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五代十国演义 > 第一百回 王延羲乘乱窃国 马希范铸铜立誓

第一百回 王延羲乘乱窃国 马希范铸铜立誓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五代十国演义!

南汉大有十年,公元937年,三月。

安南将领皎公羡叛乱,杀死静海(安南)节度使杨廷艺,自称留后。

大有十一年,公元938年,十月。

南汉国静海(安南)前节度使杨廷艺的旧部吴权,自爱州(越南清化)率军反攻,皎公羡派使节贿赂南汉,请求救援。

南汉高祖刘龚(刘岩)打算趁乱夺回安南,乃命皇子万王刘弘操为静海节度使,改封交王,率军西上,声称增援皎公羡,刘龚(刘岩)亲率大军进驻海门(广西合浦),遥为呼应。

南汉高祖刘龚(刘岩)向崇文使萧益询问意见。

萧益说:“最近几十天大雨一直不停,陆路泥泞,海路遥远而又危险。吴权狡猾残忍,不能不重视。大军应该特别慎重,必须大量招募向导,没有向导,不可前进一步。”

萧益,是唐朝宰相萧仿的孙子。

刘龚(刘岩)不理,命刘弘操率舰队自白藤江直向安南府。

不料,吴权已占领安南府,杀死皎公羡。

吴权率军迎战,先行在海口(越南海防)一带遍插木桩,顶端削尖,用铁皮包裹;然后趁着涨潮,向南汉舰队挑战,假装战败逃走,刘弘操追击,霎时间潮退水落,南汉舰队的船只全被铁尖木桩自船底或两旁顶住,无法进退。

吴权反攻,南汉舰队大败,士卒被溺死的占一大半,交王刘弘操阵亡。

刘龚(刘岩)悲痛大哭,收集残余官兵回国。

先前,秘书省着作佐郎侯融,建议高祖刘龚(刘岩)裁减军备,让人民得到休息。这次出征兵败,刘岩认为侯融应该负责,于是劈开侯融的棺材,曝其尸。

石敬瑭建立晋朝,吴越王钱元瓘,楚王马希范,南平王高从诲,均向晋朝通好,恪守臣礼。

唯独闽国,自闽惠宗王鏻(王延钧)称帝后,与中原许久不通音讯。

闽康宗王继鹏,改名王昶,曾派弟、威武(福州长乐府)节度使王继恭,前往中原通好,并且宣布自己已经继位称帝,请求建立外交关系,互相通商贸易。

晋高祖因范延光叛乱,无暇南顾。但厚待王继恭,优礼送还。

天福二年,闽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四月。

闽康宗王昶(王继鹏)下令兴建紫微宫,专供皇后李春燕游幸,繁华奢丽,且赛过东华宫。用了大量水晶做装饰品,雕梁画栋,工程浩大,比他父亲修建宝皇宫的费用加倍。

又派人分别到各州侦查百姓、官吏隐私。

天福三年,闽通文三年,公元938年,十一月。

晋高祖石敬瑭命左散骑常侍卢损为册礼使,册封王昶(王继鹏)为闽国王,赐给赭红色的龙袍;册封其弟王继恭为临海郡王。

石敬瑭的使节刚刚出发,闽康宗王昶(王继鹏)已有所闻,即令进奏官林恩,入禀晋朝宰相,说自己已经称帝,愿辞归册礼使。晋高祖却并不追回卢损。

天福四年,闽通文四年,公元939年,二月,卢损抵达福州,闽康宗王昶(王继鹏)佯称有病,避而不见,令弟王继恭热情招待,但不受册命。

有士人林省邹,私下对卢损道:“我主不事君,不爱亲,不恤民,不敬神,不睦邻,不礼宾,怎能久享国家?我将僧服北逃,他日当相见上国呢!”

