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四合院之平凡纪实 > 第12章 盛开的白莲花

第12章 盛开的白莲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四合院之平凡纪实!

10月,贾张氏回老家探亲,在她老家不远的昌平给她家已经转成一级工的贾东旭物色了个媳妇,据说勤劳肯干,而且长的带劲,是个生儿子的料。

11月,就是这么快,贾家准备结婚的事了,作为贾东旭的师父,易忠海忙的是腿打后脑勺儿。没办法,那时候办事情,总是要有男人出面,别看贾东旭20了,那个年代20不小了,可谁让上面有个师父呢。

11月末,后世的书友称之为“吸血亲王”的盛世白莲进院了,虽然穿的朴素,不过,18岁的十三姨的风采,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挡的住,何雨柱和许大茂等等等等原先跟贾东旭玩不到一堆去的小伙伴,都有意无意的往贾东旭身边凑,这让贾张氏高兴无比,满大院,有一个算一个,她家儿子最有出息了。

12月初,用了婚礼的喜钱,外加一部分贾东旭的工资,买了台缝纫机回屋,这下,院里的,只有羡慕。

不过,这一切跟老孟家关系不大,孟广文就不说了,早就防着呢,而孟兆林和杨柳就还那样,你们过的好就过的好呗,我家自己过好,不比啥都强。

而何雨柱,在晨练的时候,被孟广文阴阳怪气的说了几回,也就那么回事了,毕竟他16了,不过实际才13,是有冲动的年纪,不过还小,冲动也就那么回事,这事也就过去了。

说起来也怪,上初中的时候,明明你不喜欢他(她),几个损友在身边起哄,几次下来你自己都会合计你是不是真的喜欢他(她)。反而身边的朋友嘲笑你几次,就算真喜欢,你都下意识认为你不喜欢他。看看,介个就是爱尼玛的麻花情。

“爹,还记的我咋说的吧,倒数开始,最多还有12年。”

有时候,孟广文就喜欢贱兮兮的撩拨他老爹。

这不,礼拜天,他爹在院子里晒太阳,没事干的孟广文贱兮兮的凑过去,跟他爹挤眉弄眼的。

“滚蛋,有事说事,没事滚蛋,好不容易礼拜天歇歇,别逼我动手。”

“爹,没事,我就说一句就滚,那个啥,关于那个贾嫂子,你自己想想什么叫极致的精致利己主义,什么叫结了婚之后,以家为单位的极致利己。行了,你嗮吧,我滚了。”

说完,孟广文也没管已经开始比大小的孟广武和何雨水,过去给自己的老娘打下手,开始换起酸菜缸里的水。

52年1月24,阴历腊月廿八,厂里歇工,没事干的孟广文、何雨柱、许大茂,在南锣鼓巷的地界瞎混,这时候正是孩子多的时候,只要不是吃饭,家家的小孩子不是满大院的跑,就是满巷子跑。

逛着,逛着,眼瞅就到了地安门东大街,看着有军车,孟广文才起来以后可能成为他的资本的一件事,那就是给志愿军捐粮。

从去年战争开始,我军在前线的军需一直都不足,不过国人嘛,出门在外,报喜不报忧不是正常嘛。

这样一来,孟广文就想着用捐粮来换取以后的资本。

可是,话说来,他现在9岁,就算全家,再算上许大茂的全家,才能捐多少,不够啊。

不行啊,明明的好机会,错过了,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又能遇到。

这让往回走的孟广文有点显的闷闷不乐。

“小文,明天我们去逛庙会啊,那还有打把势卖艺的,可精彩了。”

也没注意是谁说的,反正就听到打把势卖艺了。

对啊,打把势卖艺,可以学91年国内发大水,香港赈灾义演那样,凑起来捐款捐物,这样的话,不用多,把南锣鼓巷走个遍,就规模不小了。

说干就干。

“柱子哥,大茂哥,有点事跟你们说。”

拉着小伙伴,走到一边开始商量起来卖艺捐粮的事,何雨柱和许大茂也没多想,就同意了,毕竟当年也是要去当兵的主。

“那这样,我们先去街道问明白主要的事,然后征得同意,回去之后,柱子哥上哪借个锣,大茂哥拿笔和纸,下午从我们院开始,我和柱子哥表演套路什么的,大茂哥就负责敲锣抛杵子拿啃儿。”

哥仨来到现在还不是街道办的街道办,人家回答也挺有意思,看着年纪小,也没当回事,就说家长知道话,能送多少他们收多少,不过最后得去找家长核实。别看岁数小,拥军永远都是正确的。

哥仨吃过饭,拿着不知道何雨柱在哪借来的锣,在中院的空地上敲了起来。

“走一走,瞧一瞧啊,今儿到贵宝地敲锣卖艺,全然不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现在还在冰天雪地中保家卫国的战士们.........”

