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古代种田记 > 第153章 梦见秋月

第153章 梦见秋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古代种田记!

八月收稻子,一亩田的成收已有五百斤,李家村现在家家都会堆肥,渐渐影响越来越广,延至整个都个渚江沿岸,甚至向全国蔓延开来,农人重视肥力,产量渐渐都有提升。

丰收的喜悦也掩盖不了秋月一家子的悲伤,吴氏的状态越来越差,已经下不了床。

大房那边速速给秋雪订了亲,秋收后又迅速成亲,只秋月还没个着落。

她相看过几个后生小子,不乏长相出众的,但只要一想到与他们其中一个过一生,却是哪哪都接受不了,最终都不了了之,没个下文。

杜清平听到消息,不免为弟弟担心,等他归来,特意在他面前提起此事。

“她相看人家也属正常”,自古男女成亲乃是顺应天理,只是为什么想到她像别的女子般成亲生子,心里莫名不痛快?杜清明很是不明白。

杜清平却是闻言胸口一窒,自家弟弟姻缘艰难,怕是与他性子有关,自找的啊!与别人何关?

当夜杜清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睡着又梦到秋月成亲嫁了个粗鄙大汉,猛然惊醒却再无睡意,脑子中闪现的都是以往与秋月相处的点滴画面。

鸡鸣声响没多久便起了身,洗漱着装后打马朝李家村而去,也不知道何故,莫名想见一见她。

出门时天还暗着,天边一颗孤星明亮,至李家村渐渐破晓,大地朦朦胧胧,东方浮起一片鱼肚白。

李家大门紧闭,显然人还没起,院外站了一会他突生退意,正想转身离去,就听到开门声,接着脑海中那张脸就出现在眼前。

“你怎么来啦,这么早,是有什么急事”?秋月看到院门外的杜清明大吃一惊连忙问道。

杜清明一时词穷,来时可没想过说辞,“额~刚跟着商队回来,过几天又要去趟北地”。

秋月了然这是来问自己可有需要寻的物件,“暂时没有,这一趟可还安稳”?

“啊?安好,一切顺利”,杜清明回答的有些许不自然,脑子过几遍才懂她前面一句是何意,感情是误会了,不过这样也好。

这人怎么奇奇怪怪,秋月也没深想,又问:“可还有事”?

“你这是要去做什么”?杜清明没回答反问了她。

“去东山看果树”,这已经是秋月每日首要事。

杜清明又把马拴在树上说:“我与你同去看看”。

两人一道朝东山走,杜清明找着话题:“回来时县学看过周宇,他落榜了”。

秋月也在关注此事,只是一直没听到消息,闻言替他担心,“他可还好”?

“都还好,一次不成下次再来罢”,他隐瞒了一些情况,周宇手头很拮据,长衫上已经打了补丁,自己这回见还留了银子给他。

“正是如此”,大鹏终有展翅日,扶摇直上九重天,少年有无数可能。

“梨子已经成熟,摘些给你带回去给家人尝尝”,秋月直接领着杜清明去看那两棵梨树。

到时就见刘标也在,朝两人行礼后退至一旁。

“我带他来摘些梨子”,秋月怕他不知道误以为果子被偷。

“那我去拿梯子上来”,刘标说罢就朝山下走。

青黄皮梨子硕大一个,杜清明在衣裳上擦了擦就咬了一口,汁多且甜,比他以往吃过的梨子都要好吃,朝秋月竖起了大拇指:“你可真厉害”。

秋月以笑回应,心道系统改良过的,口感自然是好。

待在果园转一圈,他更是佩服秋月,“你打理的极好,难怪大哥也买了几座山要种果树”。

“有心自然成”,秋月想到自己的付出,对得起这收成。

杜清明生出惭愧之意,自己年长她两岁,如今却是一事无成,便有些闷闷不乐。

秋月不解他心意,问了又不肯说,便没再问,男孩子的心思也很难猜。

谢绝她的留饭,杜清明骑马慢慢朝家走,一路上都在想自己该做些什么,洒脱的少年人头一回有了烦恼。

杜家庄,元宝守在大门外不住往外瞧,待看到小公子从外面归来,急忙迎上前,嘴里埋怨道:“我的公子哎,你出去怎么都不说一声,可急死我了,夫人让你回来就去见她”。

想接过他手中的篮子,被他一个转身闪开,丢了马绳过来:“拴好马,我去见母亲”。

杜清明提着篮子进了正院,就有下人小跑着上前禀报夫人,“小公子回来了”。

杜清平正与母亲说着话,闻言就朝外看去,见他提着篮子便问:“手里是什么”?

“梨子”

便知他大清早出去是见秋月了,杜清平低头掩笑,自家这弟弟看来也不是对秋月无意嘛。

“你出去也该说声,元宝一早惊叫,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我都这么大人了,能出什么事”?杜清明不以为然,见下人们端了早饭过来,便净手后坐下吃起来。

“这梨子品相倒好”,宁氏伸手拿了一个出来放在鼻端闻了一下,“清香甜气”。

“秋月让我带回来给你们尝尝”,杜清明咽下口中的食物说。

“她倒是有心,娘真想见见她人,这般聪慧的农家姑娘可不多见”,听大儿子提起这秋月几回,宁氏越来越好奇。

“这有何难,左右很近,改天去见上一面”,杜清明真有心让娘先见见秋月,看她印象如何。

“贸然前去不适合,唤她来只为见一面,也有不妥”,宁氏为难起来。

“想见自有法子”

宁氏颔首,改日再说吧,说罢唤了下人,让送些梨子给婆婆院里。

地里棉花桃已经有爆开的露出里面白白的棉花,秋月拎着篮子去捡棉花。

“这白白的就是棉花,看着当真比芦花好”,赵氏捡着棉花一脸笑意的说道。

“那是自然,等棉花晒干弹一弹松软,就能做冬衣和棉被,可暖和了”,秋月老早让杜清明工坊的工匠做了弹棉花的工具出来,只等收了棉花就开工。

“先给你阿爷做,他冬日受不得寒”,赵氏惦记公爹,有好东西就先想到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