卢损遂辞归,闽康宗王昶(王继鹏)仍不出面,但令弟王继恭署名奉表,派礼部员外郎郑元弼,随卢损入贡。

晋高祖石敬瑭召郑元弼入见,谕令归国禀明,此后上表,不应再由王继恭署名。

郑元弼唯唯而去,还告闽帝。闽康宗王昶(王继鹏)置诸不理,但与宠后李春燕,及六宫嫔御,彻夜宴饮,淫媟不休。弑父逆子,继承了其父的淫荡家风,也算难得。

闽帝骄奢淫逸,闽国国用不足,王昶忧虑万分。

侯官人蔡守蒙以廉洁知名。王昶(王继鹏)任命他为吏部侍郎、判三司。

闽康宗王昶(王继鹏)问他道:“听说高层官员用人,都接受贿赂,究竟有无此事?”

蔡守蒙奏道:“此乃谣言,不必信它!”

闽康宗王昶(王继鹏)道:“朕听说很久了。朕也无意追究。从今往后,朕把人事大权授予卿,贤明的人固然可以做官,遇到匪徒恶棍,想做官的,只要他们肯掏钱,把名字记下来,奏报给朕。”

蔡守蒙道:“这样断然不可!”

闽康宗王昶(王继鹏)大怒道:“朕叫你这么做,你就这么做吧!朕需要钱!钱!钱!否则,朕就办你!”

蔡守蒙无奈,只能接受。从此,任命官吏,只看贿赂多少,不管有无才干。

闽康宗王昶(王继鹏)又将一批空白诏书,交给心腹陈究,拿到外面贩卖。买家交钱后,当场填写姓名、官职。

因此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甚至种瓜果、养鸡猪,无不征税。又下诏规定,百姓逃避赋税,凡是隐瞒年龄的,棍打脊背;隐藏人口的,处死;逃亡山林的,屠杀全族。

因此天怒人怨,众叛亲离。

谏议大夫黄讽看到闽康宗王昶(王继鹏)荒淫残暴,极力劝谏,进宫前跟妻子告别,准备一死。王昶(王继鹏)下令棍打。

黄讽说:“我如果是犯法、叛国,乱棍打死,也毫不怨恨。但因劝谏被棍打,绝不接受。”

王昶(王继鹏)大怒,贬黄讽为平民。

道士陈守元、谭紫霄,以房中术得幸。陈守元号天师,谭紫霄号正一先生,两人受贿入请,言无不从。

通文二年建白龙寺,三年作三清殿,统是雕梁画栋,灿烂辉煌。

白龙寺的缘起,是因谭紫霄等谎称夜现白龙,乃命建筑。三清殿是由天师陈守元怂恿,内供宝皇大帝,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像,全部用黄金铸成,约需数千斤;日焚龙脑薰陆诸香,佐以铙钹诸乐。每晨祷祝,说是可求大还丹,命巫祝林兴住持殿中。

