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拯救大明:崇祯 > 第3章 萨尔浒惨败

第3章 萨尔浒惨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拯救大明:崇祯!

3 萨尔浒惨败

而就在他兴致勃勃的准备组建自己的文武班子的时候,回到家的他,遇上了未来的明熹宗朱由校同志,这个比他也就大了六岁的哥哥,实际上,不是一个妈生的。朱由检的妈,刘氏,早已经去世多年,朱由校的妈,也就是未来发生”移宫案“的主角李选侍。然而李选侍实际上也不是朱由校亲妈,他亲妈是李选侍动不动仗着太子朱常洛宠幸去欺负一下的王小姐,很不幸,王小姐也已经去世了,于是朱由校就身不由己的认了个后妈,最终这个母亲是悲剧的,在太子妃嚣张跋扈多年的她居然没抢过一班文官。阴沟里翻了车,于是也就没办法母凭子贵成为皇太后了。

站在 他的房间门口的朱由校非常英姿勃发,在无数授课老师的监督下,文质彬彬的他,绝对是儒家两千年理论培养的”合格“接班人。实际上朱由校按照历史上的走势,应该由于朱常洛疏于管教,迷上了木匠活,也不太喜欢学习,算是个半文盲。不过,考虑到朱明王朝能延续三百年的历史看来,也不可能让以为高贵的皇子不受教育,至少一心兜售儒家经典的那些腐儒绝对不会忘记皇太孙的教育问题,就好像朱由检就拜了1563年出生,如今56岁的河北高阳大儒孙承宗为师。想成为文盲,太难了。哪怕万历皇帝再不待见,该给的皇室福利和特权是不会轻易剥夺的。

朱由校怪异的看着这个比自己个头小了一个头都不止的弟弟。然后有点冷漠的对他点点头。

朱由检也习惯了这个亲哥的”装老成“。为了所谓帝王心术,必须喜怒不形于色,防止有”小人“投其所好,误国害民。然后就连亲兄弟都不能正常嬉笑打闹。因为有一套要人命的”贵族礼仪“条条框框限制着你。

朱由检看着亲哥朱由校的手上资料,心里一沉。就在跟着朱由校进去的时候,脑筋急转,虽然他算不得天资聪慧,但毕竟也有四五十年两辈子的经验,比起还很稚嫩的朱由校,他自认为还能控制得住事态。

”五弟,说说吧,你怎么有这么资料,还把全天下各种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军事等归类列表了。制作的不错,你不在这三天,我没日没夜看了又看,发现看着你的表格阅读,确实要比一个个去看那些资料简单得多。“至于他用阿拉伯数字记账习惯,他也问了大臣徐光启,简单学习后,发现确实要比原来的数字一目了然得多。

正是这一切,让他很是惊叹。

朱由检道:”皇兄应该也看过了,现在的大明已经是烈火烹油,只要一个闪失,就是国破家亡,我的数据也对比了西汉,东汉,晋,唐朝,宋朝等。他们无一不是清晰的分为初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清晰的阶段,初期草创,锐意进取,加上地多人少,以及经历内战血腥厮杀,都深刻明白了农民起义的危害性,因此各方各面都会有所节制。因此一般早期呈现崛起势不可挡的盛世景象。但是随着经历战火的那一批人去世,他们的儿子孙子一代不如一代,渐渐忘记了先辈打天下的艰难,然后醉生梦死,穷凶极恶。而中期就是这种过渡期,也是矛盾积累期。到了一个临界点,就会进入晚期,那就是末世来临。官逼民反。然后旧的王朝被消灭,比如曾经辉煌的唐宋以及蒙元,如今都已经化为灰烬。然后我们坐上了江山。“

朱由校炯炯有神的道:”你觉得现在是末世“。朱由检悲观道:”按照现在这个情况走下去。大明朝很难再挺过三十年。可以说现在随便拉出一百个各地官吏,杀了,估计里面是清官,好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存在误杀的可能。这种已经烂到了根子里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皇帝爷爷几十年如一日的怠政,然后群龙无首的官员们为了各自利益,开始了没玩没了的结党营私。当年唐末和北宋末年的党派斗争几乎如出一撤,不论是唐末的李党牛党,还是北宋末年的保守派,还是改革派,都是将原本就日渐衰落的帝国力量,进一步削弱,支离破碎。互相扯后腿的结果就是谁都干不了事,然后坐等新兴势力崛起。“朱由检有些悲愤。更多的的是无奈。

”我看你总结了很多,认为朝廷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两个,一个是没钱,一个是文官腐朽的同时还要牢牢把持权柄,压制住军方,等各大势力有可能的力挽狂澜。“

