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他竟然跟着我穿越了 > 第19章 农忙

第19章 农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他竟然跟着我穿越了!

019 农忙

这次回去,袁春对医书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在古代,像她这样,再过七八年就是奶奶辈了,但这些对她不算事,前世活了五十多年,医学上到底也知道些,如今真正看到了医书,觉得一点一点明白,心里是火热火热的。

不求学多好,这些知识多知道些总不是坏事,有道是活到老学到老,前世她四十好几还在电脑上学会做账,且做的相当好。

孩子们基本白天都不在家,中午两人也是随便吃一点,晚餐是比较正规的。

他们自己的田佃给老大去做,其他兄弟田也不算多,根本不要他去帮忙,帮也帮不到什么,两人都不会做农活。

四月初,汪家分了帐,一个月净赚六十二两,留了二两本钱,剩下的一家分了十二两,香料钱袁春坚持自己出。

最后,五兄弟一家拿了一两给老两口,老两口本也帮了忙的,何况也是应该孝顺的。

汪家人一个月赚了这么多,每个人都欢天喜地,如此也不愁孩子没钱读书了,汪老大的大儿子暂时也不着急相看了,两口子想了想,万一老三八月份中了秀才,汪家等于上了一个台阶。

还有,如果一直这么赚,明年儿子才十六岁,自家已经有一百多两存款了,算是大户了,可以多买些田,甚至铺子,到时候还怕找不到好的?

所以,现在一定不能找,否则就亏大了。

斯文就更忙了,拿来的两本书,抄给书铺两本,自己还要另外抄两本,大舅子给的书看着都好,他都想抄下来,以后孩子能看。

娘子是能抄,可是自己抄才会记得牢。

所以,兄弟家不要他帮忙,他也就不勉强,隔两天跟娘子上一会山,找点蘑菇什么的,山药也找了两处,不过没有挖,什么时候去县城,头一天才挖就新鲜。

两个月来,药材也余了不少,都是干的,一捆一捆的分类好,到时候看能不能卖些。

袁春也留了些药材,什么止血药,止泄药,退烧药等等,这些药有些村里人也知道一些,但只能单纯的熬些喝,小病小热的可以,治病不行。

这天,袁春一个人在厨房做香皂,有了猪油,烧碱,还有桃花纯露,干桃花瓣,制作起来也很方便,模具是三月份跟木匠定做的,二十个长方形的模子,四角略弯成弧,刻了些桃花。

半下午,她装了二十个模具,剩下的一些只好倒入家里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回头干了倒下来切成几块用。

这些皂她还没有想好怎么办,暂时肯定不能让别人知道,对汪家几兄弟,卤味就够了,一家一年能有百两收入就很不错了。

自家大弟二弟倒是不错,说不定以后可以带着他们做,但大弟必然是要走科举,不可能做生意,那只能是二弟。

二弟如今在县城开了家具铺子,听说生意还可以。

但这些都不着急,有些事太着急不好。

收拾好厨房,模具放一边隐着,没有几天不能成形,不过,刚刚这么多,也只用了几两烧碱,猪油用了半斤多,成本还是小的。

因为二十多块香皂,一块就是200文,那就是五两,成本几乎是忽略不计,当然,这里还有桃花纯露和桃花瓣没算,这些就算一两的成本,利也是四倍。

模具还得定,桂花桃花金银花得定几种,每种定一百个,一百个也就一两银,花不了多少,还得定两个货架,模具装好后一层层摆着,才不占地方。

货架就放在西小间,刚好那间是空的,说是客房,根本没人住,婆家都在村里,娘家人也来的少,就是来了,一般也不会住,袁家也有骡车。

三天后,脱模的香皂很好用,因为掺了桃花纯露还有桃花瓣,香味清雅,淡粉中还有一两瓣的桃花,漂亮又实用。

但斯文觉得,模具还应该更小巧一点,他会重新画一些,长方形的,椭圆形的,会稍微薄一点,不然有些厚重,外观上会有些不尽人意,当然用起来更实在,但这样一来,本来能做五块的,这样只能做四块,不划算的。

