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有一张魔吞兽谱 > 第84章 酒色财气

第84章 酒色财气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有一张魔吞兽谱!

此题一出,众人议论纷纷。

“酒、色皆是佛门重戒,让和尚以酒色做诗偈,怕是难有新意。”

“啧啧,到底还是儒门的酸秀才心眼多呀!”观礼台上墨家田襄不由赞叹。

……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这是我道门吕祖的警世之诗,但却只沾着一个‘色’字,怕是不太合适。”

全真道的破阵子长老一甩拂尘,眉头微皱。

“诗词文章,向来是儒门所长,看来他们早有准备。这一局看他们发挥就好了。”

武当木道人面容平静,淡淡说道。

“以三炷香时间为限,焚香!”

近侍宦官发令,立时有人搬来香炉点燃第一炷香。

佛门这边,众僧神情微动,却未交头接耳,而是相互传音。

修炼盛行,倒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因为道理思想辩不过,我可以物理方式解决问题。

当然,只是影响,并不是压制。

若没有思想理念的发展,又怎么会出现百家争鸣时期,并渐渐到儒道释三教道统之争?

若没有理念的区别,道门内部为何有全真正一之别?佛门又为何出现密显二宗、大小二乘?

便是佛门禅宗内部,也有‘南顿北渐’、‘南能北秀’之分。

佛门沉默、道门安静、儒门成竹在胸、百姓窃窃私语的场面并没一直持续下去。

待到第三炷香点燃,佛门这边有一位法号‘佛印’的和尚朗声道:

“贫僧作禅诗一首,请众施主品鉴:

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面藏。

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

佛印和尚话音刚落,不等众人评价,便听云穹书山的儒士吟道:

“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

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紧接着,白沙书院的方定墨也是手中折扇一合,清声道:

“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

无财民不奋发,无气国无生机。”

无色禅师等人面面相觑,儒门果然是有备而来,这一局难了。

但是,这第一局还没结束,又有一位稷下学宫的大儒起身,儒雅清圣之音传遍全场:

“酒助礼乐社稷康,色育生灵重纲常。

财足粮丰家国盛,气凝太极定阴阳。”

接连四首诗词,一时全场静默无言,都在细品个中韵味。

半晌,才有议论之声渐起。

“这佛印和尚之诗,虽然通俗却有四大皆空之意,颇有禅味呀。”

……

“这云穹书山儒士之诗,则讲万事万物皆需把握有度,反驳佛印,一切皆戒,不为上乘。”

……

“要我说啊,和尚是隐世,儒士是在世,后两者则是治世。”

……

“看来方定墨在为官主政一方之后颇有所得呀,不过稷下大儒还要站得更高一些。”

玉藏锋暗思之间,观礼台上,皇室、墨家、兵修剑修等人也有了论断。

“这四首诗各有千秋,但禅诗意在劝诫,相比其他三首诗词,老调重谈,新意不足。故第一局文试儒门获胜。”

这场比试其实是不设裁判评委的,又或者说是互为评委,只是借着观礼台之人的口讲了出来。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真不要面皮了,大不了你说你的好,我说我的妙,谁也不服谁呗。

不过儒门为防佛门耍赖,确实是花了心思的。

就算诗偈难分高低,那我三比一也是数量碾压。

总之,这第一局我儒门是一定要拿下的!

论断一出,围观百姓纷纷赞同。

“说得好!待今日事毕,前去勾栏听曲呀!”

“是极是极,同去、同去……”

……

近侍宦官继续尖声道:“接下来进行第二局……”

“慢着!”无色禅师打断了宦官之言,开口说道:“儒门说礼尚往来,这第一局第一场是儒门定题,这第一局第二场该是我佛门出题。”

“以‘心’为题,诗词佛偈均可,以这剩下的半炷香时间为限。”

无色禅师话音刚落,无相禅师便开口道: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无相禅师这佛偈一出,儒门众人顿时大怒,纷纷大骂。

“无耻秃驴!”

“不会做佛偈就不要站出来丢人,搬前人佛偈算什么意思?拾人牙慧!”

……

玉藏锋见无相禅师搬出禅宗六祖惠能《得法偈》,亦是一阵沉默。

在这神州世界,第一着名的佛偈便是《金刚经》中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第二着名的佛偈,便要数玄奘法师所译《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第三着名的,便是惠能禅师的《得法偈》了。

一百多年前,惠能禅师便是以此《得法偈》胜过神秀禅师的《呈心偈》,得禅宗五祖——弘忍禅师秘授衣钵。

六祖惠能在得传衣钵之后,为防师兄弟们加害,也是连夜逃跑。

而这一跑就是几十年,禅宗也因此有了南北二宗之分。

当然,惠能禅师的《得法偈》自是境界极高的,直接搬过来无疑是放王炸了。

也难怪儒门之人会跳脚怒斥了。

面对儒门众人斥责,无相禅师却是面不改色,淡淡说道:

“惠能禅师便在当场,老衲代禅师而言,惠能禅师所作佛偈为何不能用于比试?”

“不是新作,自然不能用于比试!”

“比前可有明言,必须是新作才能比试?”

“那我直接说‘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岂不是能直接获胜,你我双方还在这里比什么?”

“施主用我佛门之偈,想来是自认儒学不如佛法,自然还是我佛门获胜了。”

……

儒门之人有三寸不烂之舌,口若悬河。佛门之人亦能舌绽莲花,巧言善辩。

儒释双方大放嘴炮,唇枪舌剑,口水四溅。

却是让一众围观百姓开了眼界,原来高僧大儒也会和我们这些俗人一样骂街啊!

眼看最后半炷香即将燃尽,忽闻佛号唱响,如狮吼威怖。

“阿弥陀佛!”

玉藏锋转头看去,却见俏如来双手合十道:“小僧亦作一诗偈,请众人品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