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四合院之平凡纪实 > 第11章 日子,过的真快

第11章 日子,过的真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四合院之平凡纪实!

日子过得挺快,转眼孟广文就上小学了。说来也挺巧的,何雨柱现在上五年级,而6岁就上学的许大茂现在开学上了四年级。就这样,小哥仨,天天的一起上下学,毕竟三、四、五年级总共也没有几个班,都挨在一起。

建国了,当天,孟广文作为学生方队也参加了,别说,当那句“......成立了”给孟广文激动的,泪流满面。

过年了,没什么好说的,不过值的一提的是,老孟家和老何家凑一起了,没办法,两个小的现在成天的不离啊,睁开眼睛,脸都不洗就去找另外一个玩。而两个大点的也差不多,除了上课,剩下基本都是凑一块。

孟广文表示主要何雨柱太好玩了。

五零年,五月,天气有点不正常,刚热了几天,一场大雨下来,又得穿厚衣服了,要不真扛不住,就比如中院的老贾。

这几天的老贾,显的有点病病歪歪的,不过为了家小,还是去了厂里上班,这下倒好,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出了事故。

从医院出来回家的时候,已然是要不行了,凭着最后一口气,让贾东旭拜了跟他同组的易忠海为师。到家之后,叫来了同样从厂子出来帮忙的刘海中,在他的见证下,贾东旭一个头磕在地下,老贾这才闭上了眼。

就这样,在贾张氏哭天喊地的吵闹声中,过了七天。

这七天里,别说孟兆林了,其他家也是能上前搭把手的,都上前搭把手。别说这是一个院的邻居,就算是村里的仇人,人家儿子过来一个头磕下来,跟你来报丧,你啥都得放下,过去帮忙,甚至假如人手不够的话,你儿子都得上前当八大金刚。

就这样,老贾也算风光的走了,厂里,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赔了贾家老贾6个月工资的丧葬费以及12个月的遗嘱费,共计18个月工资,而贾东旭也顺利的跟着易忠海进厂,开始钳工生涯。

不过,进场之后的贾东旭愈发的深沉了,原先还是那种高傲,但是待人处事都不错,现在的贾东旭,闷,特别闷,见人打声招呼也就完事了,跟谁都唠不到一块堆去。

而贾张氏,可能是害怕的原因,混不讲理谈不上,但是得理不饶人是真的,就因为后院一家背后讲究她家,贾张氏硬生生的堵在后院骂了人家一个星期,后来还是后院的聋老太太受不了了,出来调节下,让那家人赔了点东西,道歉下才算完事。

这事,还没过多久呢,6月末,全民家庭成分登记开始了。

而孟兆林一家,被评为雇农,比贫农还惨,毕竟解释上是贫农还有地,而雇农连地都没有。

不知道何大清怎么想的,你说你报了个贫农就贫农呗,还弄的四合院里的都知道了,咋滴,闲自己太悠闲了?想死的快点?

没错,这次不是傻柱干的,是何大清自己说的贫农的事,不过贫农不贫农的,别人可能不知道,后院的聋老太太能不知道?

眼看着北京的军人越来越多,10月,那场一挑17的战争也终于正式开始,全民齐心那真是,就连何雨柱和许大茂都嗷嗷叫的要去当兵,最终在何大清和许富贵的巴掌镇压下,消停了。

眼瞅着又要过年了,不过这个年过的,咋说呢,全国都开始勒紧裤腰带,那可想而知院里的人了,不过两家是厨子,一家是放映员,过年还算好的,小的倒是吃的满嘴流油。

一晃,51年7月,学校放假了,何雨柱竟然考上了初中,你敢信?

不过不管咋样,哥仨又开始满院子乱跑了,不过也就这几天,过两天,孟广文和何雨柱都得跟着去厂里练厨。

“爸,我听柱子哥说,我何叔这又是好几天没回来了。”

晚上,何雨柱带着何雨水回家了,没啥事的孟广文对着在旁边抽旱烟的孟兆林说道。

是滴,现在已经被叫成“新人班长”的孟兆林升级了,成为他那个原先的新手食堂、现在的锻工食堂的班长了,虽然管的还是他媳妇,和原先那俩帮工。自然而然的,抽的烟也从烟袋锅子升级到现在卷的旱烟。

“嗯,我也听说了,听说是老何又找了一个,行了,人家的家事你管那些呢,再说人家怎么算都是你叔,少说两句。”

孟兆林也没当回事,就随口回了两句。

不过孟广文知道,这可能就是何大清跑路的时候,于是更加的关注何大清了。

有时候就是这么寸,第三天晚上,孟兆林就又跟孟广文说起了这事

“崽儿啊,你说这事咋弄,老何可能要跟他那相好的跑,踏马的还要丢下柱子和小水不管的跑,哪踏马的有这样当爹的,啊?”

