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宋双龙传 > 第33章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第33章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宋双龙传!

数日后,一艘打着韩家旗号的小船,围着东山岛绕了几圈,才战战兢兢靠上码头。

“呕!”

已经腐烂并被海鸟叼啄,臭气熏天的尸堆,白虫乱爬,绿头苍蝇黑云般狂舞。

主事的人蒙着临时制作的面巾掩住口鼻,指挥人手在恶臭流脓的尸堆里翻找。

再三辨认后,确定了大郎君的尸首,找了几张草席裹好扎紧运到船上。

他又去了已经化为白地的寨子,四处细细翻找一圈,最后毫无所获,灰溜溜的离开这座恐怖小岛。

一日之后,当那块字迹有些模糊的腥臭木板,被送到韩家庄内院。

“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寨子被烧?东西呢?”

“没了,小的把灰都扫起来寻,也没寻到一两”。

“噗!”

“老员外!老员外你怎么了,快来人啊!老员外晕倒了……”

……

回到海边小院的汪朋,自然也没亏待留守的秦家兄弟和刘大平,连后续返回的梁云峰、姜洋都是同样的“抓一把”。

多了不敢说,老婆本反正是绰绰有余,徒弟们美得哟,天天咧着嘴傻笑。

运回来的铁料自然融了,打造武器和暗甲片,而缴获的一大一小两艘海船,原本就是常见的样式。

铲削掉原来的印记,重新刷个大漆,多余的一艘小渔船折成工钱,半卖半送给欣喜若狂的林二叔。

自家新造的那艘渔船,平时用着也方便,再说也是徐大海他们一番汗水的成果,可舍不得卖。

双桅快船,算是真正能出海跑长途的海船,拖上岸后,进行全方位的修缮改造。

林二叔得了艘七成新的渔船,自然十分上心,以前朋哥儿对船上的设施指手画脚,他还会反驳几句,如今汪朋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

“舵盘往右打,麻绳带动这个轮子,船舵就往左动……”

“噢!我懂了,师父你太厉害了,这样一来,打舵可就太方便了”

对着一个木头制造的模型,秦易两眼放光,这小子非常聪明,师父稍一点拨就恍然大悟。

是的,朋哥儿早就看那个长木杆的舵不顺眼,之前没机会也没钱,如今还不立马安排上。

宋代海船上的“开孔平衡舵”已经非常先进和完善,只要在操舵方式上再前进一步,就已经相当完美。

这一点在商船上体现不出多大优势,但是在海战中,尤其是朋哥设想的炮船放风筝战术,灵活性不可同日而语。

“师父,这次弄得厚布帆可真漂亮”。

徐大海脸上露出痴迷之色,原来他的破渔船可是用的竹骨草席帆,又重又容易破。

“开玩笑,你也不算算花了多少贯!”

汪朋装模作样心疼的搓了搓手指头,逗得大家都笑了,谁不知道用布帆得劲,这不是贵吗?草席才几文钱一张。

“滑轮用的怎么样?还习惯不?”

“必须的!唰唰几下就满帆”。

林风比划着拉帆索的架势,又是笑声一片,两套简易的青铜制滑轮组,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升降帆的时间,以及帆手的体力。

类似的魔改过后,远看这船型还是海上常见的两桅快船,但是只有操船的人才最清楚,无论船速还是灵活性,压根不是一回事。

“师父,咱们啥时候铸炮啊!”

梁云峰可是对师父书桌上那个神奇的宝贝,早就垂涎欲滴,他这一开口,一圈徒弟们也都兴致勃勃。

“是啊!有了大炮,轰!什么鸟船都砸的稀烂!”

“用小车推着,跟在咱们鸳鸯队后面,看到不长眼的一炮轰死!”

“哈哈哈哈!”

好吧!初战“大胜”的徒弟们,自信心爆棚,汪朋却是一脸苦笑,就现在这技术水平,和这点人手,造炮就有些力不能及了。

“还炮呢?能再造两三把火枪出来,我做梦都笑醒,不过莫急,肥肉会有的……”

“美酒也会有的!”

一听师父又开始念经,徒弟们整齐接茬捧哏,朋哥有些哭笑不得。

“你们这帮小兔崽子,下课!都滚去睡觉!”

“是!师父!”

……

有了充裕的钱,汪朋这边的发展猛然加速。

首先是人手,被命名“连岛号”的双桅快船,起码需要二十人才能满足日常航行和安全。

船到手可不能闲着,跑跑沿岸短途海运生意,熟悉航道和港口情况,同时也是一笔稳定的收入。

那艘新渔船自然是日常捕鱼,包括用来在连岛和郁洲岛之间来往接人,起码也要四五人操弄。

计划再次扩大的铁匠工坊,也需要补充合适的人手,汪朋自己总不能天天挥锤打铁不是?

更别说已经开始冒硝的硝田,制作颗粒黑火药的人手也要安排。

钱粮凑手,朋哥大手一挥,招人!

连岛东西两个村子的年轻人,都疯了一般往这边冲。

没人是瞎子,更不是傻子,原本撒尿和泥一起长大的小伙伴,谁不知道谁的情况?

自从李大郎和朋哥儿住进海边小院,身边徐大海这帮年轻人,短短几个月的功夫变化有多大?

要不是隔三差五的还碰个面,闲谈几句,心里清楚还是朋友本人,否则小伙伴们都快认不出来了。

岛上出产贫瘠,半大小子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总是吃不饱,力气又没有成人大,很尴尬的一个年纪。

加上也没几个田地多的大户,家里农活忙完后,也就抓鱼摸虾的厮混。

上次小院招人名额太少,大家没机会,这次朋哥又开了口子,赶早不赶晚啊!

“你们自己挑选人手,一个队二十人左右,你们自己是队正”。

“太好了!”

“师父放心,明天我就把人凑齐!”

徐大海、秦易、林风三兄弟,早早独立生活,自己打鱼养活自己,所以接触的人也相对较多,夹袋里都有些感觉不错的小兄弟,所以招人这事很简单。

“师父岛上没这么多14到18岁的啊!年龄能放一下不?”

秦容早早去了城里学徒,岛上的朋友来往不多,一下子找齐二十个队员,确实有些为难,包括其他人,很多朋友都是相互重叠的,都认识。

“不行,我没说一定全是连岛上的人,对面郁洲岛的也行”。

汪朋在年龄这一块卡的很死,最多十八,很简单,年纪小才好“忽悠”,像他小舅那种老江湖,说破天也重塑不了三观。

“那就好,那就好!”

“对了师父,住的和吃饭的地方怎么办?院子里待不下去啊?”

“在院子外面再扩一圈,这是图纸,明天找人来建。

对了,对外宣称就是李大官人成婚后,要扩建宅院,钱不凑手。

请些半大小子来帮忙,由为师教授半日拳脚功夫,供两顿饭,算是酬劳”。

“师父你这套路真多!”

“滚!小兔崽子皮又痒了是不?”

“嘻嘻嘻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