一切国政,均由林兴传宝皇命,裁决施行。

林兴与闽康宗王昶(王继鹏)叔父王延武、王延望有怨,假托神语,说二位叔叔将要叛乱。

王昶(王继鹏)不察虚实,即令林兴率壮士擒拿二叔,及他两人的五个儿子,一起杀害。

王延武、王延望都是太祖王审知之子,王昶(王继鹏)的亲叔叔。

判六军诸卫事建王王继严,乃王昶(王继鹏)弟,颇得军心,王昶(王继鹏)又信林兴谎言,罢他兵柄,令改名王继裕。别命季弟王继镕掌判六军,革去“诸卫”字样。

不久,林兴阴谋败露,也不忍加诛,只流戍泉州。

道士陈守元等又上言,紫微宫中恐有灾祲,乃徙居长春宫,仍淫酗如故。有时且召入诸王,强令饮酒,逮他过失。从弟王继隆,因醉失礼,即命处斩。

又屡因醉后动怒,诛戮宗室。

左仆射、同平章事王延羲,系闽康宗王昶(王继鹏)叔父,佯狂避祸,王昶(王继鹏)赏他道士服,流放武夷山中。后来将他召还,幽锢私第。

闽国通文四年,公元939年,七月六日。

闽国皇城北宫大火。宫殿尽毁。

从前,王昶(王继鹏)父、惠宗王鏻(王延钧)在位时,曾经把开国太祖王审知遗留下来的亲从侍卫,分设为两支亲卫军,号为拱宸都、控鹤都。

王昶却另外单独招募壮士二千人为心腹,号为宸卫都,俸禄、赏赐比拱宸、控鹤二都更为优厚。

拱宸军使朱文进,控鹤军使连重遇,又屡被王昶(王继鹏)侮辱,心怀不平。

有人警告闽康宗王昶(王继鹏)说,拱宸、控鹤二都心生怨恨,恐将作乱。王昶(王继鹏)因此欲将二都派出,分隶漳、泉二州,二都相率惊惶。

此次北宫大火,闽康宗王昶(王继鹏),令连重遇率内外营兵,扫除灰烬,限日完成。

王昶(王继鹏)又怀疑连重遇参与纵火,意欲加诛。

内学士陈郯,私告连重遇。连重遇是夜入值,竟号召拱宸、控鹤二都卫兵,纵火焚毁长春宫,攻逼王昶(王继鹏)。并且还派人前往王延羲私第,胁迫王延羲,就在长春宫瓦砾中,奉为主帅,共呼万岁。

连重遇等复召外营兵,一起捉拿王昶(王继鹏)。

闽康宗王昶(王继鹏)仓皇出走,引着皇后李春燕,及妃嫔、诸王,奔至宸卫都营中。

宸卫都慌忙去救火。怎奈火势燎原,不可控制。

偏偏那拱宸、控鹤二都,又乘势杀来,令人无从拦阻。彼此乱杀多时,宸卫都一半伤亡,剩得残兵千余人,奉闽康宗王昶(王继鹏)等逃出北关。

行至梧桐岭,士兵多半溃散。

忽闻后面喊声大震,王延羲哥哥的儿子王继业,统兵追来。王昶(王继鹏)素来善射,引弓射毙多人。不一会追兵云集,射不胜射。

闽康宗王昶(王继鹏)气喘吁吁地扔下弓,对王继业道:“卿为人臣,臣节何在?”

王继业道:“君无君德,臣怎得有臣节?况新君系是叔父,旧君乃是兄弟,孰亲孰疏,不问可知!”

