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拯救大明:崇祯 > 第160章 分红于民2

第160章 分红于民2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拯救大明:崇祯!

160 分红于民

不要以为至于沙俄热衷土地掠夺,全球只要有一点掠夺能力的民族都热衷。

然后,张献忠就买了一批熟悉英伦的奴隶回来壮大自己的能力。

暂时作为明帝国在欧洲唯一的棋子。张献忠还是很容易获得这些援助的。只要他不想着回来就好。

麾下没有任何总督,督军乐意让这个杀人魔王回来。这家伙不仅仅屠杀土着,同胞,他连自己部下都杀。简直就是一个类似魔鬼希特勒那样的疯子。

税收改革说简单,其实很简单,只要不是加税,减税吗,很简单,锦衣卫监督下,各地政府按照“皇命“,进行城门布告。

这个时代,封建时代,可不是工业社会,结构比较简单。尤其是千百年形成的”自给自足“结构。

不要以后,儒家士人,官员,最为推崇的就这这种秦汉就已经确定的”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社会。

也就是自然经济。他和官府最大的关联,时候只有两个,一个是交税,一个是服兵役。以前还有服徭役,但被朱由检废掉了。改为花钱征辟雇员,你没点关系,还捞不到的那种。

这种经济管理起来也很简单只要不去穷兵黩武,那么就不需要地方官使劲折腾。

毫无疑问,还没有开启大规模工业化,自然也不要指望太强大的”城市化“。因此,农村人口90%以上是必然。

各种整合后,农民只需要缴纳一个税收”农业税“。

就连人头税都被并入了按照田亩征收的农业税里面了。然后南方各省高兴了,税收又下调了。

按照皇命”永久不得高于十税一“。其中南京征收的下降到了15税一,再次下降一半。

中原各省,主要是直隶,山东,山西和河南,改为了20税一。只因为他们经济相对更好。

然后西北的陕甘绥直接30税一。这里还包括东北四省,安北两省,青藏两省。他们还要更低一点。

而且不同于西北各省还有承担中央税务义务。青藏,东北,安北三总督8各省的税收,并不需要转运燕京朝廷。不是燕京朝廷看不起他们。主要是运过来的成本比他们缴纳的税收还要高。你说运回来干嘛。因此他们的税收结构是五五分,其中各州县分掉一半,剩下一半归巡抚和总督府负责使用。没有转运使这个职务。这个职务可就是为了转运财政收入存在的机构。

时至今日,各个省份都开始正常缴纳税收。虽然很低。但也需要开始收取。

税收结构是根据各地经济实力决定的。像是青藏高原,能老老实实臣服朝廷,接受大统一思想,就可以了。主要是政治上和军事上的需要,之前可是一直在贴钱,随着收编势力被打垮和弱鸡以后,组建开始了自娱自乐的休养生息节目。

这个情况东北亚也一样,有安北总督顶在前面。他们也可以进入自娱自乐的节目。如果没有朝鲜王时不时控诉燕王和鲁王”劫掠“朝鲜。估计燕京朝廷都觉得”东北天下太平“。

哪怕皇太极几兄弟把当地人口都抢走了,迁走了,变得地广人稀。也无所谓。

他可以移民大量汉民去加强控制。尤其是纺织业发展,需要大量羊毛。肥沃的东北黑土地,虽然在小冰川时期,不适合变成大粮仓。(不要想当然的把17世纪的东北和21世纪的东北对等,一个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一个小冰川时期巅峰全球越来越冷,根本没办法折腾),但可以放牧啊。大规模牧羊。然后剪羊毛。京津唐一带完全可以发展成纺织工业中心啊。

相比起南方,这里牧场充足啊。

税收全面下调的好处就好像上市公司给股东派息分红。同样这一次大规模税收改革,也等于大明全国,包括殖民地,都进行一次大分红。毕竟原来的高税收腰斩一半后。全国人民都获利啊。

不好的就是:户部报告,财政收入呼啦啦下降三分之一还多。

百姓减负了。朝廷就税收少了,这必然的。

不过朱由检不介意。

他就好像一个上市集团董事长。年营收太多了。这些年掠夺性营收有点杀鸡取卵,有点伤人品和企业口碑。

因此开始进行一些修补。主要是竞争对手被打垮了(中华区别打垮了,但还在其他区域折腾)。进入相对安全的垄断营收期。日子必然好过了很多。

最关键,营收收上来,他没地方投资啊。难道去南亚,非洲,开副本。也花不了这么多钱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