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玉暖云烟 > 第5章 劝学

第5章 劝学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玉暖云烟!

这次,老祝没出去多久就回来了。

老杨一见他带着笑意,就说,“包和钱,我都给你准备好了。你也换件新衬衫去啦。”

“好。”老祝把报告放下,就去换衬衫。

筱玉打开报告,看了一下陆校长在报告上的签字:情况属实,请求上级优先解决!还署上了他的大名,盖了农校公章。

有了这意见,上面就不会说什么了。

前世,那个文办邹主任从来就不肯在爸爸的报告上签字,说爸爸是农校人。

即将调离的县委陈书记委托新来的县委彭书记解决爸爸的问题,彭书记也认为爸爸的问题必须解决。看到报告上没有文办主任的签字,就不解了。爸爸只得实话实说。

彭书记大骂文办主任是吃干饭的,不帮着爸爸解决问题,还连字都不肯签?!

有县委书记的签字报告,教育局黄局长看过报告都不同意批。

后来,黄局长一直躲着爸爸不见。

农校解散后第二年,县改市。

第四年,市委书记连同几个市长在市委拦住了黄局长,几人在小会议室临时开了一个会,专门讨论爸爸的问题。

当时,时任电大校长的原农校校长陶校长也来加入了。

黄局长居然说自己是坚持原则,不搞特殊化,被陶校长驳斥得无话可说。

陶校长在农校当过几年校长,说到爸爸把农校管理得非常好。做账入细,农校财产连一个茶杯都没有丢过。教委不是不知道老祝工作做得好,而是因为老祝来自农业部门。黄局长是歧视来自农业部门的人。

黄局长文化水平高,口才再好,也没能辩驳出个理来。最后不得不在报告上签字解决爸爸的问题。

近四年,祝家积债累累。

爸妈问题解决了,但在补发三年多的扣发工资时,教委财政股长以经费紧张,要爸爸发扬党员风格,不给补发工资。

爸爸知道,为了他个人问题,不能再去找市委领导了,只能忍气吞声接受。

除了教委不补发工资,文办还扣着爸爸长时间的药费单子不给报销,上下齐手。

爸爸从来只讲理,未有半分出格,但这些人就是这样对爸爸。

若非如此,筱玉在复读高三时,家里岂会穷得债台越筑越高。妈妈咬牙都难坚持下去,在筱玉面前大吐苦水,说她不能这么自私,自己高中毕业,也要让弟弟读个高中。

是女儿不让儿子读高中的吗?

妈妈永远都不会明白爸爸的心思,弟弟已被她从小带成老杨家子弟一样不会读书,自己的身体又是那个样子。家里只有女儿能读书出去,这样才能重振家声。这个家才出得了青天。

那种状况,如果女儿不复读考出去,就等同于废了,还成为家中负担。妈妈放弃了女儿读书,把女儿当成了所谓的赔钱货。

妈妈是不会承认这点,但就是这样做的。

想到这,筱玉的泪水又上来了。

老杨问,“你看什么呀?还盖了章。”

筱玉别过头,“陆校长在上面签意见了,情况属实,请求上级优先解决!这公章是农校的。”

她看了一眼妈妈,“你只认得自己的名字吧?这就是不学文化的劣势。要不,我来教你认字写字?”

她把报告放到爸爸的包里。

老杨抹了一把脸,笑着,“我学不会,以前你爸也要教我认字。”

“你学不会还是不肯学?那样精明的一个人,学不会?我才满六岁你就把我送到学校去,都认为我学不到什么的吧,我不照样考出好成绩来?你一个三十几的人,难道还不如六岁的我?”

筱玉忍不住直言妈妈。

老杨又说,“我学了,就是容易忘记。”

筱玉摇头,“那是你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我学一个新的生字,只需要两遍。但要练好,还是要写上十几个。”

这时老祝过来,拿了包,“我这就去县里了。”

“路上注意安全呢。”老杨看着他的背影说道,跟着送他出了围墙侧门去。

筱玉看了看闹钟,九点还不到。大概十点多就能到县里。今天不是周日,爸爸上午极有可能遇到孔县长。

老杨关了围墙门,“今天我都忘记喂猪了。”

筱玉看着妈妈背影,“回来你可是要学认字的,别想逃。”

