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笑看山花烂漫时 > 第18章 家教(上)

第18章 家教(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笑看山花烂漫时!

九月一日,秋高气爽。

七岁江水满昂首挺胸,背着绣着咖啡猫头像的小书包,牵着江宁的手,阔步走在上学路上。

二人很快来到嘉州师范附属小学门口,驻足观望。

“江宁哥哥,其他学生都戴着红领巾,我们是不是忘记啦?”大脑袋孩子眼睛直勾勾盯着校门口进出的学生,嘴上小声问一句,随即自我回答:“一定是成绩好表现好,老师奖励的。”

江宁替孩子整理一下书包带子,顺势摸摸他脑袋,温声道:“待会儿报名交钱后,老师会给每位学生发两条。”

“为何发两条?”孩子仰起脑袋,疑惑道。

江宁笑着回答:“你们这些调皮鬼,每天摸爬打滚的,没几天红领巾就被弄脏啦,箍在脖子上像啥样儿?所以,学校发两条红领巾,目的在于换洗。”

江水满“哦”一声,神情伤心,低声道:“前几日,周伯妈给我洗衣服,手都磨破了,我躲在屋里哭一场,发誓以后注意爱护清洁,不让周伯妈受伤。”

那一刻,江宁心中无比欣慰。

办过入学报名手续,江宁将孩子送往教室,边走边叮嘱:“中午放学不许在路上贪玩,过围城公路时注意过往车辆,吃过午饭早点返校,跟同学好说好商量好好相处,别动不动就出手,当然确实需要出手,要遵照江家湾打架战术,打得赢的下手轻点,打不赢就跑快些,好汉保护弱小,好汉也不能吃眼前亏。”

大脑袋娃儿本想笑话他像个老太婆般唠叨,话到嘴边却收了回去,只是一味点头,答应爽快。

江宁挥挥手,看着孩子走进教室。

嘉州师范今日迎来中师一年级新生报到,距离校门不远的围墙上张贴着“欢迎您来到嘉州师范”之类标语,过道两旁站着迎接新生的那帮学生会师兄师姐,个个器宇轩昂,满脸带笑,亲切如故,远不是去年九一级学生报到时那副惨淡景象。

中师二年级学生江宁边大步走着,不时抬手与熟识的学生会干部打招呼。当瞧见道路两旁摆起的新生报到处时,他不由得想起去年自己报到时班主任给予的刁难遭遇,心中略有伤感,不过很快释怀,现在回头看,当时那些委屈,不过米粒大而已。

有些人,有些事,都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

见到脸色黝黑的孟飞,江宁忍不住调侃一番,当得知他已在暑假取得驶牌照时,转而敬佩加羡慕不已。

要知道,在九十年代初期,一本驾照相当于一个响当当的的铁饭碗,让多少人艳羡,当时流传一句顺口溜,“车子一响,黄金万两”,就是真实写照。只是,外人只看到司机光鲜的一面,却不知这是高危职业,一旦出车祸,十有八九难逃厄运。嘉州山高坡陡,除了过境国道是沥青柏油路以外,其他乡镇道路均为碎石泥土公路,每年都会发生几十起翻车事件,死伤人数上千。现在公路上跑着的,除了大客车、小轿车是汽油车以外,其他皆是柴油车,很容易搞二次维修,花费不少,貌似大把挣钱,实则每年揣进兜里的子儿寥寥无几。

听过江宁口中的赞誉之词,孟飞不动声色笑了笑,幽幽道:“学车开车,都很辛苦。”

江宁自是不知别人光鲜背后的把把辛酸,反正孟飞不说,他也不知道,就当啥事也没发生过,遂拉着同桌去学校教导处报名。

报名要求很简单,填表并附上学业成绩通知单。

瞧着办公室人来人往,学生各自站在桌边俯身填表,孟飞独自站在外面走廊上,微眯眼眸,抿嘴微笑。

有时候,只要不想起妈妈生病那事儿,孟飞还是很感谢那个财大气粗的老爹,对于家中衣柜多不胜数的各种款式衣服、每月四位数的零花钱,对于出行都有小轿车、交往圈子里都是什么“官”什么“总”的公子哥,自己并不觉得荣光,只要衣食无忧就行,不至于像其他学生边读书边愁生活,比如江宁。话又说回来,要是我孟飞出生在贫困家庭,或许也能做到。不过像江宁“携母求学”这样,自己未必能有如此胆量,以及不可动摇的决心。

“孟飞,你在那里干啥?”

