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离婚后,带着娘家偷偷成了万元户 > 第50章 译文小说终于完成

第50章 译文小说终于完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离婚后,带着娘家偷偷成了万元户!

别说萧弘宇恍若隔世,周民涛也一样,这次去北京他和姐夫跟着萧槿玩的很愉快,这点毋庸置疑。

可是在干净整洁漂亮的地方生活过一阵后,再回到自己的家乡,心里是有细微落差的,当然当然,他们在外面也是想念家乡的,可落差感一直在。

这种落差感其实萧槿的内心里也滋生了一点,如果可以,她当然向往更大的城市,更明亮,设施更完善的地方,但她既然承担成为了原主,被原主的家人照顾着,又怎么会不管不顾不要孩子和父母家人就一个人跑路呢?

没关系,以后她可以带着家里人全部到大城市生活!

起初萧槿只是想多搞钱让家里吃饱饭,后来她赚到了点钱又想着钱生钱,于是让家里人在镇上开店,如今去了北京回来,她又开始盘算更大的目标。

那就是到更广阔的地方生活,体验更棒的人生。

明明她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不应该被困在这里。

她不喜欢农村,因为这里太苦了,她很现实,也不想用多少优美的词汇去形容农村的好,对女性来说,农村不见得是个长久之地,主要是那种压抑封建的氛围,还有约定俗成的各种压迫,让她很不适应。

别看她好像每天过得没心没肺,其实时常会想起自己在2023年的快乐生活,像一条无忧无虑的小咸鱼,不管做什么都有爸妈兜底。

她告诉自己不要担心,一切都是小问题,现在要做的就是坚持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一切顺其自然。

船到桥头自然直嘛。

不得不说,萧槿的心态是很好的,善于自我排解,不会钻牛角尖。

回到家时也发生了点小插曲,主要在圆圆身上,虽然圆圆不爱哭闹,可母女俩这一分开就是半个月,小丫头头两天没见到还好,第三天开始,每天醒过来就要问姥姥。

“妈妈呢?”

姥姥说妈妈去忙镇上了,她就乖一会不问了,等到周末见到回来的哥哥姐姐,也要巴巴问一句,“妈妈呢?想妈妈。”

因为哥哥姐姐现在在镇上生活,所以觉得他们可以见到妈妈,一看到哥哥姐姐就黏在他们身边,想要知道妈妈在哪。

待到第五天还没见到妈妈,小丫头晚上在被窝里就哭了,默默掉眼泪,直到哭的很了,肩膀耸动,才被旁边的陈云芝发现,一摸脸,好家伙都是眼泪鼻涕,可见是伤心坏了。

陈云芝披衣服坐起来给孩子擦脸和手,搂在怀里心肝宝贝的哄着。

尤其是听到小丫头委屈无比地说:“妈妈不要我了?”

一开始她没有往这方面想,只是单纯的因为见不到妈妈难过,是有时候被陈云芝领着在村子里串门或者去田间地头菜园子碰到村子里的人了,会跟圆圆开玩笑,虽然这种玩笑并不好笑,毕竟萧家兄妹俩好长时间没露面也挺奇怪,他们就跟圆圆说你妈妈不要你了,故意惹哭圆圆,看到圆圆哭再哄她。

好似把小孩逗哭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陈云芝一听小丫头抽抽噎噎委委屈屈的话语,立即用坚定有力的语气说:“谁说的,那些人都是骗你的,你妈妈怎么会不要你,她最喜欢你了,你对她来说可宝贝了。”用宝贝来形容她对萧槿的重要性。

不重要不宝贝怎么会和李朝辉离婚呢,不重要早就听男人的话把女儿送到镇上自生自灭,说是送,大抵和遗弃没有任何区别,只是扔到镇上生还能力多一点,有可能被家境殷实的收养而已。

对李家而言,生个女儿对他们来说连家里养的家畜都不如,没有任何价值,还要多养一张嘴。

“真的吗?”小家伙稚声稚气的询问,好似在求证。

“真的,你妈妈最喜欢你了,姥姥也最喜欢我们圆圆。”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抚她的情绪。

“那妈妈呢?”

“你妈妈有时候在镇上忙,再过几天就回来了,你相信姥姥,姥姥什么时候骗过你对不对?”