接着她就听到妈妈的笑声。

她还不信,让妈妈认上几千个字是什么难事。

妈妈的心算非常厉害,还在她面前自吹过,以前到火车站做小生意,谁都没她卖鸡蛋卖的多,因为她会算钱啊。那种只有在停车两三分钟时间给旅客买东西,心算不快如何收钱找钱。

十四岁就去铁路上挑石头赚钱养家,修完铁路就去卖鸡蛋,还跟着姨奶奶去过外地,妈妈怎么说都是半个闯荡的人。

所以,妈妈的惯性思维和爸爸有着巨大区别。跟着爸爸,她才过上吃饱饭,有钱用的日子。

外公这人,筱玉真的有点鄙夷。自己没本事养上这么多孩子,还非要生这么多。

那多孩子扔给外婆带,那日子可想而知有多艰难。妈妈就是心疼外婆,才那么点大就去挑石头。那可是男人干的活呀。

爸爸好多次看见外公在县城饭店和别人一起喝酒吃肉。嘴上吹着女婿有本事,那些酒肉钱从哪来?家里的妻儿连饭都吃不饱,在外公心里真没当回事。

外婆可是正经的地主家小姐啊,有文化,又长的那漂亮。甚至有着湾上一枝花的美誉。

可叹这样一个人嫁给了外公,才五十出头,就病逝了。

大外婆在她灵牌前哭,妹妹自嫁到老杨家,每年都至少要借半年粮。受苦受累那多年,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

老外婆家人都知道,那底下的孩子都是外婆的大女儿女婿帮着养大的。若没有他们帮忙,外婆还不知道多苦。

筱玉知道爸爸为何疼惜妈妈,但妈妈心里又在意这个小家多少呢?

纵使妈妈做到这般,在祝家落难时,拿不出钱来孝敬外公,外公是怎样说妈妈的,筱玉不知道。她只晓得妈妈气冲冲回来,有两年没有回过娘家。

她高中毕业后第二年,去中医院看爸爸,爸爸带她去总工会外公那吃饭,外公是怎样嫌弃爸爸的,她是亲眼所见。

爸爸原本是找总工会廖部长帮忙给女儿找事做。廖姨是原来农校的学员,也记情谊。她说只有门卫的差事。爸爸觉着这差事给六十几岁的外公来做,挺不错。

外公其实只是按时锁大门,还有登记一下来客的事情。

可他对爸爸说,让他那么大年纪的人来做看门狗的事。自己没半点孝敬,还来这蹭饭。

筱玉当即知道妈妈之前为何要她带了猪脚去周局长家炖了送给爸爸补身体的原因。

外公非但不会关心生病的爸爸,还一直在找爸妈索要孝敬。

看门狗可是有工资钱的,可以喝酒吃肉呀。何况有廖姨在,谁又能为难外公?薪水又岂会少半个子?

祝家都穷到那样,女婿生病住院,他不关心就算了。又何必说出外人都不会讲的那等话来?

哪怕她复读时,妈妈为了弟弟读高中学费去找外公家借钱,没借到,外公还说她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做什么,早点嫁人的话,她都没那在意。

可是外公那样嫌弃爸爸的话,深深地扎在了她的心里。

妈妈是因为谁作为父亲的无心无能与失职而造成爸爸没早早转工作编制的?爸爸替外公养活那多孩子,不被感谢,最后还遭到外公这般折辱。

这天地到底有没有公理?!

当时筱玉低着头,眼里含着泪,牙齿咬得直响,正要怼外公时,爸爸捏着她的手,向她摇头,面上还带着笑意。

外公离开房间后,爸爸和她说,外公只嫌弃他,不会嫌弃玉儿的。爸爸没什么,那些话过耳就吹了。

她想说,嫌弃爸爸比嫌弃她自己更令人气愤好不好。

想到这,筱玉抹了泪,进了房间。

顿时,她很想放声大笑。

她的外公,认为女儿是赔钱货,自己生的孩子却要女儿女婿养大。她的妈妈,也是同样的思想,只是比外公对待女儿的态度要好太多,但最后,女儿比儿子要顶用多了。

笑和哭有什么用?前世的惨痛教训让她改变了思路。

她不但要自己优秀,还要把弟弟被妈妈带成的性子中拽出来,好好教导,让他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成为爸妈晚年真正的依靠。这样,才是最正确的人生走向。

想到此,她把暑假作业拿出来,开始做作业。

下午,

老杨被女儿逼着学认字,写字。

宏毅来兴趣了,看着妈妈写。还指点着她。

筱玉说,“妈妈,你要好好学习,给弟弟做榜样。”

老杨知道在尚不懂事的儿子面前不能乱说话,她只能好好写,好好念。

“妈妈,你的字写的越来越好看,都要超过我了。”

宏毅高兴地说道。

筱玉点头,“妈妈的字是一个比一个写的好。弟,你也来写,两个人比比。”

就这样,老杨一气学了十个字。

接着,筱玉报她默写。老杨只有一个字没有写对,又把这字重新抄写了十遍。

筱玉把字打乱写,然后让老杨认。

这次老杨全认出来了。

筱玉继续道,“妈妈,晚边上我们还来一次认默,明天你肯定就不会忘记。”

在老杨的学习精神影响下,宏毅也写了几篇暑假作业。

筱玉检查了一番,只有一道数学题空着没写。

一问,才知他不会做。她于是教他如何思考。

点拨下,宏毅终于做出来了。他开心得要手舞足蹈了。

筱玉笑笑,“宏毅真的很聪明,这样难的题目,一点就会。”

“我真的聪明吗?”宏毅顿时认真地问道。

“嗯,你真的聪明。这奇怪吗?”

