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情感启示录三部曲 > 第30章 望断天涯路30 (附番外14)

第30章 望断天涯路30 (附番外14)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情感启示录三部曲!

情感启示录之二:望断天涯路30

在移动互联网信息时代,每个人都能便捷快速地获得你所想要的信息。人人都成了这个世界大小事件的参与者及见证者(信息广播与接收者),这是人类从这个地球“出生”以来,破天荒的第一次。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这样的”一个平台,可以让每个人,都能“无差别”地扁平化地获取信息:新闻、知识、观点等等。

所谓扁平化,就是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学历高低,与年龄大小,获取的资讯内容是一样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可以抹平一切不平等的“人为造成的沟壑”,经于“多点对多点”原理,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

但是,很悲伤的是,真要做到上者,那还远远只是理论上“行得通”,而且,还要有个关键的前提:每个人都能公平公正公开,无偏见地发布自己的所见所闻。

人性的复杂多元性,让此种“理想”变得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现实中的互联网世界,依然如线下世界,充满傲慢与偏见和谣言。而且,正因为在互联网上发布与传播信息变得前所未有的快捷,一个有偏见的信息,或谣言,可以在“一刹那”传遍整个互联网,进而传播到线下“每个网民的颅内”。

当资迅变得唾手可得,大部分的新闻或知识就变得越来越没价值,要获得真正有“智慧”的知识,或公正的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本身必就须有“鉴别”能力,即必须把自己变成有一个“有智慧”的——而仅仅是只是资迅接收者。

到头来,互联网与现实世界,从人性的角度看,几乎无差别,只是把线下的真善美丑,一比一的“完美”复制到线上。

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人类组成一个个互不通信息的“部落”,到了如今高科技的“高速信息路”时代,我们更快地经于“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相同兴趣爱好与价值观,或相同偏见的网民,重新组合成一个个看似开放,其实是依旧封闭的“信息部落”。

人与人的沟通,并没有因为互联网变得更加顺畅。相反,经于互联网的“有选择性地技术”推送(AI智能推送),反而越来越加强了你所相信的,或你想“看见”的事实,而“被”看不见许多其他的更多更大的同样是“事实”的事实。

作为专业是“新闻与传播学”的我,对这种“信息越通畅”,反而因快速“聚集”造成的对立与偏见,感到非常不可思议。但经过这次在庚子年到来的新冠疫情,在互联网引发的种种“舆论乱象与对立”,我又突然“明白了什么”。

看上去很美的事物,并不一定美,因为只是“看上去”而已。听说丑的事物,也未必一定丑。美与丑,在互联网世界,都有可能被“逆转”,或被“扭曲”。

借用我的好“闺蜜”林云风最近突然喜欢上的一首上世纪的歌曲所唱的那样:[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在信息越发达的“网络信息”时代,我们越需要一双慧眼。在知识泛滥的年代,我们更需要“具备常识”去鉴别与判断。

在新冠疫情开始的同时,各种“谣言与伪科学”以及违背医学常识的“科普知识”,也同时泛滥在线上与线下。

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民间一些商家故意造谣与“夸大事实”及发“国难”财外,也有一些不明就里的人与“好事者”在跟着“兴风作浪”。

另外,一些欧美国家的“不作为”,以及它们民众的“迷之自信”与生俱来的“傲慢与偏见”,在我开始“疫情日记”的两周后,新冠疫情首先在义大利流行大爆发,生生“浪费”了中国用“封城”的牺牲巨大经济代价为世界赢得的宝贵防疫时间。又在半个月后,世卫组织“改口”宣布,新冠肺炎疫情为世界大流行。

[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在新冠疫情正流行的当下世界,尤其对欧美国家来说,以上的两句“经典”之言,尤其“契合”他们。

他们将终究要为他们的任性与“巨婴式”的反科学反常识的“无序混乱”的防疫措施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后来的疫情,一语成谶——欧美某几个国家,破天荒地,新冠肺炎感染病例与死亡病例屡创新高,与其所谓高度发达的医疗科技水平“严重”不符。

