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当你老了 > 第18章 相亲

第18章 相亲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当你老了!

他们在一个靠窗口的位置刚坐下,冯小满就接到了张玉叶发过来的信息,张玉叶问:怎么样?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了。

冯小满回了两个字:一般。

张玉叶的信息又发过来:别急,多谈谈,多了解。

我急什么了。冯小满回道:知道了。

在她们一回一答时,康志远已经挑好了一条鱼,服务员一称,两斤多。康志远表示可以,回到座位上。

“我小时候就爱下河捉鱼捉虾,特别是大夏天,农村不是插秧吗,田里灌溉需要水,就要用水泵抽池塘里的水,池塘一干,那就热闹了,全村的男人……”他兴致勃勃地说着,突然想到什么,嘴里依呀一声,“被宰了。”

“什么?”冯小满吓了一跳。

“那鱼哪有两斤重?哇,把我当冤大头呢。”康志远站起来,就朝后厨那边走。

冯小满目光跟随着他的背影,视线很快被一根柱子挡住,但康志远的声音还是从那边传了过来。

虽然内容听得不清楚,但能听出双方的语气都不太好。冯小满正犹豫要不要去看一下时,康志远回来了。

他坐下,努力调整着状态,喝了一口茶后,用尽量轻松的语气对冯小满说,“我并不是要计较什么,显得我这个人太小气。我只是不想惯着他们。现在的商家为了赚钱,无用不所其极,不能助长这种风气。”

他顿了一下,问冯小满,“你觉得我说得对不?”

冯小满模糊地嗯了一声。

“你也赞同对吧,我们以前去吃鱼也遇到这种情况,秤不够是常事,还有更离谱的,把鱼都换了。”他颇有经验地说着,说到这,迟疑了起来,似乎预料到有什么不好的事情,“你坐着,我再去看看。”

他去看有没有换鱼了。

回来后,他笑着对冯小满解释说,“我这个人是不嫌麻烦的,特别是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说完,又用中指推了推眼镜鼻托。

冯小满回到家时,张玉叶已经在巷口专门候着了。

出入巷口的大都是街坊邻居,张玉叶不时与人拉着闲谝。偶尔出现几个生面孔,大概率是走亲戚的。

一个女人进入张玉叶的视线内。

那人走走停停,四处看看,像是第一次来这里。张玉叶注意她,是因为她的打扮,她穿着一身浅蓝色的套装,插着锦鸡毛的大帽子下方露出她黄色的卷发,一只精巧的小皮包被戴着白色蕾丝手套的手上轻轻地捏着,放在胸口的位置。

张玉叶看向她的脸,猜测着这个女人的年龄。

刚看了一眼,心头陡然一跳,她像被触了电似的,猛地转身,差点没站稳。

是她吗?当年在医院,一个人躺在最里面病床上的产妇,是她吗?

她来干什么?她怎么知道这个地方的?

不,不一定,别自己吓自己。

张玉叶强忍着不安,强迫自己镇定下来,鼓起勇气,再看第二眼时,发现那女人朝凤凰桥方向走去,在黄桥烧饼铺边,说了句什么,然后便走了。

张玉叶等那女人走得看不见了,才朝烧饼铺走去。

烧饼铺是马蹄巷一个叫腊八的男人开的,腊八有个女儿 管张玉叶叫干妈,所以两家关系还比较近。张玉叶上前和腊八唠了下家常,假装不经意地问,“刚才那女的,跟你说什么了?看不上去不像咱们这边人。”

“哦,她要找解放桥,我告诉她,这是凤凰桥,她就走了。”

原来是找解放桥。

这样一来,那肯定就不是当年那个产妇了。

自己吓自己,搞得心惊肉跳的。张玉叶暗自松了一口气,又回到了巷子。

不多久,冯小满出现了。

她便迎上去,“怎么样?”

冯小满对于康志远的印象,只有两个动作,一个是用中指推眼镜鼻托,和双手提裤子。她忍不住笑了起来。

张玉叶误以为冯小满这是满意至极,也笑了起来,“这么说,很满意,那就是成了。那有没有说约好下次见面?”

冯小满摇头,“那就没必要了。”

张玉叶定在了原地,冲着冯小满的后背喊,“你,你又想什么心思呢?”

冯小满回过头来,见张玉叶动了气,“跟你实话说了吧,那男的,跟我不在一个频道。”冯小满回想着见面经过,“看着挺老实的,但很会把小算盘,自己父母没养老金,还要求女方父母有,凭啥啊,女方赶着去扶贫吗?不知道以前苦日子过习惯了,还是今天特意在我面前表现什么,总之,我感觉这个人有点迂。”

“迂?”张玉叶哟了一声,“迂一点算什么,谁没点性格。你爸迂不迂?我这么多年,不也和他风风雨雨过来了吗?搭火过日子嘛,你非得要十全十满,怎么可能?姑娘,你就听你妈的一句劝,别再挑了,再挑下去,只能找半边人。”

“什么半边人?多难听。”

“还有更难听的,放在过去,就是填房。”

“妈!”冯小满听不下去了,“什么年代了,还说这样的话。”她气呼呼地进院门,张玉叶在后面追问,“那你这个到底谈不谈?”

“不谈,不谈。”冯小满进入卧室,重重地关上门。

剩下张玉叶颓丧地坐在院中的椅子上,若有所思地想了想,无声地抹着眼泪,叹道,“养儿女没用哦,唉,操不完的心,生不完的气。”

张鹏飞和苏雨梅在凑完对樊阳的赔偿款之后,都失业了。张鹏飞是被公司辞退了,而苏雨梅是主动辞职的。那套单元房是因为上班,特意在公司附近租的。现在班不上了,他们也就退了房,都回凤凰桥了。张鹏飞的儿子张星宇每天晚上都要上辅导班,张明山便自告奋勇地给孙子当起了车夫,每天六点送孙子上学,晚上九点接孙子回家。

原本只有两个人住的院子,多了三个人。小院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苏雨梅在网上投了好几家简历,很快,有一个叫天凯的公司让她过去面试,这令她喜出望外,这家公司也是做户外用品的,综合实力和自己原先这家差不多。

面试很顺利,下个星期就可以上班。

在回家的路上,她给张鹏飞打了电话,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又顺路去菜市场买了很多菜,今天要好好庆祝一番。

午饭是程大英和苏雨梅一起做的,饭菜的香气飘到左邻右舍。快开饭的时候,张明山对张鹏飞说,“去,把你奶奶叫过来吃饭。”

“我不去。”张鹏飞头梗着回。

程大英一边往桌子上摆着筷子一边说,“叫你妈就得叫你弟,算了,咱们自己家里人吃。”

张明山也没再坚持。吃饭的时候,隔壁邻居捧着碗过来了,扬声道,“你家今天吃的什么好的?”

程大英连忙站起来,“来来来,吃菜吃菜。”

那人上前探头一看,夸赞道,“蛮丰盛的,跟过年一样的。”程大英夹了块鱼给她,她不进屋,也不离开,坐在院子里面,边吃边问,“有喜事吧,说来听听嘛。”

程大英笑道:“哪天没有喜事?天天有喜事,雨梅进大公司了。”

“乖乖,你家媳妇真不孬。”那人吐出一根鱼刺,夸赞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