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宋双龙传 > 第35章 穿越的蝴蝶,卖力扇动翅膀

第35章 穿越的蝴蝶,卖力扇动翅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宋双龙传!

从头到尾李诚不露面,只是拿出几百贯钱给黑龙做入股本钱,租下丽春院隔壁一家前店后院的铺子。

有面向普通客户的常规玩法,也有接待高端客户的贵宾房,黑龙是明面上的东家,摇身一变,也算个能上台面的“社会大哥”了。

“红运堂”和“丽春院”明面上是两家,实际上是合股,打通了院子还搭了连廊,很是方便。

开业即火,钱如流水哗哗的淌……

李诚眼中,可不仅仅是红运堂带来的可观分红,更注重通过黑龙掌握的情报渠道和能自保的武力。

黑龙有了钱财,手头宽裕,投奔他的兄弟更多,外围混饭吃的不谈,核心的力量也渐渐成型。

连岛小院朋哥儿那边强悍的武力,给黑龙留下深刻的印象,十几个讲义气、值得信任的好手,每日也聚在一起打熬气力,切磋武艺。

对内能威慑,对外能平事!

“黑龙哥哥”的名声,愈发响亮起来,隐隐有一统县城地下势力的模样。

李诚在县城的安全自然无忧,在县学“读书”结识同窗,扩大人脉。

精心筹备后,“韩家粥铺”隔壁一家生意惨淡,名为“集贤堂”的书铺,被李诚出了个公道价整兑了下来。

堂堂“李秀才”又不是入赘,婚后还住在韩宝儿名下的院子里,好说不好听,所以他和老婆周秀儿,很快就搬出了原来的小院。

两边离的近,互相都能照应得到,宝儿白天在娘亲这边,晚上大多是韩妈妈带着。

李诚又没指望书铺挣钱,所以大刀阔斧的改造一番。

如今的“集贤堂”的书可租可买,也可在店内免费看。

李诚把空闲的前院也装修改造一下,布置了几间大小不等的茶室,备些笔墨纸砚,供“同学”和“会员”免费使用。

县学里三十个学生像甘文、李诚这样的有钱人,毕竟是少数。

“新同学”搞了一个不错的地方,关键还是免费使用,何乐不为?

城里通些文墨的人,每月交些不多的“会费”,就能在此看书品茗,互相交流,只要不傻,一定欣然接受。

李诚亲自招募了几个识字机灵的贫家少年,安排在“集贤堂”当伙计。

一段时间观察考验后,也会安排些采购物资、打听消息的工作。

有他在县城坐镇,一些实时情报和“大本营”所需物资,源源不断流向连岛。

……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穿越者二人组在大宋淮南东路,海州辖下的东海县,犹如一只误入的蝴蝶,正在卖力的扇动翅膀。

然而和整个世界的进程大势相比,可以说是毫无波澜。

今年是宋宣和元年、金天辅三年、辽天庆八年、西夏元德元年。

大宋内地闻不到战争的血腥,但是边地杀戮丝毫未停歇。

三月份,童贯童太师迫令熙河经略使刘法,率军两万攻打西夏朔方城(今陕西靖边白城子)。

行至统安城时,夏国主派出亲弟察哥领军迎战,宋军苦战后大败,溃不成军。

当世号称大宋名将之首的统军大将刘法,被铁鹞子追上,挥刀取了首级。

此战之后,大宋的西军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再也没有力量野战、攻城,只能紧守边寨。

麟州杨家将早已没落,宛如路人甲,“小种经略相公”种师道和童贯蔡京不对付,正被冷藏。

府州折家从五代就是军阀,和西夏李家仇深似海,中原老大再换,折家也是世镇府州,而折家军自然是私兵。

(原历史上,这一代家主折可求在家眷被擒后,无奈投降金朝,不久被毒杀,府州也被西夏攻破屠城)

