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花开春来晚 > 第6章 大队部

第6章 大队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花开春来晚!

提着网袋往回走,刘正茂对着年代又重新认识一次,没熟人就算有钱没票证,那也是寸步难行。拿着钱今天硬是只看到油,没买着。

没油真不行,得想办法搞点油祭祭五脏庙,从下乡起,就没吃过几餐带油水的菜,口里真是淡出鸟。

一路走,脑子放空着天马行空胡思乱想着,突然听到小孩的喧哗声,刘正茂循声看到大队小学。哦!不觉间到大队部了,樟木大队部和小学是在一起的。

当年古大仲被任命为大队长时,他看到本大队20多个小孩每天要走十多里地去公社读书,天晴时还好点,遇到刮风下雨那学生崽子就吃大苦了,要穿着被雨淋湿的衣服整天上学,因此得病的不在少数。

古大仲觉得孩子们这样苦不好,组织六个生产队长开会,大队自己成立小学。大队部有四间办公房,腾出两间做教室,六个生产均摊出粮食聘两个代课老师。

对本生产队孩子有利的事,大家都举手同意,樟木小学就这样成立,公社不要出资,还能减少公社负担,自然也就同意樟木大队的方案。

樟木小学1到3年级一间教室,4到5年级一间教室,两个老师承包语文、数学、政治、美术、音乐等所有课程。寒酸的是,别的学校上音乐课,有风琴或者手风琴伴奏。

樟木小学没钱买乐器,其中一个老师学过几天二胡,他就自作主张拉二胡伴奏。

这个给大队省钱的举措,还得到古大队长表扬。

刘正茂想着老王头的病情,一定要送去医院瞧瞧,既然走到了大队部,那去找一下古大队长,看他是否同意送老王头去医院。

把手里提的东西放在队部后面一个常人不走杂草枞中,刘正茂摔着双手吊儿郎当的进了大队部。

这几天做春耕前准备工作,古队长下生产队去检查工作了,队部只留下马会计守电话。

他见那个救人受伤的刘知青走进来,就站起打招呼:“刘知青,你身子好了没?”“马叔,好些了,谢您挂念,”刘正茂礼貌的回话。

“刘知青,你有事吗?”“我找古队长有点事,顺便来队部看看报纸。”

“老古出去有事了,报纸在那屋,你去看吧。”一个大队只有大队部有报纸,当地的日报和人民日报这两种。

知青平时没事也常到队部看报,所以马会计并没在意。趁着等古队长的空闲时间,刘正茂走到旁边开会用的屋子,墙上挂着两叠报纸。

他先取下本地日报翻了起来,上面内容无非是革命形势大好,美帝在越南被中越军民打得节节败退,本地领导又去那个企业指导革命工作之类。

挂好本地日报,他又取下人民日报,翻了几页,内容跟本地日报大同小异,看不下去。

可是古队长还没回来。刘正茂只好继续翻报纸打发时间,一本报纸快翻完时,他看一张熟面孔,设计师头像印在报纸头版。

怀着好奇心,他仔细浏览了通篇报道。1975年第四次全国大会一次会议上,由伟人亲自点名,设计师复出,担任军委方常务、以国务常务副总身份负责国院日常工作。

这篇报道,让刘正茂想到劝古队长同意送老王头去医院的理由了。他把这张报纸折叠起来。又去隔壁房间倒了一杯水润喉。

等了快一个小时,古队长带着几个人回到队部,他们在办公室讨论春耕应注意的问题,又过一刻钟,其他人都走后,马会计才告诉古队长,刘知青在隔壁等他。

古队长内心不太愿意见刘正茂,原因无他,刘正茂英勇救人,按道理公社和大队应该表彰奖励。只因被救对象是右派,公社马妇女主任一句话,就把刘正茂的所有功绩抹除。

古队长在觉得愧对刘正茂。

参加保家卫国战争的古队长,当年是后勤洪司令手下的兵,第四次战役时,为保障战斗部队按时到达前线,他带领人跳入刺骨的江水中,用肩扛起桥面,让战斗部队和物资过江,这壮举后来还拍电影。

也就是在那次行动中,被鹰酱轰炸机丢下炸弹震昏迷,还有一块弹片划过他右胸。被转运回国内后方医院,经过治疗恢复过来。

就在他准备重新归队时,参战国签订停战协定。

上级考虑他的功劳,给他记二等功一次,让他转业到地方工作。按道理他可以分配到城市,但是他主动找到组织,说那样多的战友牺牲在国外,自己能活着回来,就想回到家乡好好孝敬父母。

