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玉暖云烟 > 第24章 河边外婆家

第24章 河边外婆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玉暖云烟!

听到外边响起了七舅的说话声,筱玉立马跑了出去。

“七舅!”筱玉开心地喊道。

七正在放匠班的工具,回头一见是筱玉,笑道,“玉儿来了呀。你一个人来的?”

筱玉跟着他进了他的屋子,“妈妈来了,在厨房里。”她看着七舅的房间里贴着画报,都是军人军姿。她凑上前去看上面的文字。

七舅笑了,“玉儿读初中了啦。还是要多读点书呢。象舅舅要是读了高中毕业,就可以在部队里考军校啊。你是不晓得我有多羡慕那些能去考军校的人。”

筱玉收回视线,看向他,“七舅,你人好,到了社会上也会同样发光发热的。我准备考一中呢,以后读大学。这是外婆的遗愿。”

“外婆走之前和你说的呀?”七的眼眶立马红了。

筱玉点头,“她说我要是考上了大学,她就会好开心。七舅,你别伤心了,外婆虽然不让我们告诉你,她过世的事,但她天天念着菩萨保佑你一定完完全全地活着回来。她的爱心永远不会离开我们。”

七舅点头,“我知道。”声音却是有点哽咽。舒了一口气,强笑着,“和我一起去见见大姐,也有些时日不见她了。”

筱玉也勉强地笑着,“好。”她知道七舅不敢去想外婆的。

七舅最像外婆,不但容貌像,而且品性也极像。他对筱玉是有着很深的感情的。见到筱玉就想对她好。这也是从小到大的习惯吧。爸爸最喜欢的也是七舅,想帮复员回来的七舅去找个工作,外公却偏要七舅留在家里娶媳妇。七舅有着太多的无奈。

是怎样,让她见到的七舅永远是一副真切的笑容。其实,生在老杨家,本身就是一种无奈吧,尤其是外婆一走,连精神寄托都没了。

她走在七舅的后面说,“七舅,我一定帮你。你以后会赚很多很多的钱,过着很富足美好的日子。”

七舅听到这话就笑了,“好,七舅以后傍外甥的福。”

“我不说假话呢。也不是吹牛。”筱玉仍是说着,她心里已经想到了帮七舅的法子,明年,应该就可以让七舅试着开始赚钱了。

七舅笑道,“我们玉儿从小就是福星呢,你一说这话,七舅就相信。”

外公是要吃饭的时候回到家的。红着一张脸,喜笑颜开的。妈妈给了他钱,去喝酒吃肉了,开心满意了吧。

八舅在外边做事,有饭吃。十五岁的九舅说是跟着人去了甘省做事。

筱玉听到比自己大两岁多的小舅舅去了那么远的地方做事,心里就酸。尽管她前世也是知道的事。也许就是因为知道,才更心酸。

前世九舅说过,在那里做事,工时特别长,赚的钱不多,最可恨的是这点工钱人家都没给他,后来用两个罐头抵工钱。他带着两个罐头回家,那漫长的路上,火车铁皮箱里,九舅是以冷馒头加凉水。好不容易回到家,已是半夜。

当时七舅去别人家做工天冷不回家睡。九舅敲门敲了好久,外公听见了都没开门,还骂九舅不成器。九舅就在材屋里稻草堆上睡的,又冷又饿,气得开了罐头和着泪吞下去的。当时九舅说起这件事时,都抹泪了。他还说外公只对八舅好,一心要帮八舅找门亲事。

是的,筱玉就是从这件事上对八舅有看法了,为什么外公不喜欢小儿子,反倒喜欢他呢?后来小姨从养父母家回来,筱玉正读高一,去外婆家见着,小姨见到她时好高兴,然而回眼看时,小姨红着眼眶,泪水滴滴的样子就出来了。后来听妈妈说外公在外边几口酒下肚,就给小姨相了个年纪比小姨大了好多岁的男子。一想起就心疼,没娘的孩子就那么苦?

