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德善县主忙种田 > 第7章 铺垫成功

第7章 铺垫成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德善县主忙种田!

雪莲说到这稍作停顿,看到姜刘氏没有变化的脸色接着说,“梦里有位白胡子老爷爷,每日都要给我授课,教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有吃食的做法,有养殖之法、制作之法,也有肥地之法……稀奇的是我醒来后,那梦里学到的东西,竟然都能记得。”

姜刘氏是信佛的,大颂朝崇仰佛教,东亚佛教文化交流昌盛,佛教文化对民众的影响巨大,所以她对雪莲的话深信不疑,这时只见姜刘氏又口念佛号,双手合十说道:“佛祖保佑,姐儿竟然有此造化,只一样,此话你不可再对别人说起,等我私下里告与你爹爹知道就好。”

说曹操,曹操到,说话间,姜父领着五哥走了进来,雪莲惯性使然喊出声:“爹,五哥”。那边五哥回了声:“娘,妹妹”。

然后,姜父捋着那三寸美髯对雪莲说:“醒了就好,这几日,可急坏你娘了。衣不解带,照顾你三日。”

姜刘氏这时想到一事就开口对雪莲说:“你出事后并没通知你四哥。”

雪莲懂事的回道:“无事的娘,还是以哥哥学业为重,孩儿现如今已大好,不必巴巴的告诉四哥,等他月底休息自会知道,也不必让他担心。”

重男轻女,哪都一样,即便是现代,重男的家庭也不在少数,是以雪莲并没往心里去。

其实现如今的大颂朝,中下之户却是重女轻男,都想生个女儿好好培养,因生女培养得好,能谋个好营生,“有所谓身边人、本事人、供过人、针线人、堂前人、杂剧人、拆洗人、琴童、棋童、厨娘,其中厨娘最为下色,终非极富贵之家必不可用。”

姜父这时开口说道:“二姐儿,你现下感觉如何。”雪莲回道:“女儿已大好,并无不适。”

这时迎春将熬好的药汤子并装了蜜饯的瓷碟用托盘端了进来,进屋后把托盘放下,端起温热的药碗递给雪莲,雪莲闻着中药味,又想到这几日隐约尝到的苦药味,一张巴掌大的小脸皱到一起。

还是姜刘氏接过药碗劝道:“二姐儿听话,喝了药,病才能好。”

姜父也适时开口劝道:“再吃两日,让卢太医来诊诊脉,若大好,便可停药。”

雪莲听到这,只好硬着头皮接过药碗,轻抿了一口试了温度后,一扬脖,几口将药喝尽。

姜刘氏看着二姐将药喝尽,就手将蜜饯送进雪莲口中。她虽诧异雪莲如今喝药不像往日那样一口药一个蜜饯,喝一碗子药需一碟子蜜饯才能将药喝尽,只觉得这是佛祖的护佑也没多想。

这中药可真苦,比之现代的中药不知道苦了几倍,雪莲心想。迎春接过药碗,放到托盘里,却将蜜饯小碟留在炕上,笑着说:“妹妹甜甜嘴。”众人也都笑着看向雪莲。

迎春又说道:“爹娘,卯时了,去饭厅吃朝食吧,也让妹妹再休息会。这炕烧的也热,妹妹喝了药,再发发汗,去去湿气。”

时下平民大都是吃两顿饭,但雪莲家粮食不缺,因此都是吃三顿饭,有时还会做些夜宵。

姜刘氏说道:“好,让你妹妹好生休养,我们吃朝食去”。说罢,扶雪莲躺下,又将被角掖好后穿鞋下炕,同姜父一同出屋向饭厅走去,那五哥留在最后,还向妹妹做个鬼脸后才笑着跑走。

这一日,雪莲除了如厕,就一直躺在热烘烘的炕上,迎春在一旁绣花陪着她。

雪莲无聊的拿起徐景湛给的荷包,数数,有八个锞子,四金四银,雪莲对着迎春说道:“大姐,八个锞子,咱们四人分了吧,正好一人一金一银。”

迎春头都未抬,嘴里劝道:“既是赠与你的,母亲都没拿走,你便自个留着吧。你为这还遭了难,不需分与我们。年节里老太君赏赐的,母亲也一人分了几个在咱们手里赏玩,你的就自己留着吧!”

