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四合院之平凡纪实 > 第6章 窝里的故事三

第6章 窝里的故事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四合院之平凡纪实!

院里的禽兽没等到,老爹却是先带着买的东西回来了。

“崽儿,他们还没回来呢吧,这城里就这点不好,去买点啥都得在剩的里挑挑捡捡的,有的还不是那么新鲜,行了,我先进屋去收拾去了。”

“好的,爹,你先弄,我在这等着。”

孟广文看着老爹回来,也没注意都买的什么,因为他知道肯定得有肉。

“小文,这是住中院的易大爷,是厂里的钳工师傅。”

没一会儿,院里也陆陆续续的回来人了。

孟广文看着眼前40来岁的国字脸,略有灰白的头发,上眼皮有点薄,上嘴唇也有点薄,但是鼻翼却很厚的中年人,不知道是不是被后世的同人小说影响,总感觉这人有点不对,可是按村里老童生——老童爷交的,这类人不应该是绝后啊,而且这种人性格寡淡,似绝情且不绝情。

“易叔,你好,我是新搬过来前院西厢的老孟家大小子,孟广文,我爸让我在这候着你,我爸在屋里备菜呢,等一会做好会上门请你过来吃饭。”

大爷?不可能大爷,为了以后省了那些三位大爷,从打源头杜绝你们念想。还有,别跟我说您不您的,我踏马的东北的, 没有你们那说话习惯。

易忠海也没多想。

“好,好,孟广文,好名字,果然是人如其名,好小子,行,那我回家换套衣服就过来,不用请。”

“好的呢,易叔,那你先忙。”

“小文,这是鹿叔。”

“小文,这是龙叔。”

“小文,这是吴叔。”

.

.

.

一阵的寒暄,终于迎来了第二位主角,刘海中。

“小文,这是后院的刘叔,跟我是对门。是厂里的锻工师傅。”

住在西厢的许大茂对门就是东厢了。

三十多岁,团脸有点小长,显得是忠厚老实,不过略有的吊眼梢和左眉毛上方斜着贯穿的皱纹显得不太对劲。

得,石锤了,按网友的百分之百的满意度的话说,没有精钢钻,却总想干瓷器活的又蠢,又贱还坏的一老男人。

“刘叔,你好,我是新搬来的前院西厢的老孟家大小子,孟广文,我爸一会儿准备请你吃饭,在家正答对呢,一会做好了我爸会上门请去请你。”

“好,知道了。那我先回家了。”

得,不知道是不是没说您的事,这大叔还耍起高冷了。

“爸,您回来了啊,这是孟广文,上午刚搬过来的前院西厢,他家孟叔说一会去请您吃饭,让小文先告诉您一声,一会儿回家,您就先别做饭了。等我妈回来再做。”

“小文,这是我爸,是厂里的放映员,原先也是厂长的放映员。”

三十多岁,有严肃,已经开始谢顶的中年人,虽然见到的是才7岁的孟广文,却依然下意识的有点弯腰,头却抬的很正。

“许叔好,那个啥,我爸在屋收拾吃食呢,一会做好会上门请你的。”

“另外,许叔,大茂哥这一天帮了我不少的忙,谢谢大茂哥。”

知道和一个有孩子的人迅速拉近距离的方法么,夸他(她)家孩子。

知道和一个有孩子的兄弟或者姐妹迅速破坏关系的方式么,炫耀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对方孩子不优秀的地方不停的炫耀。

“好,好,小文,是吧,行,有啥事,你就找你大茂哥,以后都是邻居了,搭把手都正常。”

别说,领导身边人就没有几个傻的。尤其是娄半城这种不是领导,却能在战乱年代混的风生水起的大人物身边的。

走了没两步的许富贵对着许大茂说道:

“大茂,你先在这等你妈,你妈要是回来的早跟她说一声。”

到这,主要人物也就差不多了,不过还差一号脸瘫的倪大........何大清。

说曹操,曹操到。

“哥哥。”

“爸,您回来啦,这是新搬来的孟广文,孟叔说晚上上他家吃饭,一会孟叔做好过去请您。”

何雨柱一把抱起向着他跑过来的小雨水,向着一脸严肃(面瘫)的何大清说道。

“小文,这是我爸,也是厂里食堂的大厨,这是我妹妹,何雨水,今年4岁,跟小武应该是同年。”

“何叔好,我是孟广文,今天多亏了柱子哥帮忙,要不我这人生地不熟的的啥也不懂,真得谢谢柱子哥了。”

“好,那我一会就过来,我先带他们回去先洗漱一下。”

何大清脸上努力的呈现的笑容,对着孟广文点点头,转身对抱着傻柱说道:

“傻柱,抱着妹妹回家,给小雨水洗漱下。”

何雨柱也没说啥,对着孟广文招了招手,就抱着何雨水跟着何大清往中院走了过去。

大体人物虽然都过去了,可是许大茂也没走,所以孟广文只能跟许大茂在石桌旁坐下,有一茬儿没一茬儿的尬聊,好在,没一会广武就从屋里跑出来了,这下,有人搭茬的许大茂更显活跃,栩栩如生在给广武讲着故事,听得广武一愣一愣的。

不愧是放映员的苗子,那个时代的放映员可不是80.90年之后的放映员,这个时期的放映员不光会摆弄机器,还得能说会道,放着电影,讲解故事的剧情、背景、中心思想,有时候还得上手写。甚至最过分的,有时候插曲还得你唱。

