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江湖求不得 > 第46章 迟暮

第46章 迟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江湖求不得!

燕京,这里是位于皇城最近的城市,确切来说也是包裹着皇城的城市。

三百年前,第一代北燕王受封于燕地,取名燕京,直到五代开始,第三代北燕王自封为皇帝,立此地为燕国京城,与赵、北魏成鼎立之势,遥望两辽。

直到三十年前北秦王井竹灭秦之后,军队气势恢宏挥师燕京,已经没落的北燕便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燕京被夺之后,闽中老皇帝便下令在燕京中心修建一座城,这座城便是如今的皇城。只是老皇帝没能等到这座城的建立,便先行离去。新皇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便取了父亲中的黄字,取名皇城。

而如今燕京包裹着皇城,不仅仅是为了体现闽中冠绝古今的地位。更多的是为了保护皇城的安全。

燕京四周环山,更有五代时,北燕皇帝修建的万里城墙,环山而立,城墙每百里设一城门,城门之上建一堡垒,堡垒之上更是有火炬。点燃火炬,便可知敌的位置。可谓是坚不可摧。天下之间除了燕国大开城门之外,也就墨家所造的云梯可以登顶此城了。

按理说,燕国坐拥如此伟城,就算不侵略他国,固守也可高枕无忧。可是却被井竹攻克,这也算是一个军事上的奇迹了。

如今的燕京却成为了守护皇城的外墙,老燕人也十分惋惜。皇城这座城中城与城外的燕京可是天壤之别了,皇城富饶繁华,燕京破烂陈旧,除了军事用途之外几乎毫无用处。

但是现在居住在燕京的人们,却并不贪图皇城中的富贵。皇城建立之初,闽中便大赦燕地,老燕京人可定居皇城,无需因身份而停留于此。可是叫闽中冉氏没想到的是,老燕人已经习惯了燕京的居住,并未贪图皇城的富贵,所以除了一小部分年轻人之外,老人们都选择留在燕京,安享天年。

这一件小事,也导致了闽中想把燕京作为军事基地的计划泡汤了。大总管李莲英也曾上报新皇强制燕京人搬入京城,可是新皇仁厚不忍寒了百姓的心,便就此作罢。

事到如今,燕京还是燕京,皇帝已经换了好多。老皇有大志向做事心狠手辣,提拔了井竹,廉福禄等人。新皇仁厚善良,任用了张之伦,候成舟这些为天下人着想的大能。而如今的冉镰则是老皇和新皇的结合体,可以说冉镰便是闽中建国以来最好的皇帝。

冉镰对于闽中来说是最好的皇帝,可是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便是最可怕的梦魇

也就在几日前,太尉王志便上表皇帝,将燕京的人全部驱散,来实现闽中军事重地的计划。王志的上表可以说是做了一件冉镰想做却没理由做的事情。这样一来冉镰立刻同意了王志的请求,当日朝堂上的候成舟也并未持反对态度,皇帝便全权交给了兵部尚书赫继海去办。

可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第二日早朝一向不喜燕京制度的张之伦却极力反对王志的上书。因此还惹得皇帝龙颜大怒,甩袖离朝。但是一夜的深思,冉镰也是明白了张之伦的用心,便暂缓了这项计划,但也只是暂缓而已。

如今的燕京却没人知道朝堂之上两日的抉择,也没人知道一向苛政燕京的丞相大人会亲自出面挽回这个三十年前就该沦陷的家园。

燕京小巷,房瓦屋前。刚刚萌芽的老槐树,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老槐树下,中年男人手握棋子,与九十多高龄的老人对弈。对弈已有三日,中年男子输多赢少。

在看今日的棋盘,显然中年男子又差一步,败给了老人。

老人赢棋后,一下子大笑起来,像个孩子一样指着中年男人的鼻子,说着:“我赢了,我赢了,呆瓜,连我都赢不了!”

中年男人看着老人胡闹,眼神中却没有一丝懊恼。他知道纵然老人如今已是半疯半傻的状态,可是也应该受到自己两倍的尊重。

中年男人低头沉思了一会,摇了摇头道:“不,两倍不止。”

近日来,皇城皇宫人心惶惶,所有大臣都担忧着那龙椅上的皇帝会不会忽然暴毙而亡。而这个担忧却是因为一个中年人。

身负天下第六的贼子,三入皇城。夜行皇宫,甚至最近的一次也就离那当今的九五至尊百步之遥。第一次被未出宫的崔龙阳全力阻拦,第二次被几千禁卫军围至皇宫,但却可轻易脱身。第三次差一点便可取走那冉氏皇帝的性命,却被服侍冉氏三代的大太监李莲英逼退。这件事虽然外人不知,但是皇宫内越来越多的军队却说明了一切。

此刻中年人并不懊恼,如今定居燕京,也只是为了下一步计划做准备而已,如今的天下对于他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留念的了,送走眼前的这位老人以后,他可能就真的要去和冉氏讨回那十几年前的血债了。

中年人看着马上人瑞之年的老人,心里却总是放心不下。

老人对他的恩情,中年人一辈子也不会忘,更不敢忘。可是即便如此,他也只是算得上老人半个徒弟而已。

说起老人的时代,可能太过久远,但是却都深深的刻在了天下人的心里。

剑神井昂一剑平天下事,魔头刘断江为情自断修为,剑门冯挺 天下名剑剑主的心魔,臭棋廉福禄一个将冉氏带进中原的谋士,还有那比老人小很多的邢天下。如今的所有人都在天下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名字。老人也不例外。甚至那祸乱五代的恶人张家梁都得尊老人一声先生。

老人一生奉献皇室,一生交于闽中。老人庙堂前收了三个半徒弟。三个徒弟都冠绝天下。大徒弟张之伦一朝丞相,为民谋。二徒弟周海洋留史于世,明苍生。三徒弟宁贵臣为藩王士途,种火种。放眼古今,老人的收徒可谓是风光仅有。

老人便是前朝丞相王博文,而那半个徒弟便是如今的天下第六胡书阁。

胡书阁心里对这半个师父始终有愧,周海洋的死叫老人寒心闽中,对冉氏也失望透顶。但是叫老人疯癫的原因,却是大徒弟张之伦的一纸上书。胡书阁未入身江湖之前所有书本皆是老人赠与,一心想读出个大明白的胡书阁势要夺取张之伦的丞相之位,为这心中的半个师父问出那个问题。以此来证明为民也不需像张之伦一样。

可是就在胡书阁仕途一帆风顺的时候,那个女子的死,却叫胡书阁深刻的明白,没了她一切貌似都不那么重要了。胡书阁因此离开了老人,老人也彻底沦为了燕京的疯子。整个朝堂的笑柄。

胡书阁有愧于他,所以他打算回来陪老人最后一程,以报当年的养育之恩,教书之情。

中年人望着这个正吃饼充饥的老人,老人竟徒手掰下一半的饼,递给了中年人,中年人接过那半张饼,心里却不是滋味。

胡书阁看向渐落的夕阳轻声说道:“师父你曾说过,英雄迟暮,沦为街头庸俗。但曾经的光亮却永远胜过当下的灰暗”

“其实我胡书阁还有一愿,希望在师父死前,叫天下人知道你永远是天底下最棒的读书人。”

沙沙沙,一阵脚步声传到了小院内。

一条年轻的手臂打开了本应无人知晓的老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