雪莲躺回枕上,细看这小姐姐。姐妹俩样貌并不尽相同,姐姐像母亲多些,妹妹像父亲多些,都是好样貌。灵动的双眼,姐姐的眉毛高挺,妹妹的眉毛弯且柔和。一个瓜子脸,一个鹅蛋脸。姐姐婉静如水,容颜俏丽。妹妹天真烂漫,娇俏可人。

或许是好山好水,孕育出钟灵毓秀的姜氏族人,来自小雪莲的记忆当中,桃花村的村民,一如盛开的桃花,粉面琼瑶。从老到少,都是好样貌。

姜清时在三房的儿女当中,尤其出众,意态安闲,气正俊雅。姜刘氏则眉目盈盈,温婉秀丽。四哥、五哥更是翩翩少年,温润从容。

到晚间,得知雪莲苏醒的族人,陆陆续续都派了代表前来探望。而最早得到消息的大爹爹、婆婆和大伯一家、三叔一家,也都全体探视过。

雪莲爹娘并没有宣扬她落水原因,对老宅的说法就是雪莲洗菜脚滑入水。三哥那天看到的是雪莲卧在石阶前,具体也不知道原因,即便猜到点什么,他一向憨厚老实,也不会多嘴。

入夜,雪莲母亲有话对姜父说就睡在正房,让迎春陪着雪莲睡在耳房,这边小姐俩窃窃私语,那边姜刘氏,也细声将白天雪莲所说之事告之官人。

姜清时听后虽然觉得匪夷所思,但也没出言反驳,卢太医那天诊过脉,确实觉得凶险,私下里也告诉他只能听天由命,他不想让家人担心,便未将其中厉害告知。

姜刘氏见自家官人不吭声,接着虔诚的说道:“菩萨低眉怜众生,金刚怒目惩罪孽,想来二姐经了此番磨难,日后必有福报。”

姜清时心想,如今小女儿苏醒过来,自然不必再提其中凶险,那画本上也有诸多奇闻异事,还是待日后相看吧,夫妻二人一夜再无话到天明。

第二日三月十五,是七里八村的草市,草市在“盐铺镇”,这盐铺是南山村坡下葛家村旁的驿站和递铺而延伸出来的小镇。

驿站是官吏、军卒的招待所,服务人员齐全“门有守吏,里有候人”;而“递铺”则专事邮递,递铺除了递送文件外,也负责向过往官员提供乘递,现下邮递有步递、马递、急脚递三种形式,内有五名铺兵(马手)值守。

又因这递铺离盐场不远,还需要帮着盐场运盐到官府指定的售盐处,便从初始的小驿站、递铺,逐步壮大起来,落脚的官吏、军卒也逐渐增多,“递铺”内的铺兵增至三十余人。

周边的地段也繁华起来,吸引许多的商人在此买地建铺子经商,更是从初始的草市,变至如今的大集市。内有卖饮食、药材、生活用品的,还有一个小型的生鲜市场,以此也带动了周边经济和生活条件。

说起饮食可离不开肉类,这镇上也有家肉摊,摊主姓郑,南山村人。日常去各村收了猪、羊,回来自己宰杀,通常是驿站、客栈、饭馆预定的留出,剩余的在摊位上售卖。但倘若赶上月末草市的大集,也有村民杀猪来卖。

只是“去势”的猪少,因现下不掌握给猪崽去势的最佳时间,会使猪的死亡率增高,所以大多的猪未曾“去势”而使肉柴,加上猪的品种又少,也就一百二、三十斤。

东坡先生有云“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这指的是偏僻之地。正常售卖一头猪一贯钱,一头羊4贯钱,一头牛看年龄5-10贯钱,一头马看品种25-50贯钱。

宫内以羊肉为主,因人员锐减,一年只需十多万斤,而宋神宗时期要吃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羊肉,猪肉四千一百三十一斤。

活牛价高,但牛肉价却低,羊肉平民吃不起,所以民间售卖牛肉也屡禁不止。

而猪肉倘若成为京城人的盘中餐,那花样便多了,旋炙猪肉皮、猪胰胡饼、秘制猪肉,以及东坡肉,京城繁华,人口众多,富人吃羊肉,平民也是要吃猪肉的,不仅吃猪肉、牛肉,猪下水也是吃的。