筱玉想起小姨对她时的泪水涟涟,怎么就不对。她后来跑去问小姨,是外公荒唐吗?有事和妈妈说难道不可以?妈妈会帮她的。小姨摇着头说,是她自己同意的,她只要不经常挨骂被打就好了。筱玉问她谁这样对她?她是外公的幺女,外公不护吗?小姨说和外公讲了也没用。筱玉又问是谁打她骂她,七舅也不可能呀。小姨说不是七舅。九舅去外面混,都不着家的,除了八舅,还能有谁?

果然,说到八舅时,小姨点头了。筱玉从那时起,心里就一点也不喜欢八舅了。九舅和小姨,两个弱势一点的成了没人管的,唯独八舅独得外公喜欢。娘没了,连弟弟妹妹都欺负的人就是畜生。

听说八舅相亲N次,谈了几个妹子,最后才定下一个准备结婚。外公从那样穷的祝家借了两百块,还有几十斤菜油给八舅结婚。当然这个借,是没得还的。可怜之前不久,爸爸给筱玉又联系了补习学校,还是要送筱玉复读。筱玉也想去,可是妈妈要父女俩赔之前辍学没要得回来的四百块钱学费,才同意再送筱玉复读。

筱玉对妈妈无语,因为拗不过。但她恨极了八舅。

此际的她,只把那些恨意掩在心底。低着头,吃着平常的饭菜。妈妈下午来的,应该没肉买了。不过有鱼,还是火焙鱼炒辣椒,她最爱吃的。她把边上的三处刺咬掉,筷子一抵,就把鱼背上两条肉完整地取了下来放到碗里。又用筷子从鱼鳃线下插进鱼腹,轻夹着一带,鱼腹上的肉和刺完美分离。

她不晓得其他人都在看着她如何吃,弄了一条再弄第二条。

直到听了一声“啧啧”,她才抬起头来,六姨说筱玉就象一只猫一样。七舅笑说玉儿总算是吃鱼不被刺卡着了。老杨只笑。外公倒说了句,玉儿喜欢吃,明天还做这道菜给她吃。

筱玉心里想着,要是妈妈不在场,六姨肯定会说她像家里那只偷鱼吃的猫,选好的吃,害得别人就没得吃了。六姨也有对她好的时候,但那是知道筱玉要到好处了,对她好点,日后好沾点光,多得些好处。外公认为这鱼是七舅早上去河里弄回来的,不要钱买,多给玉儿吃无妨,大女儿还多给他一点钱买酒就更好了。只有七舅,为玉儿会吃鱼了,不再被刺卡而开心。明早他打了鱼,得多留点在家给玉儿吃。

瞧,她多了解老杨家各位的心思。以前只知跟着感觉走,现在她记起初三马老师教她们读课文《我的叔叔于勒》时如何去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心理和性格特征,她想她是学到家了,都能听到人物的心里话。现实版的,她觉着更有意思,还挺好玩的。不过,她只能自得其乐,若说出来就不美了。

她再看到六姨时,觉着很是刺眼。

前世六姨只要利益,得了利益都不感恩,继续刮。男方家要嫁妆时妈妈出,男方家欺负六姨时,妈妈带她去找农校学员张姨帮忙解决。

筱玉中考后那个暑假,六姨父在西镇前面的那条江里打渔,六姨父吃住在祝家,送了点小鱼给祝家。那也是因为卖掉小鱼时间用长了,耽搁了他准备捕鱼的工作。后来觉着小鱼也应该换钱啊,就把六姨给叫来,借住了农校的房子。

六姨每天卖鱼有钱进,收益挺不错。而祝家那么穷了,筱玉读高中的学费都不知从哪出呢。可是六姨却时不时来挖祝家的油,舀祝家米,夹祝家的煤。筱玉看见当然要讲,妈妈还不许呢。筱玉的高中学费,是刘老师主动借的。行李都是家中旧物,唯有一口新木箱,那是六姨和她说的油嘴子七舅送的。

