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情感启示录三部曲 > 第31章 望断天涯路31

第31章 望断天涯路31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情感启示录三部曲!

情感启示录之二:望断天涯路31

[昨天我看你书桌上,堆了一堆写满字的稿纸……儿子……你这样天天写……可别累坏了身体……]吃中午饭时,妈妈有意无意地说道。坐我旁边的爸爸也径直点头说是该注意身体。

[爸妈你们就放心吧……以前在城里上班时,比写东西辛苦多了……你们不用担心我……倒是你们,一天少干点活……]说完,我扒了一口饭。

[我们在乡下都干习惯了……有什么累不累的……一天闲着,你妈我也不习惯。]妈妈说完,夹了一筷菜,往碗里放。

[是啊……林风,听你妈的……要经常出去走走,不要只会老呆在书房写东西,你都回来快一年了,也不常见你主动出去拜访拜访下朋友或亲戚什么的……别人会说你太不懂人情世故……]爸爸附和着说道。

我低着头没有再说话,缓缓地夹起一小茬空心菜,送向口中,细嚼后吞了下去。

[儿子……来,你爱吃的煎鸡蛋……]妈妈夹了一大块鸡蛋放我碗里后,继续说道:[你别说他了……他在家爱干嘛就干嘛,只要平安没事就好,至于别人……要说让他们说去。]

我抬起头,看了看妈妈,又看看爸爸,嗫嚅着说:[爸,妈……你们说的我都懂……我会好好计划下,等我写完这部书后,我会好好的……目前,这部书对我很重要……不管以后有没有人看,我都想把它写完。]

[所以,他爸听到没?]妈妈轻轻瞪了下爸爸,责怪爸不该说我。

[妈……别说我爸了,你们都是为我好,我明白……]我放下碗筷,勉强笑了笑说道。

[你呀……明白就好……你一天宅在家里倒是没什么,我们只是担心你长期这样呆在家,会憋坏的……]妈妈说。

[也没有啊……周一至周五,我不是还出去接送渊渊上下学嘛。]

[好吧……]妈妈苦笑着回应了一句。

[要不这样吧……]我于心不忍,为了不让母亲再为我担心,心念一转,笑着继续说道:[要不我跟我爸学学设计与制作衣服吧……]

[得了……你爸那叫什么设计……他就是一个制衣工罢了……那还要学?]妈妈略带鄙夷地说道。

[妈……你别这样说……]我为爸爸打抱不平。

[我就是怕你爸一天太闲,才叫他去城里拿点货来做的……就那么点衣服,用不上你帮忙……]

[是啊……林风,不用,你还是做你自己的事吧……爸妈也不想催你做什么……只要你一天过得好就行……只是……你这样一直单身一人……唉……]爸爸说完,深深叹了一口气。

[这一点,我与你爸想的是一样的……]妈附和道。

我仔细地聆听着他俩的话,内心一动,我那“一个人过完此生”的坚固想法,慢慢有了一丝丝“裂缝”。那些话像一股绵软的细流,缓缓地一点一滴渗透了进去,“润物细无声”般地在慢慢说服我。

[爸……妈……这样吧……等我写完这部书……我个人问题……我一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你们不用操心。]

[好……好……儿子……你想通就好……来……再吃点……]妈妈笑着说道,再次为我碗里夹了一块鸡蛋。

爸爸也开心的笑了。也许是因为,他们认为经过多次对我反复的“劝说”,终于有了“确定”的答复。以前当他们有意无意提到“个人问题”之事时,我不是含糊其词,就是没有明确的“时间”。此次,我竟然自己主动地说了“截止时间”:写完这部书后。

吃完午饭后,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每天半小时的午睡,而是独自一人,静静地去村里公路旁的竹林转了转。

这片清翠的竹林,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清新翠绿。虽正值仲秋,但起伏不定的蝉鸣声,与风吹竹林的声音还相互交织在一起,愈加显得竹林的安逸与宁静。

竹林承载着太多曾经过往的“故事”,见证着一代代乡村儿童在那嬉戏的踪影,以及聆听着他们欢快的稚气歌声。一代代孩子长大,走出竹林,走出了乡村,有的再也没回来,有的来来去去,有的“少小离家老大回”。只有竹林像一位守门的老年人,一直守望在村里的公路旁,经历着一年年的秋冬春夏,经历着春草夏花落叶残枝的“四季轮回变幻”。

我静静地在穿越在一棵棵高耸的竹子间,不经意的指尖触摸,仿佛触到了它们的“前世今生”,与捕捉到孩子们在其中活动的踪影。有的竹子如风烛残年般的老人,但依然挺拔地矗立在正茁壮成长的竹子中间。有的像如日中天的青年,正一节一节向上生长,试图突破比它高的错综复杂交织于一块的枝叶藤条之网。而有的竹子,如在大人们膝下逐步长大,却一直在向上充满渴望地张望,仿佛在想着自己如何快快长成参天大树。还有的竹子,才刚刚长出嫩枝,在周围竹子的呵护与扶持中慢慢长大。

指尖触摸着那冰凉的竹子时,你会看到那上面一个个有趣的“刀刻涂鸦”。有的是三两个字,有的是一两句无头无尾的话,也有的是一些简笔画,还有的,显然是某个人的名字等等。我仔细地看着那一幅幅青底白线条的“字符”时,都会不自觉地会心一笑。犹记得童年时,我们都在上面刻过类似的字符,只不过,一代新竹换旧竹,大部分字符,已消失在历史的岁月中,变得“销声匿迹”,变得无影无踪,只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当我快要走至这片面积大约有二公顷竹林的中央地带——竹子更繁茂的深处时,脑海仿佛有一记记忆闪电穿过——如梦初醒般的我,突然想起了一件即让我激动兴奋,又非常自责与迫不急待地想“打开”的事。

这件事如此奇怪和难以置信地在我记忆深处埋藏了那么多年。仿佛一位精通酿酒的工匠,在端午开始制曲,经过下沙——发酵、蒸煮、摊凉、加酒曲、发酵、蒸煮,蒸馏出酒等工艺,最后封装入坛,在次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月圆之夜,把酒坛埋藏到地底下,又在十五年后,才想起来自己曾经在某个地底埋了一坛“精心酿制的陈年老酒”一样。 17.30

No.0725《每日写作本》\/总3650期 创始于

文/萧然尘外\/joinwell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