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天策之永徽迷局 > 第十五章 许昂他爹

第十五章 许昂他爹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天策之永徽迷局!

许敬宗又举了杯。

“居道老弟,这次可是沾了你光,才能喝到今年的宜春酿啊。”

“哪里,哪里。是太子记挂许公,又不方便直接送来,便假我之手送过来请延族兄品鉴一番。”

“老朽辞任太子少师已久,还蒙殿下记挂,实在是受宠若惊。”

两人频频举杯,一个是太子的岳父老泰山,一个曾是太子的老师,此刻却是心思各异。

许敬宗等着裴居道开口。

裴居道看着歌舞,想着女儿的话,斟酌着措辞。

前日,他女儿把他夫人召进东宫。娘俩屏退下人,絮絮谈了小半天。

夫人回来就把他堵在书房,让他一定要帮女儿。女儿是太子妃,最近夹在婆婆和丈夫之间,两头受气。

就他这样一个挂着闲职的二世祖,能帮啥忙?

他爷爷是前朝的兵部尚书,他爹是深得太宗信任的尚书中丞,到他这里,是个挂在门下省的闲人。

但凡他是个有本事的,他早就爬到中书省了。

如果不是李治把他女儿指给了太子做正妃,这些尚书们估计瞅见他,招呼都不会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毕竟还得指着他女儿这个太子妃拉拔娘家。夫妻俩关在书房里,商量了大半宿,一致认定,这事得找许敬宗。

母子矛盾,要找个人调和。这人得两方面都能说上话,在朝里大臣重划拉划拉,也就许敬宗最合适。

许敬宗在李治立后这事上是立了大功的。

因为满朝文武都反对立后的情况下,许敬宗跳了出来。上奏说立后是皇上的家事,给了李治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随后李治才能力排众议把武媚娘推上后位。

不光李治,武后也是承他的情。后来他又把长孙无忌弄死,帮李治夺了权,又帮武后出了气。

帝后两人自此都是把他当自己人的。让他当了太子的老师,并立了他女儿做太子妃。

许敬宗这个昔日太子少师,出面斡旋也是师出有名。

想到此,裴居道笑道,“延族兄,小弟偶得一副阎立本的手卷,请兄台一起赏鉴一下。”

“那可好,阎大人的手迹可不容易寻。酒也喝了这许久,不如移步书房,顺便品品江南送来的春茶。也可稍解酒意”许敬宗欣然给了一个台阶。

两人在书房落座,小厮上了茶,关上房门。

“居道,你我相交数十载,有话不妨明讲。”许敬宗低头啜茶,淡淡说道。

“果然是瞒不过延族兄。”裴居道满饮一杯后开口。

“哎,还是儿女债啊。女儿在东宫里也不安生,近日也不能寐。小弟这不只能来求老哥哥帮忙了。”

“何时如此烦忧?”

“还不是为了太子。”

“对太子,众人莫不是交口称赞,皇上也甚是倚重,每次帝后巡视东都,都是太子监国,足见帝后重视啊。”

“哎,坏事就坏在监国上。去岁,帝后去了东都,照例太子监国。然后就被他发现了一件事。”

“还记得义阳公主,宣城公主么?”

“皇上公主甚多,倒是不记得了。”

“大部分人都不记得,因为这两位是萧淑妃生的。”

“怪不得,怎么会突然提起她们两个,禁忌吧。”许敬宗抬手指了指大明宫方向。

“当年萧淑妃被废,她的两个女儿也被武后一直幽禁在掖庭。这都十几年了,谁还记得呀。可偏偏有那多嘴的,在太子前碎嘴提了。”裴居道一拍桌子,气的。

“太子还被撺掇着去掖庭看了这两位。这两位在掖庭十几年,肯定过的不如意呀。都二十多的老姑娘了。这不就激起了太子的同情心。”

“太子不管不顾的就跑去找武后,巴拉巴拉一通说,言而总之,都是皇上的骨血,应该给这两个妹妹招驸马,让他们和太平一样享受公主的待遇。”

“你知道的,当年武萧斗的多厉害,据说萧最后还是武送走的,武能让萧的女儿好过?”裴居道压低声音

“武后自然是不致一辞,束之高阁,没有理睬太子的提议。结果,你猜怎么着?太子居然直接求到了皇上面前,跪求皇帝给两位公主做主。皇上应了。”

“转过天,就把那两位接出了掖庭。现在张罗着招驸马呢。”

“这都什么事?!当年萧淑妃和武后那是水火不容的。太子是该受了多少挑唆,才能这么干,东宫那几位幕僚都聋了还是瞎了,也不拦着!”

“武后把太子叫去一通训斥,两人不欢而散。”

“最近太子妃去请安,武后也是爱答不理,没个好脸色。明显是迁怒了。”

“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太子此举肯定是伤了武后的心。他的几个弟弟可是频繁进宫,对武后嘘寒问暖。”

“延族兄,你就是定海神针哇。瞅瞅,自从你致仕,东宫出了多少幺蛾子!哎。还是得请你出山,收拾这个烂摊子。”

“帝后最喜爱的还是太子,再说,他又是嫡长子, 8岁即被定为太子。你尽可放宽心。”许敬宗对这几句马屁还是觉得很受用的。

许敬宗虽然这么宽慰对方,心里却腹诽。

为仇人的女儿抱不平,如果是他儿子,他也得削他。

深宫大内,居然有这么纯善的太子,只能说帝后实在是把他保护的太好了。欠历练啊,他几个弟弟可比他通达人情多了。

裴居道还是不放心,“延族兄,武后信任你,太子也信任你。你说的话他们都听的进去。总的让他们关系缓和一点,不能像现在这般僵着吧。”

“现在皇上已经把大部分政务交给武后和太子,两人和睦相处,也是社稷之福哇。”

“放心,我会找机会进宫的去说道说道的。”

许敬宗虽然对太子不以为然,但他早就被贴上了武后一党,又是太子少师,这条船是下不去了。

有些事,容不得他不做。有些人也不得不教。

他才退下来,太子就出昏招,东宫那些人真是吃白饭的。他也只能舍下老脸,去劝和劝和。

亲母子,有什么是说不开的,太子服个软,承认是被有心人挑唆了,再斩几个人,这事也就过去了。

儿女债,还不完啊。

自己的孙子彦伯也大了,该给他谋划个位子。或许塞进东宫也是个不错的出路。

不过他肯定想不到,他那个糟心的儿子在千里之外,也能给他挖个大坑。

他的一把老骨头够填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