朱由检道:”对,也不对,每个王朝治乱更替的根本,还是在于人口和土地的对应,每个王朝初期,由于战乱,瘟疫等造成人口锐减,土地多余人口,于是百姓安居乐业,可是随着人口不断暴涨,而土地却没有多少增加,甚至还在锐减丢失的情况,就会造成,人地矛盾尖锐。不论是财政没钱,还是文官腐朽,根本上还是人地矛盾,人地矛盾尖锐以后,就会激化阶级矛盾,然后农民屠杀地主,地主镇压农民,互相残杀几十年以后,人口再度恢复到一个基数,于是天下又会安定下来。“

朱由校对于弟弟朱由检的理论非常吃惊,然后想了想,也就明白了。这个并不太难理解。原本可以养活一家的一百亩土地,在经历两个半世纪以后,他的子孙数量会有多么夸张就已经非常清晰了。哪怕土地不会变少,也会有很多子孙没了土地。没了吃饭的家伙。

”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吗“。”要么内战,死掉一大半人口,要么对外扩张,然后把人口强制迁移到新占领的土地上。让人地矛盾缓和下来。“

朱由校也理解这两条路,可惜都不好走。

”你有什么办法“。”皇兄,这大明以后是你的大明,关我什么事。对内改革的事情,名不正言不顺,你弟弟我可不想被那些大臣冠以谋反的罪名咔嚓了。所以我准备前往南方开阔一片新的领地,如果以后大明崩溃了,皇兄还有你的子孙都可以去新大陆避难延续国祚,同时还可以帮助皇兄安置大量流民。只有流民数量控制起来。这一切都将得到一些缓和“。

朱由校盯着他看了半天,道:”你不要有顾忌,这大明江山也有你的一份。不过你去外边也好,这紫禁城限制太多,根本做不了事情。还不如打下一块地方,另起炉灶。也作为大明的退路。自古以来灭亡的皇朝就没有一个皇族得到善终的。如果你成功了。也能为大明延续一只香火“。

朱由检惭愧的看了看大度的兄长,掏心掏肺的说:”大明朝早已经病入膏肓,哪怕修修补补,也非常困难,皇兄的担子可一点都不轻松啊“

”朱明王朝的子孙,这点觉悟还是要有的。“话题太沉重,朱由检道:”皇兄最佩服历史上那个人物“。

朱由校看了看弟弟道:”我看你收集了不少司马懿的资料,看来你很看好他“。

”司马懿此人算得上老谋深算,曹操刀光剑影打下的江山,司马懿就靠着隐忍和谋算,就窃取了。虽然不大光彩。可是其本事,真的值得我们学习。毕竟活的比敌人长,就是一种消灭敌人的最佳办法。诸葛亮比司马懿聪明有什么用,曹真,曹休比司马懿更能能打,更加权重有什么用,活不过司马懿,再碰上一堆废物一般的官二代继承人,完全就是送菜。皇兄以后在这皇朝何人勾心斗角,也当知道明哲保身,有些事完全可以让其他人顶岗在前面吸引火力“。历史上魏忠贤就做的很好。不仅能力出众,还非常善于玩弄权谋,也帮助朱由校吸引力大部分炮火。实际上只要朱由校不死,魏忠贤就倒不了,因为他背后站着的是早已经发展了两千人达到登峰造极的皇权。但同样,朱由校一死,他就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轻松被忽悠瘸了的崇祯皇帝带着一帮东林党打垮。由于魏忠贤整合的的是泰昌朝被东林党打垮的浙党,齐党,楚党的残余势力组建的阉党。也即意味着阉党彻底倒台以后,再也没有可以对抗东林党的力量了。

要知道现在掌权的可就是浙党领袖方以哲,他联合楚党领袖,官拜吏部尚书的郑继之,浙党刑部尚书李志等人,成功的在1614年赶走了东林党首辅叶向高,1617年又借助三年一度的”京察“搞掉了东林党另一个大将李三才。其他王锡爵,杨时桥等东林党大佬,都被他赶回来老家养老。

不过,东林党并不害怕,他们还控制着太子朱常洛这张王牌。大学士刘一璟,韩爌等人都被太子朱常洛引为心腹。由于朱常洛是”私生子“,也就是宫女王氏偷偷地生下的朱常洛,于是被万历的宠妃郑贵妃针对了。蛇蝎心肠的郑贵妃为了弄死这个威胁她儿子,也就是后来被李自成煮了吃的”福禄宴“主角,分封洛阳的福王朱常洵,他儿子后来还建立了南京的南明政权。可惜战斗力还不如南宋高宗赵构。迅速被灭了。这种国本之争,持续时间真心非常长。