王昶(王继鹏)无词可答,王继业麾动兵士,胁迫他一起返回。行至陀庄,用酒灌王昶(王继鹏),令他醉卧,用丝带勒死。

皇后李春燕,以及闽康宗王昶(王继鹏)诸子,还有王昶(王继鹏)弟王继恭,一并被杀,埋葬莲花山侧。后来冢上生树,树生异花,似鸳鸯交颈状,时人号为鸳鸯树。

总计王继鹏称帝,改名王昶,仅仅四年即被杀死。他是闽国第四位国王,也是第二位皇帝,庙号闽康宗。

时为闽康宗通文四年,公元939年,闰七月十三日。

王继业返报王延羲,王延羲遂自称闽帝,易名为王曦,是为闽景宗。改元永隆元年,立即执行。

王曦(王延羲)成为闽国第五位国王,也是第三位皇帝。

天师陈守元,改换普通百姓服装,准备逃走,被军士捉住,连重遇下令就地正法。

连重遇再擒获蔡守蒙,责备他卖官鬻爵,斩首。

闽景宗王曦(王延羲)更命泉州刺史杀死林兴,用太子太傅致仕李真为司空,兼同平章事,闽中粗安。

闽景宗王曦(王延羲)向邻国告哀,反说是宸卫都弑君,假意改葬故主,谥王昶(王继鹏)为康宗,一面向晋朝称藩,派人间道上表。

晋高祖石敬瑭乃派使者至闽,授王曦(王延羲)为检校太师中书令,兼威武军(福州)节度使,封闽国王。

王曦(王延羲)虽受晋命,一切措施,仍如帝制。

闽景宗王曦(王延羲)因宫阙俱焚,另造新宫居住,册司空、同平章事李真女为皇后。

王曦(王延羲)嗜酒,李皇后亦嗜酒,一双夫妇,统视杯中物为性命。所以终日痛饮,不醉不休。

闽景宗王曦(王延羲)贪财,命人铸“永隆通宝”大铁钱,一枚当一百文。

王曦(王延羲)弟王延政,从前由闽惠宗王鏻(王延钧)派出为建州刺史,已经八年。王延政屡次上书规劝,王曦(王延羲)不但不从,反覆书痛责,并派心腹邺翘,前往建州担任监军。派教练使杜汉崇到南镇(古田县)当监军。

二人争着收集王延政的隐私,向王曦(王延羲)打小报告,于是兄弟之间的猜忌仇恨日积月累,以至不可收拾。

邺翘与王延政议事,屡起龃龉,邺翘对王延政道:“你想造反么!”

王延政突然跳起来,拔剑欲斩邺翘。邺翘狂奔而出,往投南镇,依监军杜汉崇。

王延政发兵进攻,南镇兵溃,邺翘与杜汉崇俱逃回福州。

闽景宗王曦(王延羲)见二人逃归,乃派统军使潘师逵、吴行真等,率兵四万,往击王延政。

闽永隆二年,公元940年,二月。

闽国大军抵达建州城下,分扎二营,潘师逵驻城西,吴行真驻城南,皆阻水自固,所有城外庐舍,悉数焚毁,镇日里烟雾迷蒙。

王延政登城四顾,未免惊心,急忙派使者前往吴越国求援。

吴越王钱元瓘,命同平章事仰仁诠,都监使薛万忠,领兵救建州。

吴越国大军尚未赶到,王延政已攻破闽军,杀退大敌。

原来潘师逵在营,轻率寡谋,王延政细作探悉情形,返报王延政。

王延政先派大将林汉徽等,出兵挑战,潘师逵率军出战,林汉徽挥军便退,林汉徽紧追不舍。

追至茶山,突然伏兵四起,林汉徽也返回再战。原来王延政早已预先在茶山设下埋伏。前后夹攻,潘师逵军大败,被斩首千余级。

越宿,王延政复募敢死队千余人,黄昏时渡水,潜劫潘师逵大营,顺风纵火,城上士兵都鼓噪助威,吓得潘师逵手忙脚乱,弃营出奔,迎头碰上一员敌将,乃是建州都头陈诲。陈诲大喝一声,挺枪刺去,潘师逵坠落马下。陈诲再复一枪,断送潘师逵性命。余众四溃。