这再次证明,擅于运用科技的人比科技本身更重要。相比于西方国家,理论与纸面数据都不如“那些”国家医疗水平的中国,反而创造了一片“风景这片独好”的一枝独秀般的防疫奇景——中国,众志成城——医疗服务者与志愿者们,以及用居家隔离配合的普通大众,组成了一道“坚强的防疫长城”,让汉城,以及全国感染的病例一天天下降,与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形成“泾渭分明”的风景。

多难不一定兴邦,但兴邦,一定会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必将因此次疫情,完成文明复兴,回到我们在世界原有的位置。

汉城的夜已深,虽然没有封城前的那样满是灯火辉煌的繁华,但随着疫情的逐渐控制,还是渐渐恢复着属于这座城市原有的生命气息。汉城的一千多万市民,都在默默地为汉城加油,在各个小区隔离在家的市民,一齐为“汉城加油”的一幕幕,感动着全国人民。

这是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这么久的时间,一个人独立在家。这场突如其来的波及全世界的疫情,像“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般地教会了一些东西。我重新去思考、审视与重估生命的本质,以及重新看待个人与家庭、集体,甚至与社会和国家的关系。

从某个角度看,我痛恨这场新冠疫情,因为它夺去了这个世界的一条条无辜的生命——他们是儿女,也是父母,他们还是各个岗位上的“中流砥柱”。

悖论的是:在另一个角度,又是这场疫情,让我明白与感悟到疫情前没明白与感悟到的东西,类似于《情感人之二:望断天涯路》手稿作者在其书所言:在此岸看彼岸——渡过“疫情”的渡河后,站在彼岸回头看曾经的“此岸”的感觉。

20.00

情感启示录之二 番外一(总第十四篇)

pS:“继承下”第一部:为伊人憔悴的“传统”,插写一篇番外,以补充一些情节。

与阿依正式确立关系后,我工作之外的大部分时间都给了阿依。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我们正处“恋情初期”外,还有个重要原因是,阿依说她两周后要返回学校以备考硕士研究生。

尽管与阿依所在大学的春城相距不远,但我内心还是有小小的“惆怅与失落”,尽管从没在她面前表现出这一点。她也许也有同样的感觉,只是也没表现出来。在我面前,她总是那只快乐的小鸟,那位有着韧劲的“阿诗玛”女神。

在第二次的见面中,我们都小心翼翼地在等对方“开口”,仿佛在玩一个“谁先说话谁就要受到惩罚”的游戏。以至于,我在内心暗暗的叹息与纠结的焦虑中,度过了那一段与她近距离在一起的不长不短的美好又焦灼的时光。

对杨婷冲动与没有结果的表白,让我心有余悸,虽然杨婷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由艾姝所带来的心理阴影,像一个月中不确定的“阴天”,会不定时地影响我的“决定”。又像有一根细微的线,在时不时地拉扯着我敏感的神经。至于对晓格“约定”的失信所带来的愧疚,则在我内心“对冲”掉了——当她“认真”地在电话里对我说,她会与周瑜亮好好在一起时,我心中沉重的“歉疚”包袱,才缓缓地放了下来。

挂电话前,她那一小段号啕大哭的哭声,却一直让我迷惑与再次陷入“罪过”中。多少年以来,晓格突然“心甘情愿”与周瑜亮在一起,不再“期待”我回都城,像一个迷一样“困惑着”我。这个迷,直到我“兜兜转转”半生,重归故里后,我与晓格在“多年后”的重逢时,才如“尘封在地底下的往事”般,又沉又重地解开。

她嚎啕大哭背后的真正含义,被当时的我“一不小心”地忽略了。也许,那时,我的心其实早已给了阿依,但一直无法自我彻底融解的“罪恶感”,却死死地压制了它。

“二次见面”的次日,在做完当天第二台手术后,我与杨婷双双回到非限制区的休息室。杨婷深深地向后伸了一个懒腰后,一身疲惫地就地在旁边的沙发上斜躺了下来。一边伸直了双腿,一边对正对着的我说道:[师傅,今天这个手术时间好长啊……累死俺了,生生站了好几个小时……]

[嗯……那你好好躺一下……我帮你看着……]我看了看她,淡淡笑了笑说道。

[嗯,好的……谢谢师……对了……]杨婷突然坐直了身体,仿佛想起了什么事,直视着我继续说道:[对了……师父,你与立婷发展得怎么样了?]

