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2003:从互联网创业开始 > 第15章 书生追读)

第15章 书生追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2003:从互联网创业开始!

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听着这首《真心英雄》,马芸躺在床上,泪流满面。

创业为什么这么难呢?

什么倒霉事,都让他给摊上了呢?

他还记得,他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是海博翻译社,这是杭城第一家翻译社。

随着龙国加入who,对外贸易额逐年提升。

63年出生的他,作为一名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天之骄子、时代的弄潮儿,对创业信心满满。

他当时觉得,自己的创业项目,根本不可能失败。

别人第一次都失败,那是他们能力不行、时运不济,自己可不会犯他们的错误。

但,就如同绝大多数人的第一次创业一样,马芸的第一次创业,最终也失败了。

尽管他利用了身边的一切能利用的人脉,但翻译社的月收入也仅有700元钱。

这700块钱是收入,不是利润。

利润是要扣掉房租的。

他租的门头房,房租是一个月2400元。

为了让这个伟大的创业项目继续下去。

他只能把翻译社的一半,租给了别人,那是一个报摊。

一个专门卖报纸和娱乐杂志的报摊,房租1200元。

第一个月,摊主去掉1200元房租,还能剩下利润3000块。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互联网还不发达。

人们获取资讯的唯一途径,就是报纸。

那些喜欢追星的年轻人,更是将每周一期的娱乐杂志,奉为瑰宝。

要是娱乐杂志里,能有一张A4纸大小的彩色明星海报。

那绝对是非买不可的!

有哪个年轻人,不想把港台明星的彩色海报,贴在卧室里呢?

马芸也有偶像,作为一个学英语的,对英语系国家更加了解。

他的偶像是迈克尔杰克逊。

人的偶像,都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确立了。

那个摊主这么赚钱,可是把他给馋的不行。

于是他去了义乌,进了塑料花、手电筒、内衣、袜子等小物件来卖,但是效果非常差。

报纸杂志,相当于每天消耗的日销品,而且报社多年来,早已养出了固定客户。

而塑料花、手电筒等小物件,则属于长期消耗品。

能用几年不说,还形成不了固定的客户,都是一锤子买卖。

翻译社内,摆摊补贴房租,可以说是失败中的失败。

往后的十年内,家里都没有买过内衣和袜子。

家里的亲戚也都没买过。

但是,马芸并未因此放弃创业,他一直觉得,人生的苦,没有白吃的。

只要一直坚持在创业这条路上,这些经历就会转换成经验,总能起到帮助。

但是,如果改行去打工,那才叫失败。

打工,呵呵,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

创业一直在赔钱,但生活的开支,可一点也没有减少。

他不得不改变方向,让教导主任,把他在学校的课,多安排一些。

那个时候,他是杭城电子学院,排课最多的老师。

没错,第一次创业,他是兼职的。

如果是全职的话,恐怕他早就倒下了。

这次失败的创业,让他悟道了,创业根本不适合玻璃心的人来干。

一边是受人尊敬的大学老师,一边是摆摊创业卖内衣袜子的小商贩。

这种割裂感,可以让普通人放弃,但却让马芸着迷。

1996年,当33岁的他,创建《龙国黄页》网站时,他已经知道利用媒体的力量。

自己敲不开的门,可以找能敲开门的人。

龙国黄页网,就是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做宣传,让世界了解龙国。

作为一个推销员,他首先要让自己相信,但创业这种事,失败才是正常。

好在,这次推销,没有白费,电视台多了一部《书生马芸》的记录片。

百无一用是书生!

