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拯救大明:崇祯 > 第31章 三权分立

第31章 三权分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拯救大明:崇祯!

第31章 三权分立

当北方已经重新安顿好,准备迎接今年的天灾的时候,南方才刚刚完成目标,除去被流放美洲的六十多万重罪者。还有更多的去了南洋各地。也有一群人去了遥远的太平洋,至于负责押送的船夫会把他们丢在那个岛屿。全看心情和运气。毕竟台湾往东的太平洋太大了。里面的星罗棋布的岛屿也太多了。

牵连甚广的整风运动,反腐行动。在六月,就被施凤来等人宣布”取得阶段性胜利以后“就暂停了。

不能再玩了,再玩下去他们就要引火烧身了。事实上已经有不少阉党成员也被流放到了海外。所以他们借口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现在已经威慑力地方腐败势力,下一步就是要重建南方九省政治体制,在裁撤了府一级以后,各省各州各县,官员在培训一段时间后就走马上任,自然缺少的官吏,他们也会从吏员里面找是,虽然也有不少吏员被反腐打到,但由于级别太低,人数太多。他们要从里面挑出需要的官员补充,并不太难。

朱由检考虑到南方阶级矛盾和其他各州问题没有北方这么致命。因此就默认了。

于是所有人都皆大欢喜的重建被废了一半的大明朝。

这一伙,大明朝的14个核心省,以及各州地图算是全面彻底的确定了。至于南直隶要不要分解成两个省。

带着锦衣卫,羽林卫,太监,太子,百官,以及张煌言的第二近卫军南下的朱由检表示。完全没必要。如果还分了,南京这六部设置还有必要么。这么多官员管着两个省,容易吗,再分就没权了,真的成废物闲置了。

朱由检没有宣布迁都,但是五月抵达,六月开始办公开始。南京实际上成了大明帝国八大总督,19大总兵和14个巡抚衙门的实际首都,自然还有13个藩国。

他迁都南京还在于,他可以以南京班子,按照他的目的重建大明体制。比如在南京开国会。准备制定宪法等。

还有准备建立现代化的军委会:枢密院取代名存实亡的五军都督府。不说压制文官,至少能在军国大事上面有自己主见和坚持。所以迁都很重要。也可以摆脱燕京那群急眼的王宫的怨恨目光。

在秦始皇建立太尉府,御史大夫和丞相府进行原始的三权分立以后,华夏的架构大致都是如此。

朱由检并不打算终结他,但是他需要做的更全面更彻底。相比去御史大夫的额监督权,他鞥相信法院依法治国的司法权才能限制”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败“的恶性循环

自然让人们行使监察权,也是必然的,在他们还不知道立法权的牛逼以前,他们也满足于得到监督权的牛逼。

因此在南京的内阁和六部为首的政府体系以外,朱由检下令孙承宗陈琦瑜,陈新甲等人的集体建议:组建枢密院统筹大明军事建设和对外战争,对内战争。

然后早就被裁撤的南京五军都督府连个反对声都没有了。在此次反腐,那些国公们也很不幸被魏忠贤打落马下。纷纷流落海外。想恢复荣光,需要重新努力。

而他进入南京以前,这里的势力自然也被他的人”彻底清扫“,比起燕京,这里可要简单多了。

于是燕京还没有裁撤的五军都督府就悲剧了,因为他们多了一个顶头上司:枢密院,建立一开始就取代了他们对全国110万大军的额控制权,尤其是八大总督府的控制权。

这样朱由检的”太尉府“算是恢复正常了。被打的半身不遂的五军都督府可没有现在的枢密院威风。他下面的总参谋部,总后勤部,以及分离出来的负责装备研发,武装,采购等的总装备部,自然还有负责洗脑的总政治部,华夏建国的大兵兵团作战设置,他觉得还能用几百年。因此直接抄袭了。与其慢慢折腾变成这样,不然一下解决,以后慢慢完善就好了。

自然除此外还有陆军司令部和海军司令部两个司令部负责海陆军统筹指挥、

就在五月底,朱由检还在巡视自己的新领地:南京皇宫的时候。

早就准备多时的枢密院终于在南京建立,这个机构实际上很简单,和澳洲的枢密院几乎一模一样。借着宋朝枢密院的壳,实际上还是未来现代军事机构:国家最高军事委员会的设置

实际上枢密院的结构和五军都督府有些类似,朱元璋为了防止一位大都督独揽军权,威胁皇权,于是一分为五。

朱由检吸取了这个先进经验,枢密院的核心机构是多名皇帝直接任命,任期不确定,也就是和内阁大学生一样,随时都可以罢免的”军委大臣“。几个人一起构建了类似”军方内阁“的枢密院领导机构:枢密院军委会。他连名字都没换,因此只有这个名字最为贴切。一目了然。想想欧洲各国早就有了类似机构,他也就没什么接受不了。

枢密院制度的缔造者孙承宗,自然是首席军委,相当于内阁首辅,或者军委主席了。自然这个皇权社会,首席军委,也根本没有军委主席的权利,因为朱由检还是和以前一样牢牢掌握这个机构。