该说不说,能说会道这方面,许大茂当之无愧。

起初,大家听着敲锣都合计怎么回事呢,就聚到了中院,后来一听,嚯,卖艺,好家伙,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近距离观影,不错。

孟兆林和许富贵听到卖艺脸都黑了,后来还是听到是为了捐粮给战士,还是街道办同意的,脸色才缓解下来。

两个小时之后,左一段套路,右一段唱京剧的孟广文,嗓子哑了,也累得不想动弹,只能由光是套路的何雨柱清点物资和唱名,嗓子哑了的许大茂记录。

还别说,收获不小,家家或多或少的都捐了,就连后院的聋老太太都捐了几双鞋。

趁着天亮,哥仨推着借来的板车给街道办送了过去,当见到东西的时候,办事员都惊了,这哪来的富家少爷,捐了一车东西。得,上报吧。

就这样,主任出来才弄清哥仨这是在他们院义演,弄出来的,明天开始还要在巷子里义演,募集粮食。

最后主任也把东西收了,并表示最后会上报的,才让哥仨回家。

就这样,这场由小哥仨主动,街道办配合的义演,终于在每天上午一场,下午一场的情况下,演到了正月十五。

这十八天,真的把哥仨累瘫了,不过高兴的是街道办和哥仨,因为上报的原因,新闻记者来过采访,街道办和哥仨都上报纸了,街道办也受到了上级表扬。南锣鼓巷的居民也高兴了,街道办的外墙上贴的红纸上,密密麻麻的写着捐过东西的人家的名字,就连捐过几双鞋的聋老太太都榜上有名,不过就是没写具体谁家捐了多少物资。

就这几张红纸的照片也上了报纸,这下,巷子里的人可以说没有不认识的这哥仨的了。

过了十五,因为上过报纸的原因,各个地方也开始组织的捐物资活动,所以孟广文也就主动的找到了街道办把活动停了,后续,就让街道办弄比较好了。

无所事事的孟广文开启了街溜子模式,厂子也不去,厨艺也不练,每天早上和何雨柱对练完,就回屋睡觉,睡醒了,满巷子的溜达。

孟兆林一看,还有十多天就开学了,也就没管他,不过何雨柱确实有点悲催,前一阵因为义演的事虽然在厂里请假了,可是刚过完十五就被孟兆林压着去了厂里上班了,毕竟是学徒,要是开了谁也说不出来什么。

因为是还有几天就雨水了,对,就是何雨水的雨水,天气也有些暖和了,院里的大妈聚集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对了,院里双职工的,好像就孟广文一家,这也是前两年有一阵院里的谈资,现在,已经改了,基本上都是谈论秦淮茹的。

从秦淮茹嫁进来,贾张氏基本上就没收拾过家务,基本上都是秦淮茹在收拾,不过贾张氏还没进化,婆媳也是和和睦睦的一起生活着,而贾张氏基本也就是在跟院里的那些大妈唠嗑的时候才不干活,炫耀自己这个儿媳妇。

这下,院里的大妈明面上不说,可心里却打定主意,以后以秦淮茹为样板,高低给家里儿子娶个这样的漂亮还能持家的媳妇。

3月份,开学没几天的孟广文,就听说贾家又有喜了——秦淮茹怀孕了,两个多月了。这下,四十多的易忠海更是乐的找不到北了,没错,易忠海比贾张氏还高兴。

假如高兴有10级的话,那贾张氏现在是8级,如果生下来是个男孩的话,那是10级。而易忠海现在却是10级,毕竟自己徒弟的孩子,就是自己孙子辈了,隔辈亲理解下。

现在的易忠海可能处于放弃和没放弃之间,最后一哆嗦,假如徒弟的孩子生下来是个男孩,他还没有孩子,那以后,贾东旭就是养老徒弟。而这期间,他有孩子,或者贾东旭家是女儿,那在待定。

像易忠海这种人,心思极其的重,说是坏人吧,现在的易忠海还真不能说是坏人,说不坏吧,那后期的易忠海咋回事?老年痴呆了?

算了算时间,孟广文就知道这孩子是棒梗了,时间差不多能对上。不管怎么说,现在真不能叫盗圣,毕竟孩子小,得看他受到是什么教育,要按现在贾家的情况看,棒梗虽然可能有些小毛病,可真不能像后世那种混不吝的白眼狼性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