收回思绪的孟飞扭头看到大胖子主任,笑嘻嘻应道:“龙叔叔,我陪江宁报名家教。您晓得我的学业水平,哪里入得了人家法眼?嘿嘿,我仅仅作陪而已。”

学校政教处主任龙泉武腆着大肚子走过,呵呵笑道:“我也纳闷呢,堂堂孟家药业少主,还能给贫困学生争抢家教饭碗不成?小飞,有事找我,别客气。”

孟飞嘻嘻应道:“龙叔叔,好久请您喝啤酒,瞧您那肚子,估计还有十多二十斤的空间。”

“你这侄儿,调皮捣蛋!”龙泉武挥手离去。

江宁走出办公室,示意完事了。

两人一起往楼下走,孟飞貌似随口问道:“喂,家教这事儿,有没有家人联系你?或者有老师推荐你没呢?”

江宁一片茫然,轻轻摇头。

孟飞莫来由的有些幸灾乐祸,兴奋道:“你确定都没有?噢哟,宁娃,我咋说你才好呢?不谙世事似乎不妥,当炮灰又觉得太打击你。你知道不?要真正谋着一份家教工作,只有家长联系和老师推荐两个渠道。今天你们所报资料,学校每年都会收取一大堆,仅仅用作家长们翻阅参考而已。你以为这是中考高考,标准公平?其实,推荐谁搞家教,学校早有内定对象,放假前发出所谓招收家教老师的通知,不过是障眼法,掩人耳目罢了。”

江宁听得瞠目结舌,心中希望火苗被一泡尿浇灭。

“万一你小子走狗屎运,不小心被哪个棒槌家长相中也有可能。不是有句广告语么?‘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走吧,回去等待,每个人都有被天上馅饼砸中的机会。”孟飞一脸坏笑,缓声道。

江宁翻起白眼,不满道:“艾玛,你咋不早说?现在来一手马后炮,为人就不是那么厚道了。哦,也不怪你,我事先没问。名人‘飞哥’,‘飞哥’名人,我麻烦你,以后说话注意些,好话孬话都被你一个人说完了,结果呢,全他妈的废话,只是较放屁稍稍好闻一些。”

孟飞拖着同桌就走,笑吟吟道:“哟,老子就是魏征,忠言逆耳利于行,你小子却不领情,反倒加以责怪。”

说到这里,孟公子似乎意识到口误,将自己比作魏征,那江宁不就是李世民么,不由讪然道:“话多必失言,嘿嘿,我也不是臣子,你也不是君王,顶多算作蔺相如与廉颇,平起平坐的武将文臣。”

江宁微微一笑,佯装恍然大悟的样子,淡淡问道:“我俩辅佐谁?‘老老孟’?你的意思,将来我必定去孟家药业做事?”

孟飞抬首平视前方,轻声道:“也不是不可以。”

江宁笑道:“若我去孟家药业做事,终究是打工仔。将来孟家药业易主,你才是李世民,我只能算作魏征。喂,到时候,你可别斩了我脑袋。”

孟飞自嘲道:“平时江宁像闷葫芦,但凡开口,没几个人说得过,包括大名鼎鼎的‘飞哥’。算了,本大爷甘拜下风。唉,胸无点墨,才是最大硬伤啊!”