”我知道了,你来跟我说说,你的详细办法,我看了有很多都是切实可行的。“朱由检毕竟是穿越者,各种拯救计划张口就来。有时候点子就是一点就通。

朱由检也发现自己没信心做成的事,未必自己这个明年就要即位的哥哥干不了。最关键自己上台的时候是1627年,那个时候,小冰川时代已经全面爆发。可以说从这一年开始,华夏农民就再也没什么好日子过了。靠天吃饭的农业的脆弱性被淋淋尽致的展现在一亿五千万大明百姓的面前。

所以,他把准备丢进厕所的各种策划案一个个讲解给他。时间还漫长。

自然另一边他的南下大军也被秘密组建,自然他不是主力 ,主力是求仙入渴的万历皇帝。为此他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厂公崔文升,崔公公,就接二连三的往太子府跑。

对于朱由检而言,这虽然也是大事,但实际上他能做的反而不多。反而是影响亲哥朱由校的活动,他却乐此不疲的教授着。

自然他们也没有忘记正在爆发的萨尔浒之战。

虽然朱由检影响不了,可是万历帝可以,虽然它实际上也做的不多。可是朱由检至少可以通过朱由校的力量,或者说是太子府的力量。做一些小小的改变。

他没有什么力量,可是朱由校有他这个皇太孙的身份可一点都不轻。只要不是傻逼都知道未来第三代皇帝,肯定就是这位皇长子了。

哪怕万历皇帝不答应,也挡不住膨胀的过火的文官集团的集体压力。这些从一座座官场独木桥杀出来的帝国精英们,并不那么好糊弄。

而就在他坐着准备的时候。历史大势连转弯都没有到冲向地狱。

万历47年,2月28,辽东经略,兵部侍郎杨镐抵达前线抚顺。萨尔浒战役全面爆发。实际上去年就爆发了。登基称帝两年的努尔哈赤在1618年4,月13日以”七大恨“宣布和大明帝国决裂,祭天誓师。两天后的15日突袭旅顺。但是被辽东镇副总兵颇亭相和游击将军梁汝贵击退,连战一周不果后,努尔哈赤选择诈败。然后建功心切的抗倭名将颇亭相没有死在和丰臣秀吉的战争中,却被努尔哈赤的八旗军诱敌深入后夹击消灭。梁汝贵等人所部随后也被消灭。

7月22日,努尔哈赤再起大军南征清河堡。游击将军邹储贤战死。清河堡也丢了。自此以后辽东局势崩坏,养贼自重的李成梁给自己家族和大明朝培养了一个掘墓人。

正式基于努尔哈赤建立的金国,历史课本为了区分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国,给他加了个字,加以区分,也就是后金。他也就是1636年改名清国的前身,但实际上就是一回事。统称满清。

首先咱们要搞清楚当时杨镐十二三万大明精锐的军队大致部署。首先辽东最大的河流自然是辽河,而沈阳就位于辽河支流浑河北岸。沈阳自然是辽东重镇。而后金的首都也就是建州女真部落的核心地区赫图阿拉,而这个不大的城池位于浑河上游的支流苏子河河畔。中间就隔着一个险关,那就是抚顺关。抚顺向东走不远就是萨尔浒。这里的主力是杜松。为西路军。而在建州北面是开原,这里囤聚的是马林部。他爹马芳可是名将,可惜这个舞文弄墨傻逼了的将军,却是个半桶水。和中路军的李如柏一样,别看他李如柏的哥哥李如松和他爹李成梁那木牛逼。他就是个二世祖。他在占领了被金兵放弃的清河以后,就慢悠悠的向赫图阿拉西南关卡鸭鹄关。结果很明显,一直关注中杨镐和杜松的他得知情况不妙以后,就立马逃之夭夭了。

还有一个是南路军,居然迷路了的刘珽所部。这四个总兵中,两个废物,两个猛将。最终历史上也就李如柏活了一下来。

然后最先爆发战争的自然是陕西参军,人送外号”杜太师“的杜松。这个几乎经历了旷日持久的三大征的两大征,一度打的蒙古鞑子哭爹喊娘的猛将,立功心切。叫嚷着”谁都不要和我抢,功劳是我的,野猪皮的人头是我的。“然后带着所部一万多人浩浩荡荡东征了。另外杨镐是文官,又怕死,他就窝在了抚顺,最终西路军主力六万人,实际上却是杜松老将军统筹。这个毕生经历百余战的猛人,最终遇上了”认你几路来,我就一路去“的军事家努尔哈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