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 第53章 说服

第53章 说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郭嘉先后两问,兖州州府中,百余州吏,竟无一人能答。

诸吏本饱学之士,熟读经史,向来自视甚高。

但今日面对颍川一弱冠士子,气势却是尽为其所夺。

风吹入室,州府之内,郭嘉的声音听在诸吏耳中,愈发清晰。

“朝廷距此,遥隔数千里,又逢董卓新亡,百废待兴,朝中诸公,尚不知何时才有暇插手兖州事。”

“诸君自问,以州内兵马,能制黄巾否?若耽搁数月,八郡局势必将彻底糜烂,届时,昌邑城再是坚固,亦必陷于黄巾之手。”

“放眼海内,诸侯救兵,皆远隔千里,唯曹奋武之军,就在济阴,距此不过百余里,数日便至,何需舍近而求远?”

“古人言,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但《春秋》亦有言,大夫出守外地,若遇保卫国家、有利国家的事,专断是可以的,诸君皆饱学之士,岂会不知?”

众吏面露深思。

千里无鸡鸣,万里无人烟,白骨露於野,这般景象,确实使众吏暗自悚然。

其等家族根基尽在兖州,如何愿见兖州沦为“鬼域”?

众吏唯一担心的乃是大义。

而如今郭嘉引用《春秋》原话,却是给了他们“合乎礼法”的大义。

一时间,兖州诸吏纷纷交头接耳,议论不止,面上屡现赞同之色。

袁立见此,心知诸吏已然是被郭嘉说动,顿时暗道不妙。

其人也不离位,就在席上高声问道。

“黄巾贼有百万之众,其中敢战之士,不下十万。”

“曹东郡手中不过区区两万兵马,当真就能敌的过十万黄巾贼吗?”

“为何不能?”

郭嘉转视袁立,当即扬声以对,声震于堂。

“吾主奋武将军,自入东郡以来,大小十余战,每战无不是以寡敌众,最终却能以弱胜强,所向披靡!”

“贼首白饶,世人皆以为悍勇,一朝遭逢我主,即兵败于顿丘,身死乱军之中。”

“于毒、眭固,南太行之巨贼,朝廷不能制,袁绍不能除,我主运筹演谋,不过数月,二贼便尽丧其众,仅以身逃,再不敢有东犯之心。”

“至于于夫罗者,匈奴贵种,劫掠魏郡,无人可制,后却不自量力,欲与于毒合力攻我,我主闻之,即追逐千里,斩于内黄!”

“彼时我军不过万余新卒,将不过数员,尚能连战连捷,如今我家将军发两万精锐,麾下上将近百,焉能不敌区区十万黄巾贼?”

众皆色变。

袁立面有悻悻。

曹军入东郡以来的战绩,让其无处反驳。

左侧席首,治中万潜忽而问道。

“足下出使昌邑,言语清晰,不辱使命,足可见曹奋武果有识人之明。”

“不知奋武将军帐下,如君者,又有几人?”

郭嘉笑道。

“文武全才,智勇兼备,忠义慷慨之人,不下百数。”

“如嘉不才之辈,则车载斗量,不可胜数矣。”

“足下何其过谦。”万潜一笑,全然不信。

“非为谦辞。”

郭嘉摆手,纵声言道。

“颍川荀文若(荀彧),人称王佐之才,听闻我主事迹,即弃冀州美职,不远千里来投。”

“山阳满伯宁(满宠)、陈留毛孝先(毛玠)、任城吕子恪(吕虔),皆州内贤士也,亦心折于将军。”

“至于天下望风慕德,欲举身相投者,不可计数。”

“群贤面前,嘉区区一弱冠士子,无名之人,又算的了什么呢?”

万潜闻言,一时默然,众吏亦是神态各异。

多时之后,万潜长声一叹,顾视诸吏道。

“如今天下分裂,无处不战,我州地处中原腹心,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方伯已逝,州内无主,正是内生动荡之际,又有百万黄巾虎视于外,诚然危急存亡之时。”

“曹东郡乃命世之才,百战百胜,若是我等迎奉曹东郡为兖州牧,定能击败黄巾,使吾州百姓能得到安宁。”

“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诸吏皆深以为然。

即便是一开始主张静待王命的张元,此刻也是不由颔首。

“治中所言,正是吾等之意。”

除袁立外,诸吏尽皆伏拜于地,齐声言道。

“我等皆愿迎奉曹奋武,入主兖州。”

郭嘉大喜。

事不宜迟,郭嘉即刻便与诸吏商议,欲派州吏前去济阴。

由州吏亲自出面延请,方可使曹操入主兖州不失大义,免受士林毁谤。

至于郭嘉则是留于昌邑,以防有变。

却到这时,又生波折。

原来州府诸吏皆畏城外黄巾,担忧出城被擒,故皆不愿领受此任。

“在下手无缚鸡之力,亦不通骑射剑击之术,如此大任,实非在下所能承受。”

“在下——在下亦是如此。”

治中万潜连问数吏,不想其等皆是面现难色,屡作推辞。

上百吏员,无一人应名,如此不堪之举,实令郭嘉心中大为光火。

万潜眼见郭嘉面色有异,亦感大失颜面。

如今曹操入主兖州已成定局,而郭嘉乃曹操心腹,深受曹操信任。

万潜深恐郭嘉就此看低其等,故心中纵然不愿,当下也只能暗自叹息一声,主动请命道。

“在下愿亲自去见曹奋武,以示我等诚心。”

“下吏敢情相随。”张元同时开口。

郭嘉看向张元,面色稍霁,微微颔首道。

“既如此,就有劳二君了。”

顿了顿,郭嘉又道。

“我主帐下有一虎士,名唤典韦,有虎狼之勇,我主赞其为古之恶来。”

“典君今已随我入城,有其护送,足可保二君无虞。”

万潜大喜,拱手言谢。

于是,就在当夜。

昌邑城楼,悄悄垂下几个吊篮。

万潜、张元、典韦及随从的几名亲兵,从吊篮中钻出后,丝毫不敢耽搁。

先去汇合了郭嘉预留在城外的几名曹兵,取了马匹,而后便快速向北奔去。

这次少了郭嘉,其等再无上次那般好运。

虽未惊动大股黄巾,却连逢数队黄巾探骑。

万潜、张元皆是州中大吏,身份极高,何曾直面过刀刃?

二人纵然事先预想过此行凶险,当下也是被吓的骇然欲死。

黄巾探骑多则半百,少则数十,而万潜等总计也不过十几人。

人数差异悬殊。

就在万潜暗自悔恨时,典韦却已出手。

其人手持双戟,运使如风,一马当先,呼喝而进。

黄巾探骑但有敢稍作阻拦的,即刻便亡命于铁戟之下。

余骑见之,莫不惊骇欲绝,惶恐间,只以为鬼神降世,哪敢再行追逐?

待典韦一行冲出山阳郡界时,随从的几名兖州州兵,早已死绝。

曹军却是一人未损。

万潜、张元见此,皆深感曹军精锐善战,当真虎狼之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