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笑看山花烂漫时 > 第19章 家教(中)

第19章 家教(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笑看山花烂漫时!

若说中一是初中与中师的过渡期,有如水面平缓的陵江上游,那么中二就是静水流深的中游,稍有疏忽,浪打船沉,淹没在浩荡江水中。中三则充分体现师范特性,不似陵江汇入长江奔流入海的高三升大学,却如沙漠河流突然断流戛然而止,不再学习语数理化等高中知识,突然转向,专注于小学教学。由此,中三学生犹如船舶入港,天天享受鲜花美酒的安逸日子。

几年前,国家教育部允许中等师范毕业生参加高考,搭建起中等教育通往高等教育的金色桥梁。嘉州师范学校不少学生欣然前往跻身高考独木桥,除一名学生考上丘川省师范大学艺术系外,其余参考者全军覆没。

好在中等师范每年还有两名向本省大学保送生的名额,一般来说,中榜者为中三毕生综合考核前两名。这,犹如一道黎明曙光,照亮每个学子大学梦。

自进入中二开始,班主任杨鹤多次利用班会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阐释学好课程的极端重要性,鼓励学生敢于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首先夺得全年级前两名,才有机会扣响大学校门。

在九一级二班,除76号学生孟飞以外,其他学生个个热血沸腾,似有拼命三郎的架势。只不过,中二课程涉及微积分、立体几何等知识点,太过晦涩难懂,且枯燥乏味,绝多数学生最多坚持三个月就作罢。剩下少部分底子厚的家伙不撞南墙不回头,坚持挑灯夜读,不言放弃。这少部分人很容易分辨,犹如泾河与渭河,只需站在晚自习教室门口瞧上一眼,分明自现。

像江宁这样的贫困学子,他们没有优越家境,没有深厚背景,犹如身陷深夜大海,唯有朝着那唯一光亮灯塔泅渡,抵达命运的彼岸。

最近,孟飞晚自习的旷课次数明显增多,连白天正课也偶尔请假,即使到校上课,不似以往唠嗑不停,更多时候站在走廊上,迎风而立,独自沉默。

江宁发现端倪,多次询问未果,加之自己太忙,就没有深问。反正,他一个千万富翁之子,能有啥烦恼?即使有,也是面对迷眼乱花不知撷采哪一支的困惑。

寒冬悄然而至。

“姜氏黄焖鸡”餐饮店生意越发火爆,江宁主动延长晚上打工时间,回家自然更晚。母亲每次问起,他都以学业沉重为由搪塞过去。周淑英当然相信,对儿子用功读书始终如一的自信,从不含糊,并以此为傲。尤其母子俩聊过保送生这事儿后,她担心孩子营养跟不上,每天早上给儿子书包里多放一枚煮鸡蛋。当然,满娃子也有一个,大脑袋家伙拿着鸡蛋向同桌炫耀,不想惨遭别人翻白眼给予赤裸裸的嫌弃,当场噎得说不出话来。

这天晚上,少妇店主姜姒坐在后厨凳子上,看向埋头洗土豆的打工学生。刺骨冷水似乎对这位来自乡野的年轻人毫无作用,他高高挽起袖子,将双手没入水中,轻轻搓洗,待土豆彻底干净后再放入筐中,动作娴熟,一丝不苟。

姜姒不由感动,轻声问:“江宁,有否意愿做家教?”

江宁抬头,朝着容颜动人的少妇老板咧嘴一笑,点头应道:“当然想!做家教一般在周末,顶多就两三个小时,要是教学时间正好安排在生意清淡时,课后还能帮您干活,家教与打工两不误,还能挣上两份钱,挺好呢!”

姜姒瞧着已经逐渐长出男人棱角的十七岁少年,本想问问为何如此拼命挣钱,话到嘴边却住了口,继续接着刚才话茬说:“我明天向姑嫂推荐,她家老二读小学三年级,需要学业与美术俱佳的家教老师。前几日,我听说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想必是个优秀学生,做家教理当没啥问题。”

江宁满口答应:“行,姜姐姐,明儿我就将相关资料送来,我向您保证,我一定认真搞家教,若没有成效或者成效不好,我一分钱都不收。”

姜姒笑吟吟道:“那倒不至于,你可知柳清波有多调皮?甚至可用‘相当纨绔’这词儿形容!我担心的是,你受不了他的折磨,早早泄气,撂担子不干。”

江宁洗完土豆,开始切块,边忙边说:“姜姐姐,其实呢,娃儿调皮或者叛逆都因为不懂事,一旦他把注意力放在学习上,或者把兴趣放在读书上,改变大着呢,我自己曾经就这样儿。”

说到这里,年轻点工叹气道:“当我懂事时,父亲却去世了,他老人家没能看到儿子的变化,虽然变化算不上可喜,就草池乡来说,但也算佼佼者。”

