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宋双龙传 > 第14章 挣钱嘛,不丢人!

第14章 挣钱嘛,不丢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宋双龙传!

当然,指望这个肯定不行,穿越者必须要找到一个来快钱的项目。

舅甥俩为这事也认真研究过,当前人手不足、本钱不大、没有销售渠道,只能和别人合作,还要防着被人家踹了自己干。

两人盘算来、盘算去,立足现有的条件,只能选择现成的资源。

抄书!

不要本钱、不需人手,只要李诚自己辛苦点而已。

挣钱嘛,不丢人!

玄幻有《西游记》,历史有《三国演义》,“都市”有《红楼梦》,除了《水浒》不敢弄,这些可都在李诚手机存着电子版。

手机充电?钓鱼佬还缺一套太阳能充电设备?

舅甥俩最终还是决定先弄热门题材三国,和“玄幻”“都市”相比,历史题材估计在大宋文人里,更受欢迎,而且不会犯禁。

考虑到一旦火了,作者身份肯定瞒不住,再说也没想瞒,李诚还能借机扬名不是?

想走官途,又不耐烦去从头开始啃“微言大义”,换一条捷径也未尝不可,能写煌煌大作的书的人,文化水平能差?

李诚死活不答应汪朋出的“坏主意”,非让他弄绝对火的《金瓶花》《玉铺团》之类,李诚还是要脸的,虽然不多。

笔墨纸砚齐备,咔咔开写,咳咳,开抄!

李诚一笔小楷写的非常不错,除了一不留神用了简体字,不,这叫破体字、俗体字。

后世大部分“简体字”在古代文人中并不稀奇,很多时候涉及到名讳问题,还会特意缺笔少划。

那一夜在东厢房,烛光下李诚趴在书桌上埋头苦干,汪朋在旁边帮着整理、核对写好的书稿,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小舅,用什么笔名?”

“我不道啊!”

汪朋一听小舅这倒霉口头禅,气的就想怼人。

“这个很重要!”

李诚停下笔,侧着脑袋想了一下。

“我原来那个太现代,肯定不行,要不李贯中?”

“我勒个去,有你这么省事的吗?取个表字吧,以后参加大宋书友会,你都没个表字,不变成笑话了吗?”

“言之有理!我想想啊!这姓李名诚、字什么好呢?”

“自成?不错不错!姓李名诚字自成,人称李自成!哈哈哈哈!”

“暴露野心了不是?其实这字还真行,反正这大宋也没人知道背后的梗”。

“再弄个号,显得专业!”

“那就号苍梧吧,咱们南面就是苍梧山!”

“神州行,我看行!”

好吧!大宋朝未来最火的小说作家,在爆火前夜,定了自己的字号,这事就很扯淡!

《三国演义》全书一百二十回,共六十多万字,每一回大概五千字左右,李诚吭哧吭哧先抄了两回。

当然作为一个写过两次百万字完本,很有节操、从不太监的职业写手,他还是有些自己的东西。

譬如说必备技能“水字数”,原书一回五千字不到,他是连修带改,“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硬是被他水成两万多字,还有点意犹未尽。

很克制了好吧!

毛笔写的小楷,可比后世图书上正常字号大了很多倍,古代的书都是从上往下往下,从左到右的读法。

宋代印刷的书籍一页是十行,(“一目十行”指的就是一眼看完一页的意思)每行十七字。

也就是说一页就是一百七十字以内,两万多字差不多刚好一本,先拿出去投石问路的,这事还得去找甘家三郎君。

为啥?学渣都爱看课外书。

……

甘文如今在县城那叫一个春风得意,和他预想中的一模一样。

当他在刘教喻家书房内,亲手打开那套文房四宝时,原本一本正经的老家伙,立马眼神就变了。

“季达(甘文的字),最近课业精进不少,老夫很是欣慰……”

“都是恩师殷殷教诲之功,学生一定不负厚望……”

一番彼此都恶心,但不得不说的场面话,双方都得到自己需要,就很和谐。

去州学的事已经八九不离十,三少爷在县城也就低调很多,那么多人盯着的宝贵名额,你吃了别人就没了。

但是年轻人这浮躁的心情如何能压抑的住,甘文就三天两头往海州城跑,美其名曰先熟悉人情。

通过友人推荐,硬挤进了州学生的圈子,参加了几次诗会,喝了几次花酒,甘文出手大方,没少主动会账,也算是认识了不少新的狐朋狗友。

这一日刚回县城住所,家仆就送来厚厚一个包裹,说是连岛那边李大郎送来的话本,请三郎君品鉴。

“一个破落海商,能有啥好话本?”

三少爷没当回事,让人放到卧房有空再说,一直到晚上躺床上睡不着,只觉得这破县城确实比不上州府有趣,夜夜笙箫不夜天。

“玉昆,把桌上那个话本拿过来”。

“是!”

被窝里抱着三少爷的双脚,暖在怀里的“书童”赶忙起身,把包袱皮打开,里面一大摞纸,都没装订。

“你读给爷听!”

“是!”

好嘛!三少爷就当是睡前故事会了,玉昆这个伴读书童自然识字,平时没少替三少爷完成课业。

“三国演义,自成拙笔”。

玉昆把第一张纸取下,放在手边,借着床头木架上纱笼烛光,从第一行读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唰!”

甘文忽的坐起身来,他虽然是学渣,但是写写酸诗艳词、凑个对子还是会的,没这点读书人基本技能,和同阶层的人也玩不到一起去。

“参照苏大学士念奴娇,做的临江仙?”

“郎君明见”。

“拿来我自己看……”

甘文一开始以为李诚逢迎他,特意送来的是海外传奇故事,给他解闷而已,并没太在意,对李大郎印象不错,觉得这人很是知晓好歹。

谁知道居然写的是三国?《三国志》他也看过一些,觉得没什么意思,这个《演义》就很有趣了。

好吧!两万多字而已,甘文一口气看完到最后一页。

“……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预知董卓性命如何,且看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

这尼玛叫人不上不下、抓心挠肝的,就很难受。

如果搁在现代,估计立马就给作者寄刀片过去催更!

本来想助眠的,结果睡不着了,甘文把书童拉过来知男而上,排忧解男,还是不过瘾,又把这本“新鲜话本”看到不知不觉睡着。

梦里一会儿黄巾遍野、厮杀惊天;一会儿又是桃花飞舞,义气干云……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