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巾帼执宰 > 第64章 迎回李显

第64章 迎回李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巾帼执宰!

武皇虽然喝了安神汤,但婉儿还是不放心,于是便守在卧房外,她趴在软塌上小憩,刚要睡着就听见武皇的惊醒声。

她猛地抬起头,拔腿跑入卧房,昏暗的灯光有些浑浊,武皇坐在床榻上,看不清楚表情,却能清楚地感觉到,她被吓到了。

“陛下”婉儿远远地便出声喊她,想拿出火折子点灯。

武皇反应过来,制止婉儿,似是自言自语,声音低沉不紧不慢“朕梦见先帝了,他在怪朕,朕还梦到百年之后被万人唾骂,有子孙万代却无人供奉”

尽管她压制了自己的声音,但是婉儿还是能听出她声音有些颤抖。

“陛下,这只是噩梦”婉儿的声音很温和,轻轻地说着。

武皇摇了摇头,是噩梦,可她的心不安宁了。违背了先帝的遗命是真,驱逐废黜他的孩子也是真,她更是夺了他的江山。

武皇没有再说话,就安坐在床榻上,武皇不说话婉儿自然也不敢动,她站在屏风前,一句话也不敢说。

武皇她是皇帝,她的脆弱和忧伤都不敢表现出来,只有在夜里,午夜梦回突然惊醒,她才能有片刻肆意,不会担心被别人看见。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昏暗的房间里出现了拂晓的淡光,武皇终于开口说话了“传诏下去,迎庐陵王回宫”

婉儿抑制不住高兴,颤抖着手写下了诏书,李显驱逐多年终于可以回来了。如果李贤还在,或许也能够回来的。

太平听说要迎李显回来,也十分高兴,没想到这一次还有意外之喜。她担心李显在回来的路上发生意外,派了自己的暗卫在暗处护送。

几天之后李显终于要到京城了,李旦、太平和婉儿提前到了城外等候。

寒风萧瑟,刚出来的太阳带来了不易察觉的温暖,婉儿披着锦织皮毛斗篷,站在官道旁,翘首以盼地看着远方官道尽头处。

终于,传来了马蹄声,众人远远看过去,只见一队官兵过来,中间还有一辆马车,没有任何装饰,看着有些简陋。

太平在看到马车的一瞬间眼泪便落了下来,十五年没见了,她从未想过这辈子还能见到他。

负责迎接李显的将领看太平他们在前面,立刻下马行礼。

马车停了下来,李显有些疑惑地掀开车帘,见有三人站在路中间。

一瞬间便热泪盈眶,他激动不已地抬脚下马车,却因为难以自制差点跌倒。

“七哥”太平哽咽地喊着李显,十五年不见了,从前意气风发的男子已经有了白发,这么多年饱经风霜憔悴了许多。

李旦虽忍住了眼泪却也是红了眼眶,他们兄弟情深,到头来却是一个惨遭毒害,一个客死他乡,一个流放囚禁,而他被困深宫,受尽屈辱。

李显走到他们面前,由衷地说“能活着回来见到你们,此生无憾了”

太平哭着摇头“不,我们不仅要活着,还要活得很好”

李显破涕为笑,点了点头“嗯,我们会活得很好”

说着他又看向婉儿,虽然婉儿没说话,却也是掩盖不住的高兴。

这么多年没见,她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了,却还是记忆里的模样,不用说一句话,他就知道,她是由衷地为他高兴。

他们说了两句就一起回宫,直到李显进宫众人才知道武皇居然把庐陵王迎回来了,看来是有了立嗣之心。

而武承嗣和武三思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是惊呆了,武皇居然秘密将李显召回,难不成真的要将江山还给李家。

一时间朝中风云四起,原先要倒向武氏派系的人纷纷保持中立,不敢再轻举妄动。

几天之后武皇为李显举宴。

武三思和武承嗣虽然生气却还是来了,总得摸清楚状况不是吗。

朝臣们一句接一句地祝贺巴结李显,李显许久没有来到这种场合了,有些局促地应付着,总算是挨过了宴会。

“显儿,你不会怪母皇吧”宴会结束之后武皇将李显留下,独自与他说话。

李显诚惶诚恐地跪下,忙说“儿臣当日昏聩,母皇的处置儿臣没有异议,母皇能再次将儿臣召回,儿臣已经是感激不尽了,现在只盼能承欢膝下,尽一份孝心”