少妇微微颔首,瞧着少年,目光有些恍惚。

姜姒办事雷厉风行,很快有了结果。

周六上午,没穿校服的江宁来到县城中心商务区名叫“玫瑰夫人”的咖啡店门口,东张西望寻找自己老板。

姜姒适时下楼,上下打量一番,嘴角微微翘起,似乎很满意。她满意的不是江宁衣装多漂亮,而是面见家长的那份得体、干净、清爽就好。

平时在店铺见到的老板娘皆是素颜,她今儿画着淡妆,唇红齿白,眉如柳叶,配上鲜红羽绒服,颇为惊艳。

随在少妇老板身后,江宁顾不上眼前的迤逦风光,左瞧瞧店里假山流水,右看看墙上油画,两眼不暇。

来到二楼大厅,两人径直走向唯一放下落地帷幔的那个卡座,隐约可见人影。

姜姒拉开帷幕,笑着喊一声,“嫂子,江宁来了。”

端坐卡座一方的,是个气质出众的中年妇女,头发盘髻,五官精巧,脸色红润,唯有眼圈隐约可见几丝皱纹,勉强猜到本人年纪。她身边座位上放着一个女士坤包,江宁虽然不识货,但也觉得十分名贵。她面前的条形玻璃桌上,放着一杯咖啡,香气淡淡。

中年妇人站起身,微露皓齿,主动伸出手,柔声道:“您好,江宁,我叫卿幽兰,请坐!”

从没跟陌生女士正式握过手的江宁神色拘谨,脸色泛红,忙不迭弯下腰,伸出双手,轻轻触碰对方来手,随后迅速缩回,礼貌应道:“您好,江宁见过卿总。”

卿幽兰抿嘴微笑,顺手招来服务员。

姜姒拉着江宁坐进卡座另外一方,对着身着工作服的年轻女服务员说:“我来一杯蓝山咖啡,无糖。”她转头看向江宁,轻声问:“小江,你来杯啥?”

贫困少年何曾来过啥咖啡店,甚至连一般茶楼从未踏足半步,更不知道咖啡是啥玩意儿。江宁涨红脸,见玻璃桌上咖啡杯旁边放着一杯白开水,遂抬手指指,朝服务员微微一笑。

女服务员见多识广,自然明白这位年轻顾客定是首次光临咖啡店,遂微笑着说:“先生,我建议您点的白开水中加块柠檬,如何?”

江宁不知道柠檬是啥玩意儿,只好含糊点头认可。

待女服务员离去,江宁赶紧从背包里取出一摞资料,包括中考成绩通知单、师范一年级成绩单以及平时绘画课上的画作,还有几张《丘川师苑》报纸,那上面有他发表的诗歌散文。

卿幽兰埋头翻看资料,脸色平淡。

江宁端着女服务员送来的柠檬水,望向自己老板。姜姒也正看着他,微微一笑。

卡座静谧无声。

江宁只觉后背起细汗,不由微微侧身,膝盖却意外碰着少妇相挨而坐的大腿,顿时窘然,迅速坐正身子。

片刻后,卿幽兰抬起眼睑,看着危襟正坐的少年,露出微微笑意,轻声说:“小江,别紧张,我问你三个问题,你如实回答便好。”

江宁轻轻点头,并不因为卿幽兰叮嘱不紧张心中就不紧张了,反而紧张得更为慌乱。

“第一,听阿姒说,你父亲去世了?是你肚子照顾母亲,还带着老人家来县城生活?”

“是的,卿阿姨。我爸于一九九八年去世,那时我才读初中一年级。我妈有病,腰和腿都有伤,所以我得带在身边便于照顾。”

“第二,你学业优秀,勿需求证。单就绘画而言,你还有没有其他作品证明你的特别之处?”

“……”

“第三,你在省级报刊发表过三篇散文两篇诗歌,而且还在一年时间内完成的,您有写作兴趣?”

“是的,卿阿姨。我平时练笔玩儿,没想过发表。只因当时见高年级同学发表文章领取不菲稿费,我就试着寄稿出去,不想还中榜了,纯属意外。不过,我中考语文成绩在全县算高分,作文满分。”

卿幽兰端起桌上咖啡杯,用小勺轻轻搅拌,眉头微蹙,扭头看一眼窗外,很快收回视线,静静瞧着神色紧张的少年,抿嘴不言。

冬日阳光,有些苍白,犹如室内少年此时的心情。

三个问题,自己只回答清楚了一个,另外两个若以打分来评判的话,一个得零分,一个不及格。

面对家长,江宁只能实事求是坦诚相告,江家人从不打“逛语”,更不会为一份薪水丢失本心,即使他知道如此回复对方肯定不满意,也没有补充解释以求挽回。

既然如此,那就主动离开,保住最后一份尊严。

少年离开卡座,分别朝着学生家长和自己老板鞠一躬,站正身子,脸色灿烂,含笑道:“谢谢卿总花时间见我,谢谢姜姐姐推荐,江宁自知不才,对不住您们的期望,不过,我也晓得了自己不够优秀,还需更加努力,希望来年得到您们认可。还有,谢谢您们的柠檬水,这是我第一次来咖啡店喝到的第一杯饮料,酸酸甜甜,真好喝。再次感谢!”

