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妖身问道 > 第二十六章 天下七宗

第二十六章 天下七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妖身问道!

田二郎禀告自己的修行进度时,林丫丫和云芝也在现场,如此第二天莫迪也得到消息,不禁羡慕的直咧嘴。特意跑来打听细节。

因林庆云说过,让鹿妖不要出风头,田二郎记在心中,便没有如实描述他凝液成功是余晋的一言之功,只简单说“心有所感,忽有所成”。

莫迪受田二郎刺激,倒也努力了几天,日日功课不断,但只保持了一旬左右就故态复萌,与往日无有不同。

田二郎等人离家数万里,在此也没什么朋友,便也没搞什么庆祝之类的活动,所以就他凝液一事在林家内部传扬了两天后就没什么动静了,一切恢复往日秩序,只有田二郎本人没有松懈,暗暗独自努力修炼《生水经》所载道法。

在林家做为与田二郎最亲近的人(妖),余晋也仅仅替田二郎高兴一阵便将心思放到自己身上,储物之术已成,再便是要探索攻防道法了。

所谓道法,是包含两项事物,一为道,一为法,此中法也可称术。

余晋也曾向田二郎请教过这个问题,田二郎转述了碧虚宗一位长老对道法的讲解:

”道者,路也,即修行之路,也可说也是修行者所坚持的理念。

生老病死,盛衰兴亡,春发夏长,秋收冬藏,俱都是自然规律,世间生灵修道皆追求长生不死,永盛不衰,此举乃逆天而行,故修行之路必然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修行路上除自身功法修炼晋升的艰难,还有修者之间的争斗,为灵药、为法宝、为洞府、为功法......,为争那修行路上的一线生机,相互之间争斗不休,这便需要“法”。

是故,法者,道之依仗也,护道之术也。

但也要记得,法无高下,道则一也,专注自己的道路方向,不要沉醉在强大的道术之中。

依仗强横的道术纵横天下很是爽快,但若一味沉迷于此,忽视境界的提升,最后也逃不过一抔黄土。“

余晋对这位碧虚宗长老前面关于道法的叙述颇为认同,对后边沉迷道术的警告则毫无触动,因他当时没有掌握任何一个道术,是以心中没有半点共鸣。

他好奇打听这位长老的详细情况。

田二郎咧嘴一笑,告诉他,这位长老在炼神境界仗着一门神通横行天下百余年,金丹之下无敌手,修行者见之辟易,其仗着神通沉迷争斗,无有不胜。

忽忽百年已过,却发现自己临到寿尽还没突破金丹境界,悔恨之下寄语门下弟子,望其弟子以他为鉴,勿要再蹈旧路,说完便去闭了死关,这些年过去了,也不知道是已突破境界还是已老死。

余晋开始还以为说出这番话的长老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形象,没想到所言之人平素所行竟是如此飞扬跋扈,而临到寿终才有所醒悟留一番感言。

当下心中便有些百感交集,甘苦不明。

此后夜深之际便时时想起这番话,细细琢磨这位长老生平,时时给自己警醒,一切要以境界提升为主。

当前最重要还是道术的探索,那位长老也说了,术者,道之依仗也,自身无道术庇护,境界提升的道路怕不是那么顺畅,一不小心被人捉了去做符篆的材料,命都会丢了,更别说提升境界了。

正好田二郎也开始修行道术,余晋得了空便去请教田二郎关于施放道术的心得。

田二郎对于不涉及本门秘术的施法原理倒是知无不言。

”传说远古蜗后造物,先于虚空收集五行精气,以五行精气显化万物。

万物既显,五行精气相互淬磨而生先天灵气。

先天灵气脱生于五行精气,便自然能与五行精气融洽无间。

我碧虚宗认为,道术的本质是以自身凝练的法力勾连周身五行精气,精气扰动、变化外显即为道术,而其他在五行道术之外的道法也各有秘法。

但我觉得五行精气是这个世界的基础,五行道术修行也最简单,你可以先从修炼五系道术开始探索。

妖族的妖气也为灵气所化,所起作用与人族凝练的法力自然相同,你现在与我的不同也就在你需要探索妖气调动方法,而我只需按道籍所载施行即可。“

余晋仔细琢磨田二郎这番话,感觉颇为有理,不仅没有漏洞,还能完全自洽,不禁惊讶称赞道:”田师兄,你很厉害了,对道术的理解已如此通透。“

田二郎赫然一笑,“都是《生水经》总纲所载,我不过稍微变化了点话而已。

随后一顿,他又开口道:

