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 第90章 没有标语的大会

第90章 没有标语的大会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谁也没有想到贾仁慈会说出这样一句话,特别是郑花花。

她蒙着脸哇的一下哭着蹲在了地下,哭得很伤心,好像真的被贾仁慈那样了一样。

郑秃子没想到贾仁慈会当着这么多的人羞辱他的宝贝女儿,他怒火中烧,又抡起手想扇贾仁慈的耳光。

正在这个时候,赶来一个人,把贾仁慈救了。

这个人是镇通信员罗小锣,罗小锣急匆匆的跑过来,一把拉了郑秃子:

“郑老师,你这是怎么了?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里同小细娃胡闹?”

“镇里召开紧急会议,昨天各单位已下达了通知,章新月章书记指名要你参加,难道你没接到通知?”

“接到了,昨天就接到了……”

郑秃子一见到罗小锣,就像见到了大救星,他忿声道:

“罗通信员你是吃公家饭的,你今天必须给我做主。”他手指着贾仁慈:

“我与我花花本来是到镇公所参加会议的,但是这个亲老子不要的狗日东西却流氓我花花。”

郑秃子气不打一处,声音颤抖,指着贾仁慈的手指也发着颤,看来是气得不轻。

也难怪,天下父母心,谁见得自己的孩子受欺负。

这时候,郑花花又大声哭了起来。

罗小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的任务是把郑秃子带到镇公所开会,于是给郑秃子出主意:

“郑老师,既然你说贾仁慈流氓了你的女儿,那么好了,咱们把贾仁慈一起带回镇里,让章书记给你做主。”

“这样既不耽搁开会,同时也帮你冤申了,如何?”

那边开会催得急,罗小锣顾不得这边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想把郑秃子弄到会场再说。

罗小锣认识贾仁慈,知道他养父做的豆腐好吃,而且更知道贾仁慈的亲生父亲叫贾新河。贾新河是太平镇太平村的村长。

他俩有往来,有交情。

贾仁慈喜欢惹事生非,这在太平镇是出了名的。

罗小锣不知他今天怎么招惹了郑秃子,他怕他吃亏,明里是给郑秃子出主意,暗地里却是帮贾仁慈脱身。

郑秃子听罗小锣说得有点道理,点了点头,安慰好女儿回家,就一把捉住贾仁慈,往镇公所走去。

贾仁慈原本就是吊儿郎当,从来没把郑秃子瞧在眼里,任由郑秃子拉着,吹着口哨,一脸满不在乎的表情。

被郑秃子拽着进了镇公所会堂,一进会堂他就皱起了眉头。

这个可以容纳三百人的大会堂几乎爆满。

更让他惊讶的是这次会议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

他四处张望了一下,既没有标语,没有口号,也没有全副武装的民兵,更没有被捆绑的阶级敌人。

他伸长脖子,踮着脚往台上望去。

看到了台上端坐着的三个人:镇书记章新月,镇长李元善,还有他最不想见到的亲生父亲贾新河。

郑秃子进了会场,不由分说就拉着贾仁慈往台子上拖。

罗小锣一把拉住他,笑着说:

“郑老师,你先莫急嘛,流氓你花花的贾仁慈就在你手里,他此时是煮熟的鸭子……“

”等会儿会议结束了再说,你总不至于要章书记为了你的私事而把整个会议搁下来吧。”

郑秃子一听,瞪了贾仁慈一眼,把捏住贾仁慈的手紧了紧:

“好吧,那就等会议结束后再说。”

见人已到齐,章书记微笑着进行了了会议的开场白:

“我们今天这会,没有标语,没有口号,是因为有人说我们只喊口号,不做实事。“

”今天我们不喊口号,我们让群众说话,请群众向我们政府提出批评和建议。“

”把你们的想法大胆的说出来,不要有所顾忌,要大鸣大放!”

会场顿时鸦雀无声,每一个人脸上都露出了惊异的神色。

向政府提出批评和建议?

这简直不可思议?

他们不知道章书记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贾仁慈听得也呆了,不过他天生敏感,总觉得今天这会议有些诡异。

或许,这是一个机会!

“哎哟,你轻点行不行,这么多人,难道我还能跑?”贾仁慈轻声嚷了起来。

郑秃子看了看密密麻麻的人群,把手稍微松开了些。

“喂,郑老师,”贾仁慈笑着低声说:

“你平时意见不是挺多么?“

”今天可以提出来嘛,以前你给我讲过魏征的事儿,他敢于直谏,以至于他死之后,皇帝老儿唐太宗都叹曰: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今天你意见提好了,说不准上面一高兴,就提拔你做校长了。”

郑秃子瞪了贾仁慈一眼,低声斥喝:“老子还要你教?”

贾仁慈呵呵一笑,用手往前指了指:

“郑老师,你可看好了,今天学校来的可不止你一位老师,为什么章书记指名点姓的要你参加这个会议,你给我好好想想——”

会场下面嗡嗡议论成一团,但没有一人站起来批评和建议。

章书记盯着身边的镇长李元善,小声道:“李镇长,你出身特殊,又经历过长征,是老红军,你站起来鼓励一下大家。”

李元善沉默了小片刻,然后点了点头,他站起来,扯开他粗旷的嗓门:

“今天这个会议叫‘大鸣大放’,不但我们太平镇,而且全国,全世界都在开这个会议。“

”是中央的号召,你们有啥难事,对政府有什么提议,就大胆的说出来。“

”我们要像打仗一样,手指一扣,突突突,一阵轰鸣,子弹就出膛了,敌人就倒下了。”

贾仁慈突然想笑。

但并不是因为看到李元善那张难看的脸。

李元善威严的国字脸上,从嘴角到腮帮有一道沟壑,据说是在当年长征的时候,被国军用一粒子弹犁出来的。

都说李元善脸上的沟壑是国军的子弹打出来的,唯有贾仁慈不相信。

贾仁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严密的推理:

第一,李元善除了脸上,身上并没有其他的枪伤。

第二,李元善的脸上挨了一枪,但是牙齿却没有少一颗。

第三,李元善挨这一枪的时间也有问题,是长征的第一天,挨了这一枪,他就回家了。

第四,解放这么多年了,也没有那个白军出来检讨李元善脸上的伤是他整出来的。

很显然,贾仁慈认为李元善是自己打了自己一枪。

如果回到那个年代,后有追兵,前有堵截,而且还要吃草根啃树皮,贾仁慈说他也会朝自己开一枪。

不过那一枪他不会打在自己的脸上,他会毫不犹豫的对着他的裆下……

当然这个想法他没有向任何人说。

这一枪之后,贾仁慈想到自己可能成为一个太监,不过没有关系。

它至少能证明,我贾仁慈的小兄弟先天是很高大很威猛的,只不过因为革命,断送了前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