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 第85章 东郡急报

第85章 东郡急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之鬼才郭奉孝!

徐州兵进军示意图

十二月。

兖州,昌邑。

东郡太守夏侯惇,忽然传来急报。

徐州牧、安东将军陶谦,陡然聚集大兵,攻入东郡。

发信之日,陶谦已先后攻克博平、聊城二县。

据夏侯惇报,徐州兵马有近三万数,其中约有骑卒三千。

徐州兵仗着兵多将广,分为两路进军。

一路往西北,以取乐平、发干二县。

此二城若下,则可防备袁绍兵马南下来援。

另一路则往西南,进逼阳平、东武阳。

阳平,乃东武阳北面最后一道城邑。

两城相距,不过十里。

阳平若破,则东武阳再无依托,其势必危。

曹操得报大惊。

依照州府预料,陶谦便是入寇,亦当在年底或开春之时。

未想其人居然不顾冬寒,悍然发兵。

如此举动着实是让曹操既惊又疑。

不过,不管陶谦是怎么想的了。

发兵援救,已是势在必行。

否则东武阳若被克,诸将校家眷,为陶谦俘获,则基业倾覆,只在转念之间。

“徐州兵来势汹汹,据元让所言,其众有三万之数。”

“想东郡郡兵不过五千,势难久持。”

“为今之计,当速发援兵。”

“州中尚有兵马四万余,我欲留五千人马于昌邑,自将兵马三万余,北击陶谦,定能得胜。”

“卿等以为如何?”

密室之内,曹操跪坐于席,按剑而问。

与坐者,唯郭嘉、荀彧、戏志才、程昱(yu)四人而已。

曹操自知,州府诸吏与其并不齐心。

故这等大事,并未拿到州府中供众吏商讨。

留在昌邑的五千兵马,亦是为了防止州内有变,确保大军出击之后,无后顾之忧。

郭嘉率先开口。

“陶谦此举,实不寻常。”

“明公,依嘉之见,其人必已与袁术暗中连横,共谋我兖。”

“若明公当真调动大军,北击陶谦,届时州内空虚,袁术必举兵马而来。”

“袁术地跨数州之地,兵马远盛于陶谦,不可不防。”

曹操被郭嘉提醒,想起袁术,面色更是严峻。

陶谦以一州之力,便能调集三万大军。

而袁术相比陶谦,实力更强,凑出六七万兵马来攻,绝非难事。

可其手中,唯有四万兵马,且大半多为新募之卒。

一念至此,曹操微微一叹,言道。

“月前奉孝便言白虎盛于西方,当有兵马至西而来。”

“今观陶谦举止,的确极有可能是与袁术相约。”

思索片刻,曹操征询道。

“然则,陶谦之危近在眼前,袁术之险,尚在其后。”

“我欲领大军速击陶谦,待击败徐州兵马,再速速回援州内,拒抗袁术。’

“此举可行乎?”

荀彧微微摇头,出言道。

“东郡、陈留,相隔数百里之地,我军先战陶谦,再来回奔波,将成疲师。”

“以疲敝之师,击袁术全盛之军,胜负难测。”

“莫如留屯数万兵马在州内,若袁术军当真北来,则据守坚城,消耗其军锐气。”

“待明公击破陶谦,领得胜之师而回返,再思破袁之计。”

曹操闻之,面有难色。

击青州黄巾时,昔日随其征战的两万老卒,已亡损近半。

虽后来吸纳青州降兵,得了兵马三万。

但这三万兵马,满打满算,也不过只操练了四五月,战力着实堪忧。

而徐州兵亦非以往的黑山、黄巾军所能比,陶谦麾下的丹阳兵,更是世称精锐。

以往陶谦数次劫掠泰山郡。

能将泰山郡三十万黄巾赶走的应劭,面对陶谦兵马,却是屡战屡败,毫无办法。

若不能在兵马上占据优势,曹操扪心自问,实无能够速胜陶谦的把握。

犹豫片刻,曹操想起好友张邈,便道。

“陈留乃大郡,户口甚多,听闻孟卓数月以来,亦是大举扩兵,得了兵马两万余。”

“我可传信孟卓,令其分兵据守诸城及郡中险要处。”

“如此,袁术若想北上,只能分兵拔城,定可拖到我率大军回援之时。”

郭嘉实未想到,曹操至今都信任张邈,未有半点怀疑。

就连张邈大举扩兵之举,都视若无睹,丝毫未想过此举乃是用来提防他的。

所谓爱之愈深,恨之愈切。

曹操信任张邈至此,难怪后来战败张邈后,会将张邈全家都诛杀。

郭嘉不好明言张邈必叛,索性起身离席,语气极为坚决道。

“事关明公基业,一州之存亡,决不可轻易寄于他人之手。”

“否则,若稍有闪失,则悔之晚矣。”

戏志才、荀彧、程昱尽露赞同之色。

其等皆智谋之士,在郭嘉的刻意提醒下,或多或少都从张邈大举扩兵,囤积粮草的举动中察觉到了不对。

只是曹操身为主君,对张邈又是如此信任,他们自然不好多言。

三人遂齐声言道。

“奉孝所言甚是。”

“一州之生死存亡,决不可假手于他人。”

曹操微觉诧异,仔细斟酌片刻,想起张邈之武略,亦是觉得的确不能对他抱有太大期望。

曹操言道。

“然则徐州兵亦是精锐,其中披甲者众,非黄巾、黑山贼可比。”

“我欲以少胜多,实为难事。”

“卿等可有良策?”

戏志才忽而轻笑一声。

曹操见状,忙问道。

“志才有何良策?”

“明公。”

戏志才微微拱手,轻笑道。

“前番本初来信,欲让我等割让大河以北,八县之地。”

“只是我州尚未安定,故而一直拖延。”

“但这八县,早就是袁本初辖地,今陶谦来侵,却要我等为其人辖地奋战,天下间岂有如此容易之事?”

“可去信一封与本初,邀其遣兵马南下,承诺待击退陶恭祖,即割八县城邑,其人必当应允。”

郭嘉、荀彧、程昱俱笑。

曹操亦是大喜,赞道。

“当真妙策!”

“明公。”

郭嘉这时也有一得,开口说道。

“袁术既与陶谦连横,我等不妨也行合纵之策。”

“荆州刘景升,与袁公路素有仇隙,其人全据荆襄之意久矣,安能无意于南阳乎?”

“袁术今举大兵北上,南阳必当空虚,明公不若遣一说客,说动刘表,兵进南阳。”

“若刘表能断绝袁术粮道,则其人兵马,士气必丧,待我回师击之,焉会不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