少年本想再次鞠躬,瞬间放弃念头,只是扬了扬手,算作告别,随后潇洒离去。

走出咖啡店,江家少年突然泄气,一改先前筹措满志的样子,露出患病公鸡的模样,焉啾啾的。

反正有份零工,还能有些收入,江宁并不忧伤。只是面对新的考验,自己败下阵来,心中有种无可奈何的失落。就像小时候很想吃雪糕,可身上揣着几枚仅能买得冰棍的硬币,即使站在店外守候多时,最终也不得不满怀遗憾离去。

“贵妇人”咖啡店,二楼卡座。

两位女士相对而坐,继续喝咖啡。

姜姒搅拌咖啡,抬头望向姑嫂,轻声问:“不满意?”

中年女士抿嘴微笑,反问道:“你也觉得我不满意?”

姜姒毫不犹豫点头。

卿幽兰突然毫不做作地仰头大笑,随后收敛笑意,拿出县保险公司总经理的威严气势,似乎很认真地想了想,沉吟道:“其实,从江宁见面开始,我一直在暗中观察。这娃儿,乍眼一看,与其他学生娃没啥两样。仔细端详,他眼神清澈,眸光坚定,让人感觉到他内心的诚实,给人亲近感。待听了他本人回答,结合你的介绍,我有这么三点印象。年少丧父不气垒,说明阳光上进;携母求学,说明人品杠杠的;欲打两份工,说明……说明他很需要钱。呵呵,啊姒,你每天都接触嘉州师范学生,见过几个这样的?”

姜姒不假思索地摇摇头,脸上疑惑依然不减,问:“嫂子,我听了半天还是不明白,您究竟是满意还是不满意?”

这位县委组织部长夫人微眯秋水眸子,话语轻柔道:“我倒觉得,这娃儿将来定是人才,起码教师这个职业不足以囚住他。所以,我想的是,清波以后跟着他,不仅仅是学到书本知识,更多的是近朱者赤,在人品心性方面得以熏陶,那就不是一个普通家教老师所能及的。”

姜姒惊喜道:“嫂子,意思是……您答应啦?”

卿幽兰灿然笑道:“我和子涵姑父的意见都不重要,清柔的意见最管用,她说不错就不错,清波只听他姐姐的话,你又不是不知道。”

姜姒展颜,好比三月桃花开。

瞧着正值繁华年纪的曾经弟媳妇,卿幽兰略带遗憾说:“卿尚平现调往长宁市检察院工作,去年另娶,对方是……”

姜姒柔柔打断话茬,抿嘴笑道:“我知道是谁,不过我觉得子涵她爸人品尚好,没有辜负人家,不像很多婚内出轨男人,抛妻之后还断了旧人,另寻新欢。呵呵,嫂子,我娘俩过得很好,子涵也懂事。现在,店铺生意越来越好,虽然还是挣钱不多,但足可养活我娘俩。”

卿幽兰叹口气,温声道:“阿姒,我和柳哥都觉得对不起你,都怪我们没管教好卿尚平,对你对子涵都造成了很大伤害。”

姜姒淡然道:“嫂子,这是我跟卿尚平之间的感情问题而已,跟您们管教好孬并无关系。我当初辞职在家相夫教子,那是我个人选择,后来发生变故,只能说我和子涵他爸缘尽于此,怪不得谁。其实,我很感谢您一家子,即使我离婚了,不再是卿家人,但是,柳哥和您也好,清柔姐弟俩也好,从没把我当外人,尤其清柔,依然与我甚是亲近,无微不至照顾表妹子涵。”

这样坦诚交流不下三次,如今听来,卿幽兰依然心潮起伏,暗恨自家兄弟眼睛被裤裆罩着了,竟然舍得抛弃如此优秀女人。她抿了抿嘴唇,商量道:“我还是想劝你,别开店铺了,自己还亲自下厨,脏累不说,挣钱也不多,上次让你来保险公司上班,你再考虑考虑?”

姜姒喝口咖啡,裹紧羽绒服,灿然道:“真的谢谢姑嫂好意,阿姒觉得开店铺挺好,自由、舒心,更重要的是,我有了更多时间带孩子。”

卿幽兰点点头,继而满脸喜色道:“说到子涵,这丫头口齿伶俐,很像清柔表姐小时候,将来读小学,可以考虑私立学校,到时我资助些,让她得到最好教育。”

姜姒摇摇头,话语轻柔却格外坚定:“就读附小吧,公立学校挺好,子涵也没那么娇贵,是什么家庭就过什么日子,我也不是望女成凤的人,只要孩子独自、坚强、孝顺便好。”

说到这里,店铺女老板脑海里浮起年轻点工的影子,随即脱口而出:“希望她如江宁那般。”

卿幽兰定睛瞧着前弟媳,心中五味杂陈。

阳光和煦,乍暖还寒。

嘉州师范学校教室里,一位男生,轻轻翻开书页。

远在两百公里以外,丘川大学图书馆里,一位女生,几乎同时翻开书页。

他们看的,都是同样的书名,《东坡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