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古代种田记 > 第14章 探病

第14章 探病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古代种田记!

5000棵秧苗,一亩地按记载3000~3500棵,也就只能种个一亩多地,两亩不到。

几人下晌才下地,虽一直忙个不停,但到太阳落山,还是没种完,主要是开垄太慢。

李父扛着工具,赵氏背着剩余的秧苗,秋山挑着两个空桶,秋月秋雨两姐妹则空手回家。

吃了晚饭,李父和秋山去了南大河洗澡,南大河里洗澡的基本都是成年人,也有半大小子,这里的人从小就被教育,南大河水深,平日里不可随意下河,洗澡也只在边上浅水处,倒也没出过什么事。

村前的溪边也有人家拿了木盆,把小娃放进去洗,有些小娃淘气光着屁股就往小溪里跑,大人也不恼,反正淹不了,抓回来继续洗,小娃想着方法跑,大人气急手就拍在娃屁股上,小娃也不哭,反倒哈哈大笑,周围人便都笑成一团。

家里没有洗澡间,只能拿大木盆端水到房间去洗,二姐妹共用一个盆子,秋月也没嫌弃,关键就这条件,只能凑合着用。

睡觉前,赵氏躺在床上问李有田:“你有没有觉得咱家秋月和以前有些不一样”?

李有田倒没发觉秋月有太大变化,但赵氏这样问,便说:“孩子长大了,总会变的”,说完上床朝赵氏伸出手。

赵氏这会正在想秋月的事,哪里有心情,拍掉自家相公的手,翻了个身说:“累了一天,明个还要早起开地垄,睡吧”。

李有田摸了摸鼻子,倒没强求,躺床上没两分钟便打起呼噜。

赵氏不光怀疑秋月那些说辞,从喂糖那次都觉得闺女和以前有些不一样,可偏偏她又对以前的事记得那么清清楚楚。

纠结大半夜后,也没想明白是个什么缘由。

但闺女就是自家那个闺女,她变成什么样也是自己闺女,想明白这这些,赵氏便也不纠结,终于可以安心睡了。

秋月倒不知道赵氏想了这么多,这会她正睡的香着呢,还做梦吃了炸鸡!

第二天一大早,鸡刚打了鸣,赵氏和李父就起了床去地里。

秋月起床的时候秋雨都快把早饭做好了。

喊赵氏和李有田去吃饭的时候,秋月就见三人把剩余的地垄都开好了。

吃过早饭,一家人又是集体出动,有人见地里种的是不认识的作物,就过来问种的是什么?

赵氏那套说辞就派上用场,一早就和家人打了招呼,可不敢告诉外人是做梦得来的。

一天功夫,整个李家村人都知道秋月家种了新作物,前来围观的人不少。

过了两天,搞破坏的真的没有,秋月总算放了心。

吴氏自从那日受了刺激,这些日子都下不了床,请了隔壁村子周大夫来家里看过,也只说是伤心过度,身子没什么大毛病。

秋月随赵氏一起去看吴氏,这才几天没见,吴氏看着瘦了好多,脸上也呈颓丧之相,就那样静静躺在床上不动。

看样子不太好,死气沉沉的!

秋月大姑李有容坐在床前,满面愁容,见赵氏过来便让了位置,拉着秋月站到一旁。

赵氏拿出做好的衣裳放在床头,握住婆婆吴氏的手说:“娘,你可要好好的等着有权回来”。

吴氏没有回应,这些天她听多了这样的话,她已经没那么坚信她的儿子有权能够回来了,他走的时候才十八岁,连个家也没成……。

李有福看着这样的老娘,转了头,再多看一眼眼泪便要不受控制掉下来。

李老爹蹲在门口嘴巴里叼着根烟锅,却并未点着,眼神呆呆的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秋月看着心里有些难过,又忆起些不好的画面。

一双手垂在大腿旁攥成拳又松开,松开又攥成拳。

“阿奶”,秋月颤着声喊道,吴氏没回应,只拿眼神看了秋月。

秋月一个没忍住,走上前看着吴氏说:“阿奶,你就真的忍心丢下我们吗,秋君哥已经中了童生,以后还会中秀才,举人,你就不想看到吗,秋河哥和我哥秋山,都没成亲,你就不想看到他们成亲?不想看到我们几个姐妹出嫁吗,你心里丢不下小叔,你就把我们全丢下了吗”?

这话秋月说出来有些忤逆不孝,但众人却并没有阻拦,这也是他们正想说的。

大姑李有容也对亲娘说道:“你就这么狠的心,舍得下我们吗”,说完呜咽着又哭了出来。

吴氏眼睛闭着,眼泪从眼角落下来,真的能舍得吗?

****

几天功夫,红薯秧苗便立了起来,长势一片良好,再过一段时间地里应该就是绿油油的一片了。

秋月就想着人要是像这庄稼就好了。

三奶奶周氏自儿媳妇红莲卷了银子走了之后,便一直不太好。

赵氏捡了四十个鸡蛋,去看望周氏,秋月也想看看三奶奶,便跟着一起去了。

院门开着,并没见人,赵氏就领着秋月走了进去。

人还没到屋子里,就听到吴氏的说话声:“我恨啊,恨他们有的比咱们多的多,为什么还不满足,还想要这天下,害得你没了三哥,我没了儿子,可咱总得像前看”。

赵氏和秋月互看了一眼,然后高声喊道:“三伯娘,我来看你了”。

里面的声音戛然而止,随后传来周氏的声音:“玉真来了啊,进来吧”。

进去后,秋月就看到三奶奶周氏躺在床上,苍老了许多,自家阿奶吴氏坐在床边的凳子,精神看起来,倒好很多。

看样子,心里的结解开了不少。

六月中旬,村长李全富通知全村,夏税已经出来了,每亩地交麦子二斗,让各家做好准备,几天后就要轮到李家村了。

赵氏和李父把屋里其中一个瓮中的麦子全倒出来,这里只有一石五斗还不够,又从旁边的大瓮中取了两斗出来,其中一斗另放。

院中土地上铺了破的竹编席子,麦子晒在上面,赵氏让秋月看着不要让鸟过来吃了,隔一段时间再翻一翻。

收进来时已经晒的干透的了,再晒也不过是以防万一。

尽管没人敢在税粮上动手脚,但是验粮官还是很严的。

夏日里阳光很足,晒了大半天,就可以收起来了。

这时候没有编织袋,普通人家也不会舍得用布做袋子,秋月在这里见过的唯一一个布袋就是家里装面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