待至黎明,王延政整兵再攻吴行真寨,吴行真闻潘师逵营尽覆,正想遁走,蓦闻鼓声震天响,急忙弃营奔逃。

建州兵追杀一阵,约杀敌万余人,俘虏甚多。

王延政遂分兵进取永平、顺昌二城。从此,建州日益强大。

却说吴越兵至建州,王延政出牛肉酒菜犒师,说是闽军已经败去,请他回军。偏仰仁诠等不肯空回,竟至城西北隅下营,想与建州为难。

建州已经过两战,人马劳乏,更因分兵出攻,愈觉空虚,不得已想出一策,延入名幕,写了一封急书,派人赴闽都长乐府求救。

闽景宗王曦(王延羲)本与王延政为敌。得了来书,怎肯答应,但书中说得异常恳切,引用兄弟阋墙而御侮于外的大义,前来劝勉。

天福五年,公元940年,六月。

闽景宗王曦(王延羲)令泉州刺史王继业为行营都统,率兵二万驰援,并派轻兵断绝吴越军粮道。

吴越军食尽欲归,王延政麾兵出击,大破吴越军,俘斩万计,仰仁诠等仓皇窜免。

王延政乃派牙将携带誓书,令女奴捧了香炉,赴闽都与闽景宗王曦(王延羲)会盟。

闽景宗王曦(王延羲)与建州牙将,同至太祖王审知墓前,歃血与盟,总算是罢战息争,再敦睦谊。但宿怨未泯,总不能尽释前嫌。

却说楚王马希范。年轻时曾奉父亲马殷命,娶前吉州刺史彭玕女儿为妻。参见第六十三回。彭氏虽然面貌丑陋,但她为人贤良淑德,治家有方。

马希范对她心怀敬畏,不敢胡作非为。

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彭夫人去世。马希范已经贵为楚王好几年,乃肆意追求美女,纵情声乐,经常呼朋唤友,宴会饮酒,从夜晚直到天明,宫内宫外,毫无分别。

有一商人的妻子甚美,楚王马希范(文昭王)听说后,威逼该商人送入,该商人不愿,立将他杀毙,取其妻而归。偏偏这位女子虽然颜如桃李,却立志守节,对马希范冷若冰霜,坚决不肯受辱,趁人不备,投缳自尽。

此女足与罗敷齐名,可惜史书不载姓氏。

楚王马希范(文昭王)毫不知悔,肆淫如故,曾经对左右道:“我听说轩辕御五百妇女,乃得升天,我也要效法轩辕氏!”

天福四年,公元939年,五月七日,晋高祖石敬瑭,加授楚王(任文昭王)马希范为天策上将军,颁发印信,许他建立军府,设置文武百官。

楚王(文昭王)马希范开设天策府,设立护军都尉、领军司马等官,由他的一些弟弟和其他将领担任。又集合幕僚拓跋恒(元恒)、李弘皋、廖匡图(廖匡齐哥)、徐仲雅等十八人,称为学士。

后蜀国武泰(黔州)节度使所属溪州(湖南永顺)刺史彭士愁,乃是前袁州刺史彭彦章、吉州刺史彭玕的侄子。彭玕出任郴州刺史;他的弟弟彭碱担任溪州刺史。后来彭碱去世,子彭士愁继任,担任溪州刺史二十多年,日渐强大。

之前,因与楚王马希范是亲戚,双方友好,互不侵犯。现在,马希广妻彭氏已死,乃引奖(湖南新晃东北)、锦(湖南麻阳锦和镇)二州蛮夷一万余人,进攻楚国所属的辰(湖南沅陵)、澧二州,烧杀掳掠楚国边境。

彭士愁又派使节前往成都府,向后蜀皇帝孟昶献计灭楚,请求支援。

孟昶认为道路太远,不许。

九月三日,楚王(文昭王)马希范命左静江指挥使刘勃、决胜指挥使廖匡齐,率衡山军五千人讨伐彭士愁。

十一月。楚军统帅刘勍等进攻溪州(湖南永顺),刺史彭士愁战败,弃城逃往山寨继续抵抗,山寨四周都是悬崖绝壁,刘勍建造高梯,开凿栈道,爬到上面,完成包围。

决胜指挥使廖匡齐战死,马希范派人去慰问廖母,廖母没有哭,对使节说:“廖家三百余口,都受大王的恩典,得以温饱,全族的人都效力而死,也不能报答,何况只不过牺牲一个儿子,希望大王不要挂念这回事。”

马希范认为廖母贤惠,厚加抚恤。

南汉国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赵光裔建议南汉帝刘岩说:“自从五年前马皇后逝世,还没有派过使节到楚国,既是亲戚,又是邻居,往日的友谊,不可忘记。”