对于孟飞的自我调侃,江宁此时没了心情继续掐下去,突然有些忧郁,因为当前家教,也因为未来前程。

事实真如孟飞所说那般,自那天填表交资料后,已经过去一个月,家教那事儿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听闻好几个同学接到了周末外出家教的活儿,江宁着急了,去学校教导处问了问,得到答复就仨字,“继续等”。

所谓等待,明面上,事情还有转机的可能,暗地里,犹如江家湾深秋的橘子,“黄得不能再黄了”。

对于这所省教育厅直属中等师范学校来讲,只要完成每年上级下达的“服务地方发展”目标考核中“学生参加家教”最低人数就行,多一个少一个,并不那么在乎了。

对于江宁来说,没机会参加家教,相当于少份收入,如今家里多个人吃喝拉撒,生活成本增加三分之一。好在母亲每月四百元收入不算少,勉强能够维持家庭开支,为满娃子添衣、交学费、适当增加营养品等方面的花销,若无新增收入,只能动用家中存款甚至父亲的抚恤金。

德叔也好,孟飞也好,他们提供的力所能及资助,仅算作嘉州人家炒菜放入的辣椒,增味而已,根本无法解决日复一日的持续开支。所以,一切都得靠自己。

表面云淡风轻与平时并无两样的江宁晚自习下课独自走在归家路上时,这才流露出当家人的焦虑神色,茫然无助瞅着街道两旁早已熄灯的家家店铺,心中想着能否找时间勤工俭学,即便当店小二端盘子也未尝不可。

当然,他依然念念不忘当家教老师。相比餐馆打工,家教不仅光鲜得多,工作强度小,挣钱还不少。这时候,他完全理解当初妈妈偷偷拾荒行为,貌似经济繁华的县城大街,并不是乡下人所想的遍地黄金,实则是被大雨冲刷过的柏油路面,连一片树叶、一块泥巴也没有,哪里可能捡到能够买到米面油的半分钞票?

又是一个月过去。

阴历十月,嘉州县城开始启动大规模改造工程,听人说,过去石板路、水泥路都将建成柏油路。一时间,全城街面狼藉,好在实行半道同行,不至于交通瘫痪,只是严重影响百姓出行。

江家母子三人较以往更早出门,至少六点半就离家。周淑英上班路途最远,差不多是两个孩子到校距离的两倍,在“卅丈巷”第二道拐弯处分别后,还将步行半个小时。江水满就读的嘉州师范附小校门开得较晚,他就坐在校门外面的花坛上朗读课文,直到八点钟。

江宁送别母亲以及江水满,貌似走向嘉州师范大门,待行走五六十步,随即向外拐,避开满娃子视线,走进一家名叫“姜氏黄焖鸡”的餐饮小店。

年仅三十出头的店主名叫姜姒,是个独自带着五岁丫头的离异少妇,此时正在厨房漂洗十来只跑山鸡,见到江宁走进屋,遂露出笑脸,指指地上满框土豆。

江宁报以浅笑,也不说话,坐下削土豆。

时间很紧,他需要在一小时内削完这框四十多斤土豆,还得切成大小均匀的菱形块,再提前二十分钟赶到学校操场参加班级晨练。

上周末,陪同桌孟飞前来“姜氏黄焖鸡”店铺消费的江宁,在等待菜肴上桌间隙,见邻桌一位眼睛好似洋娃娃的小女孩正在画画,便过去看稀奇。

小女孩抬头看他一眼,边画边问:“你会么?”

江宁点点头,笑容羞涩。

小女孩以极不信任的眼神瞧来,抽一张崭新画纸推至旁边,指指笔盒,脆声道:“瘦哥哥,莫吹牛,画一张,我看行不行。”

江宁毕竟年少,童心大发,拿笔就画,不到五分钟就大功告成,似乎还不过瘾,又拿张画纸继续挥毫。

小女孩拿起先画好的那幅画,瞅一眼纸上的海上轮船,惊叹出声:“哟,瘦哥哥,没看出来,您还有点手艺嘛!”说着,她又拿起才画好的另外一张纸,扭头对着厨房喊:“妈妈,您快出来看看,这个瘦哥哥比清柔表姐画得还棒!”

随即,厨房里走出一位颇有姿色的年轻少妇,将手中黄焖鸡砂锅放在孟飞面前,随即凑过身去,仔细看了看,笑着说:“这张轮船画得一般啊,倒是那张白雪公主画得很漂亮。”

江宁嘿嘿作笑,走回餐桌边。

小女孩见妈妈又进了厨房,拿着两张画跑到客人身边,小声问:“喂,两位大哥,可以教教我不?”

江宁逗她:“拿钱来!”

