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 第73章 故人

第73章 故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已是初冬之际,清早之时,气温尚低。

郭嘉自床上起身,因室内燃有火盆,倒不觉冷。

还未等他穿戴齐整,身后就传来稀稀碎碎的声响。

郭嘉回头看去,见刘芸也已起身,连忙劝道。

“初冬天寒,少君再多睡会。”

昨夜两人一者夹道相迎,一者倾囊相授。

抵死缠绵,三更方才睡下。

今日又早起,郭嘉尚觉疲惫,想来妻子亦是如此。

刘芸满脸无奈。

幼时与夫君相处,她便觉夫君为人体贴,非同当世之人,故早早倾心。

哪里想的到,成婚之后,夫君还能体贴到这般地步?

府内侍女,私下皆是羡慕不已。

但她喜悦之余,亦不免有些羞赧。

刘芸面色微红,忍着身子的酸涩感,小声说道。

“哪有夫君起来了,妻子还在床上躺着的道理。”

“说出去会惹人笑话。”

郭嘉看着妻子的羞怩之态,心中一时蠢蠢欲动,轻笑一声道。

“你我闺房之事,与他人何干?”

“若有人笑话,少君只管言于我,我自去寻他。”

他给刘芸掖了掖被角,言道。

“少君,今日我要去巡视屯田之事,午时应该回不来,少君莫要等我。”

刘芸闻言,小女儿心思发作,噘嘴不满道。

“夫君任军师一职,本就繁忙,为何又要向曹使君求来这屯田之事呢?”

“我知夫君并不是恋权之人,每日起早贪黑,未免太辛苦了。”

说着,刘芸又担忧道。

“且黄巾虽已降伏,终归是与曹使军为敌过,或有亲朋死于我军手中。”

“夫君仕于曹使军帐下,位高而权重。”

“若黄巾中,有人因此而刺杀夫君,那该如何是好?妾身实在担心。”

郭嘉常怜刘芸小小年纪,便无一名亲人在世,故成婚以来,从未有过一句重言。

他蹲在榻上,手执刘芸之手,温声道。

“少君莫非忘了,你家夫君有奇术傍身吗?”

“你且安心在家等我。”

“我晚时便回,莫要胡思乱想。”

刘芸轻轻一哼,别过头去,又用被子蒙住头,手却不舍得松开。

郭嘉先是讶然,随后却是一笑。

小妻子总算是有些脾气了,而不是以前那般相敬如宾。

这无疑是件好事。

……

西汉之时,董仲舒曾上书汉武帝。

劝汉武帝下诏令给当时主管全国农事的大司农,以让关中之民,改种宿麦。

宿麦二字,本意是指秋冬种之,经岁乃熟。

即后世所言的冬小麦。

冬小麦常于九月、十月播种,等到来年五月、六月成熟。

是以,尽管此时已近初冬,济水两岸,依旧是一片忙碌之景。

郭嘉沿着昌邑官道一路行来。

不时可以见到,民夫或是开垦荒地,或是由北向南,开挖沟渠,以供灌溉之用。

济水流经之处,两岸土地,往往肥沃。

往年之时,这些沃土早早便被州中世家、豪强瓜分完毕。

如今因为黄巾之乱,却是大半都成了无主之地。

依郭嘉所写的《屯田策》,屯田可分为民屯和军屯。

顾名思义,军屯除了为曹军提供粮秣外,亦是曹军兵源的主要来源地。

军屯之民每隔数日,便会操练一次,战事吃紧时,可作预备役用。

民屯、军屯,皆是五十人设为一屯,屯中置有司马,以方便管辖。

屯落之间,以木制的篱笆隔开。

篱笆内,大半都是新建的茅屋之类的住所,在边角处还设有菜洼,溷(hun)轩。

这种条件,比起正常民户的生活,或有不足,但与流民的生活相比,无疑是要好的多。

是以青州黄巾,如今也渐渐安稳,极少有作乱之事。

“军师?郭军师?”

一人忽然遥遥大喊。

正蹲伏在田地间,查看禾苗的郭嘉,循声而望。

见到呼喊之人后,郭嘉先是一怔,随即却是颇为欣喜。

“胡三儿,你怎会在此?”

昔年守东武阳时,郭嘉曾亲自给城上守卒包扎伤口。

其中有一人颇为老实,死活不肯让郭嘉包扎,最终还是郭嘉下了军令,方才应允。

那名城楼守卒,便唤胡三儿。

胡三儿见郭嘉居然还记得自己,一时间也是惊喜万分。

他一路小跑,至郭嘉身前,怦然跪倒在地,言道。

“回禀军师。”

“小人因先前战功,得曹将军授屯田司马一职。”

“此处军屯,正是归由小人管辖。”

郭嘉急忙将其扶起,这才发觉,其人居然少了一臂。

“这是因——”

郭嘉本想问断臂是因何缘故,话到一半,便就止住。

还能因为何故?

胡三儿倒是不以为意,哈哈一笑道。

“击刘辟时,小人不慎被那黄巾贼砍了一刀,因而断去了一臂。”

“军师不必挂怀。”

“当年守东武阳的那曲老兄弟中,如今也只有小人与其他十几个兄弟活了下来,我等私下常感念军师之恩。”

“小人能得这屯田司马之职,月月有奉例,还有娇妻稚子在旁,运气已是极为不错。”

郭嘉见其颇为乐观,亦是笑道。

“你也成家了吗?当真极好。”

顿了顿,郭嘉又道。

“我奔波半日,也有些劳累,却是想要向你讨杯温水,不知你可愿意?”

“愿意,愿意,小人当然愿意。”

胡三儿大喜,急忙在前面引路。

郭嘉示意从者不必跟来,随着胡三儿沿着田垄,去往一处屯落。

胡三儿作为屯田司马,住所相较普通屯民,倒是要好上一些,家中还养着一些家禽。

“五娘,五娘,快将虎子抱出来,家中有贵客到了。”

胡三儿连连大呼,兴致勃勃道。

“我记得家中还有几个鸡子,搁在索饼之中,烧好后一并盛来。”

郭嘉本想说声不必,眼下却也不好多言。

随着胡三儿的呼声,一名妇人从内室走出。

妇人神情胆怯,怀中抱着一男婴。

“军师,看。”

胡三儿如献宝一般,在其妻的紧张注视下,将男婴抱来。

郭嘉从其手中接过男婴,小心翼翼的抱于怀中。

但见男婴睁着黑白分明的眼睛,好奇的注视着他。

不知为何,郭嘉此刻大为感动。

他逗弄片刻,想了想,又摘下腰间玉佩,轻轻塞在男婴手中。

男婴居然也不怕生,小手将玉佩紧紧抓住。

“此子甚是聪明。”

郭嘉夸赞一声,看着胡三儿,笑道。

“待其年岁稍长,胡君若是愿意的话,不妨让其随我学些东西。”

“这、这——”

胡三儿闻言,双目陡然睁大,激动的语无伦次。

他急忙拉着五娘,夫妻二人齐齐跪倒在地,叩首不止。

“多谢军师。”

“多谢军师。”

胡三儿心中极为清楚,因为郭嘉的这句话,其子的命运已被彻底改变,日后再不会是愚民黔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