离开家那天早上,才与爸妈处一年的刘老师和李老师每人都非要给筱玉两块钱。而就在学校的六姨,这个亲姨,受过祝家那么多恩惠的人,半个毫子的表示都没有。

几年后祝家情况稍有好转,六姨立马又来剥祝家。她比外公还做得出格多了。外公至少维护家里人。六姨为了利益,在兄弟姐妹中都挑拨关系。

想要筱玉拿六姨当亲人,太难了。经历一世的她,又是委屈自己的人么?呵呵,她发现自己只有呵呵了。

晚上,筱玉终于可以睡在妈妈身边。

闻着妈妈的气息,她还是很喜欢的。无论她心里有多对妈妈不满,但她就是恋着妈妈。这应该是人的天性吧。妈妈的鼾声渐起,又听到火车从大桥上经过的声音,这种亲切感她好久都没有感受过了。那还是外婆在的时候吧。她有点想外婆,脑子里却有了去外婆坟山的路了。她是如何知道的?也许她太在意这件事,所以失去记忆时,没被抹去。可是那种悲伤的感觉令她有些窒息,眼泪不自觉地滚到了枕头上。

明天回去,但早上她一定要去看看外婆。她甚至记得外婆家的香烛东西放在哪的。

也许是记着这件事,她早上醒的比妈妈早。在渠道沟里洗漱过后,筱玉就去大摆柜的抽屉里找到了香,又去厨房的灶洞里摸了火柴。就以追飞贼的速度往大堤上跑去。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她去坟山看外婆了。因为这个年纪的她,大人都不许她去那种地方,知道了是要骂人的。

其实外婆的墓地很近,她一会儿就到了,路上都没遇到什么人。外婆埋在山顶上,听人说是块风水极好的地方。当年的小树长大了,树木掩映之下是一座孤零零的坟。连墓碑都没有。她这倒听说过,要外公过世后合葬再立。很好笑吧,女人连块碑都不能单独立,可是谁都知道外婆对子女付出了多少。

筱玉点了香插在坟前,又在墓边的泥巴地上跪了下来,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响头,这里躺着的是她最亲爱的外婆。话还未说,泪就先流,“外婆,我是玉儿,我来看你了。我终于知道怎么找到您的墓地了。我其实好早就想来看您的,都是我蠢,没记住地方,都找迷路了,在山里转得差点不晓得回去。外婆,这一世玉儿不会嫩笨了,玉儿一定实现对您的承诺,考上大学去,大学毕业后,玉儿就能过自己想要的日子,就能光耀祖宗,外婆的脸上都有光。外婆您若有在天之灵,日后一定能含笑九泉的,会开心地说玉儿是外婆的好孙儿。”

到后来,她哽咽得说不出话来,用手背抹着泪,缩着鼻子,狠狠地说道,“这一世,我一定护住小姨,不让她早早嫁了。而要让她也早早过上她想过的幸福生活。外婆说过,玉儿和小姨是同气连枝的舅甥,年纪相仿,要互相爱护。所以小的时候,小姨护着我,大了,我比小姨有本事,就要护着小姨。

您放心吧。这一世小姨回来的时候,祝家不会落魄的。妈妈肯定就能把小姨接过去。”

从墓地下山回来,筱玉是有多快就多快。已经有人在路边停下来看向她,很是诧异的目光。筱玉没理,只是往外公家方向跑去。她怕外公家的大人看见了,到时又要问她去哪了。晓得了,她又要挨骂。

人死了,小孩子就不能勉怀和思念吗?即便那种地方是忌讳,但外婆在世时都那么爱她宠她,走了后就不会护她了?这是她小时候无论如何想不明白的。可是现在的她懂了,她仍是要去看外婆。哪怕是山风拂过,那都有可能是外婆温柔的手。

她就是倔,就是与人思想不同。她不去干涉别人,为什么别人要干涉她?这种牢骚话说出来,只有招致更多的训斥。这也是她后来不喜欢解释,只喜欢去做的原因吧。

河岸上,她看到了七舅手提着桶,肩扛着渔网,经过田埂往河堤这边走来。还不时地看看桶,脸上似有着笑意。她跑下河堤,向七舅去。

“七舅!”她满脸笑意地对着七舅喊道。

七舅抬起头,笑道,“玉儿,你这么早起来了呀?快来看看,七舅扳了好多鱼,今天够你吃的啦。高兴不高兴?”

“高兴!”筱玉看到木桶里都有上半桶了。鱼儿在里面还跳着。

“玉儿在外婆家多住几天再回家去。七舅每天打这么多鱼给你吃,吃到你不愿吃了,好不好?”七舅舅笑着。

筱玉心知不可能,她今天就要回家去了,但仍是开心地说道,“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