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宋双龙传 > 第34章 李秀才,红运堂

第34章 李秀才,红运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宋双龙传!

“教谕,这是卷子和初评,尚请过目”。

县学训导把这次县学“入学考试”的情况,正在向顶头上司汇报。

因为不是正经的科考,并没有糊名,所以谁的试卷一目了然。

“嗯!辛苦辛苦!”

“不敢当不敢当,分内之事”。

东海县属于小县,县学规模也不大,定额是三十个学生,配了一名从九品教谕,无品的一个训导为副手,还有两个“教授”。

如今是三舍法,不行科举,所以每年都要往上一级的州学,推荐三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其中一个“上舍生”可以免试入州学。

今年不出意外的这个珍贵名额是“甘文甘季达”,其他两人可是真材实料,预期能通过州学入学考试的县学生。

县学生名额是定死的,不能少也不能多,因为有固定的补贴,不多但是也足够保证学生温饱。

缺了三人,自然要补上,所以每年县学也要执行,本县蒙学的学生入学测试。

东海县虽然不大,但是每次应考的学生也是百人起,有的确实是已经达到县学生水平,但大多数就是来感受一下氛围,发现自己的不足。

反正每年都有,这次不行就明年再来。

读书是件很辛苦的脑力劳动,蒙学生大多岁数不大,正是贪玩的年纪,能耐得下性子,背诵默写拗口的“经义”,真是凤毛麟角。

像李诚这个“二十五”的年纪,已经算是大龄考生了。

能有钱有闲读书的人,要么是甘家那种,大郎二郎混个蒙学身份就行,要么是小户人家竭尽全力供养,以图改变命运。

“李诚这字写得还不错,有几分功底”。

表面上看,刘教谕对这个近期成为县里热点的人物,略感兴趣,这也“很正常”不是。

俗话说“字如其人”,一笔楷书写的端正清晰,笔架严谨,卷面也整洁,不涂不改,第一印象不错,刘教谕捋了捋灰白掺杂的长须点了点头。

考试内容其实很简单,毕竟不是州学太学那种,要写“议论文”,就是考察学生“经义”熟背程度和一定的理解能力。

譬如所谓的墨义,也就是以书面的形式,简单直接地回答经义。

如考试题目是:“作者七人矣。以七人之名,对”。

这是《论语·宪问》第三十七段中孔子的一句话,考生要知道这里的七人指的是谁。

所以标准答案就是:“对:七人:长沮、桀溺、丈人、石门、荷簧、仪封人、楚狂接舆也。谨对”。

如果考生不知道答案,就答“对:未审”。

考的就是记忆能力,只要熟读经典就能回答出来,是不是看起来很简单?

但是首先你要背熟才行,光死记硬背也不行,难度还是挺大的。

李诚背熟没?这个真没有,不过他把答案背熟了!嘻嘻!

别看刘教谕装模作样的审卷,其实他心里早就一清二楚,因为考题就是他泄露的。

十天前上门拜访,请他指点课业的李大郎,提来的茶点里,两个纯金的元宝,可是二两重一个,价值百二十贯的上门礼,足见其“求学的诚意”。

再说了,李大郎送来品鉴的六本《三国演义》,也能证明其本身的实力。

……

“噼噼啪啪!”

爆竹炸响,红屑乱舞,“韩家粥铺”热闹的不行。

县学放榜,李大郎位列“探花”(第三名),成为东海县本年度,百分之三录取率的“县学生”,此后就要尊称一声“李秀才”喽!

正经的读书人!

也不是没人质疑过他的学识,但有些消息灵通的人,随手扔来一本最近流行的《三国演义》打脸。

“能写出一壶浊酒喜相逢,这样好词的人,你有资格指手画脚?嗯?”

黑龙如今快成了李大郎的跟屁虫,不知道还以为这家伙,成了李秀才贴身护卫一般。

“大郎,得空去红运堂看看呗,都快收拾妥当了,你也没去过几回”。

李诚揉了揉笑了大半天发酸的脸颊,不耐烦的挥挥手。

“某都说过八百遍了,这是你黑龙的产业,我就拿个分红,该教的都教了,你自己操办就行,跟人家韦妈妈关系弄好,别计较那些蝇头小利就行”。

“大郎放心吧,某都记心里哩”。

好吧,连岛上有了一笔横财,迅速进入快车道,县城里的李诚可也没闲着,现在钱财虽然凑手,但总不能坐吃山空,用钱生钱才是长久之计。

穿越者去跟东海县,那些已经分好地盘利益的土豪大商竞争,疯了才去这样做,谁背后没点靠山,谁手下没点实力?

怎么办?凉拌!

大宋可不禁赌,如今的“官家”也好这一口,尤其酷爱“蹴鞠”赌斗,高俅这个高手,可替他赢了不少钱,不然你以为他真喜好体育?

已经有“大宋第一才女”之称,今年三十六的易安居士(李清照),也是公认的女赌神,还特意写词为证。

大宋上上下下赌性极大,就连小商小贩卖货,都能跟你玩个“关扑”,来!摇骰子或转铜钱猜“字幕”。

赢了货拿走,输了钱留下。

有黑龙这个在县城有些名气的“好汉”入伙,搞个赌坊,也就是出一笔前期投资的钱,李诚又不差钱。

一开始跟黑龙说这事的时候,把他喜的找不到北,他想搞也没钱,每月收的“常例”上交大半后,兄弟们再分一下,他自己也就混个酒肉不缺。

冷静下来后,黑龙以本地人的看法,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议,李诚一一采纳,专业的事交给专业人去做。

譬如黑龙要是自己开,估计来的都是些街面上混混,没啥大钱,输急眼了还得见血,所以必须跟掌握“优质客源”的人合作。

谁啊?“丽春院”人脉雄厚的韦妈妈,作为县城里唯一上档次的风月场所,接待的自然都是县里高端客户。

再说了,那啥和那啥不分家,优势互补!

本来人家就有这个项目,但是并不“专业”,就是给来寻欢的客人添些乐趣而已。

而李诚找匠人做的“牌九、麻将”等道具,可是比叶子戏和骨牌更加新奇有趣,规则还简单。

黑龙一学就上手,然后提着一包竹牌麻将,兴冲冲去丽春院找韦妈妈谈事,第二天快到中午才扶着墙、揉着腰回来汇报。

累坏了都!黑龙哥哥也是凭真本事“说”服了虎狼之年的“韦妈妈”。

“大郎!这事成了!”

“辛苦辛苦!来喝点茶!”

“谢过大郎,这是什么茶?红彤彤、甜滋滋的”。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咳咳!枸杞茶!”

“管用吗?”

“管!”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