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情感启示录三部曲 > 第29章 望断天涯路29

第29章 望断天涯路29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情感启示录三部曲!

情感启示录之二:望断天涯路29

于是,就有了“百天纪念日”我送给阿依一首“打油诗”那一幕。

次日,阿依就返回了离靖城二百公里远的春城。当火车开始启动时,看着她不断向我挥手的身影越来越远,以至消失在如苍龙般铁轨的目所能及的尽头时,我的手如有了“惆怅”意识的“人格”,失落地停顿在半空,最后缓缓地垂在了身侧。

我整个人开始也失落起来。我其实深深明了阿依其实离我并不远,也知道,如果我愿意:我可以随时去春城看她,与她在一起。但我显然不会这么做。经历过多份情感的自己,在心智上已经过一次次地磨砺,变得比年少时更沉稳与成熟了些——这不知是因为自己变成熟了,还是,其实是岁月教会与催促你去“成熟”?

阿依整体上是位一知性女,在情感上尽管偏感性,但她擅于在情感与学业上作某种平衡。与她交往至今,能感觉到她有意给了我一定程度上的个人空间。她也许知道,我历经感情的后遗症的治愈,需要有她与我一起完成,既不会给我太多的“压迫感”,又不会远离我太远。

阿依说过,她既在乎天地久,也在乎曾经拥有。长流之水虽细,却远远比滔天洪水更持久,更让人心安。

我想要的是一生一世的情感,而不是一朝一夕的爱情。

这也许是我们彝家女子的性格,要么不爱,要爱,就要有始有终,就像阿诗玛对阿黑哥的忠贞不二。

我与阿依都遵守了这种默契,在若即若离中坚持与维系着我们的爱情,对彼此始终信任如一,从没有动摇过。

与阿依在一起后,我已经开始憧憬未来与阿依结婚组建家庭后的情景,一切都那么的美好与“水到渠成”。穿越过一片有着绿洲、戈壁滩、古荒原的情感沙漠后,我终于“熬过”沙漠与草原的临界线,开始生活在四周全是绿洲的“沙玛阿依平原”。

上天夺去了艾姝,又让我与阿依“相逢”,如天道般损有余而补不足——阿依就是牠补来的天使。在情感这条路上,我宁愿屏蔽掉唯物主义史观与科学常识,转而相信这是我与阿依的前生今世之缘。

送别阿依后,在回医院的公交车上,脑海突然想起一阵阵旋律,混合着离别的悲伤与重逢后的喜悦之情。我无法抑制这股突如其来的灵感之源,在蓝色的手机屏幕里,我快速打出了“重逢”二字,接着,很快,一个字一个字“敲”出了一首歌词:

车开走的一瞬间

泪突然变得很沉很沉

冲破了眼眶承受力的极限

车窗外你的倩身影

渐渐模糊在我的眼前

发现幸福离自己越来越远

我们今天离别啊

我的爱人

路途为什么那么遥远

我们今天分别啊

我的爱人

突然为什么那么的怀念

我们还能重逢吗

我的爱人

路程为什么那么陌生

我们还能再见吗

我的爱人

此刻为什么那么的眷恋

火车出发的那一天

路瞬间变得很远很远

魂开始变得很轻很轻

一早就飞到了你的面前

窗外看到你的笑脸

心突然变得很甜很甜

一切不如你这张熟悉的脸

我们多久没见啊

我的爱人

你是我心中久久的挂牵

我们好久没见啊

我的爱人

你让我多少次梦萦魂牵

今天你我重逢啊

我的爱人

别让泪水泛滥了双眼

今天我们相见啊

我的爱人

别让眼泪挡住了我的视线

这首歌词,是唯一在她还活在这个世界时写的一首歌词。在如今提笔追忆往事的当下,我的内心没有了那时的“撕心裂肺”,只有内心隐隐作痛的同时,心中感叹人生在世的无常。

人来人往的人世间,谁是谁的过客,谁又是谁的送行者,你挥手说着再见,也许那一刻就是永远。

为什么我读到此处流泪了?我再次放下手中的手稿,从沙发上站起来,径直往窗前走去。夜幕同往日一样“准时”降临,汉城的夜与往日一样,慢慢亮起了越来越多的灯,一片一片地,如银河系的星光在墨汁蓝的夜空中闪烁。

我远远眺望着最远处的夜空尽头,视线变得愈加的模糊。持续几天阅读《情感人生之二》手稿,让我双眼渐渐胀痛。刚刚抹去的泪花,还残留在眼眶间,形成一小片临时的“秋波”,让视线在模糊与清晰之间犹豫不决。

就像汉城的疫情,正处在攻坚战的关键时刻,离钟院士所预计的“疫情拐点”还有近一周。最近几天每天增加的“新冠”病例,慢慢呈下降的趋势,这无疑是一个让全国人民都振奋的好消息。此外,世卫组织专家组外方组长称:中国“庞大且灵活”的有力防疫措施避免了全球数十万病例的发生。同时,世卫组织亦称,中国疫情最高峰已过,尚未构成全球大流行,中国政府的果断封城决策,为全世界赢得了宝贵的防疫时间。

作为我个人,汉城市民中的一份子,除了天天宅在家里,没有其他的地方可去,这也算是不为国家添乱。

[汉城解封的那天,我们相约一起看“樱花”]成了所有汉城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与美好祝愿。

原本打算去做一名志愿者的我,经过一番思量征求妈妈意见后,她一票否决了我的想法,给出的理由竟然是:你好好在家里待着,不到处乱跑。就是一个最好的志愿者。

我知道她的理由是有所牵强与不够充分的。主要的原因,她还是担心她唯一的宝贝女儿,在这种疫情环境下,无法好好照顾好自己。

想想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我也放弃了这种想法。如果不是这段封城期间,有小区的志愿者与管委会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们,定期为我们采购生活必需品,凭我这种“生活无法自理”的人,也许早就俄死在家中了。

也许,我该发挥我的专业所学,为这次“疫情”出份自己能出的力,比如,公正记录与见证这段历史,以驳斥在网络世界中部分国外不良媒体,以及部分国内跟着“西方舆论”兴风作浪与起舞和故意扰乱视听与造谣的网友。

所以,在阅读手稿的同时,我开始记录日记,把自己在隔离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全部一点一滴记录了下来。

我给日记本起了个叫《叶语记疫》的名字,并在扉页的右下角,记下一个日期:2021.2.11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