她知道弟弟不自信,还是妈妈的功劳呢。她就是特地这样表扬弟弟的。

他说,“妈妈总是和人说,我读书有点蠢。我才认为自己不是聪明的。”

她笑了,“你读一年级时,那个拼音ei,你忘记了发音,就看着边上的图,读成了发力的语气词。那时妈妈笑话你,后来就说你读书没有我聪明。

是不是就是从这时候起,你认为自己读书不聪明?”

他惊讶,“姐姐你还记得这事?”

她点头,“是的。你只要说妈妈讲你不聪明,我就会联想到这场景了。其实你想想,那多拼音,谁又全部记得住?难道记不住的人都是傻子?不,那是因为他们事后没有复习。

现在,你认为妈妈讲的话对吗?”

他摇头,“妈妈讲的话不对。所以我不会读拼音,是因为我没有好好复习。不是因为我没姐姐聪明。”

她笑着揉了一下弟弟的发顶,“终于明白了你不是不聪明,而是学习不够认真吧。”

他笑了,“我以后学习认真,别人就不会说我笨了。”

她叹了一口气,“别人说你聪明或笨重要吗?关键是你自己要清楚地认识自己。以后好好学习,考班上前三名,看谁还讲你笨?有人讲,便会有人说他讲的不对。

你不会的题目可以问姐姐。只要你问,我就会帮你。好不好?”

“好!”宏毅开心地笑了。

她看着他,“你想有姐姐读书这样子吗?”

“想!”他毫不犹豫地说。

她就知道,弟弟一直是想跟她较劲的呢。

“那以后,我要你学的知识,你好好学,做不做得到?”

他点点头,“做得到!”

她拿出成语字典,“从今天起,你每天记五个成语,会念会默会解释,还能用它造句。这般日积月累,你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语文成绩会直线上升。”

“真的吗?”他有点不敢相信了。

她点头,“真的。我四年级那个暑假,就能背一半的成语了。那时是爸爸见我暑假老是玩,便要我背的。后来我的作文水平就提高了呀。有时老师还把我的作文当范文念呢。”

“这个暑假,我也要背一半本书的成语。”他这次信真了。

她笑了,“有时不懂其含义,也可以问姐姐。”

“嗯!”宏毅说着就开始认真看起成语来。

她发现教弟弟还特容易的,主要原因是弟弟想变得和她一样好。从小,她就被爸妈当成他的参照。他哪有不想取胜的。

晚边上,

老杨在厨房里准备晚饭。

筱玉洗好了澡,在洗着衣。

宏毅听到围墙侧门外的喊声,立马去开门。

老祝一进门,宏毅就高兴地喊,“爸爸回来了!”

筱玉把桶里的衣捞起来,倒了水,衣服连拧都不拧,就放在桶里,拿了盆跑回家。

到家就以军事化行动把衣服晾好。

她擦干手上的水,就进了客厅。

只见爸爸正在喝着凉茶,妈妈倚门站着在等。宏毅在翻着爸爸的包,拿出鸡蛋糕饼来。

“这个我最喜欢吃!”

老杨笑了,老祝放下茶杯,“喜欢吃就分给大家一起吃呢。”

“吃了饭后再吃。都是你们姐弟俩的。”老杨忙制止。

老祝说,“蛋糕饼是买给宏儿吃的,我给玉儿买了件绣花短衬衫。玉儿快去看看。”

筱玉赶紧去到弟弟那,从包里取了一个塑料袋装的衣服。

老杨说,“不晓得你买的衣服尺寸大小如何,玉儿先去试试看大小。”

筱玉起身,只听爸爸说,“我就要营业员买的大人尺码呢。上回玉儿回来说,她和哪个学员比身高,她还要高些啊。”

这样的话,爸爸都放在心上了。她笑笑,赶紧去自己屋里试。

房间里,

筱玉穿上了淡蓝色的绣花短袖衬衫,有点点大,长度似乎也长了个半寸。这是一米六身高穿的衣服,她穿就是这样子。毕竟她现在才一米五七。

她看着袖口和下摆上都是绣着白色的荷叶滚边,就象那种高级的小手绢边儿。特显精致。领子上也是,领尖还绣了两朵白色小花。右胸侧则是同色的暗绣。

前世,爸爸也是买了件这样的衬衫给她,只是临开学时买的。可惜只穿了三次,就被外边的飞贼偷走了,气得她咬牙切齿。

这一世,她决定衣服干了水后就晾在房间里,反正是夏天穿的,容易干。

她去到客厅,妈妈并没向她看来,而是听爸爸说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