就这样,低落的情绪持续了两三天后,圆圆没有继续哭鼻子,只是安静了许多,然后喜欢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看外面的小路,若是有动静,她就会伸头过去看。

有时候也想和哥哥姐姐一起去镇上找妈妈,但她知道不可以,又松开抓着哥哥姐姐衣袖的小手。

每天陪在她身边的依旧是王淼家的那只小土狗。

忽然有一天,妈妈出现在你的面前,圆圆直接在怔住了。

这是她期待很久的画面,可是等她真的见到了妈妈反倒不知道该做点什么。

小孩子不会具体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她就是委屈,好久好久没见妈妈,妈妈你去哪儿了?

不哭不闹的小姑娘见到妈妈的那一刻鼻头一酸,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扑啦啦往下坠,鼻头和眼眶都泛着红。

“妈——”

萧槿放下东西,快步走过去弯腰把站在原地好像不敢过来,有点怯怯的小姑娘抱起来,亲了亲她的脸蛋说:“宝贝圆圆,想妈妈了吗?妈妈回来了!”然后揩去她脸上的泪水,“宝宝别哭,妈妈回来了回阿里了,是不是想妈妈了?”

圆圆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双手紧紧圈着她的脖子,生怕下一秒妈妈就不见了,听着妈妈的话,不住的点着头。

“想!”

说完后不忘扭头去看舅舅,还有周民涛,对周民涛不熟悉,眼神是好奇,更多的是打量,最后欢欢喜喜地对堂屋里走出来的姥姥说:“妈妈,妈妈!舅舅!回来啦!”

陈云芝看孙女又哭又笑,也跟着笑起来,然后和他们说圆圆这段时间的心理表现。

“哭了一段时间呢,村里有人开玩笑说你不要她了,半夜给孩子难过的在被子里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吓我一跳,还以为是半夜发烧难受,还好不是生病。”陈云芝想起当时,现在仍然庆幸。

萧槿一听,皱着眉头说:“那些人也太无聊了”然后轻声细语地哄着

圆圆。

“妈妈怎么可能不要你,别人的话不要信不要听,妈妈最喜欢圆圆了。”

“圆圆也喜欢妈妈!”圆圆闻言开心不已,抬起头去看萧槿,然后用脸颊蹭她的脸颊,母女俩贴贴。

周民涛没多留,看他们在聊,跟陈云芝这个长辈打了招呼后,对萧家兄妹说:“我也回去了,我老娘估计也挂念着我,就不多留了,改天再过来姐夫家吃饭”然后又跟陈云芝说,“我回去了婶子,改天来,改天来,不留了。”让想要他留下来吃饭的陈云芝不用送。

把闺女哄好了后,萧槿虽然因为刚到家,身上很疲惫,也很累,但还是把准备好的礼物一一拿出来,在镇上的时候,先去了批发店,把给侄子侄女还有嫂子的礼物留下来,就让哥哥马不停蹄的骑车送他们回来。

一辆二八,她坐前面,周民涛坐后面,旁边还有个挂篓,里面放着东西,进来的时候她哥一并拿回来了。

陈云芝一看买了东西,连说破费。

“干嘛花那个钱,留着买米买面不好吗?”看着拿着衣服在她身上比划的女儿。

“哎呀,难得去北京,不买点东西多遗憾,给你买就穿,当个听话的老太太,那你的福气是享不完的!”萧槿跟妈妈打趣,逗得陈云芝作势要打她,“你个死丫头,嘴巴越来越能说了。”

给妈妈拿衣服,也没忘记宝贝女儿,拿出衣服直接让她换上。

“来,穿这一套。”是蓝白波点的半水手服样式,清新可爱,越看越萌。

萧槿给女儿换上后越看越可爱,当下要是有手机,她肯定第一时间拿出来拍照。

此时萧弘宇说:“好了,东西都拿出来了,你赶紧洗把脸去睡一会,我也去睡会,有点熬不住了。”

18个小时的火车,下车后都晚上12点了,根本没有去镇上的中巴,三人直接在县城的旅馆开了两间房,睡到早上吃了早餐后坐中巴车到镇上,在批发店稍作休息就马不停蹄的又骑车回乡里,其实在县城也没睡多久,何况在车上熬了挺久,神经一直紧绷着,这到了家里才觉得没那么绷着,此时兄妹俩过了那个兴奋劲,不约而同的打起哈欠来。