就这样,他一个连级干部回到家乡担任大队民兵连长,直到老支书离职,原大队长升任支书,他才接任大队长。

见过战场的生死,才知道和平来之不易。文革时,公社其他大队闹得鸡飞狗跳,只有古队长领导的樟木大队风平浪尽。

公社那个跳得最欢的熬主任,多次在会上攻击古队长,古队长开始针锋相对的对骂过几次。

随着文革越闹越大,老队长发现不是自己这个小小大队能对抗的趋势,就暗中劝说古队长忍着,不要跟大形势对抗。

这以后,樟木大队才出现明面跟着闹革命造反,暗中还是以生产为主。大队地少人多,每人只有8分地,就算全力搞生产,一年还是有几个月缺粮,每年要靠返销粮才能度过饥荒。

“刘知青,你找我何事?”古大队长问。“古队长,我找您吧,主要是汇报一下老王头的身体情况。”刘长茂站起恭敬的说。

“你小子自己身体还没好利索,倒关心起别人来了。”古队长笑着说,但是心里对这刘知青好感度上升。

“我年轻,睡几觉就好了。可是老王头现在都吐血了,再不送到医院,可能就会出事,”刘正茂看着古队长说。“送医?这事大队可不能做主,要县革委会批准。”

“古队长,你看看这个,”刘正茂递给古队长一张人民日报。

古认识一些字,但是他平时很少看报。现在他看着刘正茂递过的报纸,看到刘提示的文章,一目十行看一遍后问:“你这是?”

刘正茂放低声音问:“古队长,你说最大走资派是谁?”“是刘和~”他停了下来,看着喉舌头版,但是两个最大承包派,一个已经逝去,一个复出了。

古惊奇地看着刘正茂,问:“你的意思是?”刘长茂仍旧低声说:“没错,政局可能会发生变化。你看他都复出主持国院日常工作,那其他老资格复出的日子还会远吗?”

听到这里,古队长面露喜色,他内心赞成国家恢复正常才有前途。刘正茂又问;“古队长,你认为老王头可能是多大的官?”

古想了一下,说:“绝对不是县里的干部,可能是地区以上级别。”因为县里的干部,大部分他都认识。

刘正茂当然不会告诉古队长,这个老王头当过江北身老大,出事前是某部一号的事实。

“古队长,如果过段时间有人来接老王头复出,然后发现他死在本大队,你觉得你能脱了干系?”刘又问。

古一下子就震住了,想着如果老王头真死在这,复出的那些老革命可能不会把他怎样,但是他也就在大队长位置上到头了。

刘正茂见古不语,他就继续加油说:“其实,只是暗中派人送老王去瞧下病,开点药就回来,神不知鬼不觉地,县里怎么会知道?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万一那天老王头复出了,也会念你这个情。”“我一个人做不了主,跟大队其他几个人商议后,再通知你,你回去吧,也不要跟其他人乱说。”

古思考一下对刘正茂说道。“好,那我回知青点等消息。”“刘知青,你身子还弱,休息几天吧,我给老吴打个招呼,正常给你记工。”

刘正茂:“谢谢古大队长。”萧长民都到路边看了几次,想着刘正茂没完全恢复,就在路边等着帮他提东西。

远远看到刘提着网袋走来,他跑几步接过网袋,问:“你买到油了?”刘正茂从黄军服口袋摸出一包经济烟,说:“拿着抽,没票买不到油,买了酱油和醋。”

萧长民接过烟,嘻嘻笑着说:“我讲了没票,那帮狗崽子不会卖油的。”

刘正茂:“别说了,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萧:“你还有什么法子?”刘正茂从网袋里抽出一瓶酒,说:“我去有点事,其他你拿回去。”

萧长民一见酒,就兴奋的说:“你还买了酒?”“是的,你先回去吧,我等下就回来。”

拿着这瓶散酒,刘正茂直接到第六生产队吴喜闻队长家门口,他在门口就喊:“吴队长,在家吗?”

听到喊声,刚刚散工回家的吴喜闻从厢房中走出来,双手在衣服上擦着水,说:“刘知青,你怎么来了?”“呵呵,我从家里下放时,家里给了一瓶酒,我又不会喝酒,吴队长经常关照我,我就给您送来了,”刘正茂胡侃道。

“啊呀,你还知道我好这口,快进屋里坐,老婆子,给刘知青倒碗水。”吴喜闻痛快招呼着。

进屋后,刘正茂把那瓶酒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找了张板凳坐下。

“刘知青,家里没茶叶了,喝碗水吧。”吴喜闻老婆端了一碗水出来客气道。“谢谢吴婶,水更解渴。”不知道她的名字,刘只好用吴姓称呼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