就这样,迎来送往的,也见识过了院里十多户家里下班点往回来的住户。这也就是刚解放半年,等到年底,院里住户能到高峰——将近二十户。

最后,许大茂的老妈也回来了,这还是娄半城现在还没遣散家里的佣人,所以有的佣人不用长期在娄家住着。

听到说孟家请吃饭的话,也没说啥,对着孟广文笑笑,随机就招呼许大茂回家。

得,这是下意识的嘴严么?那问题来了,为啥有师承的何大清嘴也可以算严,到傻柱这,嘴就没有个把门的呢。

说傻柱,傻柱到。

离着中院的正房起码有2个院子,可还是能听到何大清在教训傻柱时骂的那句“你个傻柱子”以及傻柱那句“爸,我再也不敢了”。

应该是何雨柱听了孟广文的话,跟何大清说了偷花生米的事。

虽然不是原版的“你个傻柱子”,不过听着绝对带感。

“走吧,小文,跟我和你妈认识认识大院里的邻居,你带路。”

老爹拿着个托盘,里面放着瓜子和花生,随手递过去两个袋子,不用看,也知道里面放着花生瓜子,要不一个托盘真心不够分。

老妈抱着广武,也跟在老爹身后往前走。

从最南面的门房开始,挨家的拜访,遇到厂子同事,孟广文就往老爹那凑凑,递一递袋子,老爹那边也是秒懂,开门之后跟人家说了一声差不多半个小时,来请人吃饭。

到中院,也见识到了诸天里雷打不动的老虔婆——贾张氏,可能因为这个时候,老贾还没走,所以贾张氏还不是后期的能作能闹的样子,倒是贾东旭,有点让人意外,虽然有点高傲,但是该有的礼节都做到了。浓眉大眼的一国字脸的小帅哥,短短的几句话把待人处事做的很是有水平。

也对,要不易忠海第一养老人也不能选他。

不过可能是因为歇病休,贾东旭的老爹老贾在床上躺着,也没出来,因为不知道老贾是不是轧钢厂的工人,所以孟广文也没给提示,孟兆林也就没说请人吃饭的事。

正屋,何雨柱一边在门口的游廊的横条栏上趴着,一边不好意思的对着孟广文笑笑,而孟广文也就笑着在他旁边打开两个布袋子,让何雨柱自己抓。

趁着老孟和老何说话的功夫,小孟把小何身上的口袋都装满了。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继续跟着家里人往后院走。

后院一排正房的中间(这里的正房指的是坐北朝南的这种,相对应的,就是厢房,坐西朝东或者坐东朝西。而不是指四合院的正院主房的那种正房。)

号称薛定谔的聋的聋老太太家,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还没彻查身份的事,所以聋老太太现在还不聋。

充其量也不过是一孤身老太太,以后一个大院的邻居,唠两句,也就拉倒了,外加家里的锅还炖着菜呢,孟兆林和杨柳也就随便的唠两句,转身出了屋,带着广文、广武去了下一家。

哩哩啦啦的小半个小时,孟家的一家子终于回了屋。

杨柳跟着孟兆林去了耳房,孟广文带着孟广武回了自己的小屋。

孟广文看着在床上自娱自乐的广武,想了想,没管小广武去了厨房,因为要跟父母说的事不宜让广武听见。

“爹,娘。有些事,你们听过了,也就拉倒了,自己合计哈,首先,易忠海,就是中院东厢的钳工,面相不对,人极其有想法,可能是那种掌控欲极强的人,但不确定,所以他说的,或者让你们办的,你们都得事先合计合计。后院的刘海中,就是锻工,看着蠢,但是面相上是人坏,能不打交道就不打交道,遇到了,点头就过了。”

孟广文一边合计怎么给老爸老妈打预防针,一边又合计着用面相的说法把后世看过的一些事提前说出来,这样一来,大部分的事都有了证实,那么不信也会信的父母在院里就有了防备。

“对面屋的闫老师呢,人看着不错,不过面相上属于那种特精明的那种,而最不对的,就是后院那个聋老太太,怎么看怎么都是富贵人家的小姐面相,一生吃穿不愁的那种,不知道为啥会沦落的这种地步。”

“对了,爸,妈,咱们悄悄的说哈,老贾家你们记得么,就是中院西厢的那家,老头病了没出来,儿子出来接待那家,那家儿子面相显示的却是很不对了,按面相来说,贾东旭,也就是他家的儿子,应该这几年就没了,不过却又有续命之兆,再结合他爹有病,估计他爹1年内就会走,而贾东旭不会超过10年,如果3年内冲喜,应该是一轮之数再余点,估计也就13年不到。”

(怎么说呢,贾东旭是61或者62年走的,因为槐花是遗腹子,65年剧情开始,槐花3岁,棒梗13,那33年生的秦淮茹就是51年,18的时候嫁给贾东旭,52年有的棒梗。而老贾,实在没查到是哪年走的,所以我让他50年6月份之前,实施家庭成分之前走,那他就得走,哼。)

孟兆林知道孟广文跟着老童爷学的杂,所以听了之后合计了下,也就没吱声,重重的点下头。

而杨柳虽然听进去了,但是不希望儿子逞能,抓着脖领子“狠狠”的拍了几下孟广文屁股。

“下不为例,下次就是你爹把你挂门口的树上抽了。去把小武抱过来,然后去请人,最后会厨房来。哼。”

我就说吧,门口的树不是那么好。

pS:

许大茂的老爹,许富贵,在原剧中最后几集,傻柱帮许大茂还钱,拿回了许父的房产证,上面写着呢,户主许富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