁基比袁隗回血的速度似乎快些,抢先说出自己的看法。

“如今朝中阉宦、外戚势力已除,董仲颖想早一些感受位列三公的滋味,乃人之常情!”

袁基的神态与语气充满轻松、乐观,隐隐流露一丝自得,与之前的一脸抑郁简直判若两人。

“哼!”

袁术轻哼一声,瞥了一眼志得意满的袁基,幽深的眸子里露出一抹不屑。

“董卓先恶张伯慎,后恶皇甫义真,凶悍难制,招其入京,必生后患!”

只要是袁绍、袁基二人赞同附和的,袁术就会反对,尤其是看到二人得意之时。

“嘿!”

袁术的警告,袁基暗自嗤笑一声。

“张温、皇甫嵩岂能与四世三公的袁氏可比?”

袁基一脸的不以为然,但却沉默不去反驳。

“嘶!”

袁绍眉头一跳,心中莫名打了一个冷颤。

“公路多虑了!”

袁隗略带不满地瞄了一眼让袁氏损失惨重的袁术,若非袁术是亲侄子,他早就收拾了。

“董仲颖乃叔父早年掾吏,叔父对他有提携之恩,他此番能拜为司空,亦是叔父运筹;再说,只要朝堂有叔父在,量他不敢妄为作妖!”

袁隗面目漠然,语气森冷,袁绍、袁胤等人能够听出不满,袁术同样也能听出来,而且他也清楚,袁隗的不满是冲他来的,而不是董卓。

“嘿……”

袁术想发作回怼,可面对的是袁隗,有火发不出,异常的憋屈,只得借缩在衣袖中的拳头一会儿张、一会儿攥来排遣心中的愤怒。

袁隗神情冷漠,袁术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如开染坊般变幻不定,使大厅中的气氛再次变得压抑沉闷。

“咳咳!”

毕竟是亲叔父、亲兄弟,袁绍也不想让袁术与袁隗关系搞太僵,轻咳一声,再次出声转移话题,缓和气氛。

“叔父,何进、何苗身死,北军及车骑将军属兵将如何安置?”

蹇硕死后,西园军几乎尽归袁绍掌管,就连大将军一些府兵也掌握在手中,但并不是全部,袁绍对二何留下的兵马非常觊觎。

“只要手中有了人马,对那陶应小儿,又何惧之有!”

一想到各地联军半年前讨伐陶应失败,曹操灰头土脸回来,姻亲李瓒被杀,袁遗一门被屠,袁绍就更加迫切想收拢京师的人马。

“本初,叔父倾向由你掌控京师军队,行使大将军权利,但眼下不是最佳时机!”

袁绍心里想什么袁隗很清楚,而且也觉得袁绍是最适合掌控京师兵马的人选,但袁隗还是有顾虑。

“一来,本初身为司隶校尉,不宜过多统管兵马,以防引起朝中其他大姓猜忌;二来,本初未曾经历战阵,若统御京师兵马,恐招致各方反对与不安。”

注视着神情渐渐变得有些复杂的袁绍,袁隗没有改变主意,继续将自己的打算说了出来。

“叔父思来想去,还是由董仲颖暂时接管北军,他不仅有丰富的统兵经验,也一心归附我袁氏,兵马暂交给他,于我袁氏有利,叔父也放心!”

袁隗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出来,他还想让董卓带兵去打陶应,陶应已成了袁隗心头的一根刺。

“陶应不灭,袁氏寝食难安!”

想到陶应,袁隗又异常不满地瞪了一眼闭目装死的袁术。

“哼!”

……

“呵呵!”

闭目坐听不再言语一声的袁术,听到袁隗要将二何兵马交到董卓手中,而不是给袁绍,心中既对袁绍幸灾乐祸,又暗暗鄙视袁隗短视。

“老糊涂了啊,董卓乃凉州豺狼,岂可轻信!”

