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四合院之平凡纪实 > 第7章 窝里的故事四

第7章 窝里的故事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四合院之平凡纪实!

等孟广文送完小广武,再次从厨房出来之时,只见对面屋闫埠贵拎着一瓶酒已经向着这边走来。

“闫老师,你看,这正要去请你呢,快,快,快请进。爹,闫老师来了。”

老爹端着最后一盆大菜,小鸡(老鸡?)炖蘑菇,里面应该是放了土豆,要不也不能干了一海碗。

“闫老师,来,快进屋,这菜上齐了。不是我说你,来就来呗,还拿什么东西,快,请进。”

还别说,闫埠贵也是面儿上人。

“哎,这话咋说的呢,今儿是你这乔迁之喜的大日子,这初次登门拜访,空着手算什么事,再说,以后邻里之间的,远亲还如近邻呢不是?”

说着,闫埠贵对着伸手虚让他的孟兆林也一伸手,同样的虚让一下,随后便在孟兆林身后进了屋。

没走两步的孟广文迎上了手里端着一盘硬菜——猪头肉的易忠海。

“易叔,快,进屋,我正要去请你呢。爸,家里来qie了。”

“唉,易师傅,来就来呗,还拿什么东西啊,快请进,闫老师也刚进来。”

把易忠海让进去了落座之后,孟兆林也就转身的出了屋,到了门口继续等待。

就这样,走半截遇到拿着什么的鹿人甲,陪送到家门口交给老爹,转身,又是龙涛乙,还有吴明,继续陪送到交给老爹,而后,是拿着两段或者说两根腊肠的许富贵,还有同样拿着腊肠的何大清。

最后的最后,孟广文都走过了正院的月亮门进了后院,才遇到拿着一盘炒鸡蛋的刘海中。

还别说,刘海中也是面子人,这一盘炒鸡蛋最少得5个鸡蛋。

虽然这个时期的鸡蛋不算贵,大概就是第二版人民币的5毛一斤,但是,现在49年啊,上门送了小半斤鸡蛋,这怎么算都算重礼了。

少时,孟广文家正屋的客厅,算上孟兆林,总共十个人,围着一张圆桌坐的满满登登,别问凳子的事,就当他们来自带的。

孟广文回到厨房,没去管那屋的大老爷们喝酒,等他妈和他小弟都吃的差不多了,看了眼厨房的剩菜,还行,还有点带肉的和下饭菜。

“妈,你和小武吃饱了么?”

“吃饱了,哥哥。”

“吃饱了,咋了,小文?”

“我去给柱子哥和他妹妹送点,他家何叔过来了,没有大人了,怕没什么吃食。”

孟广文其实还是惦记着何雨柱,没招,后世的一些小说能写的傻柱狗都不理,却又有一些写的傻柱真的是天见垂怜啊。

“行,你去吧。”

老妈听到也没说什么,小孩子嘛,有什么好东西跟小伙伴分享不挺正常的么,再说,这可是孟广文第一次有小伙伴。

在村里的时候,杨柳没见过孟广文有什么伙伴。

4岁去开蒙,孟广文就习惯一个人在家里小院用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要不就在屋里看老童爷给他留的两本书,具体是什么书谁都不知道,两口子是不爱管也不想管,而孟启山是看过这两本书之后,也没跟他们说。

不到两年,老童爷走了,这下,孟广文是真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在家带孩子,收拾收拾卫生,在院子里写写画画,一直到49年年初开始跟他爹练武、出去练刀工,才算出了大院门。

就算这样,孟广文也是把看书的时间用在了练武上,不是出门做厨就绝不出去玩。

一度让杨柳怀疑孟广文是不是有点毛病,喜欢上了二手....不是,成熟的太早了。

这刚搬来大院一天,眼见着孟广文开朗了许多,也有小伙伴了,杨柳还在心里念叨着是不是真有风水这一说。

孟广文盛了大半铝饭盒的米饭,再在上面浇上点红烧肉的汤,外加也就三、四块的红烧肉,又用红烧肉里的土豆填满整个饭盒,随手拿了又一个小碗装了些土豆烩茄子。

不拿小碗真不行啊,虽然都是下饭的菜,可是,真的有点咸啊。

“柱子哥,开门,我小文啊。”

过了穿堂,来到正房的门口,一边用胳膊肘点着门,一边喊道。

“小文,你咋来了。进来。”

被打皮了的何雨柱此时也差不多缓了过来,略有不对的走过来把孟广文让进了屋。

“我那厨房剩的备菜,怕你和妹妹没什么吃的,就带过来点给你俩添个菜。”

孟广文随手把饭盒和饭碗放在他们家的饭桌上,冲着何雨水笑了笑。

何雨水害羞的低下头,不过还是有礼貌的小声说了谢谢哥哥。

“行,正好我和我妹妹还没吃完呢,你吃没,过来一起吃一口。”

孟广文看了一眼餐桌上的白面馒头,和一些炒时蔬,不得不感叹一声,大厨家庭就是不一样,吃的就是好。

“不用了,柱子哥,我吃过了,你们慢慢吃,我去看看大茂哥,要是没吃的话,能不能让他也过来吃一口?”

