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崇德的森林 > 第55章 有关系

第55章 有关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崇德的森林!

五十五

有关系

谢国安是国庆节以后来到王家的。

他没有提给孩子上户口的事。他先是问张桂芳愿不愿去海子山乡小学工作?现在海子山乡小学已经停办了,要是她愿意肩负重担的话,就把海子山小学重新开起来。

乡里还决定让她当校长。

张桂芳问道:“我当校长?我可以吗?”

谢国安说:“你绝对可以,我都去你以前的学校做过调查了。访问过学生还请教过老师。你的风评都很好。如果你愿意做的话,乡里就向县教委去申请重新办学的手续。”

张桂芳说:“我孩子还这么小,我怕我不能胜任。”

王红军说:“你放心去做,孩子我可以带。”

谢国安说:“就是,孩子给孩子他爸先带着。再说办手续也需要时间。今年已经开学了,最快起码都要明年九月份才可以开学。那时候孩子都可以满地走了。”

对了,谢国安临走的时候掏出张桂芳的户口本递给她说:“你看什么时候你们抽空去把结婚证补了,再把孩子的户口上上。”

“乡里决定对你们未婚生子不予罚款了。另外你的户口要是想迁过来海子山的话我就一起给你办了。”

张桂芳接过户口本,仔细的回味着谢国安的话。

现在就要办结婚证吗?去跟王红军领证?领了证那就真成了夫妻了。

她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临了真的要面对的时候,她还是又犹豫了。

面对命运的大门,向左还是向右,每走一步都要仔细斟酌。

王红军这时反而紧张了,张桂芳的决定关系到他的今生的幸福所在!这一段时间的相处,他是心甘情愿的等她点头的。

这个女人他很喜欢。

谢国安向乡长汇报了张桂芳同意把乡小学重新开起来。乡长就叫他着手去县教委办理手续。毕竟他们乡小学已经停办了,要重新开放,还是要争取到教委的同意与支持。最好县财政能给予拨款支持。

谢国安说:“乡长,我是户籍科的,教育这事不归我管啊。县教委那里我不认识人,要不你还是重新派人。”

乡长说:“别推卸责任了,其他人都没有你了解情况。况且这个主意是你出的。明年海子山乡要是不被拆分的话,你是大功一件,我就让你到乡里来管教育。”

谢国安只得领命而去。

张晓玲在送走了刘东他们这一届毕业生之后,又去带了初一的新生。

她实在是不喜欢待在崇德中学。

这个地方又偏僻又穷。在她看来,这里的孩子还很蠢。

去年她带的毕业班是她带的第一届学生。这一批学生竟然大部分都没有考上高中。家里条件好的又去复读。有部分学生走了职高和技校。这些花钱就可以上的学校,出来就只能去工厂打螺丝。

她认为,这就是这些山区孩子们的命运。

她很想调到天蓬县中学。可是她老公杨文彬总是用她的大专学历作为借口来回避她。

张晓玲叫杨文彬去找主任帮忙,杨文彬就会发火跟她大吵大闹离婚。

以前她顾及到丈夫的感受,没有直接去找主任帮忙。现在杨文彬屡次三番吵架离婚,她烦了。她也顾不了那么多了,为了自己的前途,老公不帮只有自己努力找机会了。

当时工作调动,特别是从农村调往县城手续繁多:首先要崇德中学的校长同意。

张晓玲找到校长,提出工作调动申请。校长踢皮球说:“你先找教委领导同意我再签字。否则教委怪罪下来我担当不起的。教委是我的上级,只有上级同意我才敢没意见。要不你走了,我给教委要不下来老师,你扔下的学生谁来教?去吧,去找找教委领导。”

张晓玲成功被校长踢到了教委。

她决定直接到教委去碰碰运气。

她拿着调动申请找教委人事科,在无数次的寻找下,好容易见到了科领导。

科领导看也不看申请就先问:“你们学校校长同意了吗?”

张晓玲谎称同意了。

人事科长才说:“这事得主任批,我没有这个权限。”

皮球又踢到主任哪里去了。

得,绕来绕去还是绕不开主任。

张晓玲找到主任。

主任毕竟以前是她师院的系主任,她可以以师生关系和他叙旧。

主任见到她可热情了。还夸她结了婚变得更漂亮了。

主任还怪她结婚都没有请他喝喜酒。

张晓玲不敢说出他老公吃醋的事,只好说:“我毕业分到崇德中学,地处偏远。我结婚也是在山区办的就不敢麻烦主任您前来。”

可是一谈到工作调动,主任总是有办不完的公事:电话、文件、批阅、会议忙个不停。

最后,主任才说了最重要的一句话:“现在要进城的教师太多,你要找到县城愿意接收你的学校!”

听完主任的话,张晓玲总算找到了方向。

她趁着有假期就赶紧在县城各个中学去找他们的校长,看能不能接收她。却得到相同的答案:“教师已满员,我们不需要教师。”

张晓玲最想进的是天蓬中学。她多次去找他们的校长。最后校长被她磨得不耐烦了,又或许校长面对一位漂亮的女老师的多次请求抹不开面,给她吐露了要办调动的实情与流程:

第一关,崇德中学校长同意的签字文件;

第二关,崇德中学所在区的教办主任签字;

第三关,必须要县教委人事科长同意;第四关,拟调往的区教办主任同意;

第五关,拟调往的学校校长同意;

第六关,县教委主任同意签字。

此上每一关,有一个关点不通都办不成!

最后这个校长特别意味深长地告诉张晓玲:“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花钱办不成事!”

张晓玲因为特别想调入天蓬中学,既然校长都这么讲了,她就索性问道:“大概一个农村教师岗要调到天蓬中学需要多少钱?”

校长没有明说需要多少钱,他只是举了个例子说:“有一个外语教师,花了两次大钱才调来的。因为第一次花了钱答应办事的领导突然间去逝了。这只能算他不走运,他只好另找关系再花钱才调了进来的。”

校长意味深长的说:“城里的学校什么时候缺教师,或不缺教师,关键是什么级别的领导批的条子、说的话、签的字。一般关系是调不进来,也就是不需要教师的。”

领导说调动就是工作的需要!

听完校长的一席话,张晓玲才如梦如醒。原来其中还有这么大的奥秘啊!

对于如此复杂的调动程序,想调动心切的张晓玲只好把问题回到最初,既然她认识主任,又何必兜圈子绕路呢?

既然杨文彬不帮她,她也不再顾及他的感受了。

张晓玲去教委找主任就去得很勤很频繁了。

每逢周末都以学生看望老师的理由去主任那里去看他。

周六放学的时候她就会提前下课,从崇德寺乡赶到天蓬县。

杨文彬在家的时候她就收敛一点,去的早回来的早。杨文彬不在家的时候她就回来的也晚,最后甚至不回来。

主任的老婆在县郊区的乡下。平时主任都会回去与老婆孩子团聚。只要周末的时候他就说要加班,他要住在县里。

主任果然有一点儿手段,张晓玲调动的事宜有眉目了。

他让她选要进哪所学校?张晓玲毫不犹豫的说要进天蓬中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