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古代种田记 > 第13章 种植方法

第13章 种植方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古代种田记!

快到家时,赵氏同秋月说“等下回到家,你不要说话,由我来说”。

秋月点头,莫名她就是相信赵氏。

一进院门,剩下的三人居然都在,秋雨一早做好了早饭,居然找不到赵氏和秋月,三人前后找了个遍,好在有人看到她们去东山了。

赵氏脸上不似平日的随和模样,三人也不知道发生了啥,赵氏让吃饭,几人就迅速的摆了饭。

一家人就把早饭当早午饭吃了。

饭桌上,也没人说话,除了赵氏都是用眼神在交流,赵氏也只当看不见。

秋月这会心里也在打鼓,七上八下的,老实的端着碗吃饭。

赵氏吃完放下碗,咳嗽了下出了声:“你们怎么不问我和秋月从东山带了什么回来”?

李有田“你不是打的猪草吗”?

赵氏……

赵氏“我昨晚做了个梦”。

秋月猛然抬头,这不是我的台词吗?

见四人盯着自己看,赵氏脸都不红一下又说道:“我昨晚梦到你们死去的外祖父了,他告诉我东山有一种红薯苗,种在地里,可以长出好吃的红薯”,两棵果苗则没提,东山上有野果树,有人移在家里栽的。

见赵氏说完,除了秋月,三人只是噢了一声……

李有田看了看赵氏的神情忙问了句:要怎么种?

赵氏看了眼秋月,秋月一脸懵,忘了这茬,连忙在线问系统。

系统很快回复【限时二刻钟开启百度功能,有,且仅有一次查询机会,友情提示宿主最好准备好纸笔记录】

这坑爹的系统!!!

秋月说了句,有点事出去下,就甩开脚丫子猛跑起来。

一口气跑到村西头学堂,她能想到有纸笔的地方,也就这里了。

这会正是午休时间,学堂不包饭,都是从家里自带的吃食,这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些在吃饭,有些在玩闹。

秋月跑进去,喘着粗气说:麻烦借纸笔用一下。

有人愣着看秋月,有人在心里想着要不要借。

“用我的吧”,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黝黑的脸上两个大大的眼睛,目光纯净,让人很有好感。

“多谢”,秋月很着急,说完就接过纸笔坐下来,但是毛笔在纸上晕染了一个黑团,太尴尬了,忘记不怎么会用毛笔写字。

这会又是十万火急,便开口道“能不能来个人帮我写”,众人都看向杜清明,只有他的字能拿得出手。

杜清明见众人都望着他,便没拒绝,坐了下来,拿出自己平时惯用的纸笔。

秋月看到马车少年坐下摆好姿势,就开口道“育苗法,选种,在二月至四月中旬……种法,挖沟垄,种两棵,间距……”。

杜清明越写越糊涂,这都是些什么,每个字都认识,组在一起,却又不认识了。

两刻钟时间很快就过去,足足写了三大张纸,杜清明不顾形象的甩着写痛的手腕。

还好这繁体字还是认得的,有些靠猜。

秋月仔细的看了一遍,检查有没有漏掉的地方,见马车少年在甩手,真心实意的说了感谢的话。

又感谢另一个少年,那少年很拘谨,两手摆着说“我也没帮什么”。

杜清明好奇的盯着秋月问:“你这是写的什么,育苗是什么意思”。

秋月就解释道“这是一种作物的种植方法”,其他的倒不好多说了,毕竟红薯可是还没出现呢。

听到是种地的方法,杜清明便没问了,他又不需要自己种地。

“等种出来,请你们来吃好了”,秋月实在想不好怎么感谢他们,只能这样了。

两个少年点着头,原来夫子说的帮人真的会让人快乐!

秋月又再三感谢两人后,拿好干后折起的纸,急急忙忙又朝家跑,秧苗要及时种在地里。

两棵果苗秋月暂时没空去管,让哥哥秋山在院子里找地方先挖坑种上。

红薯种在什么地方,秋月犯愁,会不会引起别家怀疑,毕竟是新鲜作物,来源怎么解释?

再者一个种成了会不会被偷?

赵氏今天因为秋月都没心思下田,娘俩躲着秋山秋雨两人讨论种哪里。

“就说去年秋天里在山里挖到过几个红薯,没成想今年又在山里看到了,就想在自家地里种种试试,这个怎么样?”,赵氏想了个说辞,问秋月意见。

秋月点了点头,说:“还得是娘您啊,高”。

这马屁拍得,赵氏瞥了眼秋月,心想我还有账没和你算呢。

秋月见赵氏这眼神,很心虚!!!

至于会不会被偷,赵氏还是很相信李家村的人,目前看来,村子里人都很团结,村子里也没啥小偷小摸的人。

见赵氏这样说,秋月便放心了,拿出那三张大纸,说起了种植方法,要先翻地开垄。

说干就干,赵氏拿了锄头,铁锨,直奔地里,并让秋月去田里喊李有田去地里。

秋山把果苗种在院子东西两角各一棵,种完背着赵氏交代的那篓秧苗去了地里。

地已经翻过一遍,现在就要开垄,具体怎么开垄,查询的时候也是一笔代过,这会秋月也不懂怎么做,不过好在,前世在爷爷奶奶家见他们种过,大约知道个是什么模样。

和赵氏描述一遍后,赵氏用锄头先锄出沟的位置,再用铁锨做垄。

刚开始虽然速度不快,但像模很样了,见秋月没意见,赵氏,李父,秋山三人便开起了垄。

秋月回家拿了拿了木桶和扁担,秧苗放进去要浇水的,虽然前几天下过雨,但天热地里已经有些干了。

垄上挖个小坑,秧苗放进去,浇水,然后埋土就成了。

李有田去挑水,这边没有河,只北边荒地过去的小山坡脚下有个很小的塘,里面水也不深。

整个北方一大片地,就这一个小水塘,也不知道干旱天怎么浇水的?

等李有田再次挑水回来,秋月就问了这个问题。

李有田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想了想说:“咱们南大河可是通渚江的,怎么会缺水干旱”。

“一直都没旱过?”秋月又问。

李有田摇了头,赵氏也说:“咱这地方别的不多,就是水多,怎么会旱,只担心被水淹”。

秋月心里不赞同,但也没多说什么,她觉得北地这里还是得挖条河沟存水,有备无患。

但这会她还是个孩子,说了也没人听,唉,想想都忧愁,什么时候能长大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