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拯救大明:崇祯 > 第42章 爪哇岛

第42章 爪哇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拯救大明:崇祯!

41 爪哇岛

他们还在筹集船只,准备火力,比如坚船利炮。一个叫罗闻的读书人,反正后来报纸都这么说他。实际上他却是澳洲并州最着名的”外交大学“的毕业生之一。

他发现,机会来了。历史上,苏秦张仪那样的机会来了。

然后他就连夜跑到了爪哇岛,他自投罗网,叛变了。不。他找到了爪哇岛三大势力之一的马打蓝王国国王,不对,叫苏丹,也翻译为马塔兰苏丹。名字叫阿贡。

然后他告诉苏丹,你知道北方的大明帝国有多么强大吧。“

两百年前郑和下西洋就把这里打烂过。他那里不知道。于是点头说知道。

”现在有一个巨大的喜事就摆在你的面前,国王你难道没有发现“。阿贡立即问,什么大喜事。”

“苏丹你的国民人口不过百万,面积不过百里,和拥有万里土地,万万人口的大明谁强谁弱”。罗闻还是那一套。先对比一下双方国力。

然后告诉苏丹,如此悬殊的国力,如果国王不能接好大明皇帝,获得他的册封,那么你的下场不会比文莱国王,苏禄国王......等人下场好“他特意说了一堆南洋比较牛逼但都被明军铲除的苏丹。

阿贡很不高兴,感觉被威胁了。

罗闻自然不会闹僵,立即道:”如今荷兰人不知道大明的强大,以为靠着几十艘战船就可以威胁大明。这就是找死。如此悬殊的国力,大明拥兵两百万,海军官兵不下20万。拥有万里之国。他们就是找死,可是现在皇帝由于离的太远暂时还不知道。如果国王能立即派兵攻打荷兰人,,抓了他们的总督献给大明皇帝,未必不能和安南国,暹罗国,占城国等一样,获得大明皇帝的册封,继续在爪哇岛过着安稳的日子。国王应当知道,天朝上国,对待藩属一向很大方,也不会随意欺凌。“

最终,阿贡国王,以及之后的万丹苏丹,都毫不犹豫选择站在东亚霸主大明帝国这一边。而且为了获得册封,他们打得很卖力。把珀斯总督团团围住。珀斯不得不放弃千载难逢的计划,将军队调回来自保。

然而他还没有打退两国的军队。暴怒的郑芝龙回来了,它不仅仅他回来了,其他附近各地驻军也赶到了这里。包括澳洲的北部舰队。而崇祯还没知道。

然后,大概有十万人,也许更多。很多想捞军功的人纷纷带着各自武器赶来了,和后世华人不团结不一样。有了各地政府鼓动的各地民团,占领军。纷纷涌入了爪哇岛。

而商路被威胁的各个海商也免费帮他们运输。

当十几万海陆军云集这里的时候,郑芝龙都有点蒙蔽。但这里他爵位最高:海宁伯,军衔最高,海军上将。官职最高,南洋舰队大都督。名气最大,从事海盗多年。

然后当珀斯看着郑芝龙从船上拆下来上百们大炮。果断怂了。如果开火,他很难活下去,最关键城内的移民也会死的很惨。

从19日挑起战争,到25日投降,很明显他们也就比郑芝龙早得到消息没多久。

珀斯不是傻逼,港口附近的海军舰队早已经挨了几炮以后见势不妙逃走了。他已经成了孤军。

当南京的朱由检得到消息后,暴露下达的圣旨抵达爪哇岛找到郑芝龙的时候,传旨的太监都蒙蔽,战争结束了。

可惜哪怕结束了,他也得宣旨。核心内容只有一个”狠狠地报复荷兰人,把他们赶出马六甲海峡以及以东地区。“

郑芝龙还看到了东海舰队的大都督李旦,也是一个大海盗,被朱由检的海军逼得没办法,就把到日本的商路交出来后,经过培训加入了大明海军,然后随着大明海军越来越庞大。他这个早期加入者靠着熟练的海上作战经验。和郑芝龙一起成了大明的六大海军都督之一。

郑芝龙看着这位准备来抢功劳,可是却发现战争已经结束的郁闷东海舰队大都督的脸色,他很高兴。

但是也对朱由检这个皇帝的态度很郁闷,这意味着,事情很不好解决。毕竟大明三大舰队,来了三个,东海舰队,澳洲北部舰队,以及主力的南洋舰队。如果他不拦着,朱由检的圣旨里面还有抽调澳洲太平洋舰队和印度洋舰队的圣旨,但很明显,出使的太监都知道完全没必要。三大舰队已经吊打荷兰了。

然后不用说,荷兰的东印度殖民地被强习惯了的郑芝龙抢了,设立了胜州,意思很明显,就是战争胜利之州。其他人都没意见,雅加达也被恢复了原来名字。

然后参加了助战的各路团练只要愿意留在这里的一律加官进爵,以及获得原属于荷兰鬼子的房屋土地。坚固的雅加达城堡在荷兰人砸钱下,修的很”欧洲“。

很符合新学学派的理念。

许多人都说,印尼核心在爪哇岛,不仅仅人口最多,还土地肥沃,气候宜人。所以。留下来的人居然高达三万多人。他们有的成了官僚,有的成了警察,有的加入了驻军。但都是当地新地主。