和内阁首辅被其他内阁大学士制约一样,同样入阁的两江总督杨鹤也是军委成员,还有直隶总督卢象升,山河总督洪承畴,陕西总督孙传庭都是军委会成员。

自然枢密院六大部之一的总参谋部总参谋长陈琦瑜也是军委成员。其他五部很不幸暂时都没有证明自己的军事天赋,被排除在外,也是人少有利于初期统一意见。

当这群人在孙承宗,杨鹤,陈琦瑜腹黑主导推动下。早已经被百年文官打压到没什么话语权的五军都督府终于结束了他的历史使命。枢密院全体上下,毫不犹豫的按照此前制定的严密体系,把全国的军权掌握在手。大致上分为两大类,包括扩编到10万,被杨嗣昌分拆成御林军第一军和第二军的十万驻扎燕京城的御林军外,还有十万近卫军,第一军五万人在曹文昭带领下,负责了京师的城防,毕竟只靠满贵的五万山海关边军,番号改为直隶军第三军,朱由检给了他一个”长城军“的荣誉番号和军旗。而在天津的卢象升嫡系五万人自然被整顿为直军第一军,保定的赵率教的五万驻守其他各州的为直军第二军。

这样你就会一目了然的而看到什么是中央军什么是地方军,以省或者总督府辖区分设的行省番号的都是地方军。他们,不是民兵,也都是常备正规军。现役部队。军饷准备都一样。就是职能不一样。原本杨嗣昌如果不是要避嫌老爹,也是要被提如军委大臣名单的。可惜。被他爹给否了。

其他各省也是如此,如果军队低于五万,朱由检就直接用省的简称称呼,比如人数只有一万多人的贵州的黔军就是一个师的编制而已。

但他在枢密院序列也是一个军的番号。至于为什么不按照后世共和国的序列编号。关键编了也没用,朱由检记不住不说,其他各部也搞不明白,你把黔军贬为国防军,或者皇家陆军38军,有用吗。根本没有认同感,但人家一说,黔军,印象就来了。最关键,士兵们还就吃这一套。觉悟不够啊。

也是这个时期,根本不用像一战,二战那样动员几百万大军。往往几万人就能搞定。13万人的萨尔浒之战,不就成了明末着名战役,影响力精锐。可你把它放在抗日战争去,就知道,死个四五万人,那都不是事。

枢密院建立后,就把全国两大中央军体系:御林军和近卫军,以及全国遍布各地的地方军拉入指挥体系下。虽然这些总督都是内阁,司礼监等任命的,各地总兵也是内阁和兵部任命的,可是指挥权和兵权转移到了负责打仗的枢密院,尤其是总参谋部。

对于这个情况,朱由检乐见其成。内阁和六部的制度,他并不认为需要多么改变。唯一可能需要的就是”没有丞相之实,却又丞相之权“的首辅和内阁。

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大方的给他提一下地位 给他首相或者丞相名号又能如何。明朝的首辅和内阁其他成员,看起来是兼职,可实际上,却是皇帝随时可以罢免的存在。

朱元璋铲除丞相胡惟庸以后废除丞相制度的两百年以后,就连官员们都接受了。

朱由检只要牢牢掌握猪他们动向,就不怕他们翻了天。因此由于腐败问题弄得人心惶惶的阉党首辅施凤来,被他任命为燕京内阁第一任首相之后,震惊以后就是惊喜,安心。

这等于他这个皇帝大秘书,终于当上了大明朝已经废了两个世纪的丞相了。虽然内阁制度实际上是群相制度。得不到其他副丞相,也就是内阁大学士支持的他还是和首辅一样是个受气包。

皇帝的背锅侠,百官的出气筒。

但施凤来不管,皇帝生了个,至少不会处理它。

果然在曹化纯暗示下。施凤来果断把多年贪污全部”上缴国库“。然后就获得了皇帝的特赦:以往一切既往不咎。

在这个效应下,一个个屁股不干净,被各地检举揭发的雁党成员,立即纷纷坦白。

他们知道现在皇帝给了机会不抓住啊,以后被东厂锦衣卫翻出来。呵呵人头落地都是轻的。就怕九族都被连累失去土地,权利,被流放到他们都不知道在哪的海外殖民地。那就悲剧了。东林党的悲剧,显然他们不想再来一次。

自然很多人还是比较贪婪,比较侥幸,没有主动坦白,交钱认罚,所以当他们失去利用价值以后,就被痛恨阉党的各界借助朱由检正在重建的议会制度,乡里亭保甲制度和他们选举成立的”民告官“机构:检察院体系以后。讲究证据确凿的检察院就把剩下的阉党贪污分子也一样处理了 。自然比起现在阉党的高效。议会和检察院毕竟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处理时间远远长于现在的严打期间的特事特办。

反正朱由检政策都是一个,有重大民愤的,就拿他们人头,重新拉拢百姓人心,其他不知名的,或者其他党羽,剥夺财产以后,流放到海外殖民地,一准没错。哪怕有冤假错案。至少没杀人不是

就当他们自愿移民海外好了。

正是这种套路,把无数贪官污吏和东林党,阉党成员整惨了。17世纪初的海外,就连美国东海岸13州也才刚开始被荷兰英国人经营。人口少的可怜。你就知道他们开荒的条件,不会比两百年后的晚清华工好多少。唯一好处估计就是没有白人骑在头上剥削他们。但如果他们自己不想活,养不活自己。那么也会百搭。

朱由检现在哪里顾得上这群寄生虫死活。

他可没忘记,自己那个温情脉脉的王兄,折腾了七八年,结果还是搭上了老命。自己搞的这么激烈,不对,应该是惨烈。

他几乎是借助澳洲的十年积蓄,以及兄长留下的庞大阉党势力。彻底把明帝国的官僚体系枷锁砸烂了。

他重建了以枢密院为首的军方体系。重建了以大理寺为首的全国司法体系。还整顿了以内阁六部为首的全国政务体系。更是把明末早就名存实亡的监察体系,以都察院为首的体系直接裁撤了,准备换上用广泛人民群众的学亮眼睛去监督的议会体系。

他做的太多了,受损方,只要不是傻逼也都知道,这背后末后凶手是他这个19岁的新皇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