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 第87章 人生的路口

第87章 人生的路口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一个人,有时候会为自己的一段时间或者一件事情定下一个小目标,或者说为做某件事情而定下达到什么效果。

当人们去为这个目标或者效果付出努力时,人们都会期望能够成功,成功自然是好,一旦失败,人们的情绪便会变得失落,灰心之时甚至觉得前途一片灰暗。

还有一种时候,人们并不为某件事上心,并不带太多的希望,但事情反倒是成了,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时之间人们会觉得世界是如此的美好。

“熙风家的哑巴会说话了!”这句话不出一天就传遍了三塘村。

“三塘村有个九岁的哑巴会说话了!”这句话很快传遍了三塘村附近的村子。

原来庸田自那天拉到门闩,险些摔了一跤,情急之下喊出“娘吖”,他便开始了说话,别人问他什么,他晓得的一清二楚,跟别人的交流也慢慢的变得流利顺畅起来,跟正常人毫无区别。

根据村里有经验的老人说,他这种属于门闩哑。

在摸到门闩之前是个不会说话的哑巴,等他长大长高了,能摸到门闩了,就会开口说话了。

庸田开了口,熙风和渌云得了这意外的惊喜,自然是十分喜悦。

这对于庸田的人生,那是质的变化,开口说话,就如同获得新生一般,他将有正常人的成长,正常人的思维,正常人的交流,正常人的结婚生子,正常的抚养子女……

他的人生终于从此走向了正常……

庸田会说话了,但是别人还是给他留下一个外号“哑仔”。

邵田跟车间的同事和室友打好招呼后,提着自己的行李就上了回家的路,走之前还不忘理了理自己的申都牌手表。

他在成蓉上了火车,途经西镐、商郑、江武、星沙、建州等地,傍晚时分到达象章省的省城洪市。

洪市是一座了不起的城市,发生过许多重要的战争。

新官府建立之后,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街道、路灯、楼盘都在不断地翻新。

邵田没有急着回家,这是他第一次到省城,他想好好游玩一下,可惜人生地不熟,他连方向也辨不清,于是他想起了在农司工作的叔叔熙林。

他在路上边走边打听,转悠半天终于找到了行省大院,门卫给他向里面打电话。

里面接电话的人告诉他,熙林已经下班,不在办公室。

当时天色已晚,接电话的人介绍他到汽车站对面的农司招待所住下,明天再来找人。

由于坐了一路的车,旅途劳顿,邵田还真是有点累,他自己到招待所附近吃了一碗粉,然后就回到招待所睡觉了。

招待所的床软软的,睡得很舒服,一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来,他睁开眼想起今天还要去找熙林,于是穿了衣服简单洗漱了一下。

他正准备出门,刚巧熙林找了过来,看来是门卫或者那个接电话的人告诉他了。

两人见了面简单寒暄了一下,熙林带邵田到外面吃了早餐,然后带他到了行省大院他的住处。

在熙林住处,两人聊了很久,邵田告诉熙林他已经退伍,被分配在天蜀省龙华机械厂工作。

这次因为完成了防空掩体的建设任务,获得了十几天的探亲假才回来。

熙林也跟邵田讲述了毕业参加工作后的情况。

熙林从农专书院毕业后,分配到农司工作没多久,就到阿洲去支援农业建设,在阿洲待了两年多之后再调回行省大院工作。

两人又聊了一些家族的事,主要聊祖德和熙风在新官府建立前吃过的苦,受过的压迫等等。

两人直聊到日头升到大中天,他们到行省大院的机关食堂吃了饭。

吃罢午饭,邵田想逛逛洪市,熙林问他会不会骑自行车。在邵田那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他找同事借了两辆自行车,一人一辆开始了游逛省城的大计。

杨江,是象章省最大的一条江,穿洪市而过,宽度有进两千米。

沿着杨江,熙林将邵田带到一个地方,他下了车,邵田也跟着停了下来,然后将车子锁好。

邵田之前一直观看杨江的景色,停了车才注意到,熙林带他来的这个地方跟其他地方还真有点不一样。

面前一个大广场,他抬头往前一看,发现前面有一些古色古香的建筑,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一栋四层盖绿瓦的古楼。

熙林等邵田观察完后,笑眯眯的看着他,带点考验式的问道:“晓得这是啥楼吗?”

邵田以前在部队的时候,看了一些书,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洪市有一座非常闻名的建筑,现在看这景色,又看熙林这副神色,猜道:“洪勃楼!”