[什么发展怎么样了?]我听后一脸惊愕,迷惑地反问道。

[你装什么傻呀?]她一脸嫌弃地说道。

[我……没有……]我苦笑着回答。

[难道你不喜欢立婷?]

[没有……不是……杨婷,工作中不谈这些事好吗?你好好休息下……]我听后胃部一收紧,开始隐隐作痛,有意地避开了杨婷的“反问”。

[立婷昨晚还与我说,你们聊得挺好的……而且……她亲自与我说过,她喜欢你这种的……]

[我与她不现实……我们不可能……]我言不由衷地说道,打断了她的话。

[那什么叫现实?什么又叫不可能?你是怎么想的啊……都什么年代了?现在跨国恋都那么普遍,一个异地恋就把你难住了?]杨婷心急地说道。

[我从不在乎物理距离……那些根本就不是问题……我……]我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杨婷哪里知道我的心事。

[既然距离不是问题……立婷又喜欢你……]

[杨婷……如果你经历了一些事……就会知道,两个人在一起,仅仅靠喜欢是不够的……]我再次打断了她的话。

[师父……你就是想得太多……真不知道你到底在害怕什么?难道要人家阿依主动?我们撒尼族人是比较热情好客,但阿依毕竟是女孩子……你不先开口……叫人家阿依怎么好意思?]

[我不是那意思……我不值得她这样对我……]我微微低下头,被她说的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般,望着干净明亮的白色地板,双脚微微不安地慢慢“蠕动”着。

[那你……你在顾虑什么?师傅……]杨婷声音软了下来,仿佛知道自己话说的重了,语气温柔缓和了许多。

[杨……二师妹……]我缓缓抬起头,看着她继续说道:[我只是不想耽误她……她还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大好前程……还有……说来你不信……在情感方面……我是个不祥之人……筱蝶……艾姝……晓格仿佛都是……]

[筱蝶?……艾姝?晓格……这些……是谁?]杨婷用充满着好奇与惊讶眼神问道。

在迟疑了“半晌”之后,我终究还是用了近半个多小时,与她诉说了我在都城与这三者之间直接与间接的一些“往事”。尽管曾经我与她简略地说过一些都城的事,但这次“倾诉”的,比那些更具体,也更“重点”。

杨婷听完后,久久没有说话,右手支在旁边的靠手上,斜托着前额,仿佛在思考与分析以及消化我刚才诉说的那些“故事”。我双手相互交叉,双拇指叠在一起,身体微向前倾坐在靠背椅上,默默地看了看她,又看了脚下的地板。整个休息间仿佛隔绝于尘嚣之外,像一个独立的空间,陷入在“寂静”之中。我内心却轻松了许多,脑袋如放空般,短暂地进入了一片“袅无人烟”的山谷间——那里无欲无求无念无思。

[但是……师傅……]在我快要双眼闭目养神在靠背椅上,快要进入“意识模糊之际”,杨婷的声音像一把尖锐的柳叶刀,刺破了休息室如圆环般的寂静。

我猛地醒来,望着杨婷,只见她已正襟危坐在沙发上,双眼正直视着我。

[杨婷……你吓我一跳……刚有点累了……]我说,带着点歉意与不好意思。

[那要不你躺一下吧……]

[算了……顿时也不困了,已习惯了这种……]我笑了笑。

[好吧……不过师父,我还是想说……不管你经历了什么,你都应该彻彻底底地放下……你至少应该给立婷,以及你自己一个机会,你可以与她好好谈谈,我相信她会懂你的……] 22.3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