毕竟现在是傻柱家,该问的,还是得问。

“行吧,你去问问吧。”

得到肯定回答的孟广文也没继续留着磨牙,转身出屋向后院走去,也没管身后打开饭盒盖的何雨柱的惊呼。

“大茂哥,大茂哥在么。”

这回,孟广文没有去敲门,而是离着许大茂家的大门得有几米远的位置停了下来,向着屋里的方向喊道。

“唉,小文,咋了,我搁屋里吃饭呢,吃了没,没吃进来吃点。”

许大茂咬着馒头从屋门探出个脑袋。

“大茂哥,我家备的菜叫我拿了点放柱子哥那屋了,柱子哥让我过来看你吃没吃,要是没吃就过去一起吃点。”

还能咋整,为了关系两头哄呗。

“(ˉ▽ ̄~) 切~~他要是能惦记我就出鬼了,行,我跟我妈说一下,一起过去。”

别看许大茂小,但是家里有两个老奸巨猾的家长言传身教,怎么可能那么好糊弄。

不一会,一手端着4个白面馒头,还有一个是咬过半拉的、应该是刚才那个的许大茂一手拉着孟广文就往中院走了过去。

又是白面馒头?不是说好的建国初期困难么?不是说好了南米北面么?而且这个北面还是指棒子面,就是整个苞米连带着中间的苞米核(就是玉米和玉米芯)一起打碎出来的粉,说是粉,又有点像后世大碴子那种颗粒大小的粉。

“好你个小厨子,我还没来呢,你就先吃了。”

“你个小放片儿的,要不是小文要去找你,能过来吃到这些,拉倒吧你。”

得,小厨子就小厨子吧,不过这个放片儿的正不正经?

“对了,小文,你家这个红烧肉怎么做的, 不是川菜的,吃着口感也不像四九菜,还像四九菜。不过,挺好吃的。还有这个土豆茄子,不像中午的那个拌的,应该是烩的吧。”

不错,小厨子这个时期还是有哥哥的样,看着茬架儿,应该是一样尝了点,就没动过了,因为4岁的何雨水在那吃猫食儿呢,况且菜对于小孩子来说,是真的咸。

许大茂看着饭盒里的菜饭,也没管其他的,放下手中的盘子,拿起桌子上早就给小文和许大茂准备的碗筷,折过来小半碗的红肉汤汁拌饭,还有一点的土豆烩茄子。不过就夹了些土豆,肉是一块没动,还有两、三块呢。

吃过一些,对着孟广文就伸出的大拇指。

“还别说,孟叔做的真香。”

能不香么,土豆烩茄子是拿灰油弄的,而红烧肉炖土豆也是时间炖的够长久。

孟广文也就笑了笑,让他们几个继续吃,而后,也给柱子讲起了红烧肉的区别。

“川菜红烧肉就先不说了,我不知道怎么做也没吃过。咱就先说说老北平红烧肉和我爸做的红烧肉的区别。”

“这老北平的做法我听说过,应该是先炒糖色(sai),差不多了,然后下肉,炒的差不多了,再下辅料,最后添水焖煮是吧?”

孟广文看着傻柱点了点,而后又继续说道:

“而我们家做的,不一样的是,先炒糖色,不过跟这不同的是我们那的是老糖色,甜味就没有老北平的嫩糖色甜,而且我们炒的糖色不直接下肉,而是倒入足够多的热水,盛出备用,然后五花肉是焯过的水,冷水下锅,开锅打去浮沫,外皮见熟就捞出过冷水,这样肉据说更有嚼头,久炖不烂,把淋干的肉热锅冷油下入,煸炒一会,下入辅料,最后,盛出多余的油,锅里倒入刚才的糖色水,下入土豆,小火咕嘟吧。最后要出锅了,放盐就行了。多简单,有手就行。”

可不有手就行么,后世,东北的老爷们有几个不会做饭的,别看后来一堆堆的点外卖的,那里面又有多少纯粹是懒,不想做,或者是做完了不想收拾的呢,开玩笑呢啊。

“对了,那个土豆烩茄子就是用红烧肉的油做的,咋样,香吧。”

“香,确实好吃,不过我做不来,太麻烦了。”

许大茂在一旁听的直吐舌,做饭什么的,他也会点,但是听着一堆掏出、备用的,就觉的一阵头大,真的是太麻烦了。

而何雨柱就在思考着做法,而后,看着许大茂和何雨水都放下了筷子,他夹起来最后一块肉,放进嘴里,仔细品尝着。

而一旁的何雨水也听的两眼放光,刚才她也吃了块肉,好吃是好吃,不过对于她来说,就是有点咸,不过土豆的软糯特别好吃,而土豆烩茄子对于她来说,特别好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