小女孩撇嘴道:“没劲!长得这么高这么帅,竟然向小女生伸手要钱,羞不羞?”

孟飞仰头大笑,嘴里的鸡块掉在桌上,赶紧手忙脚乱收拾。

小女孩气鼓鼓地回到邻桌,扭头回来,对着孟飞说:“笑人曰,狗窦大开。”

孟飞吃瘪,哭笑不得。

江宁忍俊不禁,继续逗她:“喂,小萝莉,不是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么?牙齿呢?被你吞啦?”

小女孩没好气道:“你看那个胖家伙,没牙齿么?”

江宁跟孟飞面面相觑,突然拍桌,同时大笑。

这时,少妇店主端来另一份黄焖鸡,安顿好客人,笑着问:“姜子涵,又贫嘴啦?惹得两位哥哥笑话?”

小女孩自顾自画画,毫不理会。

少妇店主本想跟两位学生模样的客人聊几句,突然想起什么,脚步匆匆又钻进厨房。

吃过午饭,两同学各自离去。

第二天清早,昨天那位样子清瘦的年轻客人突然来到“姜氏黄焖鸡”餐饮店,走进后厨,脸红筋涨说:“姜老板,我看你店子没服务员,也没人打下手,我想……”

见少年欲言又止,姜姒疑惑问道:“你想打工?”

江宁嘴角起弧,很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姜姒说:“以前,店里有位服务员,小女子前几日回老家相亲,就没再回来。所以,我一时半会也没遇到合适的。我看你是嘉州师范学生吧?哪有时间?”

江宁为难道:“我早上有一个小时时间,晚上十点以后就自由,无论干到啥时下班都可以。不知姜老板可否允许我打点工,以时间计费?”

本想拒绝的少妇店主突然犹豫,想想有人帮忙后厨活儿,比如洗料、备料、保洁之类,大可减少自己工作强度,遂答应,最后以每小时十元的劳务费成交。

不过,少妇店主心底善良,考虑学生上学辛苦,让江宁晚上也只干一个小时就回家,切勿影响学业。江宁当时就兴奋得像个孩子,想上前抱着店主亲一口,然而又不敢,害怕被人当作流氓收拾。

天色大亮,店外逐渐车水马龙,更加拥堵。

今日穿着睡衣的少妇店主忙完活儿,瞧着手脚麻利的年轻点工。江宁将最后一坨土豆块放进竹筐,起身将菜刀洗得干干净净的,随后挂在墙上,转过身来道别。

姜姒突然有些莫名感动,轻声道:“江宁,以后别叫老板,喊姜姐姐吧。”

少年极为来事,朗声道:“我走了,姜姐姐。”

姜姒挥挥手,瞧着远去的背影,突然想起一件事。

第一次见面那天,两位学生客人离去后,前任丈夫的亲生外侄女柳清柔前来探望,瞧着桌上的儿童画,饶有兴趣端详好一阵子。

“舅妈,这画儿是谁画的?”柳清柔放下画纸,轻声问道。当时正在忙着剪辣椒的姜姒随口回应:“刚才前来就餐的小客人,嘉州师范学生,今年应该二年级了吧。”

柳清柔若有所思道:“我妈不是给老二柳清波找家教老师么?我看这画儿的画者就不错,你可以推荐。”

姜姒没当回事,顺口应下。

女儿父亲也就是自己前任丈夫的姐姐,名叫卿幽兰,现为嘉州县保险公司总经理,姐夫名叫柳建国,现任嘉州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二人养育一女一儿。老大柳清柔十八岁,可谓颜如玉,性情温婉,现就读丘川大学一年级,最近请假回家参加爷爷七十大寿。老二柳清波尚读小学三年级,是个调皮鬼,学习成绩一般,尤其喜爱画画。卿幽兰就想找个既能辅导学业又能教孩子画画的双料家教老师,一时半会没能寻得合适人选。

姜姒收回思绪,见女儿背着小书包下楼来,笑着问:“姜子涵,今天自己去幼儿园还是妈妈送?”

小女孩甜甜道:“妈妈忙,我自己去吧。”

妈妈挥挥手。

女儿也挥挥手。

太阳当空照,好似甜甜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