熙林不无惊讶的笑笑说:“行啊!这些年没白在外面闯!”说完在前面带路往洪勃楼走去。

进入阁楼里面,邵田才发现别有洞天,阁楼在外面看是四层,里面实则是七层。

墙面和柱子上刻写着古文,可惜他文化有限,大部分不晓得是什么意思,只觉得那些字写得很漂亮。

他爬到观景的最高处,找了一个视野最好的地方,观赏杨江及对面的景色。

邵田只觉得杨江之水从上游滚滚而下,浩浩荡荡,让他觉得胸襟一下子变得非常开阔。

远处湿地上几只白鹭惊起,没入与水相接的天空,将他的视线引至远方,他仿佛看到地平线在跳跃。

江风混杂着江水的味道吹入他的鼻息,吹拂着他的头发,他重重的呼吸着,感受着杨江的味道,享受着与风亲吻的舒适。

这一刻,他觉得自己爱上了这个地方,这个他心目中家乡的省城。

他不晓得他将与这个城市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

离开洪勃楼,熙林带他到行省大院的办公室稍作休息。

邵田在熙林的桌子上看到一本书,虽然没有封面,但是白白的看上去挺干净的。

他随手翻开看了一下,里面是一则一则的短篇小故事,虽不晓得这本书的名字,但他很喜欢那些小故事,都在讲一些令人深省的小道理。

熙林见此将书送给了他。

之后两人到食堂吃了晚饭,熙林依旧送邵田到招待所休息,他回自己住处休息。

邵田在招待所早早睡下,当夜无话。

早晨天还没亮,省城的环卫工人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或许是这个城市起床最早的人之一。

邵田的房间刚好靠近马路,被两个环卫工聊这段路卫生情况的声音吵醒。

他睁开眼,可能因为昨天睡得早,所以现在毫无睡意,他干脆拉亮了灯泡,拿起熙林送给他的那本书看起来:一只老鼠因为贪吃掉进了米缸……

“铃铃铃……”一阵自行车铃声让邵田从“黄金屋”中出来,他合上书抬头看向窗外,原来天色已经大亮。

邵田简单洗漱穿好衣服后,又收拾好行李,跟招待所办好了退房手续后离开了,他要去找熙林,他要跟他告别,他要回家去了。

邵田走在马路上,感受着这座刚刚苏醒的城市的生活节奏。

昨天起得晚,跟今天看到的景象有很大的不同。

现在正是上班的时间,马路上街道上车水马龙,步行的、骑自行车的,还有汽车都在向自己的目的地前进。

街边的小店里挤满了人,桌子上摆着油条、麻圆、拌粉、瓦罐汤等各种早点。

他本想找家店吃早餐,但昨天没有跟熙林约好自己去找他,怕熙林又到招待所去找他,两下错过了,他只得继续往行省大院的方向走。

邵田恰好在行省大院的门口碰到正要去招待所找他的熙林。

邵田跟他告别,他晓得邵田这趟回家探亲,时间有限,也不强留,带他到食堂吃了早餐后送他到招待所对面的汽车站坐车。

熙林因为办公室还有事情要处理,不等邵田上车先回去了,只交代他路上当心。

随着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响起,邵田重新踏上了回家的路。

虽然马上要离开这座他刚来就很喜欢的城市,但心里没有太多的不舍,因为汽车的轰鸣声勾起了他无数的思乡之情。

汽车一路上慢慢悠悠,直到将近下午三点才到得恩丰县城。

邵田特地抬起手腕看了一下申都牌手表的时间,正好两点五十五分。

邵田没有心思在县城停留,下了车提着行李直接往回家的路走。

他还不晓得家里人已经搬回三塘村住了,一路往高岭山而去。

邵田到高岭山脚下的时候,太阳已经开始偏西。

上山的路显然是好久没人打理了,路上荆棘丛生,小路只是依稀可辨。

好在他在山上住过几年,对这条小路很熟悉,他将行李一甩扛在肩上,向山上走去。

邵田刚离开喧嚣的城市,到了乡山野外,耳朵变得清新灵敏起来。

上了山路没有多久,他竟听到有水从高处落下的声音,因为刚从城市出来,从满目的高楼大厦回到穿着绿意的山岭,玩心遂起。

他循着水声找过去,翻过一道不高的山坡,眼前的景色突然豁然开朗。

原来他看到的正是高岭水库,刚才的水声是水库的水往下游流去的声响。

高岭水库被夹在高岭山北凹岭的三座山头之间,水库大坝拦截在下游两座山头之间。

上游一座山头坐落于正对大坝中间的位置,两边分别与下游两座山头夹出两条川道。

熙风以前北凹岭的田就在两边的川道上。

水库的中心就像兔子的脑袋,两边的川道像兔子的两只耳朵,整个高岭水库形似一个兔子头。

站在大坝往上看,川道被两边的两座山头挡住,只能看到一部分,所以站在大坝上看,水库又像是一个折了耳朵的兔子头。

此时,高岭水库的水不是最满,大概淹没了川道上一半的农田。

邵田看到高岭水库的第一反应是:咦!这里什么时候建了一个水库。

第二反应是:这里还蛮僻静的,在这山坳之中能有这么大一个水库,风景还算不错。

接下来,他好像突然意识到什么,他走到大坝上,抬头往川道上看去,只看到白茫茫一片的水,以前他种过的农田都在水面下了!

看看太阳在天上快要挂不住了,他没有在水库上久作停留,提着行李继续往山上走,边走边想,记得北凹岭这七八亩的田算是家里的自留地,现在全被水淹了,家里的粮食够吃吗?

“小伙子,你是哪里人?”一个声音打断了邵田脑中乱七八糟的的思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