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巾帼执宰 > 第65章 张氏兄弟

第65章 张氏兄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巾帼执宰!

太平以前虽然也是这样黏着武皇撒娇,可是自从薛绍死后,她很少这样了。武皇是高兴了没有多想,但是婉儿总觉得她硬要武皇去公主府是有目的的。

几天之后太平生辰,武皇下朝便换了衣服前去公主府。

一片热闹氛围中太平和武攸暨站在门口迎接。

“母皇”太平快步走上去将武皇从步撵中迎下来,武皇今日的穿着十分随意,就如一个母亲去看望女儿一样,一点架子也没有。

武攸暨冷漠地看了一眼,一句话也没说,默默地跟着她们进去。

婉儿总觉得武攸暨就像一具行尸走肉一样,从来都没有笑容。

“参见陛下”众人见武皇亲自来了,立刻跪下行礼。

武皇扫视四周,这宴会排场很大啊,一眼望去竟然望不到头,只看见一片喜庆的红,想来是太平特意准备的吧。

武皇轻轻点头“平身吧,各位不要因为朕而拘谨,随意就好”

她虽这么说了,可又有谁敢随意呢。

太平看武皇了无趣味地拿着酒杯浅酌,当即给管家使了个眼色,不多时便有两个白衣男子上台。

远远望去倒像是谪仙一般,众人皆放下玉箸,看着台上的两个男子。

他们上去之后便朝武皇行礼,再抬头,只见一个男子面如玉,眉如峰,一双乌黑深邃的眼眸有着望不尽的柔情,嘴角还擒着浅浅的笑,他一袭绣金白衣,干净得不像尘世中的人。

另外一个男子抱着琴席地而坐,和先前的男子长相有七分相似,可这气质却截然不同,若说先前的男子是阴柔之美,那他便是剑眉星目,有着英挺的鼻子和棱角分明的轮廓,他如太阳一般,充满了朝气,让人忍不住想靠近他,汲取一些温暖。

婉儿在片刻惊艳之后猛然想起这两人她仿佛看见过,是了,之前来公主府在阁楼外看见过一群男子。

她看向太平,只见太平正仔细看着武皇,嘴角还有淡淡的笑容。

这时台上响起了丝竹声,阴柔的男子踩着韵律起舞,他动作虽轻却又蕴含力量,开场之后忽然音律一转,慷慨激昂,男子又如疾风而起,一举一动轻如鸿鹄,长袖如锋如剑。

婉儿侧头看向武皇,武皇已经放下了杯箸,目不转睛盯着台上,对婉儿的目光毫无察觉。

一舞即终,武皇有些痴迷地看着台上的两个男子,淡笑点头“这一曲激昂,一舞惊鸿,着实是视觉盛宴,赏”

宴会结束之后太平便将两个男子私下带来,武皇正打算回宫,见太平来了又停下脚步。

“听闻母皇喜欢歌舞,这两个人都是儿臣精心挑选的歌舞大师,只求能在闲暇之余替儿臣帮母皇排忧解难”

武皇看向太平身后两人,他们还穿着表演的衣服,一眼便能想起他们方才惊艳众人的表演。

“难为你有这份孝心,既然如此,便让他们跟着回宫吧”武皇本来就有这个意思,如今太平主动提出,她高兴还来不及,怎会拒绝。

两个男子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立刻跪下谢恩。

婉儿意味深长地看了太平一眼,她这是要在武皇身边安插自己的人。如今四海升平,李显也回来了,一切都回到了正轨,她这又是何必。

此后月余,武皇对张易之和张宗昌兄弟是宠幸不已,而张氏兄弟因为深得宠幸,婉儿也察觉到了他们的变化。

刚到紫宸殿,张氏兄弟对婉儿还是毕恭毕敬,偶尔还讨好她,打听一下武皇的喜好和性情。

婉儿因为他们是太平的人,所以对他们不像对薛怀义那么排斥,有时候也会指点一二。

这日太平得空又入宫,刚走到紫宸殿就听到了丝竹声。她忽然觉得心中空空荡荡的,说不出是高兴还是难过,按理说她推荐的人得到了宠幸应该高兴的,可武皇到底是她的母亲,哪个女儿希望母亲和其他男人在一起呢?