袁隗对董卓的过度信任,袁术虽然感到担忧,但再未出声反对。

袁术也很清楚,他的反对不会有人在意的。

自从挖了一回煤回来,袁术明显感到他在袁氏已成不受待见之人;父亲袁逢去世后,他在袁氏中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洛阳之外有逆贼陶应虎视眈眈,京师之内再有豺狼董卓肆虐祸害,这大汉的江山会不会死得更快些?”

想着想着,袁术赫然睁开双眼,眸子里闪过一抹精光,脸上的阴霾也一扫而空,涌上一层希冀与快意。

“董胖子,莫要让本将军小瞧了你!”

……

“若是阿爹尚在,他会选董卓还是选我?”

袁隗拒绝将二何人马交给袁绍统领,心中有些失望的袁绍不由想到了去世不久的袁逢。

“阿爹定会选我的!”

虽然袁隗强调北军归属董卓是暂时的,但袁绍很清楚董卓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肉包子打狗,袁隗有些想当然了。

“孩儿明白了,这便去显阳苑见董仲颖!”

心中虽然很失望,甚至很不满,但袁绍没有在脸上表露出来,起身朝袁隗躬身一礼,转身疾步出了太傅府。

……

“呼!”

等一出府邸大门,袁绍立即放慢了脚步,长呼一口气,旋即心中又惴惴不安起来。

“董卓早有异心,此番招其进京,真会是个引狼入室之局?”

过去曹操的反对之词,刚刚袁术的警告之语,这会儿犹如那不死鸟,落地生根,在袁绍心中疯长。

“若董卓不受我袁氏控制,袁氏还有没有再选人的机会?”

“本初兄!”

袁绍正在努力拔除心中的杂草,身后传来鲍信的声音。

“允诚兄!”

注视着一脸谨慎又隐隐带有一抹愤怒的鲍信,袁绍瞬间从心中的杂草堆里挣脱出来。

“本初,董卓拥强兵,有异志,今不早图,必将为其所制!”

见四下无人,鲍信压低声音对袁绍说明来意。

“此番董卓长途而来,人马疲惫,若趁他入城时突起发难,定能擒拿此獠,可否?”

袁绍的心脏又不争气地猛跳一下,鲍信是今日第二个提醒他董卓靠不住的人。

心思电转,袁绍决定按兵不动,既然袁隗有自己的一套算计,袁绍想再观察一阵子,若董卓真对袁氏不利,再动兵不迟。

“允诚,凉州兵乃善战悍勇之士,莫要轻举妄动!”

为了袁隗的计划不受影响,袁绍阻止鲍信搞有损袁氏利益的“破坏活动”。

“本初过虑了!”

注视着一脸畏惧的袁绍,鲍信心中生出一抹鄙夷,但脸上却是一副淡然的样子。

“董卓只有三千人马,洛阳城内的虎贲、羽林、北军五营及其他卫兵约有一万人,若再加上本初的西园军,擒灭董卓易如反掌!”

见袁绍犹疑不定,鲍信又抛出诱饵。

“只要董卓一灭,本初就可成为大将军,到时便可指挥天下兵马,讨伐逆贼陶应,为袁氏报仇!”

当然,鼓动袁绍找陶应报仇,那就不仅仅是给袁氏报仇,也是为他鲍信报仇。

“嘶!”

呼吸骤然急促的袁绍,眸子里闪烁跃跃欲试的神采,强按捺着心中的激动在原地来回走动。

“要不要与鲍信联手?”

袁绍内心还是很想与鲍信联手,将董卓赶出洛阳去,成就自己的大将军梦,可一想到袁隗的计划,袁绍又有些踌躇不决。

“呼!”

神色变幻不定的袁绍长呼一口气,还是决定按兵不动。

“允诚,董卓兵强马壮,还是再等等看吧!”

盯着有些战战兢兢的袁绍,鲍信彻底失望。

“懦夫,不足为谋!”

鲍信能感觉到袁绍内心的害怕,二话不说,拱手一礼,起身就走。

……

“唉,不知拒绝鲍信是不是又错了!”

待鲍信走远,袁绍身上不见一丝的畏惧,漆黑的眸子里却多了一抹犹疑。

“董卓会不会又是第二个陶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