自然郑芝龙没权赏赐马打蓝苏丹和万丹苏丹。但两个苏丹也都见识了大明帝国的牛逼,一声令下,十几万海陆军汇聚。他们这小胳膊小腿,还是上表称臣好了。代表崇祯的太监,很有政治经验,立即大肆夸赞他们忠君爱国。满口答应为他们祈求册封的事。两人带着欣喜回去了,对于荷兰的地盘,看都不敢多看,没看见郑芝龙已经认可胜州官吏了,驻军还高达三万。完虐他们。

胜州不值得郑芝龙浪费时间,推选出临时知州以后,他就带着三大舰队以及滞留在这里的五十多万移民去了锡兰岛。

一个月后,荷兰东印度公司怂了。不仅仅丢了马六甲港(吉隆坡),还被郑芝龙带着南洋舰队和东海舰队,达到了印度南部的据点。

1599年到1601年,荷兰涌现大量杀入印尼的船队,陆陆续续十几波,为了更好远征亚洲,他们在1602年合并组建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这家公司也是朱由检各大公司学习多年对象。

得到荷兰国会授权,可以对外开战,缔约的殖民公司。在1630年11月初签订了一个悲剧的条约:《卡里卡特合约》

战败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代表不得不割让了他们在远东的全部利益,包括爪哇岛的荷属东印度在内。自然为了方便控制马六甲,以及入侵马来半岛,马六甲港也被拿走。

卡里卡特位于印度西南部,那么为什么不选择东部孟加拉湾的据点,很明显这些据点,都被郑芝龙,李旦等人抢走了。

原本这些就是他们在本世纪初从被西班牙兼并的葡萄牙王国手上抢走的。大概有萨的拉斯,内加帕塔木等百年据点。自然卡里卡特南部的柯钦港,也被郑芝龙抢走了,很不幸这些地方都已经被移民了五十万的锡兰州设立了县或者镇。作为有着殖民印度任务的郑芝龙而言,这些据点和马六甲港一样,很关键,可以节省他们大量时间。

他甚至还有染指卡里卡特,因为这里已经被他包围。

但为了保住这里,东印度公司宁可支付大量战争赔款,不然他们就会面临丢掉印度全部据点的危险。留下这一个补给点,也好过重建。

最终,郑芝龙拿到了一大笔赔款,数目足以购买大概八百艘大型运输船。是的荷兰人也很小气,他们宁肯重新建筑战船和商船也不愿意拿出一个金币,包括俘虏的赎金,而郑芝龙却知道,拿到金币,根本不会属于他,可是拿到军舰,拿到商船。他的舰队肯定要刮风最大一部分。于是朱由检没有拿到一毛钱。但是他的海军多少八百艘战船。不对,郑芝龙被俘的荷兰战舰和商船也高达三百多艘。实际上高达上千。最关键这一战以后,就连欧洲各国也不得不重视大明的国际地位。可以说郑芝龙在1630年,把锡兰岛以东的整个远东,都被他打下来或者划为”势力范围“。

从此发展越来越壮大的华商海上集团冲出了隆庆开海(1556年前后)以后,一直限制在马六甲海峡以东的被动局面。从此以后马六甲海峡成了大明收税的关卡。就连占据马尼拉的西班牙人也得乖乖交税。要知道海关可是被朱由检设立的海军部控制。

冲破了这个关卡以后大华商借助锡兰岛这个跳板以及多个据点,开启了在印度爆赚的时代,最关键被赶出马六甲的荷兰只能在锡兰州和华商集团贸易。利润明显没有之前高,毕竟印度也是一个巨大消费市场,如果他们不高价买,华商还不会卖个印度人啊。穿金戴银的印度人可一点都不缺钱。

自然他们要是自己去远东,也是没问题的,西班牙葡萄牙不都还有殖民据点在大明势力范围,只不过过路费和海盗打劫的成本就很难避免了。

有了五十万移民的锡兰州,也根本不担心有人会袭击,他们可以武装起其中20万,青壮居多。更何况南洋舰队靠着俘获的战船和荷兰提供的战船,组建了大明第7大舰队的前身隶属南洋舰队的印度洋第二舰队。基地就是马六甲港和锡兰州的几个港口。为了维护他们在印度东海岸的海上霸权。朱由检很乐意在这些地方为此一直兼职海盗的印度洋第二舰队,第一舰队自然是澳洲印度洋舰队。随着”卡里卡特合约敲定。朱由检也在年底得到了消息,嘉奖的命令却早已经抵达,包括帮忙的马打蓝苏丹和万丹苏丹,显然这两个都是很精明的明主。不是蠢猪。

你不能指望所有土着国王都是蠢货,比如阿贡苏丹1628-1629年可是还围攻国雅达利的。很想铲除荷兰的他,最终失败了,荷兰的优势太明显了了。除非他们和大明一样那么强大无比,不仅仅陆军,还有海军,而海军就是他们的短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