京城好多小吃跟猪下水有关,例如“猪肚”“猪脏”“猪胰胡饼”,还有猪肺做的“灌肺”、猪肝做的“肝脏夹子”,更有“猪肝羹方”“猪肾羹方”“猪肾粥方”“酿猪肚方”都是用猪肝、猪肾、猪肚炖汤做菜。

乡下的肉卖的自然比京城便宜不少,五花肉能煸油、里脊肉口感好,18文一斤,前后腿、当腰肉16文一斤,排骨也不分脊排还是肋排,都卖10文钱,大骨头卖三文钱,那猪的头蹄下水价格也不尽相同,猪头按个称,或者切半个,一斤六文钱,单买猪耳朵、猪口条那价格又要贵上两文,猪蹄子一文一个,其他的软下水除了肠子都能卖三四文一斤,肠子有买一文一斤就卖。

那府城里卖肉却是五花八门,坊、巷、桥、市,都列有肉案,而且还把肉案装饰得十分华丽,刀具也锃亮崭新,每一天各个肉铺都悬挂好半边猪,不下十余条。等到冬至和春节,每个肉铺每天要卖几十条。

在肉案前面操刀的有三五个人,这些人拿着刀,不管是生肉还是熟肉,都听从顾客的吩咐,切块、切片、剁肉糜都不在话下,而且肉的名目也不少。

肉分为细末落索儿精、钝刀丁头肉、条撺精、窜燥子肉、烧猪煎干肉等等。

骨头分为双条骨、三层骨、浮筋骨、苏骨、棒子骨(就是今天的筒子骨)、蹄子、脑头大骨等。

这草市由县衙派三班衙役轮流管理,每五日四人换班维持秩序和收取摊位税,开摊即收五文钱,不管时间长短。

集市开市半天,辰时开始,午时正结束,到点即收。倘若有以次充好,坑蒙拐骗的行为,一经发现,不仅要没收所得,还会取消草市摆摊的资格。

姜刘氏计划着将家里积攒的鸡蛋、鸭蛋拿去草市卖些,一大早就来到右耳房从柜仓里往外捡蛋,雪莲看到就对她说:“娘,你只捡鸡蛋去卖,鸭蛋攒起来,回头我有用。”

姜刘氏停下手,想到昨日小女儿说的梦里学会的本领,就应承到“行,娘只拿鸡蛋去卖。”

姜刘氏一边搬装蛋的篮子,一边说:“今年这鸡鸭月初天暖和了才开蛋,这除去家里吃的,也就300多个蛋。”

她顺手又数了数鸭蛋,说道:“这鸭蛋倒有400多个,都给你留着。”

雪莲听着母亲这细细道来,觉得岁月静好,平淡琐事,油盐柴米,也别样情怀。

这边雪莲正抒情着,只听一阵脚步声,掀帘进屋的是勤劳的小蜜蜂迎春姐姐。心想,这古代的孩子都不睡懒觉吗?一大早就起来帮母亲喂鸡、喂鸭,打扫厅舍。

迎春进了屋说道:“娘,二伯和卢太医来了,正在堂屋同父亲说话,女儿已经给泡了茶。卢太医说一会要过来给妹妹诊脉,先给妹妹收拾一下吧!”

姜刘氏应承后,放下手里的活和迎春紧忙着收拾雪莲,一边收拾,一边问迎春:“你二伯回来的倒快,怎么这么早就来了,这才卯时多吧。”

迎春回到:“是。听说是昨天晚上就到了家,一大早就备了礼前来。对了,那姜七郎这番可是吃了苦头,昨日二伯回来就拉他出去,让下人扒了裤子打了十棍。”

这时雪莲也被收拾妥当,头顶双丫髻,上身穿着八成新莹粉色圆领襦衣,下身是月白色镶襕边的石榴裙。

姜刘氏慈爱的望着眼前大病初愈的小女儿,那一双流光溢彩的眼睛,没了往日的娇憨,像极了怒放的寒梅。她心想,真的是经一事,长一岁。而女儿这经的是大事,倒好像有一种突然之间长大成人的感觉。

这时雪莲对姜刘氏说道:“娘,女儿已大好,也无不适,还是出去见客吧!”姜刘氏想想回到:“也好!”说罢,拿了一双罗地绣花鞋给雪莲穿上,三人一同往堂屋走去。

姜刘氏边走边对迎春说,“大姐,你喊五哥去趟老宅,告诉祖翁,今日去集市卖货也帮着咱家把鸡蛋卖了。”迎春应声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