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正德风华 > 第43章 石破天惊(二)

第43章 石破天惊(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正德风华!

此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朱佑樘都猛然坐直身体,一众官员沉默片刻之后,就有多人出班喊道:

“殿下不可啊,圣上宽厚仁孝,怎可行如此杀戮之事,损伤圣上仁名啊。”

“自圣上御极以来,勤政爱民,休养生息,实为历朝历代仁君之典范,还请圣上三思啊。”

“臣附议”

“臣附议”

就在群情激奋之时,其中蓦然传来不同地声音:

“启禀圣上,臣以为殿下所言有理,若查证属实,确须处以极刑,明发天下,清理国之蛀虫,清明吏治如何会损伤圣上仁名?尔等莫要强词夺理。”

刘健作为实际上地百官之首,此刻出言,朝堂为之一静,随即都察院之首左都御史戴珊也出言道:

“微臣也赞同刘阁老之言,都察院治下竟出现如此丧尽天良之人,微臣有罪,都察院风闻奏事,如今有人持身不正,怎可不重惩以警示世人?”

刚刚出声地陈纪同样出声道:

“臣附议”

随后一大批年轻地六科官员和御史以及各部主事皆是出班附议刘健。

李东阳和谢迁对视一眼,明白现在不得不作出选择了:“启禀圣上,臣以为此案案情复杂,涉案人员众多,且并未经三法司复核,如此处置,或许会震慑宵小之人,但是恕臣直言,或许会有大量冤案,臣请圣上三思。”

“臣等附议,请圣上三思。”

朱佑樘皱皱眉头看着各执一言地双方,难以决断,不过一次杀这么多人怕是...此时就听朱厚照说道:

“太祖旧制不知诸位可还记得?”

所有人皆是身形一颤,“剥皮充草”四个大字在所有人脑海中盘旋,朝堂一下变得寂静无声,良久,终于有兵部尚书刘大夏出班说道:

“启禀圣上,太祖立国之初乃是刚刚驱逐蒙元,百废待兴,乱世不得不用重典以震慑天下,如今我大明已开国百余年,吾皇如今励精图治,正值百业兴旺,文教大兴之际,微臣斗胆,此时此刻与太祖之时大为不同。太祖旧制我等理当谨记,不过臣以为当因时因地制宜,处理恶首通州州衙众人即可,其余从犯当相轻发落,请圣上明察。”

“大司马此言可是在为这些案犯开脱?”

“启禀殿下,臣以为如此大案必分首恶与从犯,臣相信并非尔等主动为首恶遮掩,乃是受制于人情、被设计、或者被要挟等等情况方才助纣为虐,不知殿下以为然否?”

“大司马倒是强词夺理”

“殿下明鉴,臣乃是为理直言,并非包庇开脱。”

“你们也是如此认为?”

“臣等以为大司马所言甚是。”看着支持从轻处置的大批官员皆是异口同声的回答,朱厚照面色发黑,紧抿嘴唇一言不发,心里却是不急不不缓的想到【且看谁笑到最后】。

沉默片刻,朱厚照继续说道:“若以大司马所言,儿臣以为其余从犯必须全部抄家,追回贪墨,且应全部黜落,发回原籍,剥夺功名且三代不得再入仕为官。”

听到朱厚照如此说,似是无声交流之后,朝堂所有人皆是拱手道:

“太子所言臣等无异议”

朱佑樘点点头说道:“便如太子所言,首恶温昌瀚等人全家抄斩,其余从犯李贤、季光耀、陈选、苏葵、王轩等人全部抄家,追索贪墨赃物,剥夺功名之后即刻返回原籍,三代不得入仕。”

李贤等人以为牵连出如此大案绝无侥幸之理,没想到竟能侥幸留得性命,甚至都没有流放,虽说三代不得入仕,却是没有阻止参加科举,当真是邀天之幸了。李贤抬头往老友陈纪看去,却见他面色难看,不过刚刚终究没有再发一言,心里微微一叹,将官帽摘下,跪地道:

“草民李贤谢吾皇隆恩。”

身后犯官皆是如此道:“草民季光耀、陈选等谢吾皇隆恩。”

朱佑樘轻轻叹口气挥手便有卫士将所有人带下去了,朝堂之上所有人再次安静下来,太仆寺、苑马寺等诸多衙门官员更是后怕地对视几眼,然后赶紧擦掉额头地汗水,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

张懋接令之后,出了午门便带上家将和锦衣卫快马加鞭往泰宁侯府而去,不到盏茶的时间便到了侯府大门之外,守门之人很快便认出了张懋,虽然疑惑怎么锦衣卫也跟着,不过还是迎上来问候道:

“小的见过国公大人”

“起来吧,泰宁侯可在府中?”

“回国公大人,侯爷这几日都在府中。”

“马上去通报,圣上有十万火急之事召我等入宫。”

“小的明白”

看着守卫打开侧门飞奔而去,张懋不由得闭上双眼开始沉思起来,一旁的陆宏益虽是一夜未曾休息,此刻倒是神采奕奕,隐晦地打量张懋两眼,他不禁在心里思量【倒是聪明人,比大部分草包一样的武勋好得多,不愧是武勋之首。】

很快侯府侧门再次打开,泰宁侯陈璇穿着一身常服便急匆匆地出门而来,见到门外地张懋等人,上前抱拳道:

“陈璇见过英国公。”

“泰宁侯不必客气,此事十万火急,这位是锦衣卫陆镇抚,我等即刻入宫吧。”

陈璇点点头,然后翻身骑上仆人牵来的马匹,带着两个家将便随着张懋往午门而去。午门之前下马后,陈璇让家将往远处等候,看着尚未离开的各家车架,【看来今日早朝尚未结束,看来果然发生大事了,却是不知道是什么事了,难道有哪里叛乱了?】他在脑子里乱糟糟的想到。

经过宫门,行进不过百十步,张懋就叹了口气问道:“今日泰宁侯为何不参加日朝?”陆宏益闻言便带着几个锦衣卫落后两人几步,作出避嫌之状,当然他听力极好,这并不影响什么。

听到张懋发问,陈璇微微一滞然后答道:“末将近日偶感风寒,却是忘了告假,还请英国公见谅。”

张懋闻言只是笑道:“好说好说,泰宁侯病情不严重吧。”

“多谢英国公关系,现在已经好了许多,想来明日应该就无大碍了。”

“那明日泰宁侯最好能按时参加早朝。”

“末将明白”

张懋眼含笑意地看着陈璇点点头,不再说话,只是转头之后,眼底地寒光再也掩饰不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