因而推荐谏议大夫李纾可以前往,刘岩同意;南楚也派使节报聘。

天福五年,公元940年,正月。

楚国讨伐军统帅刘勍等,利用大风,发射火箭攻击彭士愁大寨,彭士愁率部众逃入奖(湖南新晃东北)、锦(湖南麻阳锦和镇)二州深山。

不久,彭士愁派其子彭师暠率各酋长缴出溪(湖南永顺)、锦(湖南麻阳锦和镇)、奖(湖南新晃东北)三州印信,向楚军投降。

楚军统帅刘勍率军返回长沙府。

楚王(文昭王)马希范把溪州(湖南永顺)州治所往东南迁到交通方便的会溪坪(称下溪州),上疏晋廷,推荐彭士愁为溪州刺史,刘勍为锦州刺史。

自此以后,蛮夷各部落名义上都归附楚国。

马希范自称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裔,效仿马援铜柱,用五千斤的铜,铸造一根大柱子,高一丈二尺,地下埋植六尺,把誓词刻在铜柱上,竖立在溪州,约定边界,互不侵犯。其铜柱至今犹存。

从此,彭氏子弟继续统领溪州一带,发展成为彭氏土司,一直到八百年后,才改土归流。

楚王(文昭王)马希范再兴筑天策府,房舍梁柱都豪华绝伦,无论窗框门户、栏杆扶梯都用黄金璧玉装饰;仅涂抹墙壁的丹砂,就消耗数十万斤。春夏地毯用细竹片编成,秋冬地毯用木棉织成。马希范常跟他的子弟和部属在里面游玩欢宴。

不久,孤悬西南群蛮中的宁州(贵州惠水)蛮夷酋长莫彦殊,率所属温那州(广西东兰)等十八个名义州(只有州的名义,没有州的实质)归附楚国,这些州没有州府,也没有城池,只不过在高冈山坡上竖立一块石碑而已,只靠朝廷的声威,维持薄弱的隶属关系。

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诰)天性节俭,常穿一双蒲叶编织的草鞋,洗脸洗手都用铁盆,夏天睡觉使用的是葛蔓做的蚊帐,身边侍候的宫女都用年纪大的或容貌丑的,所穿的衣服质料粗糙,式样老旧。

但对为国牺牲的人,即令是一个小兵,也发给三年薪俸。

李昪(徐知诰)对国事十分尽责,白天办不完的事,夜晚接着处理。他分别派使节到各地调查农民的田地,依照肥沃贫瘠的程度,订定赋税的轻重,农民一致认为公正。

从此以后,江淮一带无论是征兵、征夫、征税,都以此田赋作为基准,直到宋朝,仍然沿用。

李昪(徐知诰)自命为江南强国,与晋廷不相聘问,独向辽国通使,彼此互有往来。每当辽使至南唐,辄给厚贿。及送至淮北,已入晋朝境内,暗使人刺杀辽使,竟欲嫁祸晋廷,令他南北失和,自己可收渔人厚利。

安远节度使,驻扎安州。安州,位于晋朝最南端,与南唐接壤,与鄂州,相距甚近。事实上,在唐朝末年,安州长期属于鄂岳道。

因临近吴国、南唐边境,中原朝廷一有风吹草动,安州就要发生叛乱。七年前,唐明宗去世时,当时的安远节度使是符彦超,就是符彦卿的大哥,他的家奴王希全贪赃,他责备了几句,家奴即叛乱,将他杀死,准备投奔吴国。后来被节度副使李端平定。

四年前,石敬瑭灭后唐,安远节度使卢文进奔吴。

三年前,范延光叛变,安远节度使周瓌被部将王晖杀死。王晖企图投奔吴国,失败被杀。

这一次,安远节度使李金全再次叛变,投奔南唐。

晋天福五年,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晋安远(安州)节度使李金全,被亲吏胡汉筠怂恿,擅杀朝使贾仁沼,被晋讨伐,不得已奉表降南唐。

李金全是吐谷浑人,唐明宗时曾任彰义(泾州)节度使,屡次呈献骏马,李嗣源拒绝接受,说:“你在任上的成绩怎么样?不要把精力用在拍马屁上。”