1999年,36岁的马芸,再次踏上创业路,建立了阿里巴巴。

如果在古代,这个年龄还没有死,应该算上一个及格的老兵了。

至少,他还活在创业的海洋里,没有被淹死。

这得益于他这个人,善于思考。

尤其喜欢武侠、功夫。

他从武侠、功夫中领悟到,创业者要像古代的刀客,收刀,要比出刀还要快。

创业,发现情况不对,千万别坚持。

坚持会让人万劫不复,根本没有力量,再一次创业。

要想成功,就必须盯住最大、最新鲜的蛋糕,去分一杯。

早已不是萌新小白的他,选择的赛道,是热的不能再热的互联网。

可以说是,人傻钱多,他做梦都没有想到,互联网能有这么热。

他只是比《书生马芸》多准备了一点资料,竟然让他就拿到了软银孙正义的2000万美元的投资。

这次投资被认为是孙正义最成功的一笔投资,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一笔投资之一。

据孙正义后来说,他赌的是龙国互联网的赛道,必然光明无比。

不光马芸,同时投资的,还有二十多个互联网创业者。

马芸唯一能拿出手的,就是他的年龄是这些创业者里最大的。

就如同古代的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比其他的反秦者,年龄稍长一些。

在其他创业者眼里,马芸这个中年人,学历不是常青藤的,履历也非常差劲,甚至没在国外的大型互联网公司从业过。

当然,马芸不是最差劲的,最差劲的是孙正义。

典型的人傻钱多,什么人都给钱。

没有人会想到,多年以后,很多互联网人都叹息,为什么投资人不是龙国的。

但在马芸眼里,这群年轻的互联网创业者,像极了年轻时的自己。

只是他们的运气要好一点,正好赶上互联网的风口。

有句话说的好,只要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孙正义的投资,让马芸恢复了信心。

当时的互联网,是风口,也是泡沫。

风会停的,泡沫也是会破裂的。

马芸的创业项目《阿狸巴巴》,就是将龙国的工厂,搬到网上,方便需要订单的品牌商找到他们。

这个模式,他也不是做的最专业的的。

更加出名的,是一家叫做慧聪网的网站。

马芸将国内的工厂网,起名诚信通,前者每年收费1800元。

将国际的,起名国际通,每年收费元。

赶上了好时候,这个阶段,是对外贸易飞速发展期。

国际通业务做的顺风顺水。

试问?

哪个工厂,不想有国外的大订单呢?

毕竟,国内的订单,早就饱和,或竞争激烈。

哪怕拿到投资后,紧跟着遇到了互联网泡沫。

马芸的阿狸巴巴,都没有怎么受影响。

因为他的阿狸巴巴,有稳定的收入。

这是他抗住互联网泡沫的根本,不像有些互联网创业项目,很虚,没有盈利。

一旦融资用完了,不能自力更生,结果必然是倒闭。

2003年,40岁的马芸,是真的撑不住了。

事业好不容易才有起色。

为什么会遇到这种事?

鹏城交易博览会,是龙国每年最大的商品博览会。

各大工厂,都会参展,是阿狸巴巴获取客户的最重要的盛会。

当他带着员工去参展时,遭遇了非典。

消息传来,杭城有300多人被隔离了,其中两百多人是阿狸巴巴的员工。

他们感觉是过街老鼠。

员工们,出门甚至都不敢说自己是阿狸巴巴的。

阿狸巴巴,在建立三年后,停业了。

他跟孙正义的投资协议,可不是白签的,是有考核的。

如果再这样下去,到年底,所有投资都会撤走。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做一个无赖。

昧着良心,把这些钱通过合法但不道德的方式占为己有。

但,那样的话,会比杀了他,还要无法容忍。

创业者,失去最基本的诚信,还能叫创业者吗?

名声臭了,赚再多钱,还有什么意义?

那不成骗子了吗?

……

这次疫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过去。

但是,就像《真心英雄》中唱的,风雨之后,会有彩虹。

在歌声中,他又一次重拾信心。

他不会认输,更不会倒下。

危机,危机,危险中,往往也孕育着机会。

关在家里的一个月,生活物资匮乏。

杭城商户们,叫苦不送。

这次的经历,让他意识到,龙国,也是需要有一家购物网的。

即使被隔离,也能有商品运到家里。

得益于多年的创业经历,那2000万美金,他只用了500万美金。

钱,是英雄的胆。

经过认真考虑,他决定上线一家c2c电子商务网。

创办这家网站的初衷,就是让商家,即使不开实体店,也能在网上,把商品卖出去。

毕竟,在网上,辐射的可是全国客户。

技术人员正好赋闲在家,无事可做。

起来,都给我搞这家c2c的网站,名字就叫阿狸妈妈吧。

就这样,阿狸妈妈上线了。

阿狸巴巴是一家b2b的商城,商人对商人。

在阿狸巴巴的基础,代码仅需要进行小小的改动,就能轻易实现c2c。

三天时间,就开始了内部测试。

他让员工们拿着这个网站,去找亲戚朋友用一下,最好是会上网的大学生。

很快,反馈出来了。

好是挺好,就是有一些不伦不类。

阿狸巴巴,还好点。

毕竟是有一个童话故事的,寓意赚钱了。

但是阿狸妈妈,什么鬼?

感觉只听名字的话,完全不知道,这家网站是做什么的。

属于一个四不像的末流网站!

谜语人,只有网站站长知道,访客看名字,根本猜不出来是干什么的。

就比如,A员工向b同学说:阿狸妈妈这个网站挺好,可以去看一下。

b同学就要问,这家网站是做什么的?好在哪?

A员工需要解释半天,才能让A同学知道,这是一家有着海量商品,供你选择的网上商城,人人都能在网上开店卖货,购买商品。

没有中介商,赚差价。

总之,反馈就是这样。

作为一个推销员出身的创业者,马芸的第一感觉就是,网站的名字,起错了。

起名阿狸妈妈,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

因为有爸爸了,肯定要有妈妈。

这样,阿狸的家庭圈,才完整。

但是,网站最重要的是用户,怎么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呢?

到底应该起什么样的名字?

他冥思苦想了两天,想了十几个名字,都不满意。

隔离期结束,终于能出门了。

因为官方的积极应对,非典很快得以控制。

整个杭城,也迎来了春天。

他走在路上,看着公园里的大爷大妈们,遛弯的遛弯,锻炼身体的,锻炼身体。

一切是那么的和谐。

一对小年轻,行色匆匆,高兴的交流。

“西湖跳蚤市场,终于开业了!太好了。”

“咱们快点,抓紧去掏宝,晚了,好东西都被别人淘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