武皇颇为欣慰地点头,亲自将他扶起“你不怪母皇就好”

母子两人许久未见,说了半个时辰的话才离开。

婉儿送他出去,李显随口说道“这些年来还好吗”

这些年来他虽然被监禁却也听说过朝中大事,李贤的死,裴炎的死,薛绍的死,还有太平改嫁,李旦被废,他都知道。

虽远在天边,可他的心同他们一样悲伤。

婉儿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好与不好又如何呢?活着应该就算好了吧。

“一切都好”她的话很淡,要认真听才能捕捉到她的声音。

李显抬眸看她,她表面云淡风轻实际上心里却早已伤痕累累。

这天婉儿忽然看见了一个熟悉的人,忙走上去打招呼“狄大人”

狄仁杰诧异回头,看见婉儿在后面,笑道“上官大人”

“不知狄大人什么时候回来的”婉儿知道武皇重新启用了狄仁杰为魏州刺史,听说他在魏州休养生息,得到了百姓的爱戴,却不知他居然被调回了朝堂。

狄仁杰不紧不慢地说“刚回来,所以特来拜见陛下”

如今来俊臣不在了,武皇便调了狄仁杰回来,来俊臣是酷吏,而狄仁杰是清官,此举也是为了平息众怒。

两人随意聊了两句便离开了,现在的状态让婉儿感到轻松,朝堂清明,阖家团圆,一切都回到了正轨,只盼能一直如此。

这样的状态维持了几个月,刚开始朝臣们还以为武皇召李显回来是要立他为太子,可这么久过去了,武皇依旧没有任何立太子的迹象。

这就令人纳闷了,按理说那天武皇做了噩梦立即就召回了李显,应该是要立他为太子的,可她毫无动作,似乎已经忘了这件事。

武皇的心思到底是什么样的,没人能猜到,本来已经倾向于李显的大臣们也逐渐保持中立了。

太平来问了婉儿,是否知道陛下心里的想法,可婉儿是真的不知,只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告诉太平。

那天武皇出去散步,她有事没有相伴,之后见武皇怒气腾腾地回来,听宫人说,陛下还赐死了两个宫女。鲜少见她如此生气,想必问题就出在这里。

可无论婉儿怎么旁敲侧击,随行的宫人一个字也不敢多说。应该是被陛下提点了,不敢多言。

如今朝中依旧分为李家和武家两派,太平担心夜长梦多也开始筹划如何让武皇立李显为太子。

几个月之后太平生辰到了,她提前几天来了紫宸殿。

“陛下在吗?”太平扫视了一圈没看见武皇也没看见婉儿,便问了一个宫人。

“陛下见今日天气好,就去御花园闲逛了”

太平去御花园找了一圈才看见武皇和婉儿,她们在一丛芍药花旁。婉儿低头沉思了一下,豁然开朗地吟了几句诗,其他宫人也在一旁听着,十分艳羡的模样。

武皇赞赏地点了点头“好诗啊,许久没听你作诗了,比起以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陛下谬赞了”

太平在一旁听完了才过去“参见母皇”

武皇看见太平来了,心情更加愉悦,上去就拉着她的手“来来来,刚刚婉儿以这芍药花为题做了一首诗,你也来试试”

太平连连推辞“母皇,您饶了我吧,我肚子里墨水可比不上婉儿”

“你不说怎么知道比不上?”

“我说了才是自取其辱”太平拉着武皇的手臂,像个小姑娘一样撒娇,就是不说。

武皇无奈地看着她,轻笑“好了好了,都是几个孩子的母亲了,还像小孩一样”

“在您面前我不就是小孩吗?过两天儿臣生辰,您来公主府坐坐吧”太平眨巴着眼睛,期颐地看着武皇。

母女之间很久没有这么愉快了,武皇几乎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