?????

孟广文一头问号。

“不是,老爹,你说明白啊,到底咋回事?”

“还是今天白天,老何过来找我,问我河北还有没亲戚,我一顿问啊,老何支支吾吾的也不说明白,就让我以后照顾点柱子和小水,我问他是不是要走,他没吱声的就走了。”

想了想,孟广文还是决定跟他爹说说情况,能拉一把就拉一把呗。

“爸,我就问你一句,你俩这两年关系处的怎么样?先别管我和小武和他们的关系。”

“嗯?这是有事啊。嗯,要说关系吧,其实处的还可以,就不算你们小的关系,我和老何处的还行。”

“那这样,老爹,我跟你说点事,你就明白了,报纸上登了,8月份开始,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就是清查每家每户的个人情况。第二件事,我何叔说的他家是正宗谭家菜传人。而谭家菜过去是官府菜,只有达官贵人能吃的起,你想想他家是坐地户,而49年之前北京是啥情况。最后,去年登记成分的时候,他家登记的是贫农。”

“嘶,你说老何是借引子跑的?”

“要是猜的没错,应该是这样。我估计我何叔也就这一半天就得走了,这样,爸,明天你就找我何叔,跟他说明白,然后让他大张旗鼓的回院里来收拾东西,就说手艺被看上了,被邀请去河北或者天津那边上班。一定要让院里都知道,要不我怕柱子哥这边受欺负。”

孟兆林还在考虑着什么,最后缓缓的点了下头,道:

“行,明天你跟我去厂里,然后你跟何大清说,我在旁边守着。”

“好的,那,爸,早点睡,我也回去睡了。”

“把你弟弟也抱过去,晚上让他和你睡。”

??????

第二天上午,孟兆林把何大清拉到了一旁没人的地方,退了几步,看起了周边的景色。

“啥事啊,老孟,我这边还等着做饭呢,你和大文这么神神秘秘的,闹的是哪出啊?”

何大清还一脸懵逼的看着老孟家的爷俩。

“何叔,冲柱子哥的关系,我就问你一句,是不是非走不可?”

“唉。”

何大清看着孟广文,也不说话,叹息了一声,点了下头。

“因为成分的事?”

这下,何大清都惊讶了,平常就感觉孟广文像个小大人似的,懂事,没想到,懂的这么多。

“嗯,这你都知道,傻柱子要有你这脑袋我也不会不放心他了。”

“那何叔,你啥时候走,这点很重要。”

“也就这几天吧,不走不行了,下个月就要人口普查了,我不走,我这一家都没个好。”

“行,何叔,那我不拦你,不过,你最近几天得回院里,大张旗鼓的收拾东西,跟人说是被领导看上了,调去天津或者河北工作,吃公家饭,地方别太远,但是也别太近,省着柱子哥和小雨水受院子里的个别人欺负。”

何大清想了想,点了点头,这样也好,虽然孩子有他们的小伙伴,但是这世道,吃绝户的,还少么?

“还有啊,何叔,你跟柱子哥和何雨水就别说吃公家饭了,就说调过去了,过一阵安顿好就接他们过去,能骗一阵是一阵吧。对了,千万别给我柱子哥找关系进厂,千万别找,要是传出去,就露馅了。等过一阵人口普查的时候,把柱子哥改成35年的,今年也16了,让我爸带学徒再把柱子哥招进来就好。”

“嗯,也好,本来还合计这两天请食堂主任吃饭说柱子的事呢,行,这下就当告别宴,临走跟他透露下我要去外地吃公家饭的事也好。”

何大清那万年没有表情的脸,这下也能看出来明显的放松了。

就这样,没过几天,何大清还是走了,不过这次,院里都说何大清是高升了,也没人说闲话了,而何雨水,因为有了玩伴,也没伤心几天就正常的玩闹起来。

8月,被改成35年生人的何雨柱,明面上16周岁了,在孟兆林疏通下,进厂了。在锻工食堂,也就是孟兆林手底下开始了学徒工生涯,每月工资,额,严谨点说是生活费,因为学徒工没有工资,每月厂里发14万的生活费。

本来何大清就给老孟家留了200万当做何雨柱和何雨水的花销,当何雨柱领了第一个月工资买了一堆东西到孟家,叫了一声“师父、师娘”之后,开始光明正大的在孟家搭火了。

对,原先只是何雨水正大光明,现在,连何雨柱也理直气壮的搭火吃饭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