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拯救大明:崇祯 > 第42章 亡国之祸

第42章 亡国之祸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拯救大明:崇祯!

42 亡国之祸

南洋还在纷纷扰扰,但当郑芝龙已经打下了雅加达,迫降了荷兰鬼子。朱由检就放下心来。没了东方据点,万里远征,历史上20世纪初的沙俄就告诉全世界,这难度,太大,不然他们不会连小日本都打不过,还是太远,你看让日本在瑞典的位置,他还不揍死对方。

太远就是压力啊。20世纪工业如此发达,都不行,17世纪就更不用说了。没有铁甲船,没有战列舰,没有蒸汽船。就靠风帆。你被打出去,要回来就太难了。

朱由检很满意,把马六甲港打下,马六甲海峡自己就可一个国家收税了,谁都不要指望抢走。敢抢,就灭了他。

自然立功的封赏,他也很大方。当郑芝龙班师回到新加坡,其他人已经接到了赏赐和圣旨,该干嘛干嘛去了。然后郑芝龙加官了,他成了海宁亭侯。按照乡里亭的等级,他是第三级的侯爷,但也比伯爵值钱太多,朱由检的“非军功不得封侯“直接卡死了无数文官成为这一等级的可能。不能成为侯爵,想成为公爵,你觉得可能吗,其他人答应吗。

郑芝龙很兴奋,然后他就把工作做得更好。因为他接到了组建印度洋第二舰队的命令和海军部的计划。

而远在南京的朱由检费心费力安排好这些事务以后,就通过海军部,枢密院等机构执行变成他的”国策“。

刚刚海上平静了,北方就给他带来了新的问题。

许多人说,所有明君都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的好的,昏君是解决不好的,暴君是解决粗暴的。

这很对。朱由检刚刚解决了南洋的问题,北边的问题就闹起来了。

或者说,他还没有解决南边的问题,北边的问题也就闹起来了。

咱们暂时不说。

实际上,哪怕是得知南洋事变的九月,朱由检也日子很舒服。裁撤了通政使司这个和六部平级的机构,这个机构就是皇帝沟通六部和内阁的机构,可早就被司礼监架空。

于是被他下令裁撤。一部分职能划归了内阁,一部分划归了司礼监。两家瓜分了这个部门。

至此,朱由检在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体制在三年多改革下,变成皇帝直辖,厂卫,内阁,六部,大理寺和国会。看起来最大的区别只有国会取代了都察院。以及通政使司被裁撤两个区别。但实际上,平稳过渡的大明朝彻头彻尾被他换血成功了。原来拉后腿的腐朽集团被他打了鸡血,军功授爵制度催动下,全国都已经躁动了。

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封建专制主义横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社会各界,对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冲击是无与伦比的巨大。完成了前期布局的朱由检实际上已经准备开始反击了。装了多年孙子的他,没想到揍得第一个居然是不长眼的荷兰人,这一顿暴揍,直接把对方打到了印度去。大明帝国势力又多了孟加拉湾这个大海海域。

可惜第二个对手也越来越强了。居然都能灭国了,还是他的亲戚建立的藩国。牛逼坏了啊。

时间是九月初九,这一天,自天启元年起义王二带着几百人起义开始,以干旱最严重,接连四年颗粒无收的陕北民变最为严重的明末起义,到了第四个年头,前面两年如果说是土匪乱民,那么这两年,随着家中余粮都被吃完,连野菜都没得吃的这两年,加入起义军杀官造反求活路的陕北民变越发严重。

加上朱由检忙着埋头搞垮原来腐朽的统治阶级,重建新的统治阶级和次序,也没顾得上。最多也就帮他们支援点粮草,就连出兵助战都没有过一次。

这就导致了藩国的民变越发严重。这一天,陕北秦国四大府之一的延安府,正式被第二代农民军领袖王嘉胤正式攻克。这家伙在这里整军备武以后,随后带着王大梁,高迎祥等陕北义军领袖,浩浩荡荡带着十几万起义军(包括他们的家小,害怕官方报复,也跟着一起随军,后世太平天国,以及唐末黄巢起义都是如此)浩浩荡荡直扑陕北军事重镇:榆林。也是秦国首都。

然后秦王朱存极这个贪婪小气的藩王就倒霉了。被起义军团团围住。作为沾满农民军献血的刽子手,坚持了不到一个月,由于他舍不得拿出府库中的银子犒赏三军和拿出王府的粮食

救助断粮的城内百姓。然后10月25日,没饭吃的百姓暴动,哄抢富商和地主官僚家里的粮食,同样为了怕他报复,果断打开城门。

如果军队不乐意,自然他们也没办法,可小气的秦王,犯了忌讳,于是守军大多果断脱离明军军服,一起加入了义军,聚义,都没信心的王嘉胤都准备去祸害晋国的。没想到

居然自己破了。然后朱存极一家就被王嘉胤等人豪爽的抄了家,然后砍了脑袋。

然而他作为大明第一个“战死“的藩王,死的可不仅仅只有他,被崇祯的”苛政“迫害的大量逃到秦国避难的藩王,他们也倒了霉,大明有爵位的藩王包括皇室十万成员中的人(万历33年数据)。据说就是他们每年高达552万两的宗禄,逼得张居正不得不改革。即使如此,万里初年每年开支居然高达1854万两,其中三分之一给了宗室。朱由检一刀切,全部断了以后。只剩下13个藩王日子还不错。在魏忠贤时代,藩王就是猪狗不如,动不动移藩到了鸟不拉屎的太平洋,据说太平洋三大岛群密布着上百万移民中,他们占据了三分之一。毕竟作为藩王,他们不可能就自己一个人去,各种徒子徒孙,各种相关服侍人员,安保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浩浩荡荡几十万人。