李金全出任安远(安州)节度使,命亲信胡汉筠为中门使,军政大事,一律交给胡汉筠处理。胡汉筠贪婪狡狯,而又残忍凶暴,贪赃枉法,从不满足。胡汉筠跟推官张纬互相勾结,谄媚李金全,李金全对他们越发宠爱。

晋高祖石敬瑭得到报告,派以清廉闻名的贾仁沼接替胡汉筠,并且召唤胡汉筠前来京师,准备另行任命。

胡汉筠大恐,劝李金全叛变。

李金全上疏说:“胡汉筠有病,不能长途跋涉。”

李金全的老友庞令图屡劝道:“贾仁沼是忠义之士,用他接替胡汉筠,获益一定很多。”

胡汉筠大怒,竟然派刺客趁夜晚屠杀庞令图全家。

胡汉筠违抗诏书,拒绝前往京师,又向贾仁沼下毒,贾仁沼舌头溃烂而死。贾仁沼的两个儿子到朝廷控告。朝廷任命马全节代替李金全为节度使。

胡汉筠对李金全撒谎说:“进奏官派人日夜不停地赶来报告:朝廷等你一旦离职,就要调查贾仁沼的死因,认定你谋反。”

李金全大为恐惧,胡汉筠顺势劝李金全反抗朝廷,投奔南唐。李金全同意。

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诰)派鄂州屯营使李承裕、段处恭等,率兵三千,往迎李金全。李金全率部属数百人,出城投奔南唐大营。李金全有很多小老婆、婢女及财产,全部被李承裕据为己有。李承裕遂入据安州。

晋廷任命马全节为安远(安州)节度使,率大军讨伐,与李承裕交战安州城南,李承裕败走。

晋大将安审晖领兵追击,在黄花谷再次击破南唐兵,阵斩段处恭。次日在云梦泽生擒李承裕,自南唐监军宦官杜光邺以下,尽被捕获。

马全节将南唐主将李承裕,及南唐被俘士兵一千五百人全部杀死,将南唐监军宦官杜光邺等五百余人械送到汴京。

晋高祖石敬瑭,闻南唐监军宦官杜光邺等被械入都,不禁叹息道:“他们有什么罪!”遂各赐马匹及服装、装备,令还南唐。

四年前,晋安远(安州)节度使卢文进南投吴国。当时李昪还叫徐知诰,是吴国的都统,派祖全恩率军迎接,告诫祖全恩绝对不许进入安州城,只能在城外扎营,等卢文进出城时,在后面保护送回,决不可剽掠。

这一次,李昪派李承裕迎接李金全,告诫他跟四年前告诫祖全恩的完全一样,绝对不许进入安州城,只能在城外扎营,等李金全出城时,在后面保护送回,决不可剽掠。

不料,李承裕贪图财富,以致跟晋军发生战争,而且大败,丧亡四千人,李承裕、段处恭都送了性命。

李昪(徐知诰) 惋惜痛恨好几天,责备自己告诫时不够严厉。

杜光邺返回金陵,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诰)严拒不纳,送还淮北,且送书信给晋高祖,说:“边校贪功,趁乱占领贵国城池,无论是军法,还是朝廷制度,彼此都不应纵容这种人。”

晋出帝仍遣送他们南归,偏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诰)派了战船,力拒杜光邺等入境,杜光邺只好返回汴京。

晋高祖石敬瑭乃授杜光邺等官职,编杜光邺部兵为显义都,命旧将刘康统领,追赠贾仁沼官阶,算是了案。

李金全到了金陵,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诰)待他甚薄,只命为宣威统军,李金全已不能归晋,没奈何厚着脸皮接受任命。

从此南唐烈祖李昪(徐知诰)无心窥晋,惟知保境安民。

晋高祖石敬瑭因安州屡次叛乱,乃下令撤销安远军。马全节改任安国(邢州)节度使。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