婉儿远远地看着太平站在门前,没有进去,就静静地站着,足足有一刻钟。

“公主”婉儿轻声唤她。

太平眼中思绪万千,在回过头来的一瞬间又转变得清明了,虽是一瞬间婉儿却是看清了她眼里的惆怅。

“你怎么不在殿内”自从韦团儿不在了之后,婉儿也分担了一些殿内的事务。

婉儿沉默了,自从武皇得到张氏兄弟,整日迷恋歌舞,许多奏章又落到了她身上。

婉儿沉默了许久才叹道“你这一步棋,是对是错?”

太平明白婉儿的意思,可她不得不走出这一步棋,她等不了了,越拖下去就越有变数。

“对与错总要试过才知道”太平抬头认真地看着婉儿。

“若赌输了,他们可能是第二个来俊臣”来俊臣和薛怀义就是前车之鉴,得到了武皇的宠幸就能一飞冲天,三言两语就能置人于死地。

太平明亮的眸子黯淡了片刻,重新看向婉儿又有了自信的光亮“莫说他们不敢背叛我,就算是敢,他们的下场也会同来俊臣一样”

这么多年,她早已有了自己的势力,不再是以前任人拿捏的闲散公主,现在没人能将她随意攥在手里,将她当做毫无还手之力的玩物。

太平同婉儿进去的时候武皇正在和张易之讨论乐理,武皇和张易之面对着琴席地而坐,张昌宗则在一旁站着观看。

见太平来了武皇微微抬头看她,招呼她坐下“朕和五郎正在讨论乐理,你也来看看”

太平小时候被宠坏了,肚子里墨水没有二两,却喜欢玩乐,舞乐这些最是擅长。

“张大人新作的谱子?”太平看着桌上的谱子,饶有趣味地拿起,试着哼唱了一段,声音如清泉,涓涓细流,沁人心扉。

她的声音似乎有魔力,心境如被风拂过,渐渐平静下来,大殿中静的只能听见她的声音。她哼了一小段便停了下来。众人反应过来还觉得余音绕梁意犹未尽。

“公主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五郎佩服”张易之反应过来惊叹道,方才他们讨论的就是乐谱有一个地方不流畅,却又不知哪里不流畅,无从下手。

而太平哼唱的那一段她改了两个音,让整个谱子瞬间流畅自然了,只一眼她就看出来了,实在是高明。

太平轻笑,随意说道“哪里哪里,恰巧看到了而已”

“朕倒是忘了你最擅长这些,要不早就宣你进宫了”

“母皇不宣儿臣,儿臣也自会来请安的不是?”太平调皮地说。

武皇笑着点了点她的头,夸奖道“你倒是孝顺”

“您亲生的自然要孝顺,且不说儿臣自己,七哥八哥那也是一心想着母皇的。前段时间七哥还说他远离京城十几年,没有尽到为人子的孝道,所以还问儿臣您如今喜欢什么。听说您喜欢曲子便亲自去找了古乐谱,好不容易找到了胡笳十八拍原谱又不好拿来,所以让儿臣送来”太平说着让宫人端了乐谱上来,乐谱写在羊皮上,已经泛黄了,字迹线条飘逸,自然大气,的确是蔡琰所作。

武皇欣喜地看着,展开乐谱,心下惊喜,这可是蔡琰的原谱,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

“他倒是有心了,为何不自己献来?”

太平叹了一口气,感慨道“当年他便因昏庸无道被废,如今再献乐谱怕被史官诟病不学无术,但又念着母皇喜欢,所以让儿臣送来”

武皇心中一酸,李显是留下了阴影,处处小心谨慎,但即便如此也念着自己,确实是仁善的好孩子啊。

“他也太小心翼翼了,以前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如今母子团聚,尽尽孝道是人之常情,谁敢多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