“但是小八,这只是我宗修行法门,除我宗之外,还有与我宗修行理念不同的几宗,今日正好说起来,便细细给你说说这天下修行法门。

如今天下间修行法门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以我宗、龙虎宗、天门剑宗、积雷山为首,沟通天地灵气,引气入体,结丹化神,自元神练就之后,便有无穷神通,更可悟道长生。

第二种,以大荒宗为代表,淬炼肉身,引灵入宫,神与灵合,最终可身化远古神兽,也能长生不灭,永生不死。其宗最重肉身修炼,最后也是追求以肉身化为神兽之躯。

第三种,便是以悬空寺、水云观为首的释迦佛门,承业发愿,参禅苦行,追求应身无量,度脱终生,拔济未来,越诸尘累,最终修成大阿罗汉。”

余晋竖起耳朵,唯恐露了一言一语,这天地间修行宗门也是今日才有所了解,也就是他来到白石城才有所了解,若还在荒野山林,这些常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能听到。

田二郎见余晋听的仔细,便起了兴致,又继续讲下去。

“我宗、龙虎宗、天门剑宗、积雷山等四宗虽然都以修成元神为目标,但具体修炼道术又有所不同。

我宗修士,炼神境界之前,道术运用以五行精气为基础,驱动法力引动五行精气外显为道术,炼神之后以神魂感应所得神通为主要手段,之后五行道术与神通并行。

龙虎宗平素以符篆、道兵行走修行界,结丹时金丹组成则是种子真符,真符结成则平时对敌念出符成,不必临敌画符延误战机。

道兵则是龙虎宗降伏、养育的妖兽,由本门长老下了禁制,本宗弟子出山时,赐给出山弟子以防身,由于禁制存在,妖兽生死存亡皆操于驱使者之手,所以对敌时无不竭力向前,一旦有所懈怠,轻则斥骂鞭挞,重则剥皮抽筋。”

听到此处,余晋不由心中发寒,幸亏一开始是被莫迪抓了,要是落入龙虎宗之手,最好的结果也是失去毕生自由,生死操之人手,永生难以解脱。

田二郎瞟了他一眼,嘿嘿一笑,开始讲述天门剑宗。

“天门剑宗居于两界山以西,西江出两界山之口的天门山舍身峡,全宗以剑为对敌手段,炼神之后神识分化便可以神识操纵飞剑远程攻敌,飞剑纵横,剑光喧嚣,同等境界可当者无几,晋升金丹时以剑心剑意化为剑胎,此宗道术最是凌厉,宗门宗旨则是有我无敌,有进无退,一剑破万法,剑出斩神魂。

余晋悠然神往,这等神通正是他心目中的剑仙手段,可惜他附身的不是人族,否则一定去投入天门剑宗。

”积雷山位于大陆北部岷山区域,当地地势绝高,积雷山更是经年雷云不散,此宗门便以雷电为术,雷霆乃天地枢机,可上穷碧落,下至黄泉,无所往而不可,威力惊人。

以上我刚讲述的便是本界最顶尖的七大宗门所修炼的道术,当然还有一些次一等的宗门,如两界山附近的万灵宗、雪神宫、蛊仙教、竹山教、长春门等,修习道术也各有不同,但此界毒、咒、蛊、医、雷、光、声等天下万物,无不可入道,你以后修炼也不要局限于上述七大宗门神通道术。

你现在若修习的话我建议以我宗为模板,修习水法,白石城在雪漫河边,水系精气充沛,修习水法也方便。“

余晋得了田二郎这番讲解,只觉对天下宗门道术有了清晰认识,这边珍重谢了田二郎,心中思忖着施放道术原理,寻了时间依旧在河湾处演练。

这河湾处江水滔滔,自然五行精气中的真水精气最为丰富,正好他也见过几次林家师徒的施法,便按田二郎建议,就将水法的施法做为首先,有林庆云和田二郎在前,至少有个参考的对象。

他现在就是想修习其他流派也没有头绪,至少自己修习水法还有田二郎给自己提点一两句,有林庆云和田二郎施法做为参考。

林庆云小周天贯通之后,曾有一天在院子中演法,伸足一踏那地上便生半人高的水浪,林庆云立于浪上,那浪急行如奔马,当然行不久也就散了。

那水浪除了载人行进外还能化为水龙攻击敌人,当时林庆云御使水龙对着地面倾力一击,竟使铺地三指厚的白石板裂纹四现,若击到血肉之躯上,怕立时会四分五裂。

听说当通窍大成后,还有一种遁法名叫”千里一线牵“,是为施法者身化为一道隐隐约约的水流,不但难以令人发觉,而且移动还特别快速,虽然达不到瞬间千里,但数十里还是没问题的。

此术攻如潜龙腾渊,退则远遁百里,攻防兼备,神妙无双,做为护道之术再合适不过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