五月份,西夏军乘胜追击围攻大宋震武城,结果同样遭遇大败,落荒而逃。

六月份,双方都打不动了,只能罢兵讲和,场面上夏国遣使纳款,大宋诏六路罢兵,在“官家”面前拍过胸脯要“平夏”的童贯,好赖总算有个交待。

七月加童贯太傅,封泾国公,时人称蔡京为“公相”,贯为“媪相”,和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四人一起,合称“六贼”。把持朝政、狼狈为奸。

曾经不可一世雄踞北地的大辽,被新崛起的大金打的五劳七伤,大片土地人口被夺。

如今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正在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舔着伤口,茫然无措。

女真完颜阿骨打,已经称帝建制、雄踞东北五年了,此时也在东京(辽阳)努力消化所得,这一波吃的有点撑,再次“狩猎”还得再等等。

大金第一智者,今年四十岁的“谷神”完颜希尹,耗尽心血所制“女真文字”,八月份开始在金境正式颁行。

今年五月份,大宋国都汴京城下了一场七天七夜的大雨,城外河水暴涨,城中人人惊恐不安,官家命户部侍郎唐恪决堤放水,往五丈河泄洪。

时任起居郎的李纲上书:

“阴气太盛,国家都汴百五十馀年矣,未尝有此异。夫变不虚生,必有感召之由,当以盗贼、外患为忧 ”。

忧国忧民的奏章递上去,您猜怎么着?恼羞成怒的“官家”赵佶,直接下诏“贬纲监沙县税务”。

哎哎!说好我大宋“不以言定罪”的呢?玩呐?实锤双标!

……

“开火!”

“砰砰!”

两支火枪喷射出浓密的烟雾,五十步外的草靶被轰的噼啪作响。

秦易和刘大平端着火绳枪后退,把射击位让给后面的赵华、赵旭两兄弟。

“开火!”

“砰砰!”

再次轮换,梁云峰、姜洋上前,最后是林风和汪朋本人,虽然只有八人,但也在汪朋的指挥下,打出个袖珍版的四轮射。

“装弹,列成一排!”

“开火!”

“砰砰砰砰!”

打完这次齐射,汪朋灭掉火绳,看着意犹未尽,眼巴巴瞅着他的徒弟们有些好笑。

“解散!回家!”

“师父!再打一轮吧!”

“是啊!还没过瘾呢?”

“去去去,知道流程就行了,以后等火药充足了,让你们一个个打到吐!”

汪朋没好气的驱赶着徒弟们走人,这是一处稍微平坦些的小荒岛。

因为没有水源无人居住,所以被朋哥选定成了专用射击场。

小渔船停在天然礁石小码头旁,大家一拥而上,起锚扬帆。

三个徒弟操船,四人在船舱内擦枪上油,收拾妥当后,再放入铺着稻草的长条木箱内。

秋风瑟瑟,海风已经有些刺骨,但是大伙儿都不觉得寒冷,甲板上操帆的赵华、赵旭唱起了“跑操歌”,船舱内的师兄弟们齐声相和。

“……

一呼同志逾十万,

高唱战歌并肩行。

并肩行、净胡尘,

誓扫敌寇不顾身……”

汪朋也在小声跟着哼哼,夏收、夏种,从上次东山岛回来,转眼又过去了四个多月。

忙忙碌碌不觉得时间飞逝,这几天闲下来才发现已经秋收了。

农业社会,大忙季节当然最紧要,后招募的新人大都放假回去收秋粮。

上次每人抓了一把银元宝,足够十个徒弟,原本节衣缩食、苦干三五年的钱。

像徐大海、秦易这类把田佃给亲戚种的,也就不在乎少个几斗分成;

如赵华、赵旭等家中佃田的,也不用他们回去帮忙,雇个小工才几个钱,做的比他们还利索。

习惯在师父这边甩起来吃的年轻人,到家里都不大好意思动筷子。

生怕把家里人吓着!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