萧槿按着酸胀的脖子,闻言对哥哥和陈云芝说:“洗什么脸,我直接去冲个澡,天气太热了。”很累没错,但不洗澡就睡在凉席上,会黏糊糊的,很不舒服。

陈云芝一听,催促道:“去,赶紧洗洗睡,别累坏了,睡到中午我做好饭再叫你们起来。”

萧槿先冲凉,冲凉换了睡衣,所谓的睡衣就是妈妈牌短袖和短裤,都是妈妈自己扯布做的,穿着很舒服,她睡下后,圆圆也躺在她旁边,好不容易见到妈妈,不管萧槿干嘛都想跟着,哪怕是睡觉。

等萧槿睡下后,萧弘宇冲凉换衣服,躺下没多久就打起了呼噜,一般情况下他很累很累的时候会打呼噜,显然回来这一路是真的熬神。

这一睡,萧槿就忘了给沈词写信报平安这事,还是陈云芝说起沈姨,她才拍着脑门说:“忘记给沈词写信了。”

陈云芝一问才知道,催促她,“那你还不赶紧写,免得人家担心你们,别平白让孩子为你们操心。”

“行,写之前我也去看看沈姨,这样也能告诉沈词家里还有他妈妈的情况。”

“也行。”

去沈家时,萧槿还特意提了一塑料袋的红薯干,是自家晒的,煮稀饭的时候放进去,蛮好吃的,虽然一直吃的话也会吃腻。

沈姨还是老样子,孩子虽然去了北京上大学,但她并没有停下手里的工作,依然给人浆洗衣服,顺便还帮忙带带孩子,也能赚点粮食或者几角钱。

看到萧槿过,特意给倒了糖水,白砂糖冲的热水,这白糖她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喝,有客人来了才会拿出来招待,此时听萧槿讲儿子在学校的情况,心里越发感激她的帮助。

“若不是你们伸出援手愿意借钱,孩子怕是都没学上,多亏了你们萧家,这份情我和沈词都会记着,谢谢你。”她拉着萧槿的手,不住的轻拍她的手背。

萧槿说完沈词的事情,放下东西,把碗里的糖水吹了吹喝光,一口没浪费,这边起身离开。

回到家后便提笔写信,钢笔在稿纸上传来沙沙的摩擦声,这声音她听习惯了,反倒觉得很悦耳。

距离回家已经过了好几天,这封信等邮到沈词手里怕要半个月最少,应该也不算晚。

北京的光鲜亮丽并没有让萧家兄妹迷失,反倒更加努力的想要把事情做好。

萧槿继续写稿子赚钱,萧弘宇越发卖力的经营批发店,进货搬货装货整理,一切他能干的苦力活全部自己亲自弄。

他还接受妹妹的建议印了宣传单,每次逢集时就让一些小孩去发传单,发完后可以来店里领免费糖果。

效果拨群,客流量的确比之前更好了,针对的是散客。

与此同时,萧槿还推出了积分制,就是从每次的购买价格来积累积分,积分到达某个程度后,年底可以来换免费卫生纸,算是稳住老用户的一种方式。

没有电脑,所以只能纯手写记录,周慧妍特意弄了两个厚厚的记账本,详细记录每个人的购买金额,再转换成积分。

时间不知不觉来到了秋天,10月份,文艺报社的编辑再一次给萧槿汇来了一笔分成稿费,这笔稿费是来自书籍销量后的分成,比当初的两千块还要多!

前期的辛苦迎来了硕果,这是一笔巨款。

这本书很火很火,伴随着销量的提高,褒贬不一的声音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就像是萧槿在连载网文时所经历的有流量和没流量的区别。

当骂她的人增加时,她知道是来量了,当没人骂她,只有小可爱夸夸夸时,意味着量减少了。

对于各类书评人,萧槿巴不得他们多发表此类点评,好的声音或者不好的声音都能给她带来讨论度增加销量,她超爱的好吗?

除了这比长篇小说带来的稿费,萧槿的第二本小说也完成了。

第二本小说就是那本翻译小说《喜盈门》,历时这么久,她终于满意地译出了自己想要的效果,一想到要投稿了,她心情还蛮忐忑的。

但这本小说肯定不适合投给文艺报,他们不收译文,像这种译文得投给专门的外文出版社。

至于外文出版社的联系方式她在北京的时候就打听过了。

她也没有只是在玩,看,还是干了正经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