一些不乐意去的,要么老实交税,并把超过朱由检制定的”居民最大田产数目“的全部交出。也只能逃到13国避难。

而和秦王一起被杀的居然高达23位王爷,比如河南府的伊王,汝宁的崇王,什么的,都一起被砍了脑袋,他们如果只的13个藩国如此脆弱。估计也不会带着家人躲到这里。

可能也是因为他们来到这里后更加变本带利的苛责秦国百姓,才会把当地百姓逼急了,纷纷造反。

一句话,不做死就不会死。

按照朱由检新的贵族政策。这些藩王都将被废除,绝嗣了的秦国都会被取缔。

果然。秦王等人被处死第三天,28号。感觉不妙的孙传庭安排好陕西军政事物后,就带着五万秦兵北上直扑榆林。没办法王嘉胤等人闹得太大了,全国震动。24王被杀,被灭族,根本瞒不住关注这里的各地报纸。他也有巨大压力啊。

虽然陕西百姓拉着他不让他走。可他也得走,不走都不行,因为他这个陕甘总督,兼管秦国。

是的,幸好他感觉出兵了。因为舆论太恶劣了。就连大同的晋王,兴庆的夏国夏王,还有一直找事情的福王,如今的凉王,一个个兔死狐悲。

他们发现,当年朱由检说的话,居然上演了。他们居然被当做猪羊屠宰了,成了叛军取乐的工具。

一个个鲜血淋漓的人头告诉他们。这不是和平年代。没有温情脉脉。哪怕在抠门的藩王都不得不赶紧拿出府库余粮救济百姓,拿出金银赏赐可以保住他们小命的军队。

而迟了十天得到消息的朱由检也极为震动,自然表现的尤为大怒。虽然实际上他心里不在意,可是必须做给全国那数以万计的宗室看。

然后洪承畴升官了,他这个军委大臣正式”节制河南山西,陕西,秦国,夏国,凉国,青海国,代国,三生五国之地。就连孙传庭也因为“作战不利“削去了西宁伯爵位,贬为男爵。以及陕甘总督职位,戴罪立功,代理该职务。

这么一来他原本和洪承畴平起平坐,现在低了半级。早就筹谋很久的洪承畴实际上也很头疼。索性的是,他不缺粮食,也不缺军队。唯一头疼的是击败俘虏对方后如何处理。

感谢郑芝龙等人。他们带来的消息,使得一度结束的海外移民,再次开启。

有了皇帝允许他把移民,灾民,俘虏,移民到爪哇岛和锡兰州。他就不担心了。于是开启了他的暴虐镇压。不论是他还是孙传庭都是人头收集者。历史上由于没钱没粮。他们只能杀人。杀到1644年初,李自成建国后,终于养得活了为止。但很明显没有胜利者。

感谢朱由检不断提高军队士兵地位,不仅仅把全国阉党给魏忠贤修的祠堂,全部改为供奉牺牲将士的”忠烈饲“极力抬高军人地位。千万别小看这点,日本鬼子的天皇动不动就要去”靖国神社“拜一拜,实际上就是要收买日军上下的心,不论其他国家如何抗议,对他们而言,没有比得到军方支持更重要的了。

所以兔子国的无数次抗议,也就自己热闹一下。让对方知道一个态度,仅此而已。

如此重要的东西,作为封建君主他如何不好好学学。

于是今年阉党倒台后,全国的祠堂,全部被改成忠烈饲,这样就获得百万大军的踊跃支持,也算废物利用,毕竟天启年间建立这么多,拆了可惜。

除此外 就是每年清明节要求内阁首辅,首相都要代表皇帝带着文武大臣前往击败,祷告。

还有就是原来宗室兼职的各种将军头衔全部废除,改为同等级的伯爵,子爵,男爵,勋爵或者最低的太平绅士。

并且下诏,没有军功者,宗室不得虚受军衔军爵。这个问题没商量。军队必须得到尊重,一个个废物点心担任着辅国将军,护国中尉什么的,别人不知情,还以为大明的军官都是如此贪生怕死。。可以说为了提高军方地位,他自己主动谋划,枢密院自己也在极力争取。共同努力下,好男不当兵的民间风气总算被扭转过来。但是也让很多贵族宗室很好受伤。然后他们跑到了13个藩国。

他们估计也没想到被起义军抓住是这个下场吧,以前叫嚷着杀官乱兵的他们居然被乱兵抓住处决了。

这群倒霉鬼也警示了十万宗室。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