两口子都觉得暂时一心一意准备考试,想皂还是慢慢地找机会,带两个舅老爷一起做,也不是不行,但还得看看他们有没有人脉,最好是找一个有靠山的,不然不一定能保住方子。

切好后得了二十六块香皂,袁春收起了二十二块,两块留在洗漱间,两块放外面洗手洗布巾洗衣服,平时不用就放在隐蔽处,外人也不会看见。

四月二十三号,学堂放一周农忙假,俩孩子都回到了家,不过先生也布置了不少的功课。

而斯文则被胡秀才带着去了县城,他的一个好朋友在县学当先生,他要带着他的意难平前去参加一些文人的聚会,顺带了解一下今年的情况,缩在乡下不行。

袁春只好给他带了75两银子,回来是要报帐的,带了两套衣服,已经走了两天了,这次胡秀才会帮他找一个禀生秀才做保,八月份考试,七月份这些就得报上去。

这些事得提前准备,以免到时候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家里钱少了,她心里又急了起来。

“涛儿,你带弟弟在家里读书,累了就歇会,点心就在条几上,娘去后山看看,看能不能找些蘑菇什么的。”

“娘,我陪你一起去。”

“不行,春天山上虫子多,你们皮肤嫩给,还是在家好,午后我就回来了。”

“好,你放心吧,我带弟弟写字。”

“娘,我会乖的,等下帮着割草喂鸡的。”家里的鸡只要孩子们在家,一般都让他们去喂,包括地里摘菜拔草这些小事。

农家的孩子,不用养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穷人出骄子,结果长大了一事无成,这样不是爱而是害孩子。

夫妻俩都读了十几年的书,这些还是懂的。

袁春背了一个大背篓,带了一个篮子,上次看好的山药今天不挖,留几天等相公回来,不然她也不会赶骡车。

西山背面有一片毛竹林,眼下正是竹笋多的时候,晒干了以后炖肉吃,但这里的人不怎么会吃笋,笋吃油,油少当然不好吃,记忆中他们都不晒干笋,只晒一些豆角等蔬菜干。

这就是暴殄天物了,笋干相当的美味,下次她就准备去聚轩楼看看,再卖些菜铺,比如鱼丸,还有这笋干红烧肉,这里的红烧肉一般都做的不好,没她用糖烧出来的味道。

就是二两一个菜谱,她现在是不满意呀。

很快到了毛竹林,三三两两的果然不少竹笋透出了笋尖,她立马像打了鸡血,难怪有人说,亲手摘的桃永远比买来的好吃,亲手打的鱼永远比买的新鲜美味。

一个时辰后,剥了壳的笋装了满满一背篓,笋子还有,明天再来挖些,附近的桃花已经是最后一些了,早的都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子,指尖大小挂在枝上。

摘了一篮桃花,还寻了一碗蘑菇,这些天没下雨,蘑菇并不多。

背起背篓,拎着篮子,起身就回家了,上辈子开始她胆很小,稍微看不见人的地方她一个人都不敢去,看见一个老坟都吓的做噩梦。

可后来往往一个人冒着细雨,在老娘坟前一坐就是一个小时,哭够了说好了才骑车回家。

之后过的十年,胆子渐渐地大了,发现没什么可怕的,再然后就没了,就到了这个地方。

回到家,把笋子全部煮好切片,摊在竹匾上晒,竟然也有俩大竹匾。

桃花也放在竹匾上,放稍微阴凉点的地方晾干,太阳过大也不行,雨天更不行。

连着三天,她挖了不少竹笋,也晒了不少桃花瓣,至于桃花纯露那是没有了,不过山上她看见了大片的金银花,这些是可以熬纯露的,药堂她是不会送的,这些不值钱。

她还往地里移栽了两棵香椿树,上面长了一些香椿苗,不过不多,能吃几次香椿炒鸡蛋,明年就能长不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